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人走到窗明几净的书桌前,信手拿过放在左侧的纸,抬起皓腕,摊开纸张,拿起毛笔,又开始写每天的日记了。我知道在此时我最不适合打扰她,轻轻地滑下,跳到一边的小凳上,一边舔舔自己尚未干透的毛发一边梳理通顺,一边回头看看我的主人,只见她还是认真对待手下的纸墨,用心书写。窗外风吹过,飘来时淡时浓的栀子花香和随风伸展的竹影,主人专注的侧面还是那么美丽,只是消瘦了。
我知道主人为何会这样,我知道主人内心的伤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那是我见到主人的小册子,一本精心保管的小册子后才知道的,而那时的我不小心打翻了主人桌上的盛水的笔筒,打湿了主人的这个小册子,被主人的贴身丫环点翠看到了骂了才知道的,而点翠,我也好久没有见到了,虽然她那天整个人凶巴巴的,但我知道她是因为主人,这个小册子对主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它是主人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念想,也是对一个人的思念。自从和主人离开那里,我们辗转来到这个名叫北山的小镇,这个小镇四周竹林环绕;时闻鸟鸣声;清澈的的小溪水从林间潺潺流过;空灵清静的地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这里离京城很远;在这京城的人很少涉足的地方;也许主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忘记过往的生活重新开始吧!但愿如此;也许这样才能让主人好受一点。主人是个喜欢幽静的人,也不喜欢被人打扰,就选中了这个距离镇上不远,又能方便下去采购每月必须食物的地方,加上这个镇上的人们相对来说离京城比较远,少了那么多的尔虞我诈,淳朴厚道亲切友好,就成了主人的首选,也成了我的快乐之地。只是希望这种快乐能长久;而不是一时的。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节 再见
天元世宗22年;天元国时年23岁的皇帝上官杰再次颁布实施了十个律令;其中一个就是减赋税促生产;宣旨的公公要求各地官员谨尊上谕严格执行此项谕令,违者查到实凭依律从重处罚。各处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朝着上京的的方向无一不膜拜,感谢上天给他们送来了这么一个好皇帝。而史书的记载却是很普通“世宗是这个皇朝最昌盛的时期。”没有宏篇大幅彰显世宗的丰功伟绩;就是这么几个最普通的字斟句酌。
如果说用八个字来来形容;那“日不拾遗;夜不闭户”是最好的写照。
信步走在繁华的都城上;到处是迎风飘展的旗号在风中飒飒作响;无一不是都城有名的商家;琳琅满目的商品;喧闹而又透着喜悦的叫卖声招呼声;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处处彰显都城的不同。
琳琅街名符其实,是整个京城最热闹也是最繁华的地方,坐镇这里的商家无一不是权门富贵。整个琳琅街最出名的是三个地方;一个是名人墨客最爱的地方;谓之“微墨轩”,一个是闺门名秀最爱的地方。称之“微染轩”,还有一个就是天下食客最爱的地方,“微茗轩”,那个食物那叫一个美呀!尝过的人无不留连忘返。
