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报》头版。此后多年,福特只使用高盛的服务,成为高盛最重要的客户。
其间,高盛最重大的成就之一是开始风险套利,并对之进行创新。1933年进入高盛的格斯·利维逐渐成为华尔街最成功的风险套利者之一。其后,他将风险套利应用到公司并购之中,进行并购套利。在日后成为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的另一高盛金融天才罗伯特·鲁宾的帮助下,格斯·利维在套利市场上为高盛确立了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约翰·加尔布斯雷思在《1929年大崩盘》第八章 “后果(二)” 中说:“我们在这里应该纪录另一个幸运的结局。高盛公司挽回了因其子公司违法而被败坏的名声,恢复了从前诚信、保守的习惯,并且因经营证券业务一丝不苟而闻名。”
在1929年以后的惨淡岁月中,如果不是悉尼·温伯格的坚韧不拔,曾经声名狼藉的高盛可能早已进入1929年危机中破产公司名单之列;如果不是格斯·利维等人敢于创新,高盛也无法在80年代以后与对手竞争中处处占得先机。
二、转向交易
1969年,悉尼·温伯格去世。在为高盛创造利润方面仅次于的格斯·利维自然成为高盛高级合伙人职位的唯一继承人。他们的继任再次向高盛雇员表明,无论是谁,只要能够为公司带来客户与利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地位。这就是高盛一贯的特色。
选择格斯·利维继任是一个非同寻常而关键性的决策。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决策。
那时,高盛的竞争对手的高级合伙人都是银行专业人员,而利维却是交易员。在温伯格时代,高盛内部就开始了两个发展方向之间的竞争:温伯格领导的投资银行方向与利维领导的证券交易方向。以证券交易成名的格斯·利维的继任促进了高盛在证券交易业的发展,从而让高盛在80年代开始的证券交易业务浪潮中抢得了先机。
利维对高盛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于他让高盛重新确立的对待风险的态度,他主张利用合伙人的资本进行有节制的冒险,以让高盛获得更多的利润。他将交易风险带到了高盛,让高盛对此后各种风险业务有了心理上的准备。他为高盛立下了 “长远上的贪婪” 这一格言——只要长远上能够赢利,短期内的交易损失不用担心。
1970年,拥有7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破产,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案件,再次给高盛造成了声誉上的损害。
破产导致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的商业票据无法归还本金与利息,而它们绝大部分是由高盛承销发行的。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发现——美国联邦法院、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SEC)也认定——高盛知道宾州中央铁路公司财务状况正在恶化、走向破产,却仍然在为它承销证券。
第三节 进入一流投资银行
一、高盛“经营原则”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继续靠公司领导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等非规范方式可能难以传承客户至上、团队协作等高盛文化。于是,高盛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制订了14条“高盛经营原则” ,高盛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这些原则 。
“高盛经营原则” 第一条,“客户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的经验表明,如果我们能够让客户满意,成功就能随之而来。”
第二条,“我们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员工、资本与声誉。如果这三者任何一个受到损害,声誉是最难以恢复的;我们要致力于完全遵循规范我们的法律、规定与道德准则的字面含义与精神。我们的持续成功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坚定不移地遵循。”
第十四条,“正直与诚实是我们事业的核心。希望我们的员工在自己从事的一切活动——不仅是为公司工作,而且私人生活——中,维持高度的道德标准。”
二、1974年的反恶意收购
1974年,老对手摩根士丹利为高盛提供了一个让它受益无穷的发展机遇,而高盛则成功地抓住了这一机会。
1974年以前,美国公司与投资银行家的行规是:如果一家公司要收购另一家公司,它应该尽可能吸引或者说服对方同意,绝不应该主动而且公开强行收购,即所有并购都必须是善意的。但是,1974年7月4日,这一行规被当时投资银行界信誉最好的摩根士丹利改变了。当时,摩根士丹利代表INCO公司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恶意收购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ESB公司。ESB老板向高盛紧急求救。在高盛的帮助下,INCO最后付出了每股41美元的代价才收购成功。
高盛随后宣布,高盛将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1974年7月的这起恶意收购案件与高盛的这一公开保证对高盛的积极影响无法估量,因为很多公司的高管现在开始担心自己的公司可能遭到别的公司强行收购。于是,这些公司高管都将高盛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
三、错失机会
1989年迈克尔·刘易斯出版了描绘所罗门公司兴衰内幕的《说谎者的扑克牌》一书。在这本半自传性畅销书中,刘易斯说,在80年代的华尔街,只要你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
然而,高盛却在当时发展最快的固定收益证券、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上错失了很多这样的机会。
1981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放松对合作性金融机构 “储蓄与贷款协会”(的管制,允许它们出售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从而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业务提供了无法想像的巨大发展空间,美国由此出现了持续至今并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资产证券化浪潮。
