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去哈佛读书之前,留学生来我这里工作会有心理障碍。有一个留学生来面试,他问我:“你是哪里毕业的啊?”我说:“我本科是南京大学读的,后来在北大读的博士。”他说:“北大不算什么。我是从英国回来的。”我说:“你的那个英国学校我也不知道啊!”对方不屑地说:“你没出去过,当然不知道了”。
我从哈佛读MPA(公共管理硕士)回来以后,就不一样了。出国了,上过名校了,而且是哈佛,你就是“someone”了。虽然我只读了一年的MPA,但是别人再来给你打工,心态就正常了。很多老板跑到名校读MBA,还真管用。至少人家可以说:“我也是清华毕业的。清华生给他打工,心态就会平衡很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如果名校生有卑微心态,就会出类拔萃,这就是领导人心态(2)
孙虹钢:
为什么很多名校的总经理班或EMBA那么火?学知识可能是假的,提高对员工的心理优势倒是真的。
袁岳:
多接受一下名校的熏陶还是很有用的。
孙虹钢:
顶尖的名校确实出人才。要成为精英中的精英,选择名校还是有用的。名校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供人评论,确切说是批评。名人都爱去北大、清华演讲。比如,沃尔玛总裁去清华演讲,设立奖学金。大家都评论猜测,觉得他肯定是在搞政府公关。Oracle(甲骨文软件公司)总裁去耶鲁大学演讲。他说:“比尔?盖茨退学了,戴尔大学没念完也退学了,但是他们都创立了自己的辉煌事业。所以,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退学创业,这才能发挥学校的作用。”结果,还没讲完他就被赶下台了。
袁岳:
名校还有很多资源。因为有名,所以人们的目光会集中在她身上。她易被关注,易被批判。名牌被批判时,目标明确。最重要的是名校生的心态问题,名校生的心态也受名校教授心态的影响。北大教授季羡林老先生,大概是最后一位国学大师。季老经常说:“我的水平,也就是给北大本科生上好课,这样我就很荣幸了。”而有些年轻教授做了博导,就感觉自己特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名校生如果有平和心态,那就会胜人一筹。如果名校生有卑微心态,就出类拔萃,就是头把交椅心态了。名校是靶子,你要在靶子中当靶心,等于找死,不如藏到背面,别人看不到你。高处是最耀眼的,高处也不胜寒。如果名校生端正了心态,那么名校招牌就是资源。不端正心态,名校招牌就是负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短期留学的人要把两年学费用透、用好、赚回来
袁岳:
留学生分很多种,根据时间长短,是否在本地工作,差别很大。有些留学是短期的,比如,两年的MBA学位,一年访问学者,还有四五年的。长期的有六七年的,甚至十几年的。
从国内企业用人的角度来说,长期呆在国外的人,与一个国际职员相比,他有点像国际职员,但他的负面因素更多。我有机会雇佣一些外国职员,也雇佣过ABC(Americanborn 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华人),或者在国外工作很长时间的人,最大的区别是抱怨。国际职员不怎么抱怨,他觉得跟中国同事一起工作有意思。随便吃点东西,讲点小故事,搞点小活动,他都觉得有意思,充满了好奇感,他以欣赏的态度来看。
在国外呆了十几年的人抱怨较多。他经常说:“我们美国、英国怎么样,在我们那规范怎么样,服务怎么样。”他容易比较,比较的结果就是这儿(中国)不好。在他们留学时,他接受了更多国外的东西。再回来时,就会从负面看中国,较少从正面看。现在招聘一个职员时,我对长期在国外的人会比较谨慎。另外,他们回国创业成功率低,他们与社会的异己感较强。
相对而言,短期留学的人,功利性强。从成效和用处来说,这些人用得上。但短期留学的人,品性没有大的改变。他的虚荣心甚至比长期呆在国外的人还要强。短期留学的人特爱参加活动,长期留学的不把这个当回事,不怎么参加。在开校友会时,发现全都是短期留学的人。短期留学的人有学知识的目的,但更把留学作为社交活动,这与EMBA差不多。校友会在他们看来就具有这个功能,他们要把两年学费用透、用好、赚回来。这些人实际上只在国外呆了很短一段时期,但会强调留学的价值,跟企业的要价也不会低。
如果在外呆了三四年,学得扎实,愿意回来工作,善于把这几个方面相结合的人是最好用的。这种情况下,他的自我否定较低。他保留有中国文化的成分,在国外学习得比短期留学生扎实。在外学习四年,也接受了系统训练。从老板角度说,用一些留学生,如果用得适当,对公司文化的改变和提升都会有很大帮助,而不仅仅是语言、风格和沟通方式的改变。或者,雇一些国外职员,对公司发展也很有帮助。还要给员工一些机会参与海外教育培训。企业国际化,员工觉得是一种特殊待遇。有些员工在国内觉得自己能牛气起来,但到国外就明白自己是谁了,至少可能英语都说不流利。我在哈佛学习的前两个月,觉得最不平衡的是,自己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最差的学生。在我把第一份作业交上去后,老师说:“请注意一下你英文的问题,我不是来给你改英文语法的!”再比如,你是公司业务骨干,老板说你一点问题,你不服气。但如果你被老师打击了,会觉得服气。
民工是99%就业,“海龟”却搁浅了
孙虹钢:
“海归”变“海待”,是不是因为出去之后经受的折磨和训练不够?有些人在国外找工作就很难,对于回国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去年,广东有家公司出国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去美国的高校跑了一圈。他们的感觉是:“我们看中的,人家不来。因为他们能在当地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家是不会回来的;觉得在当地找工作不易的,我们又看不上。”留学没回来的,是不是比较精英的?回来的是不是不如留在那里的?
