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的意图也很明显,他看穿了杜鲁门独占日本的野心,他当然不能容忍美国把势力扩张到苏联的眼前,因此,把千岛群岛和北海道北部划在苏联势力下,可以作为战略缓冲地带。杜鲁门当仁不让,回电表示:千岛群岛可以归苏联,但美国必须在那里有建立空军基地的权利,至于北海道北部,美国已经将它列入向美军投降的地区。8月22日,斯大林回电,反驳了杜鲁门的建议。杜鲁门未予理睬。30日,斯大林作出了最后的让步,苏联可以不占领北海道北部,千岛群岛在美军占领日本期间可以建立它的空军基地。杜鲁门表示可以考虑,并指派麦克阿瑟具体研究实施。
美苏对于朝鲜半岛的占领没有争议,双方以实际控制线为准,进行了协商,最后规定北纬38度线以南由美军占领,以北由苏军占领。苏联同意,在朝鲜取得独立以前,应通过一个托管阶段。
杜鲁门在中国问题上又遇到了难题。首先,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武装迅速壮大,并要求参与接受日本投降,但蒋介石予以拒绝。杜鲁门当然站到了蒋介石一边。第二,在东北的受降问题。苏联人要求日军向他们投降,而蒋介石要日本人向中国军队投降,他求助于杜鲁门,杜鲁门却表示无能为力。最后,关于香港问题。杜鲁门事先与艾德礼进行了谈判,应英国人的要求,他同意香港仍归英国所有。他命令麦克阿瑟将军部署香港向英国司令官投降的事宜。对此,国民党『政府』极为不满,香港是英国从中国手中强夺去的殖民地,中国早就有收回它的计划,而杜鲁门却不顾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把香港拱手让给了英国。结果,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又拖延了52年。
刚一听到日本人准备投降的消息后,杜鲁门就开始考虑应当在什么地方举行受降仪式。最后他选择了正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原因是:这艘战舰是最新式的,也是最强有力的;它是以杜鲁门的故乡“密苏里”命名的,并且他参加过命名典礼。
作为基督教徒的杜鲁门没有忘记给了他们欢乐和胜利的“上帝”,他在一份宣告书中宣布8月19日为祈祷日,他在宣告书中高度评价了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意义,并赞扬了美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号召人民继续为国内建设而努力。他希望在祈祷日中,人们为和平而向上帝祈祷,借以纪念那些为了今天的胜利而献身的人们。
8月18日,杜鲁门批准了美国『政府』关于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的基本政策。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由美国来掌握对日本的实际控制权。同日,他电告麦克阿瑟,就参加受降仪式的代表问题作了指示。
1945年9月1日晚,杜鲁门从广播中收听了远在万里之遥的“密苏里号”战舰上进行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他的回忆录中,他描述当时的心情:“我想起了过去的历史中独裁者和专制统治者给他们的人民和国家带来灾难时的情景,历史上曾有过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和他的‘无敌舰队’,他的舰队被摧毁后,便开始了西班牙世界强国的沦落。然后是路易十四和布楞宁之战,拿破仑和滑铁卢之战……日本的投降,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二个最残暴的独裁『政府』的可耻失败和垮台。”
在受降仪式结束后,杜鲁门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广播讲话。他首先欢呼日本人的失败:“我们将不会忘记珍珠港”,他接着回顾了美国人民参战的历史。“我们怀念着民主的保卫者、世界和平与合作的缔造人。我国已故的英勇领袖富兰克林·罗斯福。”杜鲁门赞扬美国民众的奉献精神和自由意志,同时说明面临的困难,“胜利带来欢乐,也总是带来负担和责任”。他号召人民起来克服困难,去建立一个“奠基于正义、公平交易和宽容基础上的和平世界”。他宣布9月2日为“战胜日本日”。最后,杜鲁门祈求上帝保佑“我们自己和全世界的人民在今后的岁月中也将获得和平与繁荣”。
轰轰烈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杜鲁门作为“正义代表”的光辉形象也在国际舞台上达到了最高点。可以说,杜鲁门执政的辉煌时代是在这段时期内,而他接下来的行动则违反了他创造和平的诺言,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冷战”的恐怖,给世界造成了不安宁,和平的天使堕落了。
2
旧金山会议、德国投降、波茨坦会议、原子弹研究、日本投降——所有这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不过四个月(4月到8月)的时间内。领导作战和处理外交事务都一下子那么突然和急迫地压到了杜鲁门总统的身上,使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处理国内问题。现在,战争结束了,国内问题——把战时经济转入和平经济轨道的迫切问题被提到意识日程上来。
1945年9月6日,杜鲁门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国情咨文,这是他总统任期中最重要的咨文之一。这个咨文包括有关国内立法事宜的21点,这个21点咨文标志着他“公平施政”政策的开始。
