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段,宜家还是按照在欧美郊区建店的统一标准,只造了两层的卖场。其北京店设在三环边儿上,同样是交通便利地区。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访问量,
--人员服务增加。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减少经营成本一直是宜家的制胜法宝。在欧美国家,宜家的商店里,宜家商店采用自选方式,减少商店的服务人员。并且没有″销售人员″,只有″服务人员″。他们不被允许向顾客促销某件产品,而是由顾客自己决定和体验,除非顾客需要向其咨询。顾客需要自己动手把买到的家具组装起来,而且宜家不提供送货。这些购物的不便利,国外消费者都习惯了。因为宜家在用实际行动告诉顾客,它们在为顾客″省钱″。
营销深层探讨 3 五十年磨一剑成正果透析宜家(IKEA)的中国攻略(3)
而中国的消费者却不习惯缺少服务的购物过程。它们更习惯家具厂商在商店里的热情服务,在购买家具等大件时更是将免费送货当作商场应提供的服务。它们难以接受自己运货或花钱运货回家的做法。宜家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也配备了较多的送货车辆,并在消费者的强烈呼吁之下,降低了送货费用。
--宣传方式增多。宜家赖以起家的促销绝活--邮寄产品目录手册是其广告宣传的″杀手锏″。目录手册一直被视为世界家具流行趋势的向导。宜家不惜成本锁定对象免费散发目录手册,一是展示世界大牌的身价,二是树『潮』流领袖的权威。对这群人来说,远比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得廉价和有效得多。在宜家进入中国伊始,同样是采用这一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随着中国家居市场复杂程度的加大,宜家发展速度的要求,使其不得不考虑其它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宣传方式。2002年9月,一个名为《宜家美好生活》的电视短片在北京和上海同时播出,这是宜家进驻中国市场四年以来首次使用电视这一媒介。这一步是宜家管理层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同样这也是宜家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
--整合营销的灵活运用。在终端上,宜家作为一个低成本的领导厂商极为重视在销售中发挥价格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多种营销方式灵活运用,加强顾客对宜家的认识。
体验营销:宜家更多的让顾客在店内享受自由的空间。让顾客自己组装商品,并且可以随意适用。顾客不仅可以″学习自己动手″,还可以拥有diy(doityourself)的乐趣。宜家商店还规划了婴儿换衣房、儿童娱乐区域和餐厅。还有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这些无一不让顾客深深体验着宜家购物的美妙过程。
信息营销:宜家精心地为每件商品制定″导购信息″,有关产品的价格、功能、使用规则、购买程序等几乎所有的信息都一应俱全。
生动营销:宜家把各种配套产品进行家居组合设立了不同风格的样板间,充分展现每种产品的现场效果。让顾客充分领略生动形象的家居风情。
(四)宜家启示中国家居。
直面宜家在国内的拓展,中国家居零售业应当有很大启发。
--强化自身。首先要加快″品牌″的建立和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要像宜家一样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形象宣传、服务保证的系列手段来保证品牌的支撑发展。其次要在改善设备条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企业转型、人才引进、目标实施都要有条不紊的进行。
--加强同供应商的关系。如今已是″渠道厂商主导时代″,商业企业要善用对产业链的控制力,要具备主角意识,从产业的高度向外缘扩张,依次决定往来成员的关系以及其所应配合的机能『性』作业活动。再者应当超越″销售终端″的角『色』,对上游产业起到总协调人的作用。一是建立并维持供应商的自由竞争机制;二是与供应商互惠互利,建立双赢机制;三是为供应商提供增值服务。
--以顾客为导向。在宜家的采购体系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种产品被设计出来后,只有在根据目标顾客的情况确定了它的市场价格后,才开始根据规格标准向各自地区的供应商询价。这样的工作流程和组织设置就是典型的顾客导向。本土零售企业,应当深入揣摩顾客的心理,了解顾客所需,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生产销售。争取最大限度的为顾客创造价值。案例分析营销策略在春兰崛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春兰(集团)公司是集科研、制造、贸易、投资于一体的高科技、多元化国有大型综合企业集团,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500优的五强之一。
作为较早积极进入世界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春兰已在欧美、中东和东南亚建有装配工厂、销售网络和技术开发中心。空调器、摩托车、电冰箱等产品销往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总额和海外贸易总额均位于中国国有企业前列。
春兰集团在国家没有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由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家电企业发展成为集成熟工业、先导工业和科技型工业于一体的“互补阶梯式产业结构”的知名企业,由过去的单纯的中国空调行业领先者发展成为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行业的技术领头羊。长期以来,春兰集团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精心构筑全方位的营销体系,培养了一支能“冲锋陷阵”的营销队伍,在技术上实施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的整合营销,在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上进行“优势积累”,随市场变化的节奏起舞。
一、营销观念标定市场高度
