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罗马哲学讲演录-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之下,他全知、全视、全昕,无所不能,他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灵和思想力来左右一切。神可以左右一切,改变一切。他跟我们所讲的自然的感性万物不是一个层次,但是他可以左右这些。他不是创造这切的,但是他可以凭他的思想力和心灵来凌驾于它们之上。

我们不能用任何人所设想的东西来规定他,比如说他是无定形的还是有定形的,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都是神人间形、同性,把我们所设想、的东西附会于神的身上。那么,在塞诺芬尼看来,这都是不合法的。我只承认这个一,对于神,只能承认他是一。一也不是一个具机械的规定,对于一,我们不能用任何机械的规定来规定他。对于神来说,这样的规定无疑是否定性的,他本来是不能被我们所规定的。对神的这种思想,在任何宗教里面,在任何高级宗教里面都是有的。佛教里面也有,最高的是不可说的,〃第一义不可说〃,禅宗为,〃才说一物便不是〃。随便你讲佛是忏么东西,你一说,就不了;只有你不说,他才在那里。基督教里面也有〃否定神学〃,就是对于神,你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说他的,你只能说他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

很多人把基督教的这种思想追溯到塞诺芬尼,神是一,也是一种否定。但神又是永恒不变的,你用来规定他的任何西都是变化的,都是运动的,都是时间不长的,只有神本身永恒的意义是不变的,这些都是真理。但在另一方面,他也承认意见也有其一定的价值。关于自界,我们也可能获得一些意见,比如他就提出万物的本原或者万物的始基是土,古希腊公认的四大元素是水、火、土和气,士也被塞诺芬尼称作一个始基。但是这里已经失去了它最高哲学的含义了,是一种意见,因此被排除出了哲学的对象。真正的爱智慧是不探讨、这个意见的,是不探讨自然的学问的,所以他的哲学的真正对象就是这个一,就是这个概念。

可是我们来看,如果在哲学上仅仅提出一个范畴,比如一,它不能形成一个哲学的命题。神是一,这不是一个哲学命题,这是哲学的范畴来规定一个神学的命题。那么要形成一个哲学的命题就必须要有两个哲学范畴,要把神学的东西排除出去,这就是爱利亚派的第二个代表人物巴门尼德所做的工作。

(二)巳门尼德

巴门尼德生活于公元前500年左右,是塞诺芬尼的学生,他的功绩在于提出了〃存在〃的概念。他首次正式提出了存在的概念。赫拉克利特已经提出了存在的概念,但是他却把这个概念放过去了,他没有意识到〃存在与非存在是同一的〃这个命题的意义有多么重大,而只是在谈到〃我们走下而又不走下同一条河〃这个形象的例子时顺便提到〃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巴门尼德则抓住这样一个存在的概念大做文章,但是巴门尼德做的这个文章还是以逻各斯为线索,也就意味着按照逻各斯提供的线索去探讨存在的真理。这是巴门尼德的一个推理。当然,他的逻各斯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已经有所不同了,逻各斯的内容已经不同了,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尺度,用来衡量感性世界自然万物的尺度,而是本身就成为一个本体。通过逻各斯作为个线索,抓住存在,并且他强调的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在他看来,存在与非存在其实是一个最高的对立。按照逻各斯的这样一思想,我们很容易发现,存在不是非存在,存在是有定形的,而非存在是不定形的,有定形和无定形怎么能混淆呢?而且,这种对立是最高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赫拉克利特虽然已经讲到了存与非存在,但是没有把最高命题提出来,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视为最高的对立o沿着逻各斯提供的线索,用他诗意的语言来讲就是,女神凭借着逻各斯告诉他一条真理之路一→存在是存在的,不可能不存在这就是通往真理的可靠途径。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则不存在,非存在是没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存在的。有些人把它翻译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当然也可以,也有这个意思在里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是一条逻辑原理,也是一条逻各斯的原理。

为什么说逻各斯这条线索呢?因为〃存在〃这个词,本来就是语法方面的系词,是逻辑中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词,就是〃是〃。我们把它翻译成〃存在〃,其实在希腊原文里面是〃ov〃;〃ontology〃就是存在论。任何一个命题里面,〃A是B〃,中间这个〃是〃,你总可以找到。有些命题不是以〃是〃命题出现的,但是你可以把它还原为〃是〃命题。所以,〃是〃在逻辑上很重要,你离不开这个东西,这也是语言中、说话中个核心的词语。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他以逻各斯为线索,以语言为线索,抓住了存在与非存在的最高对立。存在就是存在的,或者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在我们中国人听起来好像是句废话,什么也没说。是就是,谁不知道?但是实际上是很难的,在那个时候要提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严格按照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不矛盾律来说话,那是很难的。中国人往往把这个东西打破,不说这个东西。在中国人这里,是与不是中间,有很多很多非逻辑的因素在起作用。

