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是EQ高手吗?-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SigmundFreud)指出,人天生就有“追求快乐”和“满足欲望”的本能,这就是所谓的“本我”(id)。所以,在“唯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的支配下,人们经常追求“立即的快乐、享受和满足”,例如:吃好吃的东西、爱漂亮、好逸恶劳、少做多睡…… 

    然而,人们在受到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法律与文化教育的薰陶之后,“道德原则”(moraly principle)就告诉我们,人必须要努力工作、不能好吃懒做、不能天天睡得“像一只猪”;要发奋图强、追求理想……,这就是“超我”(Super ego)的表现。 

    所以,“懒”,是人类的最大敌人,也是我们心中的“本我”,总是希望自己轻轻松松,不必付出太多,找工作也要“事少、钱多、离家近”:然而,天下事很少能“不劳而获”,而是必须利用我们心中的“超我”,来克服心中“懒”的惰性,且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造机会”。 

    以前在学校唸书时,一个教授就告诫我们:“各位同学,年轻是人生最大的本钱,大家一定要把握时光,趁年轻时多专心唸书,不要像我一样,大学时代好玩、谈恋爱,‘由你玩四年’,搞到现在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是后悔莫及啊!” 

    可是,后来“哲学概论”的教授又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同学们,年轻是最宝贵的,青春一去不再来啊!所以,‘能玩就尽量玩’,‘能跳舞就尽量跳’,不要一天到晚像书呆子一样‘死读书’,读到最后,不懂得享受人生!像我,到现在,想玩也来不及,人老了!” 

    下课后,同学们就相互讨论,到底两位教授谁讲得比较正确、有道理?一位同学抢着说:“不玩,只能当教授:努力玩,也是当教授!我看,那么我们就‘能玩尽量玩’吧!反正最后都是当教授,薪水都差不多!” 

   哈!你认为呢? 

《静心一得》 

    一位医学院教授在下午第一堂课上课,所以有不少学生打瞌睡。这位教授看到“昏昏欲睡”的学生,心里很不高兴地说:“死亡的定义,一直受到争议;死亡到底是指‘脑部’停止活动的时刻?还是‘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刻?这两种说法,似乎是见仁见智。假如死亡是指‘脑部停止活动’,那么,我不得不宣布──我们这一班同学,有很多人现在都已经死亡了!” 

    听到这则故事,我不禁自问:“我会不会也已经死亡了?” 

    “懈怠”、“懒惰”是一种慢性自杀,因为这种“负面思绪”,不断地浪费时间,而使人的生命慢慢地枯干、毁灭! 

    所以,我们知道,因“废物利用”或“捡拾垃圾”而成功、致富的人很多,但是因“懒惰”、“贪睡”、“懈怠”而成功的人,却没有听说过,因为他们本身或许就是一种“垃圾”呀! 




鸟飞于上,其欲在下,故死于纲 

*天下未有贪而不穷者 

小时候,长辈就教训我们:
你不能“吃一、挟二、想三、怕四”!
人不能“很贪”,什么“都要”,结果什么“都掉”!
所以,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种悲剧,一是“欲望难遂”,另一是“欲望得遂”!

    有一个大人,看到一小孩在路边哭得很伤心,就趋前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小孩的一个铜钱掉入水沟不见了。这个大人为了安慰小孩,就给小孩一个铜钱,心想小孩应该不会再哭了:不料,小孩拿了铜钱后,哭得更厉害、更大声! 

    此时,这大人很纳闷地问小孩:“我已经给你一个铜钱,你失去的已经再得到了,为什么还要哭?” 

    小孩哭着说:“如果我刚刚不失去那个铜钱,我现在就有两个了,可是,我现在还是只有一个铜钱啊!” 

   

    另有一个精神病院,里头住有许多精神病患者。一天,该院院长对其中一病患说:“你已经住院三年了,现在可以出院了!” 

    “为什么?”病患问。 “因为根据我们几个月来的调查,发现你目前的病情有‘非常显著的进步’,你已经会撒谎、也会偷东西、又会恶作剧欺负别人、嘲笑别人,证明你越来越像‘正常人’,所以你可以出院了!”院长表情正经地说。“报告院长!”精神病患说:“可不可以让我多住几天再出院?” 

    “为什么?”院长问。“因为现在是月底了,等到下个月初,我领到了零用钱之后再走,好吗?”院长一听,很生气地说:“对了,我忘了说你也很‘贪心’,你赶快给我滚吧!” 

   

    印度文豪泰戈尔说:“鸟的翅膀上若系着黄金,就永远不能再于天上翱翔了!”的确,人们贪得无餍的“贪念”,会使人迷失本性,也会腐蚀人心:所以古人曾说:“贪念是万恶之首!” 

    其实,“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它鞭策我们不断地向前努力:然而,“永不知足的欲望”,或“过度的贪念”,却使人的内心长出“毒瘤”,也使自己的心灵变得“肮脏”和“污浊”。 

   

    有一个农人,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捕野鸡器”:那是一公尺见方的木板箱子,入口处的木板用木棍撑起,棍上系着一条绳子,野鸡如果走进去、绳子一拉,野鸡就会被关在里面。 

    农人把这个“捕野鸡器”隐藏在树林草丛里,箱子里外都撒了许多稻米,以招引野鸡走入箱子。一天,这农人在树林中守候不久,竟然来了“十只野鸡”,其中的九只,都走进木箱子里,他看了真是高兴。 

   “不急,不急,另外一只迟早也会走进箱子里!”农人心里想着。 

    农人等呀等,但是,那第十只的野鸡就偏不走进去,反而是箱子里的两只野鸡走了出来。农人后悔不已,心想,他刚才如果“知足”就好了! 