1985年春兰集团诞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泰州,强烈的忧患意识让早期的创业者们记住了两个字―“市场”。春兰在企业发展初期,即把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导向定为营销策略最为明确的导向之一(营销观念),由此确立“营销的空间在整个世界,营销的精髓在于不断挖掘市场潜力、营销必须竭诚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促使企业资本增值的营销新理念。”这一新理念让春兰集团成为中国最早的市场觉醒者,并赢得了15年稳健、快速发展的先机。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具有前瞻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春兰集团的管理者以国际市场作为企业运行的空间无疑符合现阶段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春兰的决策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三权分立”,市场营销的定位不再由营销部门拘泥于一个产品或一个市场,而是决策层从战略的角度,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实际情况,对企业和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机会与挑战所作的准确判断,各部门的协调反映。这一点是对swot分析方法的运用。
春兰突出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运作,首先表现在产品策略上,在初创时的弱小时期,舍“全”保“专”,大刀阔斧砍去企业的42个产品,重点抓好市场需求旺盛的空调的生产。
为打入市场并适应市场的变化,1988年春兰及时提出了“以优质窗式空调为基础,向大型柜式和小型家电两头发展”的道路。这一思想是“最好的竞争是不竞争”的市场竞争理论的精妙诠释。从而洞开了市场之门,胜利解决了发展之初的生存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春兰集团实施的是单一市场集中化策略,集中企业的资源,有利于发挥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电市场进入成熟期,春兰进入扩张期,为了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春兰的产品定位在高科技领域,迅速抢占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空间,迎接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要求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有较高的敏锐『性』及较强的前瞻能力,不难看出春兰在这一点上作的是很好的。
随着产品策略的迅速演进,春兰的营销组织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成长期,春兰在集团内部成立了专门负责市场营销的销售公司,所属的28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全部交由销售公司统一销售,并统管整个市场调查、市场评估、产品推广,包括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任务。接着又收购了香港海康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在扩张期,春兰集团配合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又在三个企业集团中组建了各自的专业营销体系,经营销的触角伸向了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双向推进。
二、分销策略“步步为赢”
1987年随着春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急剧变化,直销方式已不再适用,春兰开始探索“自我开发和经销开发”两条腿走路的市场开发路子,在保持自我开发特长的同时,积极发展经销商,扩大贸易伙伴,一年中,先后在深圳、无锡、苏州、杭州建立了办事处(分销策略),争取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实力的经销商,提高了企业销售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1987年10月举行的1988年产品订货会上,取得了一次成交3600多万元的成果,再创春兰历史新纪录。这已成功为春兰在1988年实现了由自己销售队伍直接进行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经销商代理经销为主的方式,并进而最终完成由直销制向代理制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营销深层探讨 4 案例分析营销策略在春兰崛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
春兰集团把售后服务质量摆在与生产质量和销售同等重要的地位,并重视售后服务网络“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春兰在硬件方面,增设维修点,对产品实行3年和5年保修。到1995年底,春兰已经在全国建立了一支包括26个维修公司1000多家特约维修点、近万人的售后服务队伍,在全国推出产品售后服务的“金牌保姆”计划,开创“大服务”新模式。在软件方面,春兰狠抓人员的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空调技术培训班”,为各维修点和各大用户免费培训维修人员,对用户定期进行抽样调查,回答、解决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提供相关服务资料。这些提高售后服务的措施,有利的促进了产品的销售,为企业实现了“高投入―大规模―高占有率―高效率”的良『性』循环。
三、“受控代理制”集中体现了春兰特『色』
“受控代理制”的核心就是通过产权关系、契约关系紧紧的控制产品的多级批发,以比商业平均利润高的多的利润吸收大批经销商组织仓储、运输、营销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春兰产品的销售,使经销商与春兰形成步调一致的利益共同体,春兰实现对目标市场的全面覆盖和渗透。在具体『操』作上,结合“批量分级折扣优惠”、“反季节经销优惠”、“经销利润返还补偿”、“卖方信贷支持”等措施全面调动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控”的前提条件――春兰让利经销商,保证经销商有极大的利润可赚;“控”的目的――规范经销商的市场行为,提高经销商的经营能力,完善经销商的服务技能;“控”的方式――利益杠杆、奖惩机制、经销权的专有,价格政策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