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和员工遭殃。
怎样选人、用人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在我们身边,人才很多、能人也不少,但是,怎么认识、培养和使用人才这是事关企业兴衰成败的大是大非问题。讨论至此,想到佛祖用人的一个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拜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看到的是笑脸相迎的弥勒佛,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经常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客户”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企业都玩倒闭了。看着倒闭的企业,佛祖很着急,于是将二者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企业,弥勒佛管营销,韦陀管财务,两人各展所长、默契配合,香火越来越旺,很快开了很多家“分店”,占领了全球众多市场。
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这是最基本的用人之道。它既不新增岗位,也不新增成本,但它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明显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把优秀的人才放在最重要的、最合适的岗位,企业就跨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不发展都不行。
但怎样才能选好人、用好人呢?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
成功有道,制胜有门。规范的市场上“偶然”日趋减少,“必然”日渐增多。职业化的技能+专业化的精神≈成功的企业
——作者
←虹←桥←书←吧←。
第39节:成功的金钥匙
成功的金钥匙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他的动作就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您的动作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上五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所以我站在这里,平心静气,既稳且准地随意粘取。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的、想的只有知了,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我又怎能捕到知了呢?”
这个故事可以说意味深长,借驼背老人之口告诉我们两把“成功”的金钥匙——专业化和职业化。说具体点,他老人家讲自己的捕蝉技术就是指专业化,讲静心和专注就是指职业化。从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到五个弹丸,就是我们现在的所谓职业培训。当粘知了犹如随地拾物时,就是技能培训已到了专业化的水平。但是我们应当特别注意,驼背老人说得非常清楚,仅仅到这个层次还不能保证能把事做好——完全有把握地捕到蝉。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我站在这里,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的、想的只有知了,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能捕到知了呢?”这已经从专业化上升到职业化的高度了。大家都知道,专业化仅是一种技能,而职业化则是一种标准。专业化更多的是指我们拥有的行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这个并不难做到,只要有好的师傅、有一定的培训时间,一般的员工都可以达到。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个合格员工就应当具备专业化的技能。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很多时候,专业技能强的员工,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优良的业绩。有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相同质量的产品,相同专业技能的市场人员,相同的用户群体,我们的收益却只有对手的60%~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一个职业化的问题。职业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素养,一种把我们的产品、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成果和业绩的素质。
就个体而言,要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并不难,但要成为一名职业化的人才,那是需要下很大工夫的。就像中国的足球一样,全国有很多专业化的运动员,但是跟国际上的曼联、阿森纳、利物浦、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AC米兰、尤文图斯等一比,就会有一个重大发现——中国足球队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仔细一想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没有职业化的素质!他们站在绿茵场上,眼里除了球,还有很多其他东西。因此,走不出去是正常的,走出去了才不正常。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职业化的员工、职业化的专业人员、职业化的管理团队,那就只能是小打小闹。如果阴差阳错地发展起来了,那也很难持久。职业化是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职业化的核心是职业化的精神,职业化精神是我们的立业之本。职业化精神是一个人在他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与态度,也就是从内心尊重本职业,尊重本职业的规则,严格按照职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来开展工作。它既是一种理性的智慧力,又是一个人内在的创造性工作的精神动力。
孔子说:“执事敬业”,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这些就是职业化的敬业精神。职业化最基本的要求是热爱自己的职业、专注于自己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用社会的、市场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使工作超越谋生的层次,升华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之路;职业化不仅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关键的细节,而且要求我们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 致加西亚的信 》一书中的罗文就是职业化军人的楷模,他深知“送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困难重重,但是职责所在,他根本没有向上级提任何条件,也没有问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作为一个职业化的军人,他懂得目标在前、任务在肩,一切全靠自己。
时下,很多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企业都把目标锁定为做大做强,这是有志向、有理想的表现。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拐点。因为,一个企业从小到大,能有一定的规模,那么它在专业化方面一般都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是,要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做大做强,就一定要从专业化跨入职业化。专业化的独轮车不能在高速路上飞奔,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越来越规范的时代背景下,没有职业化的员工队伍、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企业是很难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
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悟透驼背老人的故事,并找到罗文这样的人才。
稻香须经旱苗苦,宝刀锋从磨砺出。磨难,人人避之;成功,人人趋之。然而,磨难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必由之路。
——作者
▲虹▲桥▲书▲吧▲BOOK。
第40节:“旱苗”的启示
“旱苗”的启示
春耕季节去农村,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农民在插秧前一定要将稻田里放满水,可秧苗一插上,就会立刻把田里的水给放掉。结果由于稻田里没了水,秧苗自然没精打采的,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此时,如果马上放水入田,秧苗过两天就转青了,并且会飞快上长。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农绝不会马上放水,他对秧苗的萎靡不振仿佛视而不见,一直要等到秧苗好像适应没水的环境了,他才开始往田里放水。农民们把这种“插苗放水”的程序称为“旱苗”。据说,这是保证秧苗健康成长和获取丰收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如果秧苗插好后,不经历“旱苗”这一关,而一直舒舒服服地待在水量充足的稻田中,那它就只能舒舒服服地夭折,既不能享受成长的快乐,更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为什么呢?