    后来,农人自忖:只要那走出来约两只野鸡中,有一只再走回木箱子,他就要“拉绳子”了!可是,偏偏又有四只野鸡吃饱了,慢慢走出来,里面只剩下三只了。这农人很是懊恼,怎么办?再等一下吧!总会有两三只再回去的!因为箱子里还有许多稻米呀! 

    就在此时,又有两只野鸡走了出来。哎呀,糟糕,木箱子里面只剩下一只啊!要不要拉绳子?要?不要? 

    正当农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时,最后一只野鸡也咯咯叫地跳了出来。十只野鸡全部都走了!就这样,原本“九只囊中野鸡”,最后变成“一无所获”。所以,古人也警惕吾人:“天下未有贪而不穷者”。 

《静心一得》 

    小时候,就听长辈教训我们说:“你不能‘吃一、挟二、想三、怕四’!”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嘴巴吃着一块肉,筷子也挟着第二块肉,心里又想着盘中的第三块肉,同时又怕第四块肉被别人挟走! 

    的确,有时候人“很贪”,贪到想把什么都“弄到手”,但是,结果却是什么都“失掉了上!所以,古人说:“鸟飞于上,其欲在下,故死于网!鱼潜在下,其欲在上,故死于钩。”而萧伯纳也说:“人生有两种悲剧,一是‘欲望难遂’,另一是‘欲念得遂’!” 

   “贪婪”是一种“负面情绪”,它把人的心越套越紧,也把理智蒙蔽,使人忘记自己原来心室的“富有”,最后反而变成心理上的“贫穷”。因此,“EQ高手”必须养成“自律”的习性,并且“戒之在贪”! 

   

    美国纽约警方在一九九七年元月,曾发函给二十七百七十名逃犯,通知他们可凭“通知单”领到六千美元:信函上印的头衔是“纽约州无主财产处理组”。警方还特别设立一个“假办公室”,并安排假秘书、顾客与接待员,充充场面。 

    结果,这项“瓷中捉鲨”的行动,竟有两百六十一名逃犯以为“天降横财”而自投罗网!只是自动送上门的逃犯,多半是鸡鸣狗盗的小角色。其中一人,竟远从四千公里外的新墨西哥州,兴冲冲地赶回纽约市,结果当然是“发财梦碎、直接入狱”。 




斧头虽小,终能伐倒坚硬橡木 

*坚忍毅力,必能动摇山岭 

“全垒打王”王贞治,
在遇打击失常、比赛失利后,
继续拿起球棒,以“金鸡独立”之姿,
在屋子里不断地模拟挥棒,
练习到把塌榻米“踩裂”,
而双脚陷入塌榻米之中。

    以前,俄罗斯有一个世界知名的纲琴家兼作曲家,名叫鲁宾斯坦:虽然他很有名气,但平常却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赖床”,每天总是不愿意早起。 

    据说,为了改变鲁宾斯坦的“坏习惯”,他的太太绞尽脑汁,但仍然很难使他早点起床。后来,鲁宾斯坦的太太终于想到一个方法── 

    正当鲁宾斯坦“赖床”不起时,他太太就坐到纲琴旁边,大声地弹起乐曲来:但是,曲子只弹奏了一半,就不再弹下去了。此时,鲁宾斯坦在半睡半醒时,听到乐曲“只弹一半”,心里就觉得很“不舒服”,于是便立刻下床、跑到钢琴那儿,继续把“后半段”的乐曲弹奏完。而这个时候,鲁宾斯坦太太就赶快地把她先生的棉被“拿走”,不让他继续睡觉。 

   

    有些人对其一件事有兴趣,甚至是“着迷”,所以会不眠不休地为它付出,使它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同时,也不容许它有太多的瑕疵。这种“执着”、“无怨无悔”的态度,的确是令人感动,也是自我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动力。 

    剧作家王尔德曾在牛津参加一次考试,题目是把一篇希腊文的“古代爱情故事”,翻译成为英文。王尔德的希腊文程度不错,很快地,就译为了两页:考试人员看他翻译得极为流畅、正确,就说“够了、够了、可以了!”可是,王尔德仍然不停地继续往下翻译。 

    最后,考试人员只好强迫他停笔,不要再写了。可是王尔德央求考试人员说:“不要叫我停下来好不好,我很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王尔德如此专心、投入的精神,真是所谓的“欲罢不能”!咱们一般人经常就是缺乏这种全心全意、一股脑投入的“傻呼呼”学习态度。 

   

    当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室研制白热电灯泡时,他尝试了一千二百次各种不同的原料,但是却都告失败。 

    有人讽刺、讥笑他,只为了一件小事,竟然就要浪费时间,“失败”一千二百次。可是,爱迪生说:“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它看成‘失败’呢?我已经知道一千二百种‘做不出电灯泡的方法’啊!”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在处理事情时,都会流露出不同的性格。例如:“内控型”(internal Control(的人认为,未来的命运“操之在我”,所以生活态度非常“积极”、而且努力不懈:遇有挫折,仍不愿低头认输,因为“天下事在乎于人为,绝不可因一时之波澜,遂自毁其壮志”。 

    但是,“外控型”(external Control)的人就比较“消极”、比较“宿命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老天所注定”,再努力也没有什么用,反正“该你的就是你的,强求也没用”、“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而鲁宾斯坦、王尔德、爱迪生等人,即属于“内控型”的人,他们的执着、全心投入,即使再多次的失败也不算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