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基金致富之道-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照钢铁集团
  张力    富力集团    80  股价上涨
  许荣茂  世茂集团    60  公司上市
  黄光裕  鹏润投资    60  套现
  徐镜人  扬子江药业  55  新上榜
  荣智健  中信泰富    55  评估法变化
  潘政民、吴春媛夫妇 AAC 声学科技    51  公司上市
  张祥青  荣程钢铁    50  新上榜
  李兆楠  恒德贸易发展    46  平安保险新股东
  刘学景  凤祥集团    45  新上榜
  李伟    思念食品    45  公司上市
  周福仁  西洋集团    45 评估法改变
  张近东  苏宁电器    43  股价上升
  (续)
  姓      名  公 司 名 称 财富上升    上 升 原 因
  (亿元)
  朱炳洋  恒丰永业    42  平安保险新股东
  贾廷亮、王锁兰夫妇 大土河焦化  42  新上榜
  杨文瑛家族  晨讯科技集团    41  公司上市
  李非列  飞尚集团    41  新上榜
  许家印  恒大地产    48  土地储备增加及升值
  颜立燕  达德投资    40  新上榜
  李赶坡  敬业集团    40  新上榜
  张静章  海天集团    40  评估法改变
  

心理风险胜过市场风险(1)
投资有风险,不投资也有风险,
  两害相权取其轻,不投资不如投资。
  投资正道,首选基金,
  股海无边,基金是岸。
  —作者感言
  投资理财的风险:心理风险胜过市场风险
  凡是经历过手术的病人及其家人都知道,手术之前医院要求签订“生死状”,一旦遇到不可抗力的意外,医院概不负责。凡是参与投资股票或者投资基金的投资者,也常常听到“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忠告。2007年以来,为了抑制非理性的股票投资热潮,证监会甚至要求相关金融机构在投资者入市之前,及时发出“安全第一、买者自负”的警告。能否充分认识风险并且采取措施动态控制风险,往往是专业机构投资者和业余散户投资者、老股民和新股民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像判断职业司机和业余司机的标准一样,前者知道并且能够保养和修理车辆,后者则需多交学费。
  所谓投资风险,就是人们决策并实施某项投资之后,发生投资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实现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究其市场本身的原因,经济学家将其归纳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某种风险因素出现之后,如果它伤及某个领域的所有投资项目,则定义为系统风险。譬如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证券价格所造成的影响,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等,一般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加以消除,但可以通过期货等衍生工具适当地对冲系统性风险。可以预期的是,2008年推出股指期货之后,机构投资者在规避系统风险方面将胜过一般散户投资者。如果投资风险只是伤及某单个或局部的投资项目,则定义为非系统风险。譬如证券市场非系统性风险是指个别证券特有的风险,包括企业信用风险、财务风险、股价操纵风险等,一般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加以规避。在此,投资股票型基金显然比直接投资少数股票更能规避证券市场的非系统风险。
  其实,以上只是导致投资风险的外在因素或客观因素,要论其内在因素或主观因素,应该说是缘于人们的心理,而且投资风险不仅缘自心理,其最终结果还会伤及心理。普通投资者在遭遇投资风险、蒙受投资损失时,很少检讨自己有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措施,而是哀叹财运不佳,后悔过于贪婪或者过于恐惧,心疼自己多年的血汗钱顷刻间灰飞烟灭。
  关于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分析,在股票市场上屡见不鲜,在此不再赘述。我们不妨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考察一下人们更为热衷的国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假定央行宣布提高基准利率或俗称加息,同时相应提高贷款利率,那么,对于那些以浮动利率按揭贷款投资房地产的投资者或购买固定利率国债的投资者而言,这个货币利率政策就会造成普遍的损失。譬如,由于按揭贷款利率提高,房地产投资者不得不每期多付一些利息,而且如果其租金收益没有同步上升的话,还可能影响到投资者每期的家庭开支收付状况。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风险,系统性的政策风险。当然,如果房地产投资者选择的是固定利率按揭贷款,国债投资者选择的是浮动利息债券,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一个房地产投资的系统性(政策)风险的例子,那就是2006年以来,政府部门为了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要求每个城市的新开工住宅建设项目提供的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套数不得低于70%,新批土地也重点保证小户型住宅建设项目,限制对大户型项目的土地供应。显而易见,这个政策将极大地增加小户型的住房供给,但又不能显著地刺激小户型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所有小户型住房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利空消息,而对于大户型的投资者则是一个普遍的利好。最新的一个例子是,2007年年底,国家严格限制各家银行对第二套住房的贷款发放(提高首付款比例、上浮贷款利息率),对所有投资者、投机者和改善居住需求的人来说无疑都是不利的消息。再看一个房地产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的例子。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某个旺区的住宅项目可能就是不景气,原因可能是该楼盘的开发商竣工之后还有许多棘手的遗留问题没有妥当处理(如房产证有法律隐患),或者是小区设施不配套,或者是层高不够/户型不好,甚至有可能是大家认为风水不好。如此一来,导致楼盘的房价涨幅降低甚至下跌,房租收益率不涨反跌。

