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清玄散文-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三日
  
      
     
 
 
 
 
 
 
      
 松子茶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
 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
 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
 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
 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
 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
 “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的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于仍然被看
 做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
 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于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
 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
 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
 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
 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
 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
 人。就以经常遗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了万物的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
 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
 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
 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
 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
 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
 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
 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做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
 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
 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
 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入逻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
 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眩目的
 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
 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
 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
 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一九八二年八月四日
  
      
     
 
 
 
 
 
 
     
 雪梨的滋味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水果里,我最喜欢的是梨;梨不管在什么时间,总是给我一
 种凄清的感觉。我住处附近的通化街,有一条卖水果的街,走过去,在水银灯下,梨总
 是洁白的从摊位中跳脱出来,好像不是属于摊子里的水果。
   总是记得我第一次吃水梨的情况。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水果四季不缺,可是像水梨和苹果却无缘会面,只在梦里出现。
 我第一次吃水梨是在一位亲戚家里,亲戚刚从外国回来,带回一箱名贵的水梨,一再强
 调它是多么不易的横越千山万水来到。我抱着水梨就坐在客厅的角落吃了起来,因为觉
 得是那么珍贵的水果,就一口口细细地咀嚼着,设想到吃不到一半,水梨就变黄了,我
 站起来,告诉亲戚:“这水梨坏了。”
   “怎么会呢?”亲戚的孩子惊奇着。
   “你看,它全变黄了。”我说。
   亲戚虽一再强调,梨削了一定要一口气吃完,否则就会变黄的,但是不管他说什么,
 我总不肯再吃,虽然水梨的滋味是那么鲜美,我的倔强把大人都弄得很尴尬,最后亲戚
 笑着说:“这孩子还是第一次吃梨呢!”
   后来我才知道,梨的变黄是因为氧化作用,私心里对大人们感到歉意,却也来不及
 补救了。从此我一看到梨,就想起童年吃梨时令人脸红的往事,也从此特别的喜欢吃梨,
 好像在为着补偿什么。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旧俗,就是梨不能分切来吃,因为把梨切开,在乡人的观念里
 认为这样是要“分离”的象征。我们家有五个孩子,常常望着一两个梨兴叹,兄弟们让
 来让去,那梨最后总是到了我的手里,妈妈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身体弱,又特别爱吃
 水梨。
   直到家里的经济好转,台湾也自己出产水梨,那时我在外地求学,每到秋天,我开
 学要到学校去,妈妈一定会在我的行囊里悄悄塞几个水梨,让我在客运车上吃。我虽能
 体会到妈妈的爱,却不能深知梨的意义。“直到我踏入社会,回家的日子经常匆匆,有
 时候夜半返家,清晨就要归城,妈妈也会分外起早,到市场买两个水梨,塞在我的口袋
 里,我坐在疾行的火车上,就把水梨反复的摩挲着,舍不得吃,才知道一个小小的水梨,
 竟是代表了妈妈多少的爱意和思念,这些情绪在吃水梨时,就像梨汁一样,满溢了出来。
   有一年暑假,我为了爱吃梨,跑到梨山去打工,梨山的早晨是清冷的,水梨被一夜
 的露气冰镇,吃一口,就凉到心底。由于农场主人让我们免费吃梨,和我一起打工的伙
 们,没几天就吃怕了,偏就是我百吃不厌,每天都是吃饱了水梨,才去上工。那一年暑
 假,是我学生时代最快乐的暑假,梨有时候不只象征分离,它也可以充满温暖。
   记得爸爸说过一个故事,他们生在日本人盘据的时代,他读小学的时候,日本老师
 常拿出烟台的苹果和天津的雪梨给他们看,说哪一天打倒中国,他们就可以在山东吃大
 苹果,在天津吃天下第一的雪梨。爸爸对梨的记忆因此有一些伤感,他每吃梨就对我们
 说一次这个故事,梨在这时很不单纯,它有国愁家恨的滋味。日本人为了吃上好的苹果
 和梨,竞用武士刀屠杀了数千万中国同胞。
   有一次,我和妻子到香港,正是天津雪梨盛产的季节,有很多梨销到香港,香港卖
 水果的摊子部供应“雪梨汁”,一杯五元港币,在我寄住的旅馆楼下正好有一家卖雪梨
 汁的水果店,我们每天出门前,就站在人车喧闹的尖沙嘴街边喝雪梨汁;雪梨汁的颜色
 是透明的,温凉如玉,清香不绝如缕,到现在我还无法用文字形容那样的滋味;因为在
 那透明的汁液里,我们总喝到了似断还未断的乡愁。
   天下闻名的天津雪梨,表皮有点青绿,个头很大,用刀子一削,就露出晶莹如白雪
 的肉来,梨汁便即刻随刀锋起落滴到地上。我想,这样洁白的梨,如果染了血,一定会
 显得格外殷红,我对妻子说起爸爸小学时代的故事,妻子说:“那些梨树下不知道溅了
 多少无辜的血呢!”
   可惜的只是,那些血早已埋在土里,并没有染在梨上,以至于后世的子孙,有许多
 已经对那些梨树下横飞的血肉失去了记忆。可叹的是,日本人恐怕还念念不忘天津雪梨
 的美味吧!
   水梨,现在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满街都在叫卖,我每回吃梨,就有种种滋味浮上心
 头;最强烈的滋味是日本人给的,他们曾在梨树下杀过我们的同胞,到现在还对着梨树
 喧嚷,满街过往的路客,谁想到吃梨有时还会让人伤感呢?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三日
  
      
     
 
 
 
 
 
 
      
 野姜花
 
 
 
   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
 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
 块钱。
   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
 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
 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
 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总在一小时内就
 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
 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
 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
 显得韵味深长。
   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
 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蛺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
 准备出航向远方。”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
 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女孩并且告诉我:
 “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然后我们轻轻的告别,从未再相见。
   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