这个咨文是杜鲁门广泛征寻助手和专家们的意见后形成的。咨文体现了他自己所谓的“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原则,并成为指导他今后国内工作的纲领和目标。其主要内容是概括叙述已经制订的关于尽快重建和平时期的扩充了的工业、贸易和农业计划。杜鲁门许诺将遵照下列8个具体方针办事:(一)尽快复员不必要的武装部队;(二)尽快取消和处理战时的各种合同;(三)修理战时工厂,以便能照合同进行和平时期的生产;(四)限制物价和房租,直到公平的竞争方式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解除消费者过分负担时为止;(五)凡因增加工资而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地方,不得增加工资;(六)尽可能取消战时『政府』的一切管制;(七)保留必要的管制措施,以防止生产脱节、原料供应紧张和通货膨胀现象,而有助于复员工作和扩大生产;(八)防止工资收入或购买力的迅速降低。杜鲁门强调,重点工作是充分就业问题。
杜鲁门将这份历届总统国情咨文中最长的一份咨文付印散发,使参、众议员和高级官员们理解面临的事务。在这个咨文散发的10星期内,他继续向国会提出几份咨文,给“公平施政”增加一些新的建议,如健康保险、预付医疗费制度、原子能的国有化,等等。
在杜鲁门的计划中,首先要做的一点是整顿『政府』机构,以适应已产生的新的需要和任务。他在9月6日咨文中指出迫切需要增加总统在管理行政机构方面的权力,12月20日他签署了这个法案。正如前面已提到的,杜鲁门已下令减少了许多战时机构,并增设了一些。在加强行政机构方面,他特别关心的是当时副总统的职位空缺问题。他认为必须修改有关总统职位继承的法律,以便使只有经过选举的『政府』官员,才能在总统死亡或不能担任这一职务时,继承总统的职位。他提出众议院的议长因其接近“民选”身份而可以继承副总统的职位。这个议案在参议院遭到否决,但杜鲁门使其重新审议,获得通过。
杜鲁门的第二个棘手问题就是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这里他遇到了一个长期困『惑』美国『政府』的难题,是多管还是少管?为了制止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制止生活费用和一般物价的上涨;但实际上,人们希望『政府』要尽量少行政干预经济,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机制。
10月30日,杜鲁门在一次广播演说中宣称,必须恢复美国的自由竞争制度,而代替『政府』管制的唯一办法是商业、工业、农业各界及美国公众的全心全意的合作。到了12月,解除物价管制的办法显然起不了作用。1946年1月杜鲁门公开承认自己政策的失败。但他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正在国会内外开展活动的有势力的集团”,“它们不断催促、游说和争辩,要取消物价管制,而不考虑它们的后果”。2月14日,他发布行政命令,批准在物价管制方面作一点调整。即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物价。2月25日,他命令恢复经济稳定局,责成它处理关于『政府』的工资和物价政策的行政事宜,切斯特·鲍尔斯任局长,而保罗·波特尔接替他任物价管制局局长。
当物价管制法终止日期日益临近的时候,杜鲁门发表声明,又一次呼吁尽早延长迫切需要的物价管制和物价稳定的法律,因为,没有这些法律经济就会陷入混『乱』。6月29日,杜鲁门否决了众议院6042号关于修正物价管制法的决议案,并将原来的法律再延长一年。他之所以反对这个议案,因为它所修正的许多条款都将提高主要日用品价格,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参议员塔夫脱提出的为制造商提高物价的条款,这个方案将为通货膨胀提供一个可靠的方式。他警告国会,不要加上掣肘『性』的修正条款。7月1日,他发布行政命令,规定物价管制局继续拥有某些职权。但是劳工统计局的数字表明,由于国会没有重新恢复物价管制法,在7月上半月中,物价指数上升了25%。如从6月中算起,有的物价指数增加了35%。7月25日,无可奈何的杜鲁门只好签署了一份又重新修正过的物价管制法案,这个法案还是缺少必要的保证物价稳定的实际办法。
杜鲁门的国情咨文中一再保证要“充分就业”,即任何准备工作、能够工作和愿意工作的工人都有在和平时期获得适当工作的机会。这就需要『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保证公用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贯『性』。在1945年11月底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杜鲁门乐观地估计,在绝大部分已停工的战时工厂的复员工作完成后,总的就业人数已恢复到“战胜日本日”前的水平。1946年2月20日,杜鲁门签署就业法案,目的是维持充分就业。法案规定成立一个两院联合委员会,由七个参议员和七个众议员组成,负责研究总统提出的关于就业的建议,并向国会提出报告。同时,授权总统在总统办公室设立经济顾问委员会,帮助总统进行就业管理。
就业问题的严峻『性』随着二战士兵们的复员日益加剧了。
美国人痛恨战争,但他们的『政府』似乎喜欢战争,总是把美国人投进本不相关的战争中去。欧洲战争刚刚结束,要求军队复员的压力便日趋强大了。太平洋战争的结束,说明数百万军队再存在已没有必要,复员势在必行。马歇尔建议,参加过欧洲战争和五洲战事的老兵们先行复员,而新兵们则继续服役,以满足占领日本的需求。陆军部计划在1946年7月1日以前复员550万人,海军部则以每月26万人的速度进行复员。
杜鲁门感到如此惊人速度的复员进程实在难以抵挡,他认为复员计划的速度已达到“危险”的程度。但国内要求“军队复员”的呼声有增无减,人民纷纷要求实行更快的复员。1946年1月8日,杜鲁门被迫公开说明,不能将复员工作进行的如此之快,因为“美国的未来正如同在战争时期一样,是处在危险之中的”。4月17日,在白宫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杜鲁门请大家注意陆军复员人数已近700万的事实,他称之为“世界历史上最惊人的复员”,是一种“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