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年,刻毒鬼又在四处寻找长工,毕矮趁机上他家去。刻毒鬼问道:“你想来我家做长工吗?要多少工钱?你先说说。”
毕矮说:“老爷,工钱少些倒没什么,不过要依我两件事:第一件,半忙半闲的活不干;第二件,空路不走。”刻毒鬼满口答应,并立下契约为凭。
第二天早上刻毒鬼叫毕矮去挑猪粪。毕矮推辞说:“挑猪粪出去满担、回来空担,这是半忙半闲的活,我不干。”刻毒鬼火冒三丈,想辞退他,但一想已立过契约,也就没话说了。
这时天老不下雨,正值早稻旺发,田里很需要水,但是刻毒鬼看那毕矮却东坐坐,西看看,一日三餐捧大碗,老是不去车水。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责问毕矮:“天这样干旱。你为什么不到田里去车水?”
毕矮理直气壮他说:“老爷,车水嘛,一天到晚都得走空路,放心,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给你做的。”
√毒鬼吃了亏,心里真气恼。那天四更时分,刻毒鬼就在床上高声叫毕矮起来。毕矮起身走到他的床前,刻毒鬼睡眼朦胧地说:“在早饭以前,你替我去割白菜、饲牛。”早饭前毕矮把白菜割了全部喂给牛吃。刻毒鬼起床后看到了,骂个不停。
毕矮说:“老爷,不是你亲口吩咐我割白菜饲牛的吗?”
√毒鬼只好抑制住怒火,厉声喝道:“你还呆在这里做什么?还不给我去挑水、垫猪栏!你敢偷一点儿懒,我就请你走。”
毕矮照例“哦”了一声,走了。他从河边起劲地挑了水来,一担担直往猪栏里倒。吃了早饭,刻毒鬼跑来督工,一看猪栏里外淌了一地水,小猪都淹死了,而毕矮还在快手快脚地挑水倒水,刻毒鬼像疯狗一样,一边顿足一边大骂,叫毕矮马上滚蛋。
毕矮大笑道:“老爷,干什么生这样大的气?割白菜喂牛,挑水垫猪栏,这都是你自己吩咐的嘛!你看我于得满头大汗毫不偷懒哩!”
毕矮出了气,才卷起铺盖走了。
毕矮巧骂吃素婆
毕矮的村上有个财主婆,50 岁才开始吃素,拜佛念经,表面修行,但心地狠毒。她隔壁住着一位杀猪的,为人老实,是毕矮的好朋友。
一天,吃素婆突然大发“慈悲”,跑来对杀猪的说:“你呀!今世这样苦。还不修修下一世,什么活不好干,偏要干杀猪的行当,做个屠夫伤了多少性命,真作孽!”
杀猪的本想痛斥她一顿,恰好这时毕矮来家,不便发火,便笑笑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人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
吃素婆说:“我是为你着想啊!你要知道,杀猪伤性命是要打入地狱的啊!”
毕矮想:今年旱情这么严重,佃户交不起租谷,你这假慈悲的吃素婆逼租多么凶狠,佃户被你活活逼死的也有。橡你这样的人如果天地有知,是的确应该打入地狱的。想到这里,毕矮认真他说:“我倒记起来了,昨晚我做了个很奇怪的梦哩!”
吃素婆说:“说给我听听。”
毕矮一本正经他说:“嗯!昨天半夜,我睡在床上,朦朦胧胧看见一位白胡子老公公,走到杀猪佬床前,轻轻地拂了拂杀猪佬说:‘我的子孙,我是你的老祖宗,离你已十七代了。从我开始做屠夫杀猪起,我们家代代都做屠夫。我第一代杀猪,真的被打入第一层地狱了;可我的儿子还爱这一行,他就被打入第二层地狱;孙子呢,还是杀猪,被打入第三层地狱;以后仍代代杀猪,就这样,我家已被打入第十七层地狱了。地狱里的鬼都爱吃肉,我们仍在地狱干我们的老本行,唉,到了你这代,我真为你担心啦!’我和杀猪佬跟白胡子老祖宗到第十八层地狱一看,杀猪佬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这层地狱里,猪肉没人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一些像你一样的吃素婆啊!”
