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祭文写的骈四骊六,又没有标点,林清华看得头昏脑涨,但大意还是看懂了,都是一些赞扬左良玉的话,并且在文章中对左梦庚极为拉拢,同时也提到了林清华,胜赞他们都是朝廷栋梁。林清华为了看懂,不得不用毛笔在那些句子后面打上标点符号,其实他在开始时就考虑过在《号角》中推广标点符号的,但随即又想到读书人的顽固性,所以就没有推广,而且《号角》的字也是从上往下写的,符合当时的书写习惯。
  就在林清华准备研究下一篇文章时,洪熙官跑进了议事厅,他说道:“侯爷,有紧急军情!”
  随后林清华召集镇虏军中的高级军官,在议事厅中听洪熙官介绍军情。
  洪熙官道:“刚刚收到汝宁城送来的情报,盘踞徐州的清军在得到南下清军的支援后,立即派出八万人,向西快速挺进,已推进到离汝宁城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了,看样子他们的目标不是扬州,而是汝宁。另外,根据前几天陕西传来的情报,清军数万精锐正在向武关集结,似有出关之意,其目标不明,但很可能是冲着我们而来。自从左梦庚撤退后,豫西已无大明军队,所以清军出关后,我军将直接面对清军。”
  林清华道:“左梦庚那边有什么动静?”
  洪熙官道:“细作曾化装成苦力,在左良玉出殡那天混进了左府,发现左府中出现了几个操关外口音的人,但未能弄明白他们的身份,后来在他们走后曾派人跟踪,发现他们十几个人均骑马向北而去,并一直跑到豫西南,接着就把我们的人甩掉了。”
  林清华点点头,说道:“看来我们已成了鞑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我看他们此次就是想一举消灭我们,而且似乎还与左梦庚达成了某种协议,这一下我们可是四面楚歌呀!”话还未说完,门外的卫兵进来禀报,说门外有一细作求见。
  那细作进门后便将一张纸条交给洪熙官。洪熙官接过看看,神色一凛,又将纸条交给林清华。林清华看了看,撕掉纸条,说道:“直隶南边来的消息,鞑子的摄政王多尔衮亲率十五万大军,由北京南下,一路偃旗息鼓,现在已到离黄河北岸一百多里的地方,可能将进攻开封。”
  听完这话,众人都是一惊,都望向林清华。
  林清华扫了一眼众人,指着地图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他们来了,那么我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现在开封城里只有陈将军率领的第一师和第二师,力量薄弱,虽然还有两万多新收编的部队,但其战斗力极差,不能依持。”说完他望向众人,说道:“刘赫!”
  刘赫闻声,立即站了出来,道:“末将在!”
  林清华道:“你现在就率领第三师和第一民兵师携带五十门大炮前往开封,协助陈将军守城,一定要把清军给我挡在开封以北!除非清军绕开开封南下,否则不许出战!若是清军绕开开封城,那么你们就派出一半的军队,尾随清军,把它给我拖住!拖一天算一天!” 
  “末将遵命!”
  “秦侃!”
  “末将在!”
  “汝宁城虽小,但却是我军东面的门户,现在只有一个团的镇虏军和几万新编的部队,守卫力量不强。你马上率领第四师和第二民兵师前往汝宁支援,也携带五十门大炮。你的任务和刘赫的一样,也是尽量拖住清军,不使其绕道西进,坚决把它挡在东边!”说完林清华重重的在地图上锤了一拳。
  “末将遵命!”秦侃说完还行了个军礼。
  林清华继续道:“马满原!”
  马满原应声道:“末将在!”
  “你的骑兵师组建得怎么样了?”
  “目前人数虽凑够了,但训练仍是不足,恐怕难以与清军直接对抗,不过我带回来的那四千老兵还是可以一战的。”马满原沉声道。
  林清华道:“我给你的任务是与西平寨中的民兵一起坚守西平寨,你要把亲兵分成两部,新兵守寨,老兵集结待命,随时听候我的命令,命令一到立即出发!”
  “末将遵命!”马满原大声道。
  林清华道:“剩下的人与本侯一起出征!现在大家各自回营,前往支援的部队立即出发,其他的部队抓紧时间做好出征的准备!”随后,林清华迅速赶到军校,宣布游击战培训班正式结业,所有军官立即前往各寨,准备率领各自的游击队配合镇虏军作战,同时派人向南京报信,请求朝廷派兵进攻徐州,以牵制清军。
  三天以后,汝宁城郊,齐家村。天色将晚,村子里的村民两天前就举家搬到汝宁城中去了,但村子里还是有炊烟袅袅升起。一支三百人的民兵部队正驻守在此,伙夫正在做晚饭。离村子一里多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树林边最高的一棵树上爬着两个人,他们都是这支民兵部队的成员,一个叫土根,一个叫柱子,队长派他们侦察敌情。
  柱子坐在一根粗树枝上,一边摆弄着火绳枪,一边小声唱着歌:“……在那密密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弟兄们的宿营地,在那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土根轻轻推了他一把,说道:“别唱了,小心没发现清兵,反而把清兵给引来了!”柱子停下歌唱,说道:“队长教的《民兵之歌》真好听,听说是威毅侯亲自编的呢!威毅侯真了不起!”
  突然,土根“嘘”了一声,用手指着远方,道:“看,好象有两个骑兵过来了!”柱子顺着手指望去,果然看到两名骑兵向这里跑来,不一会儿就跑到了跟前。“是清军的前队探马!看来清军的大部队不远了!准备射击!”土根命令道。
  两人同时举起了手中的火绳枪,瞄准着越来越近的清军骑兵。“开火!”随着土根的命令,两声清脆的枪声先后响起,惊起一阵飞鸟,两名清军骑兵一个当即坠马,一个负伤逃跑。 
  土根骂道:“混蛋!老刘头造的枪真烂!下次我一定找队长要个好点的枪!”随后两人跳下树来,跑到清军骑兵尸体旁,仔细搜了搜,然后立即扛着枪向村子里跑去,柱子将从清兵身上扯下来的褡裢搭在肩膀上,一边跑一边唱:“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土根不知道的是,他刚才所打的那一枪注定要载入史册,因为随着这一声枪响,一场被称为“中原大会战”的大规模战役就此拉开了帷幕,而他的那一枪正是这场战役的第一枪!
  (第二章完。请继续欣赏第三章《烈火凤凰》!) 
 
