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使我想起另一个14岁的少年。他身材高挑、相貌英俊,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里的班长。他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与所有同龄人相同的困扰。
有一天,他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
“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
“让牛长大!”
“那牛长大以后呢?”
“卖钱,盖房子。”
“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娶媳妇,生娃。”
“生了娃呢?”
“让他也来放牛呗!”
没有想到,这几句简单的问答,却诱发了这个少年的死亡念头。死前,他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
“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这个14岁的少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夜里,在与父母一墙之隔的自己房间里,他服毒自杀了。
一个个花季少年的自杀,一朵朵花蕾的过早凋谢,冷酷的现实给只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们敲响了警钟: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理想。
今天,面对学历至上的社会,父母也很无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途呢?可是靠考试得到高分数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吗?
父母过高的期望、过大的压力,使许多家庭“穷”得只剩下“分”了……感情贫乏,亲子之间的话题只有考试、考试、考试,成绩、成绩、成绩。家里失去了欢笑,也失去了应有的亲情。全家人围着“分数”转,孩子考试分数高,全家便喜洋洋的;孩子考试分数低,全家人的心情就变得十分低落,家庭关系也随之十分紧张。就像一个孩子形容的那样……家里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战争”一触即发。有个孩子考完试,老师让把卷子拿回家签字。第二天老师问家长是什么态度,这个孩子站起来说:“昨天晚上,我遭到了一场‘男女混合双打’!过去是‘单打’,现在该出手的都出手了!”
分数像一座山,重重地压在孩子和家长头上,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成了挣分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哪会产生美好的理想?理想的种子,要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必须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在没有“阳光”、没有“雨露”的生活环境里,理想的种子要想发芽,难……太难了!
其实,家庭是培育孩子美好情感和理想最好的温室。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孩子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应该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父母对人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整天活得很累,很悲观,每天向孩子发出的都是负信息,那么孩子自然会产生“活着没有意思”的想法。一个家庭快乐不快乐,不看这个家庭有没有钱,孩子是不是能够考上大学,而是要看家庭成员之间有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有什么样的家庭,便有什么样的孩子。“问题父母”会培养出“问题少年”,或者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快乐父母”会塑造出“快乐少年”,或者心理正常发展的孩子。
因此,根治孩子情感世界的荒漠,其根本办法是改变成人对人生的态度,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要知道,孩子自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让孩
子快乐地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自然会体味到“活着真好”。
3.成长需要体验(1)
正是父母的短视,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功的权利。
今天,许多孩子的心理世界所以由荒原成为沙漠,就是因为他们从未或者很少有过“我能行”的体验。
我问徐力:“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值得自豪的事情吗?”
徐力说:“我曾经是班上的班委,但妈妈说会影响学习,让我辞去了班委的职务。我自己其实很乐意去做。学校附近有一位老奶奶无儿无女,走路都困难,我和几个同学轮流帮她做饭。我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可妈妈听说后,不让我去了,说这样会影响我考大学。”
“你觉得,你妈妈有没有很需要你的时候?”我问他。
徐力说:“在家里,妈妈不要我帮她做任何事,只让我学习。不过也有需要我的时候。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当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她就让我帮着搬煤气罐。这时,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还有点儿用,像个男子汉……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
在徐力17年的记忆中,只有这两件事让他感到自豪:一是帮无儿无女的老奶奶做饭,一是帮有病的妈妈搬煤气罐。做这些事让他有同样的感受:“我还有点儿用!我能行!”这是一个男子汉成人的开始。遗憾的是,徐母没有认识到这种感觉的可贵,而认为这样的事与“考大学”无关,阻止儿子继续去做。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从阻止孩子去帮助别人那天起,她就在孩子心中埋下了无情的种子,关闭了孩子走向幸福的大门。因为人在帮助弱者时,最能体验个人的价值。
追求体现个人价值,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当我们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时,记忆深刻的不是哪次考试得了100分,而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自己亲自设计、参与过的活动。自己“秘密地”做的那些事情,不论是好事还是淘气的事,只要是自己想干的、爱干的、干成的,都会终身不忘?熏这就是体验。
