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过临时搭的一个小木棚,丁谓见有个小姑娘在煮饭,趁饭还没煮熟,她又缝补起被火烧坏的衣服。丁谓想:“她倒真会利用时间呀!”忽然他灵机一动:办事情要达到高效率,就要时时处处统筹兼顾,巧妙安排好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经过周密思考,他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方案:先叫工人们在皇官前的大街上挖深沟,挖出来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这样就不必再到郊外去挖了。过了一些时候,施工用土充足了,而大街上出现了宽阔的深沟。
“哗哗哗”,忽然一股汹涌的河水,从汴河河堤的缺口中奔将出来,涌向深沟之中,等汴河的水和深沟中的水一样齐后,一只只竹排,木筏及装运建筑材料的小船缓缓地撑到皇宫前。丁谓站在深沟前捋着胡子笑了。是的,没费多大力气,就一举解决了两道难题。
一年后,宏伟的宫殿和玲珑的亭台楼阁修建一新。这一天,汴河河堤的缺口堵住了,深沟里的水排回汴河之中。待深沟干涸时,一车车、一担担瓦砾灰土填到了深沟之中,一条平展宽坦的大路重又静静地躺在皇宫之前。。
毕升的活字印刷
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印刷术中的活字印刷是宋代人毕升发明的,而欧洲的活字印刷要晚很多年。
毕升是杭州一家印书作坊的工人。起初,他在作坊里学刻字,把一个个汉字雕在木板上,这就是雕版印刷。毕升刻的字又整齐又漂亮,作坊里的人都很尊重他。但毕升对现存的雕版印刷方法感到不满,总想把它改进一番。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有一次,作坊里要赶印一本书,但由于一位刻字工人在一整版上只刻错了一个字,这一个整版就报废了。这不但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还耽误了工期。毕升想:“如果整版子上的每个字都是活的,刻错了能随时换一个该多好啊!”毕升的创造性想法并没有到此结束,他进一步想道:“整版的版子,书一印完,版子就没用了,要是用一个个单个的字来排版,印完一本书,拆了版就可以排别的书,不是又省时又省力吗?”于是,毕升开始试着刻木头的活字,但效果并不很理想。
有一次,毕升到一个窑厂去看一位朋友,工匠们正在制坯烧窑,制作陶器,这又启发了他。
他学着窑厂工匠制作陶坯的样子,先用泥土做成一个个小型长方体,把顶端切平后像刻图章一样刻上一个个单字,然后放到窑中去饶,使每一个字都像小巧玲玫的小瓷砖一样。烧好后,他又把每个字按韵排列好,以便查用。
每到印书时,他就将需要的字一个个查出来,按书稿的要求一行一行排在铁板上,周围用铁框压紧。这样,一个活字版就做好了。
∩是,最初的活版毛补出在“活”字上。印书的时候,印多了,字就“活”了起来摆不平整,有的字印出来了,有的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甚至印不出来。他又进一步研究起来,改进了组版的方法。为了使每一块活字版形成平整的坚固的整体,版子周围除了用铁框外,预先还在铁框上放一些松脂、蜡等粘合材料。他将铁框放在火上烘烤,粘合材料就熔化了,这时,他趁热用平板把那些活字冷却后,平整的活字就牢牢地固定在铁框里了。
印完后,毕升再将铁板烤热,松香和蜡熔化了、他就可以将活字一个个拆下来,保存好,以后可以再用。
∩惜的是,在当时,毕升这项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推广。毕升死后,他制作的活字被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祖上人收藏了。后来,沈括在他著的《梦溪笔谈》里记录了这项发明,才使活字印刷术流传下来。
怀丙和尚捞铁牛
宋朝年间(公元1066 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这浮桥原是用许多条空木船一艘紧靠一艘排起来,从这岸连到那岸,上面再铺许多木板架起来的,为了不让浮桥移动,人们铸了八只大铁牛,每只大铁牛有上千万斤重,放在两岸,用来拴住浮桥。这座浮桥既可以走人,也可以通过牲口和车辆,是河中府的交通要道。这年洪水泛滥,不但把浮桥冲得一干二净,而且连八只大铁牛也冲到了河里。
洪水退去以后,交通要道需要马上开通,河中府准备重建浮桥。连结两岸的船只准备就绪,就缺拴牢木船的大铁牛了。如果再铸,既费时又费料。最好的办法是把河中的铁牛打捞上来。可是上万斤的大铁牛不要说在河底里,就是在岸上,要移动它半步,也非易事。况且,铁牛沉入河底后,已经陷进泥沙之中,谁有办法把它打捞上来呢?
为了眷重建浮桥,河中府在城墙上贴了一张《招贤榜》,写的是广请能人贤士,打捞铁牛,重建浮桥,造福百姓等等。路过此地的行人,看了《招贤榜》,无不摇头而走。
这一天,来了一个和尚,法号怀丙,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在榜前看了一会,上前把《招贤榜》揭了下来。有人好心地劝他说:“师父,揭《招贤榜》不是闹着玩的,一只铁牛上万斤重,你能把它们都捞上来吗?难道你有神仙帮助?”
