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清玄散文-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和儿女,所以我们不应该随便杀害动物。”
   小朋友更沉默了。
   “拥有”那只老鼠的小朋友说:“不然,我们不要放火烧它好了,我们给它一点惩
 罚,罚它到垃圾山去吃垃圾。”
   小朋友全欢呼起来,呼啸而去。
   我看着小朋友的背影,以及还留在草地上的汽油油渍,想到我们大人有责任开启孩
 子的仁爱之念,不应该残忍地对待别的众生。
   真正的仁爱不是对好众生的慈爱,而是对恶众生的悲悯——何况众生有什么好恶的
 分别呢?
   曾经有一位净土宗的祖师说:“西方净土0是为恶人而设教的。”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是为善人而设,而是为恶人而设。
   他说:“善人所处的地方就是净土,还需要什么净土?何况恶人十念阿弥陀佛就可
 以去净土,善人更不用说了。”
   我们在幼年时代,都曾因为无知,到树上捕捉小鸟、在田间灌蟋蟀、在河里滥捕鱼
 虾,我们的无知代代相传,我们的长辈把工业的黑烟喷上天空、污染的废水灌人河流、
 以过度的农药洒在田间。不要说动物,有许多人甚至忘记别的孩子也有父母。
   我们要救的不是偶然被抓住的老鼠,我们要救的是孩子的心,在一个社会里,如果
 孩子不能普遍有仁爱的心,受害的将不只是老鼠呀!
  
      
     
 
 
 
 
 
 
      
 真诚相待
 
 
 
   我去民权东路的殡仪馆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最后的仪式是绕着朋友的棺木瞻仰他
 的遗容。看着朋友安详的脸,想到去世前他因病而极端痛苦的样于,现在他终于解脱了,
 我减少了忧伤的情绪,感到有一点安慰了。
   走出殡仪馆,我想到今后再也不能和朋友一起喝咖啡谈笑,想到生命的短促无常,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好好地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吧!因为百年后再也吸
 不到了。”就觉得空气特别香甜。
   然后,我步行到与朋友去过的亚都饭店喝咖啡,在那优美的欧式咖啡厅里,我端起
 咖啡,对自己说:“好好地品味这杯咖啡吧!因为百年后就喝不到了。”这样想,觉得
 那咖啡特别的香甜。
   喝完咖啡,我沿着民权东路向东走回家。走过了大家都不想进去、最后不得不进去
 的殡仪馆。
   走过了大家都在求财富、求姻缘、求子嗣的思主公庙,香火鼎盛,可以看到人间永
 不满足的欲求。
   走过了几家妇产科的医院,仿佛听到新生儿恐慌面对人间的啼哭声。
   走过了广大的荣星花园,看到几对情侣在那里谈情说爱,一对新婚夫妻在拍新婚的
 照片。
   呀!生老病死的历程是多么短暂,在民权东路一千米就走完了,我们的人生不就是
 这样地在演出吗?
   让我们更真诚地相待吧!因为我们的人生难得,因缘难遇!
   让我们对父母多一点孝心,因为百年后只会剩下怀念。
   让我们更真诚地对待妻子或丈夫,回为百年后就不能携手散步了。
   让我们更珍惜儿女的成长,因为百年后要拥抱他们就不可得了。
   让我们在每一个相会,每一个因缘里,都能全心地付出与融人,都能无私地感谢和
 奉献。
   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诚的相待。
   因为,因为,百年后,这些都不可得了!
  
      
     
 
 
 
 
 
 
      
 纯善的心
 
 
 
   我每一次去买花,并不会先看花,而是先看卖花的人,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
 把自己打扮得与花相衬,是不应该来卖花的。
   惟有像花的人,才有资格卖花。
   像花的人指的不是美丽的少女,而是有活力,有风采的人。
   所以,每次我看到俗人卖花,一脸的庸俗或势利,就会感到同情,想到我国民间有
 一种说法,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福报,就是卖花、卖伞和卖香。那是因为这三种行
 业是纯善的行业,对众生只有利益,没有伤害,可以一直和人结善缘。
   可叹的是,有的人是以痛苦埋怨的心在经营这纯善的行业。
   我经常去买花的花店,卖花的是一位中年妇人,永远笑着,很有活力;永远穿着干
 净而朴素,却很有风采。
   当我对她说起民间的说法,赞美她说:“老板娘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报,才能经营
 这纯善的行业呀!”
   她笑得很灿烂,就像一朵花,不疾不徐地说:“其实,只要有纯善的心,和人结善
 缘,所有的行业都是前世修来的。”
  
      
     
 
 
 
 
 
 
      
 吝啬的人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上的每一个脚趾头都很吝啬,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
 “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想去教化他,于是到了他住的城镇去开示。佛陀就告诉大
 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
 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这个吝啬的人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很感动,可是他仍然布施不出去,他为此深感烦
 恼,便跑去找佛陀,对佛说:“世尊呀!我很想布施,但是做不到。”佛陀从地上抓了
 一把草,把草放在他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左手,佛陀说:“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
 左手想成是别人,然后把这把草交给别人。”这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把草给别人,
 就呆住了,想得满头大汗,仍然舍不得给出去,最后,他突然开悟:“原来左手也是我
 自己的手。”就赶紧把草给出去,自己也为此深感欣慰。第二次他只约花了一分钟,就
 把草给出去。后来,他只要很简单地就可以把草给出去。佛陀又说:“现在你把草放在
 左手,把右手张开,将草交给别人。”第一次他也是想了半天才给出去,第二次他很容
 易就交出去。最后,佛陀对他说:“你现在把这把草给别人。”他便把这把草给了别人。
   经过不断的练习,这个有钱人便把财物布施给别人,最后把身体也布施给了别人,
 结果证得了菩提。
   这个故事令我非常感动,认识到菩提的追求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坏的人,
 只要发心想追求菩提,就可以透过训练开启菩提心。训练开启菩提心最简单的方法只有
 一个,就是时时让自己往美好、光明、良善的地方走。
  