因此,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反而是:〃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把权力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加进来了,〃是不是〃要看是谁在〃说〃。巴门尼德的命题是一个哲学命题,不管是谁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是很了不起的,在中国是要杀头的。皇帝要你〃指鹿为马〃,你说不是,那还行?在希腊,当时巴门尼德提出这个命题没有杀头的危险,但是也很了不起。他能把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固定在这样一个命题上面,作为以后一切论证、一切论辩、一切讨论问题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西方形而上学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这是一条真理的道路。那么另外一条道路就是意见之路。意见之路是什么呢〃存在是不存在的,非存在必然存在〃。这就是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存在和非存在是同一的嘛。但是在巴门尼德看来,这是〃什么也学不到的〃,这只是意见。为什么是意见?他有他的说明。他说,〃因为你既不能认识非存在,也不能够将它说出来〃。

非存在的东西,你怎么能够去认识它?它本来就没有,你如何去认识它?或者说,即便你认识它,你怎么把它说出来?巴门尼德很强调这个〃说〃出来,这是古希腊人的特点。你认识到它你也不能把它说出来,不能说出来就是没意义的。这个恰恰和我们中国人截然相反,中国人讲究〃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没有说出来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中国人认为,凡是说出来都是假的,都是不可信的,昕其言要观其行,言语个东西都是不可靠的,名实关系,实是最重要的,名只是一个名称已。但是巴门尼德认为,如果有一个东西,你能够认识到,而你又不能把它说出来,那就没有理由和意义。后来还有人强调这一点,后面我们还会讲到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你也不能认识;即使能够认识,你也不能够把它说出来。我还可以加上一句:即使你将它说出来,别人也不理解。这是西方人的特点,他们重视怎么说。巴门尼德说,〃能够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存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能够被表述的,就是能够被思想的,如果不能说,你就不能去思想它。能够被表述的,能够被思想的,必然存在。

所以,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这也是巴门尼德的→个重要命题。我们经常把它等同于现在经常说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样一个问题,实在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含义,在当时只是一个朴素的含义。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同一于什么呢?同一于说,同一于逻各斯。思存在向一于逻各斯,因为有逻各斯,思维和存在才是同一的。思就是能够说出来的嘛!存在也是能够说出来的,而能够说出来的,就是能够思维的。所以,能够被思维的,就是合乎逻各斯的,就是存在的,是在这个地方向一的。那么这个〃存在〃,他把它抽出来作为一个最高的范畴,它有么特点呢?在这方面,他吸收了塞诺芬尼的很多思想,他是塞诺芬尼的弟子嘛。也就是说,存在的一个特点是不变的、永恒的、单的,存在是一,那么这个一是完整的,最高的一当然是完整的是,他也有和塞诺芬尼不同的地方,他有新创见,他的新创见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存在是〃不可分〃的。存在是〃充实的〃,充实也就是不可分的,因为充实就意味着中间没有间隙嘛,没有空档,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那就是不可分的。存在是〃连续的〃,也是这个意思,中间没有断裂,你不能把它断开。当然,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还有其他的些特点,比如说是圆形的,是一个球体。这只能说是一种形象的法,比如中心和边缘是等距离的;再一个特点是,存在是有限的,既然是球体,那球体总要有其边界。整个宇宙就是个球体,是有限的。

这个有限已经不只是有定形的意思,里面还多了有边界这个意思。不光是有规定的意思,而且是有边界的。存在是有限的,对于非存、在,你可以说它是无限的,无定形的,但那就不能认识,而不能认识,也就不是真理,只是意见。但这里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后人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巴尼德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你提出存在是第一义的,但是为什么?你为什么就不能设想,一个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这在逻辑上是完全不矛盾的。我也可以按照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来说它,就是没有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一直没有。但居然就有了,这是为什么?当然这话可能昕起来很愚蠢,有了就有了,还要问为什么吗?但是问题实际上很深。

就是你要说到最后,就要说到这个问题,就是这个事情为什么存在。基督教将其解释为是上帝的善意,存在比不存在要好,于是上帝就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个观点最初是莱布尼茨提出来的,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认为,上帝是全知、全善,上帝运用他的自由意志,认为存在比不存在要好,所以他就创造了存在。但是莱布尼茨也提出这个问题,他用这个问题来引出他的论证,就是说,为什么居然就存在了,而不是一无所有?本来这个世界完全可能一无所有,我们今天说话都不存在,但是我们今天确实在这里说话,为什么?海德格尔后来提出这个问题,认为是〃形而上学的最高问题〃,他在《形而上学导论》里面特别提出这个问题。当然海德格尔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是认为这个问题最高。在巴门尼德这里,这个问题导致了进一步的发展,当然他有可能还没有明确意识到,但是他毕竟知道,存在是他独断地设定下来的。存在是最高原理,是整个宇宙的最高原理,但是你有什么理由这个理由他提不出来。

所以后来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芝诺的方向,他是巴门尼德的弟子,他采用一种论证的方法叫归谬法,就是说,对于为什么是存在而非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不跟你正面回答,我从反面来回答,我从归谬法来回答。就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