对于华尔街上这些变化,高盛一方面因为未能预见而缺乏准备,另一方面担心这种业务风险太大,因此没有积极开拓这些业务,而是继续专心证券交易。直到后来看到这些业务利润实在大,才奋起直追。但是,直到90年代,高盛在这些方面的业务才有真正改观。
四、高级合伙人的内幕交易
虽然自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颁布以来,内线交易是非法行为,但直到1985年,美国SEC一直并没有严格执行禁止内线交易的法律。1985年5月,美林公司发现可疑交易,并报告给SEC。SEC经调查发现,德崇证券的丹尼斯·莱文涉嫌价值1200万美元的内线交易,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调查。进一步的调查揭开了一个又一个丑闻,将一个又一个公司卷了进去。很多著名金融界人士也牵涉在内,其中包括伊万·博伊斯基、德崇证券的迈克尔·米尔肯。
伊万·博伊斯基是当时最著名的并购风险套利家。通过并购风险套利,他为自己创造了2亿美元的财富。1986年,伊万·博伊斯基被判史无前例的1亿美元罚款、监禁3年半,以及终生禁止从事证券业。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詹姆斯·斯图尔特在1992年出版的畅销书《贼窝》中对这一年发生的内线交易案件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这本书到2008年已经出版到第8版。伊万·博伊斯基也成了1988年好莱坞影片《华尔街》男主角的原型。
第四节 繁荣与挫折
一、1990~1993年的繁荣
高盛以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进入90年代。1991年,高盛的税前利润为亿美元,而1993年,公司的税前利润更达到27亿美元。
这让英国《卫报》在头版头条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坦桑尼亚和高盛之间存在着什么样区别?”《卫报》的答案是:“一个是非洲国家,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2亿美元,用于2500万人的消费。另一个是盈利27亿美元的投资银行,盈利的绝大部分在161个人之间进行分配。”1993年,高盛的合伙人人数为161人。
二、1994年的挫折
为了从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中恢复过来,美联储将短期利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短期利率的低下,造成了1991~1993年间美国债券市场的繁荣。然而,到1993年,美国经济已经恢复过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于是从1994年2月4日开始,美联储提高短期利率,到1995年2月,美联储连续7次提高利率,短期利率已经从%提高到6%。利率的提高导致债券市场出现雪崩式的下跌。
1994年12月,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政府因为债券投资上损失17亿美元而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破产案件。在该县破产前,负责该县资产投资的县财政局长罗伯特·西特伦居然因为出色的投资业绩而连续七次成功竞选连任,并数次被美国一些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基金管理人之一。1994年该县破产后,西特伦承认自己对衍生金融工具基本上一无所知。在对六项重罪指控服罪之后,西特伦被判处5年缓刑以及从事社会服务1000小时。
对于债券市场的这一变化,高盛也没有做好准备。
1993年12月,即高盛1994年会计年度的第一个月,高盛在一个月中创造了亿美元利润的历史纪录,这是1993年普通月份利润的倍。就在高盛认为自己的盈利势头不可阻挡时,在1994年2~12月份的11个月中,高盛盈利只有亿美元,这使1994年的业绩成为公司十年来最差的。
90年代初的高盛在全球的快速扩张、向高风险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1994年业绩下跌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优秀雇员的离去与大量合伙人选择退休。合伙人的离去表明,高盛面临的不仅仅是业绩问题,更是信心的丧失与团体精神的动摇。英国《金融时报》评论1994年的高盛说,它“失去了合伙人、声望和道德” 。
第五节 上市之后
一、上市
1994年9月乔恩·科尔金被任命为高级合伙人与公司董事长,亨利·保尔森为副主席,他们在危机中接管了高盛。
1994年底由科尔金与保尔森主持的高盛合伙人会议被认为是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在会议上提出公司将进行调整组合,降低对交易业务的依赖,重新重视团队精神与对客户的服务,而保尔森则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削减成本,严格控制风险。
1994年的挫折对高盛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它让高盛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并加以改正。公司经营业绩迅速改善。1995年,科尔金提出到2010年,公司税前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当时大部分人认为,这一目标不切实际。
1999年5月,高盛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业公司上市案件之一。高盛的上市标志着合伙制的投资银行在华尔街不再存在。
二、内部权力之争
从1998年开始,高盛内部又发生了一场高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内部权力斗争。1998夏天,当当时CEO科尔金将精力集中在协助美联储救援LTCM时,亨利·保尔森在两位联席首席运营官约翰·赛恩与约翰·桑顿的支持下,成功夺取了高盛的领导权。
科尔金被迫辞去CEO的职务。被迫辞职的科尔金虽然被任命为副总裁,却再也没有进入高盛的办公大楼,而是在自己的卧车中办公,以免碰上那些羞辱他的人。不久,他从高盛退休,全身投入政界,并成功竞选美国国会参议员。
四、上市之后
2003年,约翰·赛恩与约翰·桑顿先后离开高盛后,2006年5月,保尔森勉为其难地离开高盛,就任小布什政府财政部长。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被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