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当客人离开时,要让孩子和大人一起跟客人道“再见”,然后送客到门外,应目送客人走出视线以外再回屋关门。
给孩子携带的“教养名片”
李佳应邀来张伟家做客,他轻轻地叩开张伟家的门,开门的是朋友家9岁的独生女小丽,小丽将李佳迎进客厅,天真地说:“爸爸妈妈出去买菜了,一会儿就回来,叔叔你先坐。”李佳应声坐在沙发上。落座后,小丽问:“叔叔,你是喝冷饮还是喝热茶?”李佳委婉地拒绝了,说等她爸爸妈妈回来再说。小丽却说:“不要坐在这儿干等吗?我父母见了,一定会批评我的。”李佳盛情难却,就要了一杯饮料。不到半分钟,一杯柠檬水就放在李佳的面前。之后,小丽坐在他旁边和他聊天,俨然一个“成熟”的小主人。那颗可爱的童心,那份火一般的热情,那份恰到好处的待客风采,深深地打动了李佳,这个孩子的待客能力可与成年人相媲美,而孩子的文明礼貌表现也尽在其中。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家长们明白:教孩子学会待客之道,文明礼貌是孩子做人的“身份证”,是孩子随身携带的“教养名片”。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小丽的待客之道的确是非常令人非常赞叹的,这当然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是离不开关系的,她不可能天生就具备这种能力。其实在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就应该像小丽的父母一样,不要总是怕孩子是否会给自己丢脸。试想,不经历跌倒,又怎么能更加坚忍不拔呢?家长为孩子铺设的金钱路、鲜花路,绝不是成才之路,而待客能力却是十分值得提倡的。
当然,父母的榜样力量也是具有无穷力量的。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如果孩子比较懂得待客之道,那么其父母必定也有高超的待客能力。因此,父母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榜样力量,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
大部分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功,除了和才学、机遇有关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彬彬有礼的风度。而这风度又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其实并不难,因为这风度就体现在待客时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待客能力也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有一番作为,就不要忘了对他们进行待客能力的训练。
孩子在健康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当然其中有很多深奥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待客能力,礼貌待人”,既没有难以理解的深刻道理,也没有『操』作复杂的技术要领,都是一些平常琐事,只要用心就可以学的很好。遗憾的是,这些小细节往往被父母列为“不拘小节”之列。
题后感悟:
“教孩子学会待客,讲文明礼貌”,这不是什么教育的大课题,但它却折『射』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篇 当孩子在家里 五、“口齿伶俐”,必须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口齿伶俐”是形容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能将自己的想法说的既清楚又明快。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你才能将心中所有的想法都表达出来,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维。不然,即使你是才思泉涌,也不能让别人十分清楚地了解。因此,语言表达要从小培养。
语言是人体思维的载体,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就能判断出他的思维能力到底是怎样的,而人体的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主导与核心。因此,孩子“口齿伶俐”早期的语言训练对其智力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口齿伶俐”应从小培训
镜头一:4岁半的婷婷说起家里成员时说:“家里有一个我,弟弟一个,爸爸一个,爸爸上班,我妈妈一个,妈妈在家做饭,『奶』『奶』特别喜欢我。”
镜头二:莉莉今年7岁,有一位阿姨问她:“上课能跟上吗?”她说:“穿运动鞋能跟上,穿小皮鞋就跟不上了。”
在第一个例子中,婷婷的说法虽然也能够让别人明白,她家里一共有5位成员。可是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婷婷的话,那一定是“语无伦次”。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很显然,莉莉并没有明白阿姨所问的话,因此“答非所问”。如果纯粹从说笑的角度来看,童言是非常有意思的,似乎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笑料。可是如果从能力上来讲,也许就不那么乐观了,这些结果大多都是父母平时不重视培养孩子语言思维能力所导致的。
众所周知,孩子说话一般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就像人们常说的即兴表演一样,他们的说话也是现场的即兴表演。这场即兴表演是否精彩,是否能够赢得人们的喝彩,语言的表达能力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如果一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好,逻辑『性』很强,势必会赢得人们的好感。
可能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的年龄还太小,语言组织能力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为此特别教育。便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正在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阶段,此时父母如果能够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此时没有重视这一方面,那么就会错过最佳时期了。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孩子正确地发音、说单词、讲简短语句