和尚笑了笑说:“我哪有神仙帮助,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就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怀丙和尚揭了榜后,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大铁牛的位置。河中府的老百姓听说有个和尚揭榜,都跑到河岸上去看他怎么打捞大铁牛。
这一天,河边上观看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只见怀丙和尚指挥着一班船工,用两只大木船装满了泥沙,并排拴在一起,两只木船之间用木头搭了个架子,怀丙指挥着把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叫人带着拴在木架上的绳索潜到水底下,缚绑牢铁牛,再在木架上收紧绳索,然后叫船工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去,随着船中的泥沙的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待到两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大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沙中的大铁牛就一点一点向上拔,直到船身浮到大铁牛悬在水中时,怀丙就叫船工们把船划到岸边。这样来回反复八次,终于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
河中府百姓无不称赞怀丙和尚智慧过人。
侯叔献巧用古城
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 年),担任权都水监丞(掌管水利方面的官)的侯叔献征发民工。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境内掘开汴河河堤,引用汴河中的大量泥沙淤灌田地。
谁料这一年,洪汛特大,汴河水突然暴涨,洪水从掘开的河堤缺口汹涌而出,顿时堤防崩溃了。。呵!那狂吼的大水,雄威响若雷奔走,猛涌波如雪卷颠!发狂的人们围住侯叔献,无数的火把照得汴河边一片通红。
侯叔献望着脸色严峻的民工们,大声说:“现在硬堵已是没用了,只有把缺口开得更大些。。”
民工们怒吼了:“你这昏官,这不是要我们大家的命吗?”
“不!”侯叔献声若洪钟,盖过了黄色巨流的吼叫声,“只有想法泄洪,减缓凶猛湍急的水势,才有可能修复堤防,堵做口!”
接着侯叔献向大家解释:在离濉阳几十里的上游,在汴河河边,有一座废弃的古城,里面虽无人居住,房屋也都早已毁坏,但那几尺厚、几丈高的城墙却还是基本完好,用它来临时泄洪储水真合适。
侯叔献一声令下,带领民工们火速奔向上游那座古城边,连夜掘开了汴河河堤,把水引到古城里。
第二天,下游的水量大大减少,侯叔献马上带领民工堵塞住了汴河河堤上的缺口。当古城里的水储满,又往汴河里流的时候,原来塌陷的堤已修复了。百姓的生命财产保住了,农田也免遭淹没。
人们为侯叔献在大水汹涌的紧急关头随机应变的智慧折服。
锡工巧镀玻璃瓶
宋徽宗(公元1101—1126 年在位)平日酷好工艺器皿。一次,他得到十只玲珑剔透的胆形玻璃瓶,觉得不算精致,为了增加其观赏价值,便将它们交付一个太监,要他督促工匠把瓶子里面镀上金粉。
工匠们见了,都束手无策,对太监说:“要想在瓶里镀上金,必须用烧红的铁篦熨烙,才能妥贴。可是瓶子口小腹大,铁篦难以进入,而且这种玻璃瓶又薄又脆,即使铁篦能伸进也难以作业,硬要敲击,瓶儿必破无疑。”太监只好把十只瓶子暂时放在箱子里。
过了几天,他到街市的店铺溜达,忽然看见一位锡工在店里扣陶器,那手艺十分精巧,太监想:“何不拿一只瓶子让他试试?”一会儿,太监回宫拿了瓶子给锡工道:“请用金子把这瓶里镀贴好。”锡工看也不看,让他明天来取。第二天,太监去取货,那只瓶子果然成了金光闪闪的了。太监大喜过望,说:“看来,你的手艺可称一绝,水平远远超过宫里的工匠。”
太监高高兴兴地带着锡工进宫,并将此事奏明宋徽宗。徽宗见一只胆形瓶已按要求镀了金,正赞不绝口地玩赏着哩,听说是宫外一个高明的锡匠干的活,便亲自来到后苑,还传令宫内所有工匠都到庭列队观摩。
那个锡工见皇帝亲临观赏,不敢马虎,独自用特别榔头敲击小金块,直至锻成像纸那样又薄又匀的金纸,把它紧紧地裹包在瓶外。那些内心不服的宫内工匠,顿时哄笑道:“像这样的敲击,锻制金纸,谁人不会啊?”那个锡工也不答话,将裹在瓶上的金纸轻轻地剥下,小心地夹在银筷上,再将它插入瓶中,又适当放进一些水银,把瓶口盖住,持着瓶儿上下左右晃动。过了半个时辰,锡工将瓶儿传示给众人,嘿,那金纸竟妥妥贴贴地附粘于瓶里内壁,完全没有什么缝隙。他用小指甲把瓶颈内壁的金纸捺压匀称平伏,这样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候,工匠们才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看呆了。
徽宗惊奇地问道:“你怎么晓得用这种办法镀金啊?”
锡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玻璃器皿都是十分娇脆易碎的,怎能让坚硬的东西在它上面锤击作业呢?唯独水银性子柔和可又沉重,进入瓶内晃动不会损伤玻璃,虽然它会稍稍销蚀金纸的表面,但这种损伤肉眼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宋徽宗命令锡工将其余八只胆形瓶都如法泡制镀金。事后,传令对锡工给予重奖。
船工河底捞石兽
沧州之南有座濒河的古庙,因为年久失修,一场暴风雨后倒塌了,庙前两只石兽也倒在河底里。很多年过去了,庙里的和尚们四出云游,化缘筹款。准备重造大庙。
大庙终于建成了,可是庙门的石兽一时却请不到高明的石匠重新打制,和尚们便悬赏,请人到河里去打捞原先的两只石兽。可是船工们打捞了好几天,连个石影儿也没捞到。人们摇摇头,都说道:“这两只石兽一定是给河水冲到下游去了。”
于是,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小伙子一路捞下去十几里,花费了十数天,仍然连个石屑粒也没捞着。大伙儿却有点儿灰心了,但又总觉得事情太奇怪:石兽又沉又重又大,明明是落在河底里了,总不见得会插上翅膀越出水面飞走吧。
正当大家惊疑不止的时候,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说道:“唉,你们也算蠢到家啦!这么又高又大的石兽,有多沉重!怎会在河底里被河水冲到下游去呢?石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