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几年,因为从近年来的市场分析,大市茶已经走向低迷和疲软。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如今的人们开始走向高档消费,粗放加工的茶叶越来越不适应消费市场。像前几年,在这时候早就销得差不多了。可从去年开始,直到九月份都还有三分之一的成品无人问津;今年以来更加滞销,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我还有近四吨的成品连意向性的信息都没有,到底是亏还是赚,至今都没把握啊。这是在你面前我才说实话,要是其他人,我话都不想搭理呢。”说完长长的叹了口气,难为情的苦笑着。
李达安慰道:“商场就是这样,这是商品规律和市场规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难以完全准确的把握。不过,卖不出去有货在,俗话说,只有背失的人,没有背失的货,不过是迟早的事,最终还是销得出去的。好啦,该下午上班的时候了,以后抽空再来和你闲谈。”说完站了起来。
“好吧,只要不嫌弃,有空就来坐一坐,保证下次不会说没有开水这话了。”
两人哈哈大笑,握手告别。
44 啃掉茶厂硬骨头(三)
李达回到营业所办公室,心理别说有多高兴,因为他原以为龙厂长一定会对他冷目瞅眼的,结果得到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热情和信任。这世道真是有些怪异,我李达到底是个什么人?不就是从农村出来多读了几天书的小知识分子吗?为什么每走一路都能获得良好的印象?我得认真总结一下,到底是能力出众,还是为人有方?看来,两者皆有,应当缺一不可。要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还得继续从书本里获取更丰富的营养,从实践中积累更有用的经验,唯有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方能稳中求进,稳中取胜。这是今后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标准。
话题还是回到与龙厂长有关的茶厂贷款上来。今天虽然没有深入到核心内容,但已经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只要和龙厂长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一定可以重新走上合作之路,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如何打破龙厂长不谈及贷款一事的僵局?李达左思右想,觉得不能急于求成,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只能步步为营,见机行事,让姓龙的“怪人”消除疑虑和担心,心甘情愿的主动提出来是最好的办法。
恰在这时,李达的老乡和朋友——曾经为李达做媒介绍李达和陈豪谈恋爱的毛子,带着一位朋友来到李达的办公室。李达喜出望外,连忙招呼道:“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你这儿也不是穷乡僻壤,什么风都能把我吹来。”毛子一边和李达握手,一边指着自己的朋友介绍道,“这是余忠,我读农校时的同学和朋友。”
“稀客稀客,欢迎欢迎。”说着,与余忠热情地握手让座。
李达泡好茶后,毛子说明来意:“余忠这次从江城来,主要是想采购一批茶叶,不知你和小镇茶厂熟悉否?”
李达没有直接回答毛子的问题,却反问余忠:“余兄是做茶叶生意的?”
余中很谦逊地答道:“说不上做什么生意,不过帮老板跑跑腿罢了。”
李达介绍道:“小镇茶厂的茶叶倒是不错,数量也不小,只是我和厂长除了有一面之交,还不特别熟悉。这人姓龙,性格有些古怪,如果不了解他,我想,即使这笔生意对你们双方都有利,也不一定谈得拢。”
“正是知道这人古怪,才来找你从中搭桥。”毛子说。
“桥可以搭,不过,我不能打包票。”
余忠坦然道:“生意场上本就变化莫测,我们也没指望一步就到位。谈得拢就谈,谈不拢拉倒。”
“好吧,试试看再说。”
于是,三人一道,迎着酷热的下午,径直来到小镇茶厂。
龙厂长正在车间查看工人分拣茶叶的老梗,抬眼却见李达带着两个陌生人,心头一愣,悔悟道:莫非是支行的人下来找茶厂谈论债务的问题?李达中午来是不是做线人的?中午真不该对李达说出那些掏心窝子的话;连忙背朝一边去,假装没看到他们。
只听得李达远远地大声招呼道:“龙厂长,耽搁你一会可以吗?”
龙友光这才回过头来看他们,只见他们满面笑容,不像是追讨债务的神情,但还是谨慎地大声回答道:“有什么事就说吧。”
李达:“你在车间我们怎么说?”
龙厂长:“非要到办公室吗?”
李达:“你中午不是说想多找一条销路吗?难道我帮你带来了客商你还不欢迎?”
龙厂长:“等一会儿,十分钟后再到办公室。如果等不住,你们就走吧。”
李达一听,心头就火起来,又见龙厂长在车间根本就没什么事做,不禁轻声骂道:“妈那巴子的,好心帮你却不识抬举。”可又不得不忍气吞声,因为他早就明白在他面前只有死皮赖脸才对付得过他,如果一急躁,就会上他的当。
毛子见状,不屑的说:“这样的人,不和他做生意也罢。我们走。”
余中连忙劝道:“等一会儿,他说十分钟到办公室,看他说话算不算数。”
李达也说:“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倒要看他到底怪到什么程度。”
他们便站在厂房的一棵树荫下,耐心的等待着。
其实,龙厂长根本就没有什么事,他到底是个老奸巨滑的人,心想,即使你们是我需要的客商,我也要站在主动的立场上,否则,在讨价还价时就会很被动。因此,他故意冷淡,装出一幅对待李达他们可有可无的模样。这一点,倒是李达没有想到的。
十分钟的等待对李达他们来说仿佛是漫长的煎熬。
十分钟的拖延对龙友光来说仿佛是生意场上胜利的考量。
龙友光没有失言,十分钟一到,就不冷不热的招呼道:“李主任,到办公室坐去吧。”
于是,他们各自从不同的道路走进龙友光那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寝室的地方。
面对主动前来的客商,龙友光虽然显得有些冷淡,但也不失热情,他先是烧开水,然后又摸出香烟来,礼节性的和他们问些与茶叶无关的话题,始终保持一种自己并不为销路着急的姿态。
李达知道,只有自己才是最适合提及茶叶生意的人选,趁龙友光泡好茶之后,才开始说明来意,把双方的情况介绍一番之后,剩下的话题就由余忠和龙友光两个内行去磋商。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李达和毛子两人坐在一边,看他们到底如何谈起。
两位都是茶叶通,只听得余忠开门见山的说道:“龙厂长,我们都是内行人,不谈论你的茶叶质量好坏,你带我去取个样如何?”
