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禅现学现用(下)-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琏听完觉得十分惭愧,就辞别真觉禅师四处云游行脚,亲近的善知多达五十人以上,但仍是不能开悟。

    一日,他去参访河南省首山禅师,并请教道:“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去之时如何?”

    首山禅师道:“拾取自家宝藏!”

    元琏当下大悟,说道:“我不怀疑天下禅师们的舌头了。”

    首山问:“你体会到什么了?请说来看看。”

    元琏回答道:“我也有舌头。”

    首山禅师很高兴地说:“你已经了悟禅的心实了。”

    我们不能妄想通过虚妄的假设来达到禅悟。必须不断加深对真理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对于事理的辨识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无心茶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创立了“茶道”,因而有茶祖之誉。

    有一天,一休禅师问珠光:“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喝茶?”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于是提起了“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有学僧请示赵州师以佛法大意:‘吃茶去!’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珠光默然不语。

    一休禅师心里暗暗称许。过了不久,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茶在手时,一休禅师便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什么也没说,然后,珠光向一休禅师道了谢,便起座出门。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珠光急忙回头答应着。

    一休禅师便问:“茶碗已经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去,怎可说还在喝茶?”

    珠光诚恳地回答:“弟子到那边喝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茶如何?”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不难看出,珠光已经完成了新的茶道。而无心之茶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别有一番风味。喝无心茶,悟真滋味。

    禅像什么

    有一个信徒很想学习打坐,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一日,他鼓起勇气到五祖山去拜访法演禅师,非常诚恳地说道:“老师,我很笨,自知非参禅法器,但高山仰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否请您告诉我,禅像什么?”

    法演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讲个故事:有一个小偷,一天,他儿子对他说:‘爹!您年纪渐渐大了,找个时间教我偷盗的技术吧!免得以后我没办法生活。’

    父亲不好推辞,便答应了。这一天晚上,父亲将儿子带到一户富有人家,将衣橱的锁打开,叫儿子进去。儿子进去以后,父亲马上把橱子锁了,叫道:‘有贼!有贼!’转身便走了。

    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查看,发现东西并无遗失,也没有看到小偷,就又去睡觉去了。锁在衣橱里的小偷,不知道父亲这么做是什么用意,但当务之急是先脱身。于是小偷灵机一动学起了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不一会儿,房内的夫人就叫丫环拿灯来看。丫环刚打开衣橱,小偷就一跃而出,把丫环推倒,吹灭油灯,飞也似的逃走了。

    富人派人穷追不舍,一直追到河边。小偷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头抛到水里,自己躲在一边。追赶的人以为小偷被『逼』得投河了,便没有寻找。历尽艰险的小偷回到家中,却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埋怨父亲不该把他锁在衣橱里。父亲只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一说,父亲非常高兴地笑道:‘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

    法演禅师沉默了少许,然后开示那信徒者:“像这小偷一样,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大千世间,何其浮华,足以让人『迷』『惑』于其中不能再拔,根本没法修行。禅,便是于不可修之处找到修行的路。

    道在何处

    有位僧人整日修行,但对于道在何处『迷』『惑』不解,便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惟宽禅师。

    禅师只以四字作答:只在目前。

    那僧人听后,越发不解,为什么自己就看不见呢,于是再请示禅师。

    禅师说道:“因为你有‘我’,所以看不见。”

    僧人便问禅师是否还见。

    “有‘你’有‘我’就更看不见了。”禅师回答道。

    僧人听了,再问禅师道:“那如果没有‘你’,‘我’,是不是就能看到呢?”

    禅师沉默了一会,开示道:“既然‘你’、‘我’都没有了,那还有谁去求见与不见呢?”

    禅本身是一种智慧,需要人们在找到禅门入处的基础上,不断利用自身的悟『性』才能体味到禅的真谛。参透禅的过程是艰辛的,往往人们总会在以悟非悟,似明非明的状态下徘徊,我们却能从中体会到十分美妙的感觉。

    满了吗

    无得禅师德行高深,座下弟子众多。

    一日,当禅师座下参学了一段时间的学僧,突然要向禅师辞行,说他感到已经够了,想去云游四方。

    禅师便问他够了的标准是什么,那学僧异常认真地回答道:“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这一盆石子满了吗?”禅师随意指着旁边的一盆鹅卵石问道。

    那学僧点了点头。

    于是,禅师抓了好几把沙子撒入盆里,沙子很快不见了,继而问学僧是否已满。

    “满了!”学僧回答道。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撒入盆里,石灰不见了。

    再问学僧:“满了吗?”

    学僧惊诧地回答:“好像满了。”

    过了一会儿,禅师又顺手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又问。

    那学僧无言以对,便默默地拿着行李回禅房去了。

    心如虚空,量同沙界。难以将比虚空还浩翰的心灵填充满。一个人的所知所得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天外有天,自己所不知晓的东西才是博大的。因此,我们在修行、学习和工作中,都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地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如此才能有所成就。

    勘破婆子

    有一位僧人向一位老太婆问路:“台山路向何处去?”

    老太婆说:“径直前去。”

    当僧人才走三五步时,老太婆说道:“好一位僧师,又这样去了。”

    后来有位僧人将这件事告诉了赵州禅师,赵州禅师说:“让我去为你勘察一下这位老太婆是否真的懂得禅。”

    第二天,赵州仍旧这样问她,老太婆仍然这样回答。

    赵州回来对僧人们说:“我已经察破她的破绽了。”

    真正懂得禅的人绝不是老一套,而应该富有创造『性』。赵州亲自去探问,可还是老一套,死守那几句话,这便没有禅,所以赵州说已经看出她的破绽来了。禅反对形成主义,注重创造『性』。因此,只有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去参禅,才能真正体会出禅的真谛来。

    不肯放下

    佛陀住持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立即要求婆罗门放下,婆罗门便将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继而又要婆罗门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两个花瓶都已经放下了,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于是困『惑』了,现在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于是请示佛陀。

    佛陀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并没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这时,黑指婆罗门才理解了佛陀放下的道理。

    要把抓在手里的真正放下实在是困难。这也许就是人们心中的欲望。俗话说得好:人心难满。当我们有了功名时,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在拥有了这一切的基础上,一些人还会妄想诸如名利之类的尘世浮华。

    而正是对于手中之物的割舍,加大了肩上的重担和心中的压力,使自己的人生总是在痛苦中煎熬。那佛陀所示的“放下”,不失为一种解脱苦难的幸福之道。

    

==========================================================================================================================
【申明:本书由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