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子感悟——
引导孩子确定目标,教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应对
成功意识戏剧般地把一个极普通的人推入浪『潮』中,并且把他高高地推到浪尖上,面对的是最大的逆境。侯宝林的教育中蕴含一种目的,一种方法。他一直知道要把儿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这种意识有效地培养了儿子侯耀文的成功意识,使他大胆开拓,走向成功的巅峰。而在这当中,还蕴含着积极的心态,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意识的磨练着儿子的心态——他对儿子丝毫都不放松,总是严肃、认真;他把儿子的成功“看在眼里,却喜在心里”,不使儿子淹没在观众的掌声里——只接受喜悦,不承认缺点,承受不起挫折的打击。
因此,作为父母培养孩子要有目的的进行,不但要培养孩子的才能,更要培养孩子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第六章 摆正心态,让孩子笑对人生 第二节 摆正心态——曾国藩教子“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曾国藩有如此成就,主要源于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对于教子观念,曾国藩也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子方案。
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在实际中体会玩味,不断改造自己看法。
曾国藩有二子,此外,据调查显示,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不到两百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
“读书只求明理,不谋做官发财。”这是曾国藩对子女们的教育,而也被他的后代奉为上诫。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说:“凡人皆望子为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是他对子女的期望,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他的长子曾纪泽自幼勤读经典并学习外语等,从而养成勤学实干精神。如此明举,实属难得。因此,曾国藩的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惜未竟其业中年早逝。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都是教育家和学者。
此外,曾国藩教育子女特别认真。由于他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无论军务何等的忙,即使干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以此督导孩子。
古人教子方式各有其特点,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以吸取有益营养,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教子感悟——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曾有人言:“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拿破仑·希尔也曾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所谓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包括诸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表现在人的观念、动机、气质、兴趣、情感、意识等心理状态的活动中,是人的心理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的反应趋向。人的这种心理反应趋向不论是认识『性』的、感情『性』的,还是行为『性』的、评价『性』的,都对人的思维、选择、言谈和行为具有导向和支配作用。因此,心态是人真正的主人。心态决定人的思想,思想形成人的观点,观点指导人行动,行动形成人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人的命运。
所以,一个人能获取多大的成功,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的。维克托·弗兰克尔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人生,就会有不同的人生。热情如火还需要加上理『性』之柴才能越烧越旺。态度正像一双手,它可以添柴,也可以泼水。
因此,作为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当面对人『性』、面对责任、面对困难时,要学会用态度这双手决定自己的人生航向和高度。
第六章 摆正心态,让孩子笑对人生 第三节 摆正心态——让孩子正确看待父母的成就
盖达尔(1904~1941),本姓戈利科夫,苏联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烈士。
他出生于库尔斯克省尔戈夫城一个教师家庭。16岁任红军团长,1924年因伤退伍。1925年发表短篇小说《在失败和胜利的日子里》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反映苏联当代生活。以后作为记者和专业作家走遍全国各地。1930年发表自传『性』中篇小说《学校》,描写苏联青少年的生活,奠定了他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地位。30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一系列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远方》、《军事秘密》、《蓝『色』的杯子》、《丘克和盖克》。1940年完成中篇小说《铁木儿和他的伙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许多作品都译成了中文,深受我国青少年的欢迎。深受小朋友们欢迎的他,对于教子他也毫不含糊。
盖达尔当众将女儿赶出会场,调整孩子的心态。
有一天,苏联儿童文学家盖达尔带着5岁的小女儿珍妮到少先队的夏令营营地去,为少年朋友们讲自己的童话故事《一块烫石头》。
正当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盖达尔讲故事的时候,小珍妮却旁若无人地在礼堂里走来走去,有时还使劲地跺跺脚,发出恼人的声响,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从她那洋洋得意的神情中,似乎可以看出她心里在这样想:“看我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是盖达尔的女儿!”
盖达尔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所作所为,他停止了讲故事,提高了嗓门厉声地对大家说:“请你们把这个不懂礼貌、不守秩序的小家伙撵出去!她妨碍了大伙安静地听故事。”小珍妮没有料到爸爸会如此“绝情”,连哭带喊地撒着娇,但是谁也没有同情她,她硬是被工作人员拖出了会场,一个人在一间小屋里向隅而泣。
故事会结束了,孩子们对盖达尔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感谢盖达尔给他们讲的动人的故事,更感谢盖达尔以自己的身教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就在盖达尔即将离开会场时,两个少年向他怀里塞了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在本子的扉页上写道:“赠给公正无私的阿尔卡蒂·盖达尔伯伯。”
5岁的小珍妮想借助父亲的声望在大伙面前出风头,以示自己是名人的女儿,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如若不加以遏止,会使孩子成为不知天高地厚,甚至仗势欺人的人。盖达尔对女儿的这一杀手锏将她自恃不凡的骄气和优越感一扫而尽,这对女儿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教子感悟——
让孩子用正确的心态对待父母的成就
盖达尔的女儿珍妮想借父亲的“光”,以显示自己的高贵,这是典型的“虚荣心”作梗,这是一种追求虚荣表现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之心人人都有,但虚荣心强烈对人的危害是极大的,那将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盖达尔把女儿这种虚荣心及时地深深地压了下去。
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有许多父母都会联想起自己。或许你的成就不及盖达尔,但在某一地方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小,那么回想一下你的孩子是否顶着你的光环到处炫耀,以示自己的身份不同。而对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做的——是置之不理,还是及时纠正他。
因此,每位父母都应引导孩子从小正确看待你的成就,让孩子明白,父母所拥有的成就能够给你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但却不一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你最终所追求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对精神世界的要求会强于物质。应教导孩子珍惜父母所给予的,享受自己所创造的——以一颗健康向上的心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与享受属于自己的成就。
第六章 摆正心态,让孩子笑对人生 第四节 摆正心态——父母让布拉格懂得人穷志不穷
布拉格(1862~1942),全名为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物理学家。1862年7月2日生于威格顿,1942年3月12日卒于伦敦。1881年获得剑桥大学的奖学金而入学,1885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数学毕业考试,同年就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1907年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09年在利兹大学任教,1915年任伦敦大学教授,1923年任皇家研究所教授和所长。由于用x『射』线研究晶体内原子和分子结构的贡献,布拉格和儿子小布拉格共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布拉格有如此成就,还是源于父母有利的教导。
布拉格父亲的激励和鼓励,使布拉格去除贫穷的思想,走向胜利的顶峰。
布拉格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虽然没有上过什么学,但他们都知道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也像自己一样没文化,吃苦受难。
布拉格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深知父亲的一番苦心,他非常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每次在班级、年级里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老师对他的成绩十分满意,经过学校研究后,布拉格被免费保送到了威廉皇家学院继续深造。
这个学院的院长知道了布拉格并非出身名门后,直摇头,但当他看到布拉格的成绩时,大出意外,决定把布拉格接收下来,并且还准备授予他一笔助学金。
布拉格去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有些难过,他深沉地说:“孩子,我真为你高兴,在那里你会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你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学习!”
到了皇家学院,因为布拉格穿着寒酸,一些富家子弟们经常对他进行讽刺和挖苦。特别是那双与布拉格的脚极不相称的大皮鞋,在众多擦得乌黑发亮的皮鞋中,显得特别丑陋。那些富家公子们就以此寻开心,甚至侮辱他,说这双皮鞋是偷来的。
为此布拉格差点与一位同学打起来。最终,他没有那么做,他知道他应该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为了这次的学习机会,他放弃了与那人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