“这个没问题,走吧。”
余忠跟着龙厂长到了库房,李达和毛子也紧随其后。
只见仓库里用麻袋装着的茶叶,并排堆放得整整齐齐,足足有两百袋,按照每袋茶叶五十公斤计算,总计应有十吨茶叶。茶叶敞露着,随手就可以抓一把,进行仔细对比和鉴别。
余忠跟着龙厂长,沿着每一袋茶叶走过,不时抓一把瞧一瞧,比一比,觉得这些茶叶都差不多,至少可以评为二级标准。最后,余忠随便从三个麻袋里各抓了一大把,来到办公室,让龙厂长把它们分别泡在同样的洁白陶瓷杯里。结果,色香味全都令余忠高兴不已,心想,自己跑了十多个茶厂,只有今天见到的茶叶还算得上称心如意。但为了讲价还钱,他还是压抑着兴子对龙厂长说:“龙厂长,我跑了十多个茶厂,觉得你这茶叶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在中等偏上。你认为给出什么样的价格才会卖?”
龙厂长一听,心里盘算着:全县几十个茶叶加工厂,谁优谁劣,我心头还没数?除了鸡鸣茶之外,就数我这茶叶有档次。看来,来者的眼力和评价并无差池,到底给出一个什么价格呢?自己的销售市场一直都是在北方的甘肃、河南等地,按照北方今年的行情,我这茶叶不过就是每公斤八块八毛,并且还要亲自送过去,这且不说,还不能立即结清货款。现在,余老板亲自上门,现款交易,如果也能给出这个价,就应当赶紧成交了。但自己喊出的价格一定要高于这个价位才行,因为生意场上的惯例必须要经过多次轮番砍价。
考虑再三后,龙厂长回答道:“我看你也是个直爽的人,你能首先给出个价位吗?”
“还是你先出价,因为整个茶叶的市场行情你是了解的。再说,主动权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你认为应当该给什么价格才能成交,只有你心中有数。”
龙厂长:“你需要多大的数量?”
余忠:“只要价格合适,我全都要了!”
龙厂长:“不瞒你说,我这茶叶一直销往北方市场,今年的行情确实不如往年,但九块九毛一公斤是我和那边市场意向性的价格,只不过需要送过去,包含了运费。既然你安心购买,我就把到北方的运费减去,”
余忠:“到北方的运费要多少?”
龙厂长:“每吨需要四百元。”
余忠:“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九块五毛才成交?”
龙厂长:“未必。因为我还会考虑销售茶叶往返的差旅费。”
余忠:“在此基础上你能让多大的步?”
龙厂长:“我们既然都各有所需,又第一次打交道,我就给你一个踏实价,你看九块三毛五分如何?”
余忠:“你说得很好。不过,我所了解的北方市场,今年的行情并没有你所说的这么高。”
龙厂长:“你了解的行情是怎样的?”
余忠:“像你这茶叶,不过就是九块左右吧?”
龙厂长的脸一下红了起来,连忙回绝道:“按照你的说法,减去到北方的运费和差旅费,我这茶叶你只能给八块四毛罗;既然这样,你还是到其它地方去买吧,我们就免谈了。”
李达见势不妙,连忙劝解道:“生意总是谈拢的,还可继续协商嘛。”
“算了算了,我们没有协商的余地,免谈免谈!”只见龙厂长一边说,一边挥着手,示意他们赶紧离开。
李达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今天肯定是谈不成了,干脆另外找机会吧。于是,委婉的对龙厂长说:“这样吧,今天就不谈了,改天再说如何?”
“改天说也是这么回事。你们走吧,我就不送了。”
李达只好带着余忠和毛子怏怏而去。
45。啃掉茶厂硬骨头(四)
回到营业所办公室,李达问余忠:“你对这批茶叶到底有没有兴趣?”
“这批茶叶的质量确实令我满意,不过,他要的价位还是偏高了一点儿。”
“你能说个踏实价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价位你才能接受?如果你报出的最高价龙厂长不能接受的话,我再从中斡旋。”
“像他那样固执的人,就是你去和他讲价还钱也不一定能够到位。”
“不一定,凡是没有试过的,什么事情都不能下肯定的结论。”
“好吧,你就按照最高不超过每公斤八块八毛的价格去和他谈一谈,如果这个价格他不答应,就免谈了。”
“好,那你们今天就别走了,晚上由我来安排,并请龙厂长一同吃饭。你们也真来得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