“微茗轩”,三个斗大的烫金字映在眼睑里,感觉到自己的肚子越来越饿了。挺挺身,转身迈进这个宽敞的酒楼,天下闻名的食之居。伶俐的店小二立马跑过来,脸上堆笑嘴里说着客套的话:“这位客官,你要雅间还是等着和人拼桌呀?”边说边用右手殷勤引人上楼。我环视了一楼闹盈盈的场面,鼻间全是各色美味佳肴的气息。甩了甩头,咚咚向二楼的楼梯跑上去。
“咪儿,咪儿,别跑,别跑,停下来。。。。。。”身后传来主人焦急的呼唤声,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往以前我与主人经常停驻的雅间跑去,我的面前浮现了那馋涎欲滴的美味,那舒适的座椅,那熟悉的一切,都宛如在眼前,紧紧地吸引着我,让我再也不顾得主人的呼喊,径直跑到湘竹阁门口。“啊呀!这是哪里来的野猫呀?小二,小二,快把它轰出去!快点!恶心死了!”突然出现的我把姗姗而来的贵客给吓了一跳,惊叫声响彻云霄,让本来安静幽雅的二楼雅间顿时出现了混乱。门忽然打开,一张俊雅的脸蛋探了出来,硬朗的眉毛,方正的脸庞,炯然有神的眼光,让人不可逼视。喧杂声一下子停止了,都静静地观察着这人如何解决问题。
“各位各位,这是在下的猫儿,小猫调皮,惊了各位,扰了各位的雅兴,在此舒畅表示歉意,大家不要在意了,尽情吃喝,在座各位的钱资就由在下来支付吧!算是压惊,多多谅解!过来,咪儿,别再吓着人家了。”
“咪儿,咪儿,你这只顽皮猫,总算找到你了。”我闻声抬头看看舒畅,又看看主人,主人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急不可耐地抱起我,想大踏步走出二楼,只是左侧的手腕被抓住了,用力一甩,怎么也甩不脱,一下子怔在那里。“燕磊,还生畅哥哥的气?有话坐下来好好说,别再小孩子气了。”转身出来面对着雅间里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人,一抱拳,展颜露出笑容,“诸位,这是我的小弟兄,久别已久,谢天谢地感谢上天再让我们重逢,所以请大家谅解,我们有话要说。”伸手一把把主人搂在怀里,主人的脸腾地红了,在舒畅的怀里别扭地动着。舒畅再也不顾众人的的注视,怀抱佳人,关上了湘竹阁的门,把外面的喧嚷置之脑后,只是专心眼前的人儿。
还是一样的装饰,绣有湘妃竹的绣屏静静地围在四周,把人儿与外间的嘈杂鲜明分置开来。临窗的案几上摆着装有鲜花的瓷瓶,淡雅的香味扑面而来。窗格子还是古朴简约的镂空花雕,用秀逸的剪纸点缀其中,或是梅妻鹤子,或是空谷幽兰,或是富贵牡丹。或是凌雪寒梅。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节 借据(一)
江南,煦锦小城,春暖花开莺飞草长的时节,小桥流水边的柳树开始舒展了自己的柔美,丝丝柔柔;静显江南景致的委婉动人;犹如江南名闺中的小姐;端雅秀丽。
天刚蒙蒙亮;静谧的煦锦小城苏醒了。东南西北的四个城门开始打开;进城出城的人员来来往往;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和主人趁着蔡府管家石管家吩咐府中各人准备工作迎接贵客的时机偷偷从府邸的偏门溜之大吉;开始我们一天的快乐日子。主人身着锦蓝色的长袍;乌黑的长发用同色的缎带捆绑着;一个俊秀灵气的潇洒的富家公子哥。
“咪儿;一会儿不要乱跑;知道吗?不然我不找你了;你再也不能吃到我给你准备的美味了。”我咪呜了一声;算是回应主的人的问话;想想主人才不会这么狠心肠呢!但是想到再也见不到主人;吃不到她做的美味;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呢!今天主人给我做了一件漂亮的小坎肩;绣有本猫花间戏蝶的图;披在我的身上;暖和极了;颈上系了一个蓝色的蝴蝶结;和主人锦蓝色的衣服相衬;嗨!我比这城里的任一小猫要帅呢!