心理风险胜过市场风险(2)
为什么人们会遭遇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样的系统性风险,或者会遭遇像独踩地雷、财运不济一样的非系统性风险?其主观的或内在的原因是什么呢?其最终的或最深的影响又是什么呢?按照行为经济学的原理来解读,原因在于人性的弱点,后果也就是对人的心理的进一步伤害,正所谓自作自受,自食其果。人性有哪些弱点?在投资领域,最典型的人性弱点之一是,放任自己的贪婪和恐惧情绪。正如投资大师巴菲特所说的,人们往往在需要贪婪的时候恐惧,在需要恐惧的时候贪婪,最终表现必然是追涨杀跌。第二个典型的人性弱点是,过于自信或过于从众。自信者认为,求人不如求己,小到购买一只手镯,大到投资一间房子,人们往往习惯于亲自操刀,自己先弄得个通透再下手,就是不肯直接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或者由他们来处理。中国还有几千万自以为聪明的个人投资者前赴后继地在证券市场上与基金公司、保险公司、QFII/QDII这些专业机构投资者展开博弈,最终必定赚少赔多。这个弱点的另外一个极端是羊群效应或者说是从众心理,相信感性胜于理性,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人往往凭感觉、听消息或赶时髦地投资这个项目或者那只股票,问其究竟,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第三个典型的人性弱点是人们懒于投资,许多人为了买一套衣服或者一件家具,不知会逛多少次街,看多少家店,货比三家,不厌其烦,而对待投资则惰性十足。譬如银行的通知存款或货币基金收益明显比活期存款利息高出一倍多,但人们就是懒得去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办理。
  由于投资风险归根到底源自人性的弱点,因此,投资风险伤害最深的也是人的心理。按照行为经济学的原理,人的心理有选择性记忆的天性,人们对痛苦事件的伤害感受程度往往数倍于对快乐事件的幸福感受程度。在基金投资领域,尽管涨跌幅度并不显著,但是一家基金公司的某只基金一段时间内一旦表现不佳或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投资者就会感到伤害很深,耿耿于怀,甚至不顾这家公司其他基金的良好表现。要弥补这种负面影响,这家公司新发行的基金必须加倍地表现良好。2006年和2007年,我们公司旗下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百分之几十到百分之一百几十不等,但我作为市场总监受到的感谢和表扬屈指可数。而在2007年11月股票市场面临调整的时候,基民短暂亏损百分之十几,就有许多人忍受不了,甚至投诉和谩骂。如果我们来到股票投资市场,人间悲剧屡见不鲜,而人间喜剧则屈指可数,股票赚钱的时候,股民嫌自己的股票涨得慢,股票亏钱的时候,股民哀叹自己的财运就是差,正所谓“涨也忧、跌也忧,股市何时
  不忧”。
  投资市场和许多竞技场的情形往往是一样的,重要的不是竞争对手如何强大,也不是竞争形势如何复杂,关键在于能否战胜自己。如果我们能够正视风险、战胜心魔、超越自己,就能从容投资、战无不胜。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不做投资的风险
不做投资的风险:消费物价上涨风险转向资产价格膨胀风险
  “安全第一、买者自负”和“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是2007年金融监管部门反复要求金融服务机构告诫投资者的风险警告,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金融服务机构的营销宣传行为,灌输了投资者理性的投资理念。在股市热、基金更热的年代,警示投资的风险确有必要,也正当其时。但是,它也在很大程度上让许多似懂非懂的人在风险投资面前裹足不前,而往往一些无谓的恐惧并没有让他们远离风险,反倒让他们不自觉地深陷风险之中。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可以说,不投资的风险比投资的风险还要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通货膨胀的长期存在,换言之,也就是物价持续上涨的风险,有人形容这种风险为“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在当前中国,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本币升值所形成的资产价格的暴涨,换言之,也就是资产价格膨胀的风险,对此风险我们可以描述为“滚水煮青蛙”的过程。
  先说通货膨胀的影响,通俗地说,就是物价不断上涨的影响,它会影响什么呢?它会使我们的资产不断地贬值和缩水。人类历史残酷地证明:通货膨胀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资产缩水在所难免。举例为证,美国从1900年到2000年,100年的历史,货币贬值54倍,换句话来说,1美元的购买力,100年以后只有1/54。而在中国,经过不到30年的时间,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1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只有原来的1/30,有人甚至说是1/50。且不论具体哪个数字更为准确,但不管是1/30还是1/50的影响都很大。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当时被称为天之骄子),一个月的工资是50多元,算是中等的工资水平,现在在大城市,如果没有1500元以上(30倍以上),恐怕算不上中等的工资水平。看来,要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靠储蓄是不能解决的,如果不投资,资产肯定会不断缩水。
  缩水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呢?我们国家在20几年的时间里,就缩水高达1/30~1/50,我们无法知道以后的二三十年会不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可能性非常大),缩水的速度更快。我们那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