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上市之后
2003年,约翰·赛恩与约翰·桑顿先后离开高盛后,2006年5月,保尔森勉为其难地离开高盛,就任小布什政府财政部长。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被任命为高盛主席兼CEO。在随后的几年中,高盛出身的人先后控制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花旗集团、美林公司、美国财政部、世界银行还有白宫办公厅。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 朋辈皆成鬼
1990年,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洛恩·彻尔诺在《摩根帝国:一个美国银行业王朝与现代金融的兴起》一书中说,在金融界,人们用“主承销商”一词来指代全球最出色的投资银行。
据洛恩·彻尔诺的说法,历史上,“主承销商”的成员包括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布公司、狄龙雷德公司、所罗门兄弟、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承销商” 成员只有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布公司、狄龙雷德公司,而摩根士丹利则常常作为承销团的领头公司出现在主承销商名单的第一位。
20世纪70年代底之前,“主承销商”中还没有高盛。然而,到2008年,这些曾经让人们敬畏的身影一个一个地从华尔街消失了,活着的只有摩根士丹利与高盛。
在美国投资银行中,成立于1923年的贝尔斯登虽然仅名列第六,却是近几年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资银行之一。2007年,贝尔斯登在“财富全球500强” 排名第445位。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贝尔斯登损失32亿美元。2008年3月17日,JP摩根提出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而在2007年1月,贝尔斯登的股票价格高达每股172美元。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林亏损500多亿美元。9月15日,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约500亿美元收购。有着94年历史、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零售商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的美林证券公司寿终正寝。2008年,美林在“财富全球500强” 排名第100位。1914年创建美林公司的查尔斯·梅里尔在1956年去世前,曾被华尔街历史学家称为“五十年来金融市场造就的第一个真正的伟人”。“第一个真正的伟人”创建的美林在伟人去世半个多世纪后不得不卖掉自己以避免破产。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算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山崩之猛烈”。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造就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件,其负债总额6130亿美元,资产总额6390亿美元。此前,最大规模的公司破产案件为2002年7月的世界通讯公司,其总资产规模也只有1040亿美元。成立于1850年的雷曼兄弟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2008年,雷曼在“财富全球500强” 高居第113位。
20世纪80年代,所罗门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创新曾让它的业绩如日中天。1998年,所罗门与旅行者集团合并,随着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于1998的合并,最终成为花旗集团的一部分。
在高盛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中,外部危机加上自己的错误,高盛曾几度几乎落得与朋辈同样的命运。然而,高盛每次都大难不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完卵(1)
没有多少人预料到,2008年由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会如此严重,影响会如此之广:从房贷业蔓延到整个金融业,从金融业蔓延到实业界,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
一、华尔街:一个时代结束了
几十年了,美国人没有经历过如此严重的经济衰退。2008年11月一个月中,美国万人失业,这是34年来失业人数最多的月份。美国经济学家们相信,这场可能持续到2010年春天的衰退将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衰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尔街也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的变故。那时,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先后上市,投资银行以其无与伦比的赢利能力作为华尔街——甚至美国金融业——王者的时代开始了;差不多同时在大西洋对岸的英国,撒切尔政府引发的金融“大爆炸”永久性地改变了伦敦金融市场,暮气沉沉的伦敦重获了挑战华尔街的活力。
2008 年,曾经是MBA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与美林因巨额亏损被收购了;雷曼兄弟破产了;活着的摩根士丹利、高盛将自己从投资银行变更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金融业——特别是华尔街——就这样以极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投资银行作为华尔街王者的时代。
1、被震惊的格林斯潘
大街上的芸芸众生没有预料到不足为奇,但经济学家们没有预料到,市场监管者没有预料到,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没有预料到。
小布什的财政部长、高盛前CEO亨利·保尔森一再拍着胸脯保证说,美国的银行系统没有问题。2008年9月15日,他还说:“我必须说,美国的银行系统安全而牢靠。”然而,仅仅一个星期之后,保尔森就向国会提交了700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方案,并要求国会在一个星期内迅速通过。 经济学家们与市场监管者对损失程度的估计表明他们毫无准备。这也许就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时没有降息、更没有果断采取援救行动的原因,并因此招致高盛出身的美国著名财经节目主持人吉姆·克莱默说美联储“什么也不懂”。