吃素婆听了,头上冒出冷汗,面孔一会白,一会红。毕矮和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来。
傅山煮石头治病
清初,太原有个女子叫粉莲,因受了丈夫李小牛的气得了病。李小牛请了许多医生都没治好,就去请傅山先生(思想家、书画家,又精通医学)。
傅山说:“这个病,不见病人也能治,只是我手头药味不全,你去捡一块鸡蛋大小的深色石头;用温火煎,水煎少了,再添上继续煎。啥时候煮软了,你来拿药。千万注意,不能让水干了,要人不离火。”
李小牛捡了一块鸡蛋大小的深色石头,但是添了七七四十九次水,石头还没软。妻子坐起来问:“是不是煎法不对?”
小牛说:“傅山先生就是让这样煎的。”
妻子说:“要不,我看着火,你看去问问。”说着下了炕。
小牛去问傅山先生:“已经煎了两天了,药引怎么一点也不见软?”
傅山反问:“现在谁替你看火?”
“我妻子看着呢。”
“她病已好啦。此病要治首先得消气。她见你那么没明没黑地煮石头,气就消了。气消则肝木苏,肝木苏则脾胃自然运谷。她能替你煮石头;说明病已好了。”
小牛回家一看,妻子病果然好了。
王茧麾焦土复影
清初,武康县(当时属浙江湖州府)有个山民叫刘通,因为与兄长刘衡争夺家产发生斗殴,把刘衡打昏后,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用斧子把他劈死。为了灭迹,他又将兄长的尸体火化了。一切安排妥当后,穿上丧服,上县衙报案去了。
刘通向武康县通判工茧庵磕拜后,哭道:“我兄前日被一只吊睛白额大虎咬伤,那虎常出没在山间,恳请大人派遣猎手为民除害。”
王通判想:“如果他的哥哥真的被虎所伤,何必匆忙火化尸体呢?”但他不动声色他说:“既然尸体已火化,此事也就了结了,你可以回去了。至于派遣猎手之事,本官自有安排。”
刘通见官府不深究下去,很是高兴,立即回家去了。
第二天,王茧庵带几个差役去山里查访。在峰峦重迭的群山丛中转了一天,才找到了刘通。刘通一见工茧庵来调查刘衡死因,大惊失色。王茧庵见他神色惊慌,更觉得应把刘衡的死因查清。
面前是一片焦土,这是刘衡火化的地方。王茧庵间刘通的邻居,刘衡是不是被虎咬死的?邻居们回答悦:“我们没看见刘衡被虎所伤,是刘通告诉我们的。”
王茧庵带领差役搜查了刘通的住所,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把斧子,上面有血点,王茧庵说:“这是杀人的凶器!”
刘通脸色沮丧,但他不肯伏罪。
王茧庵说,“我可以让你心服口服!”他吩咐在火化尸体的地上烧炭,并撒上芝麻。过了一会,又把炭块扫去。这时,原来从尸体上流出来以后冻结的脂肪因受热而开始融化,芝麻也因受热而爆裂渗油,两相融合交流后,焦土上就呈现出一具人体的形状,看上去手、脚以及肢体都齐全。左肋下爆裂了芝麻数十粒,肚脐等几处要害的地方所爆裂的芝麻,有的多,有的少,都是受伤的地方。王茧庵指着左肋及肚脐等几个地方,悦:“你在这几个地方砍了几斧头,这是很明显的事!”