正确地发音是孩子学习说话的基础。当孩子还处在咿咿呀呀学语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与他对话,让他听到语言所发出的声音,看清楚家长讲话时的面容、表情和姿势以及说话时所对照的实物等。当孩子试着学习发音、说话时,家长要给予鼓励与赞美。若孩子发音不准,家长要想方法给予引导,如模仿口型、模仿动物叫等,这些方法可以使孩子调整错误的发音。有些孩子的先天发音器官有缺陷,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可能不够敏捷,此时父母不要『操』之过急,应该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坚持训练,而且还要对他们表示出自己的信任,不断地给他们信心等。
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应该先学习单词,再教孩子说简短的语句。比如当孩子张开双臂想要妈妈抱时,这时母亲最好不要立即去满足他的要求——抱他,应教导他喊“妈妈”、“抱抱”的单词或“妈妈抱抱”的短语,如果孩子做到了,再去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对孩子学习评议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很大的强化作用,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及锻炼机会。
二、锻炼孩子“口齿伶俐”的连贯说
在教孩子学习说话时,要注意使孩子学会连贯地、“口齿伶俐”地说话。当然,这并不是说简单地增加一些词语,而是要求孩子用一些词语来说明某一件事、某一个物品或是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等。孩子连贯地说话,一方面要依赖其发音、说单词、讲短语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也必须依赖其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或已有的感知经验或是全面的认识。若孩子不了解这些实物的『性』质,家长可以一边做着某件事的动作,一边指导孩子连贯地说着这件事的表达文字;或一边看着图片,一边指导孩子连贯地叙述图片的内容等。
三、训练方法要灵活多样,提高孩子的应变语言能力
在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家长的培养及训练指导方法应灵活多变,各式各样,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从而使孩子能积极并身心地投入进去参加训练。语言的训练,内容本身就是特别反复且多样的,运用各式各样的方法进行训练,有利于训练目标的实现。而这些各式各样的训练方法包括演示讲解、看图讲话、互相问答、听故事复述、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等等。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误区
大多数的家长在看待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上都存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很多家长都认为“说话谁都会”,“等长大了就会说清楚了”,“实在没有什么可学的”,慢慢就会说得就有逻辑『性』了。
2。认为没有必要培养孩子“耍嘴皮子”的功夫,只要他们能把话说出来,让人听得懂就行了。
3。中国的父母很多都桎梏于“少说多做”的褊狭理解,认为“埋头做事”才是成才的必经之路……当然,这种多说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人的语言和能力能够齐头并进,那么他的成功一定会来的更快。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工作也更忙了,很多父母都没有时间来亲自教导孩子如何说话。两代人交流的任务交给了冰冷的玩具、电视和电脑,为孩子讲故事的权利交给了录音机等。可是现代教育越来越提倡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而沟通恰恰就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之一,因此父母还是应该多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说话。如父母可以多向孩子提一些问题,然后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再纠正他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的话,那么父母不妨换一种说法,既能让孩子听的明白,又能让他们知道其实话有很多说法。
婴幼儿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就是孩童时期。家长应在这个关键阶段培训孩子的评议表达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因为这就是掌握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避免一些误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孩子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词汇,比如说是对亲人的称呼、常吃水果的名称、喜欢的玩具等等。
2。丰富孩子的小天地生活是开发语言的学有源泉。父母可多带孩子到户外去探索大自然,游览著名的公园、植物园等。这样可扩展孩子的眼界、发展思维、想像,进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父母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应注意双方身高的平衡度,不要让孩子总抬着头与你讲话,这时你不妨坐下来或蹲在他旁边。总而言之,与孩子交谈时应做成平视的姿势。父母要把握好尺度,在与孩子谈话时应做个好“听从”,孩子在说话时不要打断他。这样才能使孩子乐意与父母交谈,同时也能养成孩子专心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
平时父母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不妨试着让孩子参与大人的生活,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让孩子成为情境的中心,促使孩子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以此来让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经历、梦想。
题后感悟:
驾驭语言的能力使你变得高雅。
第一篇 当孩子在家里 六、自立能力,责任心的起始点
一个人的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而逐步形成的。而这个培育过程十分漫长,从出生起一直到终老。孩子从迈入校门开始,逐渐摆脱父母的庇护,走向自主、自立,社会心理学将其称之为具体『操』作与形式『操』作时期。
在父母的眼里,不管孩子有多么大,永远都是小孩子,需要百倍呵护的。但是,适时地让他们学习自立,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与责任心,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自立能力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