秧苗的前期管理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插秧前要保证稻田里水量充足,这主要是为了让稻田的泥土松软,确保秧苗栽插时根能在泥土中伸直。如果根没有充分放直,秧苗的存活率非常低,即使活了,也结不了果;二是秧苗插好后,立刻把田里的水放掉,让秧苗处于“饥旱”状态。秧苗本身是喜水植物,在旱田之中它要生存下去,就只有让自己的根拼命往深处扎,在泥土中吸收水分。“旱苗”期间秧苗显得萎靡不振,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表面的萎靡其实正是秧苗深根苦扎的“表情”。俗话说根深叶茂,没有深扎的根须,它的苗就长不高,长高了也要倒下来;没有深根就吸收不了泥土中丰富的营养,难以结出饱满的稻米,即使结出了,头重脚轻也要倒下来。而秧苗有了深扎于田土中的根,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根到之处就是生命之地,根越深秧苗的生命力越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越牢固。往后秧苗不论长多高、遇到多大的风雨,稻粒无论长多丰硕、有多重,它都承载得起。可以这么说,“旱苗”是人类经过千百年的反复实践,才悟出的确保丰收的栽植之道。
万物同理,从“旱苗”这一栽植之道,联想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会受到很大的启发。为什么有的企业发展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可是猛一回首,其倒闭消失的速度之快,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呢?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经历“旱苗”这一关,花红叶绿,但没有根。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特别喜欢讲天时、地利、人和。经营企业也确实离不开这三大要素,但是辩证地看,办企业尤其是要做百年老店,应当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天时、地利、人和”。“旱苗”之道其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人为地制造不利的外部环境,逼着秧苗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会生存。很多企业初创时,遇到了一个好的机会,顺利地挖到第一桶金,于是顺风驾船,勇往直前,高速发展。这就如秧苗一样,插到水田中,只要水源充足,就噼里啪啦往上蹿,长势喜人,令旁观者拍手称赞。可好景不长,一经风雨就栽倒了。对于企业来讲,只要是在顺境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经过市场急风暴雨洗礼的,不论表面多么风光,外部环境一变,它都面临死亡的威胁。
企业必须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经历“旱苗”的磨难,才能真正在市场的肥田沃土中扎下生命之根,才能健康成长、高速发展。我们都知道,沃尔玛是世界500强之首,在全球有数千家连锁店,一天的销售额近200亿人民币。有人说它创造了人类商业史的奇迹,有人说它得到了上帝的特别关爱。然而,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一言道破天机,他说:“无数的人都认为沃尔玛是一夜暴富,只有我们知道,我们为这一天,整整默默奋斗了二十年。”正因为有长达二十年的“旱苗”期,才成就了这个全球巨无霸的辉煌。创业初期,在财务极其紧张的重压下,沃尔玛不得不把自己的店开在租金低廉的一般城镇,不得不把目光锁定在普通消费群体上,不得不经营低价位、多而全的商品,不得不采取薄利多销、天天降价的策略。而为了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保证自己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能持续经营,沃尔玛不得不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工厂进货。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