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肌J路⒅螅捣矣氚乩季奈崭窭妆缁ぁ4送猓捣一棺戳怂木肀镜摹痘匾渌崭窭住罚∕emorabiliaSocratis)和一篇苏格拉底对话录《会饮篇》(theSymposium)。柏拉图除了撰写《申辩篇》(Apology)之外,还撰写了至少25篇对话,其中24篇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人物。色诺芬与柏拉图笔下所描绘的苏格拉底各有不同,类似于马可福音中所描述的耶稣有别于约翰福音中所描述的耶稣。马可福音里的耶稣所说的是寓言,精悍的警句,回答问题简明扼要;而约翰福音里的耶稣所发表的是相对较长的言论,并在几个层面上产生共鸣。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也形成类似的对照,前者以独具匠心的方式诘问、论辩和规劝,后者在《理想国》里以分层堆积的文思和巧妙的风格发表思想深刻的形而上学讲演。诚如约翰福音里的耶稣对后世神学发展具有最大影响一样,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所表述的思想在哲学史上富有启发价值。
    根据色诺芬所说,苏格拉底是一位虔敬之士,严守礼仪,尊重神谕。他在祷告中,祈求神来决定什么对他来说是善的东西,因为神全能全知,知道每个人的言行和意向(Mem1220;32)。他教导穷人以其绵薄之力敬奉神,所取得的效果与富翁用大量钱财祭祀神一样(Mem133)。他是一个有教养、有节制的人,既不贪婪也无野心,欲求适度,吃苦耐劳。他虽然不是教育家,但通过实际行动和规劝方式传布德性,他通过讥讽、喻说和谴责来打击罪恶。尽管有他这样的榜样,但他的一些学生依然走入歧途,这不应该责怪苏格拉底本人。虽然他对雅典平民政体的某些方面提出批评,但他是雅典人民的朋友,从未犯罪,从未背叛,一生清白(Mem12)。
    在他的回忆录里,色诺芬关注的要点在于洗刷法庭审判苏格拉底时强加在他身上的不实指控,在于证明他的一生理应受到保守的雅典公民的尊重而不是将他判处死刑。色诺芬也急于想把苏格拉底与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区别开来:他与阿那克萨戈拉不同,对物理学或天文学毫无兴趣(Mem1。116),他也不同于那些智者,执教不要学费,不懂不会装懂(Mem16…7)。





    正文 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2)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13 本章字数:690


    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一位正直而非木讷之人,能够在实践和伦理问题上提出明智和通情达理的忠告。在讨论中,他反应敏捷,能够澄清模棱两可的歧义,识破言不由衷的说法,但很少冒昧进行哲学论证或哲学思辨。即便偶尔为之,那主要只为了证明神的存在和启示。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某物有用,那一定是意匠或设计的产物,而非偶然的结果。不过,我们的感官是永远有用的,是以微妙的方式建构的。“因为,我们的视觉是微妙的,所以一直由眼睑封盖,我们需要使用视觉时便张开眼睑,我们需要睡觉时就合上眼睑;睫毛设置了一道屏障,即使刮风也不会伤及视觉。我们的前额上长着眉毛,可以避免头上流下的汗水造成危害”(Mem146)。这些发明制造,连同那些与生俱来的传宗接代本能和自我保护本能,看来就像是一位贤明仁慈的工匠或造物主(demiourgos)所为。认为宇宙中只有人有心智(nous),那是傲慢的想法。事实上,我们人类无法明白主宰无限宇宙的宇宙理智,我们也无法理解控制我们肉体的灵魂。此外,那种认为宇宙力量不在乎人类的想法也是荒谬的:这些力量关注人类胜过关注其他动物,因此赋予人类直立的能力,通用的双手,发音清晰的语言,四季不断的性欲(Mem1411…12)。
    除了预示源自意匠或设计的反复论证之外,色诺芬的著作中很少有内容能够证明苏格拉底在哲学史上占有显著位置。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几位在研究范围、洞察力和原创性等方面,均胜过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一直引起后世数代哲学家关注的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这位苏格拉底正是我们下文所述的对象。