在主人的怀抱里;我舒适地躺着。耳边传来人来人往的喧闹声、叫卖声。闻到沉香楼飘来的美味,我的口水差不多要流出来了,嘴里不时地咪呜咪呜地叫着,催着主人给我解馋。主人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身体,向沉香楼走去。
迎面正中是一块宽大的牌匾,上书“沉香楼”沉稳有力的三字,据说这是沉香楼初建时请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大家褚怀素亲笔写成,褚怀素向来有点愤世嫉俗,当时很多的达官贵人请他题跋,他都置之不理,也不知道是谁有那么大的面子请得动他,为这沉香楼增添这一笔光彩。这也是沉香楼吸引人的其中一个原因。
“三公子;您来了;今天还是按照老规矩吗?还是……”小二殷勤地上前打招呼;一边问一边堆上世故的笑容。
“老规矩;小二;我的那个位置还没有人吧?”主人清洌的语音出口;小二忙不停地摆手;嘴里说着:“哪能呢?谁都知道那个位置是三公子您的,谁也没有您这么早就来光临了,我们掌柜的都说了:要是有人比三公子来得还早,也得让他把给你的位子给让出来。就承您这点,我怎么地也得办好不是?”
“好,先来一壶雨前清茶,菜一会再上吧!给我的猫儿煎几条小鱼一起上吧!”
“好咧!就按您的吩咐!三公子您稍候,小的马上给您拿来。”
我听到有好吃的,在主人的怀里就不安分了,扭了扭身子,主人叹了口气,把我放下来,我登登登跑到沉香楼二楼的清兰居靠窗的位置上,用力一跃,哈哈,就是我的宝座了,上面还是铺了软软的锦垫,那个真的是叫舒服。主人潇洒的身影也到了,悠闲自在地手捧一杯香茗,身靠着椅垫,眼睛望着窗外的风景,确切地说是沉香楼对面的一品楼。
一品楼是文人墨客这些雅人爱去的地方,也是商贾士人爱流连的地方,更是平常老百姓常去的地方,这幢楼分上下三层,一层是平常老百姓聚会的地方,二楼是商贾文人墨客的地方,三楼据说只招待京城来的贵客,到底接待了多少,这个确定的数目谁也说不清楚。煦锦老百姓只记得沉香楼和一品楼是同时开张的,上面的匾额也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唯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进了这里,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听到,标准的消息中转站。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茶点收费公道并且味道确实可以,这也是老百姓称赞的地方。
此刻的一品楼人越来越多,一楼的大厅里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二楼也一样的差不多满席。不一样,这和平时的一品楼不一样,主人的眉毛不自觉地蹙了起来。耳边传来一品楼的争执声。
“王小三,你肯定听错了。那个钱是孙二借给毛大的五百两银子。而不是毛大借孙二的钱。
”
“是的,我也听说了!是毛大家弟媳妇家盖房子,毛大向孙二借的。”
“不是,不是,我听说的是孙二家自己盖的房子,向毛大借的钱。”
“可我听说的是孙二信誓旦旦地说他从来没有借过毛大的钱,而是毛大想赖他的帐。你们也知道毛大是个很小气的人,要向他借钱,没门的!”
“孙二是这么说,可毛大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说有借据在他手中,上面有他俩的手印子呢!这个可不能赖帐的。”
“可孙二说是那天他们俩到了街边的小酒馆里喝完酒以后才借给他钱的,你们也知道孙二平时的为人,大伙儿有点事情央求他,他也是笑咪咪帮人的,所以我相信孙二。”
“是呀!是呀!这个说起来不象是毛大的做法,他为人这么吝啬,让他去请人喝酒,没门,更加不用说借钱给人家了。”
“不错,不错,上次我和我娘子在街上买东西她突然不适要去看大夫,我一下子没有那么多现钱带在身上,当时刚好碰到毛大,向他借钱,说好回到家马上还他的,可你们知道他怎么说:还是那句话,没钱。就自顾自走人了,没有人情味,算起来他还是我的本家远房亲戚呢!”
“孙二也说了,他也有同样的借据在手中,上面也有毛大的手印子按着,白纸黑字,不怕毛大不认帐。”
“哦!这是谁说的?”一个身穿粗布长袍的年青人拦住了要上楼的一位着酱红色锦袍的人儿。
“哟!贾掌柜的,您说的都是真的?那可有好戏看了。”
“那当然,在下从不说谎。今天这个案子都闹到府衙了。有兴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