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加重要。因为,你不跑起来,怎么知道走是多么缓慢;你不飞起来,又怎么体会到爬行是多么辛苦!对于成人来说,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人生的第一次“我能行”的体验,而不是让他在“我不行”的心态中长大。成功的基础是自信,喊着“我能行”长大的孩子,能力肯定要远远超过背着“我不行”包袱长大的孩子。
我们在帮助孩子去体验“我能行”时,有三个问题特别要引起重视。
一、是重做“官”,还是重做事
有一次,河南安阳市一个学生家长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当上班干部,没有评上三好生,就带人对班主任大打出手。这样个别的例子,却也反映了今日父母的另一个误区,那就是把当干部看成是成功的标志。这是大错特错的!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还有一次,我去了湖北宜昌市得胜街小学,发现他们在素质教育中做得很出色。学校提出一个口号“让我们自己来”,实行“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办法,把班级所有事情分给每一个学生。比如,有的同学是“玻璃保管员”,有的同学是“黑板管理员”……有个孩子自豪地对我说:“我被选为‘吸尘器’了!其实就是‘小小垃圾管理员’。”
小岗位,让孩子们有了大责任。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主体意识,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
有的父母阻止孩子看书看报、参加课外活动,有一个不变的理由……考大学也不考这个。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十分单一:“只要你能考高分,考上大学,我一切都可以给你!”甚至可以为此牺牲自己的工作和幸福。殊不知,这种“过度保护”无法使孩子正常成长,成长需要过程。正是父母的短视,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功的权利;正是孩子很少有机会体验成功,他们的心灵世界才由荒原变成了沙漠。
三、是替孩子干,还是让孩子自己干
有个初中女孩和当记者的妈妈一起去参加夏令营,下火车时,她把重重的行李交给妈妈提,妈妈欣然接受;到营地,妈妈出去采访,女孩到处找妈妈,说自己的药放在妈妈那里了。妈妈回来受到女儿的责怪,却一个劲儿检讨,说是自己的过错。我问这个女孩:“行李为什么不自己拿着?”女孩坦然地说:“这些事从来都是妈妈干的。”
许多父母就是这样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干这干那,而孩子却不“领情”,天天喊着“我很烦”,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的过错。今天做父母的累就累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有个男孩要去山区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临行前,妈妈问儿子是否需要帮助。儿子骄傲地说:“我会自己照顾自己。”晚上,妈妈悄悄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又发现他没带手电筒,这是野营很需要的东西。
第二天,儿子要出发了,妈妈问:“东西都带齐了吗?”
“都带齐了,您就放心吧!”儿子自信地出了家门。
妈妈目送儿子上路,什么都没说。
几天后,儿子回来了。
妈妈问:“怎么样?很开心吧?”
儿子说:“很开心,就是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我没带手电筒,每天晚上要向别人借才能出去,这两件事让我很狼狈。”
3.成长需要体验(2)
“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以为那儿的天气和这儿一样呢,没想到山里会比这儿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手电筒又是怎么回事?”妈妈又问。
“我想到了,老师也告诉我们带手电筒,可是忙来忙去就给忘了。我想,下次野营时,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前准备东西一样,这样就不会忘了。”
失误也是一种经历。这位妈妈懂得让孩子在失误中学习,她没有包办代替,也没有横加指责,而是让孩子去承受由于自己的粗心和考虑不周带来的麻烦。于是孩子获得了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体验。这种体验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也是大人代替不了的。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干这干那,但代替不了孩子成长。
4.成长需要沟通
走进孩子的心灵,不是靠怀疑、监视,而是靠沟通。
与成人沟通,是今天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特殊的精神需求。他们从小生长在“成人世界”里,是家庭的“个体户”,他们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更渴望与父母沟通,与父母建立伙伴关系。但父母往往不理解孩子的心,他们很奇怪:“你想要的我都给你了,你还要什么?”久而久之,孩子渴望沟通的大门关闭了,有的甚至永远也打不开了。
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就要靠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我们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这种关系。
在一次刚刚结束的讲座上,我还没走下台,就被家长和孩子们团团围住。一位50多岁的男士拨开人群来到我面前,流着泪对我说:“给我一点儿时间,我要带我儿子来见您。”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他为儿子半夜回家第一次动手打了儿子,扫帚都打断了,但儿子宁可忍受疼痛,始终不肯说出自己去了什么地方。
望着这位年龄与我相仿、面容憔悴、泪流满面的汉子,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满足他的要求,尽管我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我们约好下午5点半到6点与他儿子见面。
5点半,他一家人都来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