 
 
  
 正文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一节
 
  公元1645年,即大明中兴元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清军调集三路大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同时进攻河南,妄图一举消灭林清华的势力,以便为其南下解除后顾之忧。战斗首先在汝宁城郊打响,一支三百名民兵组成的游击队在齐家村与清军前锋相遇,在随后赶来的镇虏军一个师和一个民兵师的支援下,明军击退了清军前锋进攻,并成功的将清军大军拖住,使其不能前往河南中部集结。与此同时,多尔衮亲自指挥的十余万人马渡过黄河,一面派小部队佯攻开封城,而多尔衮则亲率大军赶往河南中部,但其计划被明军识破,加上一路上游击队的伏击和骚扰,使其补给线中断,为了保证大军粮草供应,多尔衮不得不改变计划,由佯攻开封变为强攻开封。这样一来,清军数路大军集结于河南中部,然后一举攻破明军指挥中枢西平寨的战略企图落空,战斗同时在北线、西线和东线打响,一场规模空前的“中原大会战”正式开始!
  西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阴天,夜,将近子时,伸手不见五指。
  清武英郡王阿济格站在自己的中军大帐门口,他抬头望望天,但什么也看不见,他将目光放平,扫视了一眼大营,在摇曳的火把光亮的照耀下,大营中的帐篷影子晃来晃去,跟帐篷影子一起晃动的是几个离自己很近的卫兵的黑色影子,随着火把上火苗的晃动,所有的影子都是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显得那样的诡异,而四周的静谧更增添了这种诡异感。
  阿济格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战,伸手将身上披着的褂子拉紧了些。“那个姓林的小子可真是狡猾,不知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阿济格心里恨恨的想道,“哼!跟本王斗,你还嫩了点儿!等明天天一亮,本王的骑兵就能看见那些该死的陷阱和壕沟,到时候就要你的好看!哈哈哈,你哪儿不选偏偏选这么个一马平川的地方跟本王决战,真是蠢的不可救药!”想到这里,阿济格觉得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于是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搂着个从西安城里抢来的美女放心的睡了。
  就在阿济格在做着春梦的时候,大明威毅侯、豫鲁督师林清华却没有睡,他甚至都不在自己的大营里,此时的他正站在白河的河堤上,指挥着部下挖堤。
  阿济格率陕西清军主力八万人出武关后,林清华派出的探马就探明了清军的动向,综合从开封和汝宁传来的消息,林清华判断清军可能想先于一处集结,然后集中数十万人马,一举攻克西平寨。他一边传令汝宁和开封守军,无论如何都要把清军拖住,而他自己则亲率镇虏军六万人,并集合了附近寨子的两万民兵和少林寺前来支援的一千僧兵,一共八万一千人,向西迎击阿济格的西路清军,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从各寨征调来的二十万民伕,他们全部拿着铁锹,推着独轮车。
  林清华站在河堤之上,望着远方传来的那若明若暗的光亮,他分不请是清军的还是镇虏军的,他只知道清军所处的位置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好了。此地名曰“斜子洼”,顾名思义它是一块洼地,只是由于它凹下去的并不明显,所以不仔细查看是看不出来的。“斜子洼”紧邻白河,每到洪水季节,白河中水流不畅,便会水漫“斜子洼”,它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湖,是因为它略微向南倾斜,而且南边十余里处有一个长三里多的豁口,流入洼中的洪水就会从此豁口流到南边的一个地势低洼的河里。
  “斜子洼”位于后世所称的南阳平原的南边,武关的东南,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和地势,林清华还是与一位老学究聊天时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清华决定就在此地为西路清军设一个陷阱。
  他率领部队先行赶到“斜子洼”,命令众人在洼中各处挖出一些深浅不一的沟,一般为十余丈长、一丈余宽,深三尺至七尺。挖好以后,林清华命人用草席将沟蒙上,里面用几根细竹竿撑起,在草席的两边各用两个铁钉钉在泥土之中,然后用浮土和草皮将草席盖上,从远处看,若是不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
  这些工作完成后,林清华命民伕和两万民兵全部转移到南边豁口处,并立即动手修一条土坝,在土坝的北边一百丈处同时挖三条宽两丈、深五尺、与土坝等长的壕沟,为了尽快完成这些工作,所有的民伕和民兵已奋战了两天一夜,在天黑下来后,整个工程已全部完工。
  就在民伕们拼命挖沟的时候,林清华派去引诱清军的四千名马满原的骑兵已成功将清军引诱到“斜子洼”,并在此与早已待命已久的镇虏军主力部队合兵一处,而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双方在天黑以前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交战,但在天黑以后就各自罢兵回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