2008年10月23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众议院“政府监管与改革委员会”就这次金融危机进行的听证会上,承认自己对“目前的状况感到震惊,难以置信”。能够让以见微识著而著称的格林斯潘“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的事情恐怕只能是百年一遇的奇闻异事。在美联储主席任上,格林斯潘就是以其见微识著的能力调控美国经济,让美国经济波澜壮阔地经历了持续近十年的繁荣。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的这番话一经媒体报导,人们这才发现自己正亲身经历着1929年“大萧条” 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股市也应声而跌。
2007年7月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创下了14164点的历史最高点。但好景不长,8月15日,下跌到13000点之下。此后,股市暴跌在全球司空见惯。到2008年11月26日,以标准普尔500计算的美国股市在2008年的损失已经超过了总市值的50%,而在“大萧条”的1929~1931的三年中,美国股市损失为80%。
2、财富500强公司的破产
次贷危机以来,全球被收购、被政府接管或者破产的主要金融机构与非金融公司已经数以百计,其中就有美林、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AIG)、贝尔斯登、美联银行这些名列“财富全球500强”、曾经声名显赫、炙手可热的公司。 。 想看书来
第二节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完卵(2)
2008年12月3日,美国三大主要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克莱斯勒的CEO再次到华盛顿向美国联邦参议院请求34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为了获得贷款,三位CEO保证,放弃使用公司专机、未来一年只领取1美元的年薪。为了表示诚意,他们从宾州驱车800多公里到华盛顿,而没有乘坐公司专机。
二、高盛:倾巢之下的完卵
在金融危机山呼海啸般的席卷之下,说高盛毫发无损自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在众多“财富全球500强”接连倒下的时候,高盛不但活着,而且遭受的损失不过是皮肉之痛而已;危机之中高盛仍然能够延续着它自1999年上市以来直到2008年第四季度才出现亏损的能力。问题是,高盛靠什么延续其不亏的纪录?
“股神”沃伦·巴菲特曾经将衍生金融工具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量子对冲基金创始人、著名金融家乔治·索罗斯也就金融机构使用过高的杠杆率发出过警告。为什么同样制造、贩卖、使用了大量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高盛在杀伤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为其所伤?同样使用了将近30倍的杠杆率,为什么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1、损失仅38亿美元
贝尔斯登、美林、雷曼兄弟三家投资银行消失了,AIG在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的时候被美联储用1700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拉了回来。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遭受重创,损失144亿美元。
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损失惨重,花旗集团的CEO 查尔斯·普林斯于2007年11月下台。花旗自己估计,2010年年底之前,花旗几乎不可能盈利。
据彭博社统计,到2008年8月中旬,全球损失超过1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已有14家,花旗以损失551亿美元高居榜首,美林以亏损518亿美元紧随其后。在中国银行也损失了20亿美元并名列第43位的情况下,高盛以损失仅38亿美元而名列32。
2、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自从有了衍生金融工具以来,金融市场中每次重大的损失几乎都同它有关。1995年,尼克·利森投机于东京股票交易所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失利,导致有着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巴林银行因遭受14亿美元损失而破产。1998年美国对冲基金LTCM因为亏损46亿美元而几乎倒闭案件中,也有使用了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原因。中国公司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也屡遭惨重损失。2005年,中航油因为石油期货交易而在新加坡亏损亿美元;2007年,“国储铜”在铜期货交易中亏损9亿美元。
2003年4月致公司股东的信件中,“股神”巴菲特就将衍生金融工具称为 “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巴菲特警告说,如果不加控制的话,这些衍生金融工具将不仅会伤害衍生金融工具的卖家和买家,而且会殃及整个经济。
不幸言中,巴菲特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2007年以来,正是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O)等衍生金融工具大幅度缩水导致了贝尔斯登、美林遭受巨额亏损而被收购。雷曼兄弟因在美国抵押贷款衍生工具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而业绩彪柄,但雷曼兄弟也正是因为在这些衍生金融工具上的亏损而破产。
面对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业务这一可能损人并害己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高盛也没有能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它也和其他所有投资银行一样,大量制造、贩卖与使用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如今,房贷衍生证券已经被视为“有毒的废弃物”,高盛发行与持有的一些房贷衍生证券则是毒性最强的废弃物:在高盛发行的这种债券中,有些债券的信用等级在2007年恶化速度之快超过任何其他公司发行的类似债券。
很多人将这次危机中金融机构的破产归因于它们使用了太高的财务杠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在10~15倍左右。自2003年以来的5年中,雷曼兄弟的杠杆率从23倍增加到30倍,高盛的杠杆率虽然没有达到30,也从17倍飙升至28倍,增加的幅度超过已经破产或者被收购的雷曼兄弟与贝尔斯登。
问题是:在雷曼兄弟、贝尔斯登伤了投资者也毁了自己的同时,为什么同样制造、贩卖、使用了大量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高盛在杀伤了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为其所伤?同样使用了将近30倍的杠杆率,为什么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第一节 高盛与华盛顿间的旋转门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