    正文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18 本章字数:1058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
    然而,我们在谈及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时,难免会有过于简化之嫌,因为柏拉图的对话并非给予这位名为苏格拉底的人物连贯一致的角色或人格。在一些对话中,他是一位占据主导地位的、充满批评意识的探寻者,他采用独特的问答(elenchus)技巧,对其他对话人物的托辞提出挑战。在另一些对话中,他非常乐意向他的听众高谈阔论,以独断形式陈述一种伦理学和形而上学体系。在其他一些对话中,他仅仅扮演着次要的角色,把哲学讨论的主动权留给不同的主角。因此,在进一步描述之前,我们必须岔开话题,看看这些对话在何时何地可以用来表述苏格拉底的实际观点,看看苏格拉底这一人物在何时何地是作为柏拉图哲学的传声筒的。
    在最近几个世纪里,学者一直试图用编年史的术语来解释这些差异:在不同的对话中给予苏格拉底以不同的角色,代表柏拉图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从老师教诲中获得解放的过程。这些对话的编年顺序,亚里士多德最早有过提示,他告知我们柏拉图的《法律篇》(Laws)写在《理想国》(Republic)之后(Pol261264b24…7)。确实有一传统说法,《法律篇》是柏拉图谢世时尚未完成的遗作(DL337)。在此基础上,19世纪的学者从柏拉图一生的最后阶段入手,试图对其对话进行分类。他们研究不同对话中不同风格特征的出现频率,譬如专业术语的使用,同义短语的选用偏好,避免脱字漏句的做法,采用特殊言说节奏的方式等等。
    19世纪末,风格学研究提出了近500条不同的语言学标准,基于这些成果,人们达成共识,认为有一组对话与《法律篇》风格近似。所有学者都同意这一组对话包括《克里底亚篇》(Critias),《斐莱布篇》(Philebus),《智者篇》(Sophist),《政治家篇》(Statesman)和《蒂迈欧篇》(Timaeus)。他们一致认为这一组对话代表柏拉图写作生涯的最后阶段。至于这一组对话的前后顺序,他们未能达成类似的共识。不过,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一组对话中,苏格拉底所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只有在《斐莱布篇》里,他依然担任主角。在《法律篇》里,他了无踪迹;在《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智者篇》和《政治家篇》里,他只是客串,主角是他人:这前两篇对话是以篇中的主角命名的,这后两篇对话的主角是来自巴门尼德的故乡埃利亚的一位陌生人。因此,有理由将这一组对话视为柏拉图用来表达自己成熟时期的观点的作品,而不是当做用来表达他去世已久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观点的作品。





    正文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2)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20 本章字数:1191


    在早期对话的分组过程中,学者可以再次依据亚里士多德的提示。在《形而上学》(MetaphM41078b27…32)一书里,亚里士多德揭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前历史情况,给予苏格拉底下述角色:“有理由将两件东西归功于苏格拉底:归纳推理与普遍性定义;这两者都是科学认知的起点。不过,苏格拉底并未把普遍的东西或定义视为分离的实体,但'柏拉图主义者'却认为如此,并将它们称之为事物的理念。”在几篇重要的对话中,人们熟知的有《斐多篇》(Phaedo)、《理想国》和《会饮篇》(Symposium),对理念论的阐述是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在这些对话中,苏格拉底不是以探问者的面目出现,而是以充分掌握一种哲学体系的导师面目出现。凭借风格学的研究准则,这些对话要比其他一些对话更接近以上那组后期对话。因此,有理由将它们归于柏拉图的中期一组对话,它们所代表的是柏拉图自己的而非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辨别第三组对话凭借的是如下共同特征:(1)篇幅简短;(2)苏格拉底以诘问者而非教导者的身份出现;(3)尚未阐述理念论;(4)在风格学上与首次辨别出来的晚期那组对话相差最远。第三组对话包括《克里托篇》(Crito)、《卡尔米德篇》(Charmides)、《拉凯斯篇》(Laches)、《吕西斯篇》(Lysis)、《伊安篇》(Ion)、《欧绪德谟篇》(Euthydemus)与《小希庇亚篇》(HippiasMinor)。学者通常认为这些对话表达的是历史上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申辩篇》也归于此组,苏格拉底在这篇对话中担任主角,在生命攸关的审判中为自己申辩,其哲学内容和文体学特征与另外一组对话相似。《理想国》第一卷在内容和文体方面也与这一组对话比较相似,而与其余各卷相去甚远:一些学者根据可靠理由假定,这一卷原本是一篇独立的对话,其题目或许就是“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早期这一组对话难以按照年代顺序予以排列,尽管一些作家将《吕西斯篇》列为第一,并且认定这篇对话写于公元前399年。他们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一桩古代逸闻,传说有人将这篇对话读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听后说道:“这个年轻人怎么讲了一大堆与我有关的谎言”(DL335)。
    在我看来,有足够理由可以达成基本共识,那就是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中、晚期三组。这种分组结果依据三套特别巧合的独立标准,这三套标准分别为戏剧性标准、哲学标准和风格学标准。无论我们关注的焦点是苏格拉底所扮演的戏剧性角色,还是对话中的哲学内容,或者是对行文风格和习惯用语的详尽解释,我们最终都会把柏拉图的对话分为三组。20世纪风格学的种种发展结果,所借助的是更为细致的统计学技术,所依靠的是从电脑格式化文本中获得的大量新资料库,但实质上并未将相关研究向前推进多少,只不过是确认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所达成的那种共识而已。





    正文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3)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22 本章字数:935


    然而,有些对话不甚清楚,既不属于第一组,也不属于第三组,因为它们不符合相关的三项标准。最重要的例子包括《克拉底鲁篇》(Cratylus)、《欧绪弗洛篇》(Euthyphro)、《高尔吉亚篇》(Gorgias)、《美诺篇》(Meno)、《斐德罗篇》(Phaedrus)、《巴门尼德篇》(Parmenides)、《普罗泰戈拉篇》(Protagoras)与《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在这里,新近的文体学研究成果有助于从新的角度来阐明这些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不能就这些对各自应当归于哪一组而展开论证,因此,在考察了这三套标准之后,我将直接表明自己认为这些对话最有可能的排列顺序。
    《高尔吉亚篇》、《普罗泰戈拉篇》与《美诺篇》大概写于早期和两组对话之间。在这里,虽未涉及理念论,但苏格拉底所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中期对话中那位喜欢道德说教的哲学家,而非早期对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