      
     
 
 
 
 
 
 
      
 重新生长的花草
 
 
 
   出了一趟远门回来,才知道台北很久没有下雨,使我种在阳台上的花草枯萎了大半。
   “好可惜呀!爸爸!你种的花草都死了。”儿子说。
   我把植物的茎折一节来看,对儿子说:“这茎中还有水分,只是枯萎,还没死哩!”
   于是,我像平常一样,每天晨昏为花草浇水一次,一星期后枯萎的花草开始抽芽,
 三个星期之后,已经绿意盎然了。
   这时我才把枯萎的枝叶剪除,使得院子里的花草比原来的还要青翠。
   我和孩子一起浇水的时候,告诉他:“在太阳暴热、环境不好、没有雨水滋润的时
 候,我们也要学习花草,休养生息,保持生机。”
   在顺境之时,要使生活有风采。
   在逆境之时,要不散乱,保持静心。
  
      
     
 
 
 
 
 
 
      
 更恒久的价值
 
 
 
   我有一个皮包用了二十年,每次我向年轻人说起,他们都张着难以相信的眼神看我
 的皮包。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二十年实在太长了,几乎没有东西能用二十年,甚至连世上
 极珍贵的友谊、爱情。对生命的向往,也没有人能维持二十年了。
   其实,在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一件东西用二十年是很平常的,巾婚二十年是很平常
 的,有相交二十年的朋友也是平常的,甚至一件衣服穿二十年也是平常的……只可惜现
 代社会都反常了,才把那些平常的事看成奇特。
   在我的衣柜里,还有一件父亲生前送我的毛衣,这毛衣已经穿了五十年,更可贵的
 是,这毛衣乃是我母亲新婚不久亲手织给父亲的。
   这世界虽然浮华短暂,但只要我们愿意坚持一些更恒久的价值,就会发现还是有许
 多事物愈久愈醇、愈陈愈香。
   可惜的是,生命里恒久香醇的滋味,很少人愿意去品尝了。
  
      
     
 
 
 
 
 
 
      
 两个汤圆
 
 
 
   朋友请我到餐厅吃饭,是现在最流行的“吃到饱”餐厅,每个人一百九十九元,任
 人吃到饱为止。
   由于算起来便宜,餐厅内人声鼎沸,有许多场面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东西拿太多
 掉在地上的有之,剩下一大盘吃不完的有之,还有一些人吃得太饱,而抚着肚于叹气。
   一般最能自我节制的人,也免不了吃下比平常食量更多的东西。
   我对朋友说:“这种吃到饱的餐厅真是赤裸裸地表现了人的贪欲,也正是文明粗俗
 的表征呀!”
   更有趣的事情是,当我们走出一九九元吃到饱的餐厅,才发现透明的窗玻璃上贴了
 许多减肥瘦身的广告。
   朋友开玩笑地说:“减肥的美容院开的速度大概与吃到饱的餐厅是成正比的。”
   我说:“如果大家每餐都不吃到饱,也就不需要减肥了。”
   接着,我与朋友在公园散步,以消耗我们吃得过多的食物,边走就想起民间一个关
 于贪欲的寓言。
   话说八仙之一吕洞宾刚成仙的时候,很想找一个弟子传授仙术,他想到:作为我的
 弟子,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不贪心呀!
   于是,吕洞宾心生一计,变成一个卖汤圆的老人,在摊子上贴了一张纸:“汤圆一
 文钱吃一个,两文钱吃到饱。”
   从早到晚,许多人都跑来吃汤圆,却没有一个是吃一文钱的,全都是两文钱吃到饱。
 眼见黄昏来临了,吕洞宾心想收徒无望了。
   突然有一个青年付了一文钱,吃一个汤圆就走了。
   吕洞宾大喜过望,追上去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两文钱吃到饱呢?”
   那年轻人无奈地说:“可恨我身上只剩一文钱,真可恨呀!”
   吕洞宾长叹一声,纵身飞上天去,终生都没有收徒弟。
   我讲这个故事给朋友听,我说贪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正常的习性,只是很少人看见
 自己的贪心罢了。
   朋友说:“我们以后还是少去这种吃到饱的餐厅了。”
  
      
     
 
 
 
 
 
 
      
 沟坪与草花庄
 
 
 
   回家乡居住,要离家了,妈妈说:“多住两天吧!明天你三姑要嫁孙女,你和我一
 起去沟坪吃酒席。”
   我听到“三姑”与“沟坪”,从心里冒出一股暖流,就留下来了。
   我有五位姑妈,其中二姑和三姑是最亲近的,二姑嫁去的地方叫“草花庄”,三姑
 嫁去的地方叫“沟坪”。
   为什么与二姑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