袁岳:
这是历史反差造成的。以前留学回来的,就是爱国。现在市场开放了,留学生多了,来去自由。门禁解除后,神秘感消失了,对留学生、国外政治和经济的推崇感淡薄了。留学生真难找工作吗?不是,而是留学生比着当初师兄的感觉,觉得失落了。民工是99%就业,“海龟”却搁浅了。成为“海待”是因为期望值不一样,有历史反差。
我认为,送中学生出国留学是一种有失误和偏差的作法。如果你是ABC,在美国出生,在美国受教育,直到成熟,然后来中国读研究生,这可以。或者你身处中国文化中,对自己有一定的定型教育,再到美国学习,这是自主选择。现在,小留学生大部分是被爸爸妈妈送出去的。在哈佛,有好几个MPP(没有工作经验的MPA)问我:“读这个有什么用?”他们是稀里湖涂到国外的。从文化上来说,他算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他既不认同中国,也不认同美国。他被边缘化了,变成了“两不靠”的人。当人有自主选择时,会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明确的方向,会决定资源投放的方向,盲目留学是在浪费资源。
产生“海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市场和需求的配合问题。现在大学专业设置就不一定配合国内市场,如果供应者是国外的大学,就业的市场在中国,问题更大。当初你考国外大学是为了好在美国就业,还为了拿奖学金,那不是为了与现在的就业市场相配。现在,你就业的市场不是美国了,是中国,就不配了。中国学生在读书时很盲目,远距离就业时有更大问题,就业的市场观念缺乏。沿街叫卖肯定不值钱,“海龟”在沿街叫卖时,甚至不如本国的毕业生值钱。企业会琢磨:“为什么你留学后四个月没就业?肯定有问题。”对方甚至怀疑你大学的学历是不是真的。
孙虹钢:
留学首先要问:“目的是什么?”学这个专业,去这个国家,一定是为了学完后能够把自己卖出去。先想好你能干什么,分析你缺什么,缺人脉还是缺知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留学计划。
袁岳:
投资留学是高风险的,它的成本极高,平民家庭培养孩子留学后几乎倾家荡产。最后,如果成为一个“海待”,投资就更不值得了。有钱人家只有一个孩子,培养成废品,这样花的成本也很高。留学,需要特别理性化地对待。
孙虹钢:
留学投资咨询是必要的,要不然你做这项生意吧!你纵横东西方,又对国内企业的用人需要非常熟悉,可能比徐小平的出国咨询还要火。反正徐小平是朋友,说了他也没关系。呵呵……
电子书 分享网站
MBA只是职业培训,不是职业资格
袁岳:
昨天晚上,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做讲座。一个MBA问我:“我是搞技术的,现在想做领导,怎样才能接轨?”第二个人问:“MBA毕业生怎样与公司的实际管理接轨,现在MBA没那么火,接不上去啊!”
现在好像满大街都是MBA,好像它贬值了。老板说:“MBA怎么没什么用啊!他除了能讲几个道道,干活搞不掂啊!”这与MBA本身的观念有关。有些管理学院的老师特牛,但他凭什么牛呢?因为他是管理大师?他传经送宝,搞定过大型企业?还有,因为他的学生通通是著名企业家?还是因为学校特有钱、学校特有名?这中间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偏差。MBA是职业学院,不是学术性学院。MBA是为了搞定事情,是匠活。在法学院,没人说自己法学院毕业,就能当法官,能成为著名律师。先考律师资格,当执业律师,再当法官。法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是个基准资格,不是职业资格。职业资格是需要另外考试的,职业表现很棒,被认同,才有专业地位,才有较高的管理地位。
我们中国商学院学生的心态就不对,认为MBA毕业是直接与管理接轨的。其实,你只是拿一个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可能做管理,也可能做不了。想做什么,还要考职业资格,要用实践经验证明你能解决什么问题。MBA读完后,要有两三年实践经验。MBA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谁。
孙虹钢:
我们在500多家大型企业中做过MBA调查,在20个城市中,每个城市选一些大企业。调查发现,读MBA有四种心理:第一,觉得读完MBA身价能涨。例如,前程无忧的老板甄荣辉在香港惠普工作时,年薪三四十万港币,后来他到法国的INSEAD商学院(欧洲商业管理学院)读书。一年花了四万美元学费,读完后他去贝恩公司,年薪涨到15万美元。第二,认识人。可以加入MBA俱乐部,可以通过上学认识志同道合的人。你再有能力,没人认可,也没用。关键是谁认可,读过MBA,大家一起做过同学,这种感情对将来的事业会很有帮助。第三,真正学知识。最后一种,没有任何目的,大家都学,我也学,有点像去新东方学英语。
袁岳:
MBA,读了不怎么样,没读就有什么了。
孙虹钢:
通过对MBA薪水调查,我们发现在高级职位上,是否有MBA学位,薪水差别很大。对于管理咨询公司,没有MBA就不能进入。原因在于,第一,MBA是系统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