在精明的法官面前,罪状已无法隐瞒了,刘通只得“扑通”跪倒在地,供认了犯罪的事实。
清军灯筏惑明军
公元1645年(清世祖顺治二年)的一天晚上,与京口(今江苏镇江)明军隔江对峙的江北清军将军府内,决定最后破敌方案的会议已接近尾声了。“好!用刚才大家商定的迷敌之计渡江进攻,就这么定了。”清军将领戴上有花翎的武官帽,纷纷步出大将军府,去执行各自的任务。
与此同时,京口明军守将杨文骢的帅府内,杨文骢也在召集各路将领议事。。文骢命令士兵加强对江北的观察了望,一旦发现敌情,立刻报告。
杨文骢用过晚餐后,伏在案桌地图上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京口守备。突然一个卫乓进来报告说江中发现大片灯火。“哦,清兵果然是夜间渡江。”杨文骢披上衣服,登上了望楼一看,江北果然有大片游动的火光向江中移来。一定是大队渡江的战船。“命令炮火射击!”一时间,大炮轰呜。在南岸猛烈的炮火轰击下,那些在江中移动的灯火逐个被击沉熄灭了。
“哈哈,主帅。您看这些清军哪里经得起我大明神炮一击。”副将郑鸿达大笑着赶来向杨文骢报功了。
“哼。就要这么狠打猛攻,方能阻止清军渡江。”杨文骢满意地说。
明军官兵为庆祝刚才的胜利,都开始饮酒作乐,闹成一片。不一会,浓雾弥漫。明军的巡逻兵。在浓雾中再次来到江边巡逻时,隐约听到江中有揖橹“伊呀”的声音。“不好,江中好像有船过来。”巡逻兵定神细看江面,只见大片的清军战船离岸只有几丈远了。“清军过江来啦!”他们声嘶力竭大叫了起来。可是,等到杨文骢清醒过来,清军已经登岸了。仓皇列阵抵抗的明军在清兵的猛烈攻击下大败。
原来,清军为迷惑敌人,用竹木编制了许多渡水大筏,置上灯火,放入江中流动。迷惑明军,吸引其炮火,消耗其战斗力。随后他们又乘浓雾发动真正的进攻。
刘秉恬山羊运粮
刘秉恬是清朝乾隆时的一位名臣,他以足智多谋,精干用兵而著称。
乾隆三十六年,清廷发动了征讨金川的战争。战争旷日持久地进行着,前线军队的给养越来越少了。可是,往金川运粮的路线,却多是崇山峻岭,地势险恶。面对须跋山涉水、冒巨大风险督运军粮的苦差使,朝廷众臣,谁也不肯出头。次年。朝廷正式任命刘秉恬为钦差大臣,总督军粮的调运。
这一日,刘秉恬督率的运粮大军正向小金川方向前进。部队翻山越岭,在高山峡谷里迂回前进。可是,前面的山路越走越险峻了。
“大人,前面的道路大陡,马车几乎无法通行。”刘秉恬的一位亲兵小跑着前来禀报。
“命令队伍停下,把马车上的军粮全部卸下。”刘秉恬从容他说。
“什么?大人,您说把军粮从马车上都卸下来?”旁边一位军官不解地问。
“别多问,马上你们自会明白。”
于是,运粮的军士遵照命令,动手卸粮。
⊥在军粮差不多卸完的时候,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哟4哪,后面哪来那么多山羊呀!”
士兵们纷纷回头观看。只见后面山道上赶来了白茫茫一大片的羊群,约有上万头呢。
这时,从羊群中飞来一骑快马,一转眼,一名年轻威武的军官来到了将军刘秉恬的面前:“报告大人,购买的一万头山羊全部赶到了。”
“好!命令军士把粮食分装在定制的汹袋里,然后全部放在山羊背上。弃掉车马,继续前进。”刘秉恬捻着山羊胡子笑眯眯地吩咐着。
“是!”
刚才疑惑不解的官兵,一下子明白了卸粮的原因,高兴地把粮食分袋装到羊背上。只见那些山羊驮着粮食,在原先车马无法通行的地方行走得那样轻松自如。一个看起来似乎十分棘手的困难。就这样被刘秉恬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原来,刘秉恬在督运军粮之前,到小金川一带进行了实地考察,知道这儿马车无法通行。即便马匹能勉强通过,马匹的草料也无法上送。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在这险峻的山路上,山羊倒是行走自如。而且,它们倒不需要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