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鹭山庄谋杀案-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警官昨晚没睡觉吧? 听说干公安工作的喜欢晚上工作,是不是晚上思路比白天清晰?〃

    文静没有睁开眼,心里想着刚刚参加工作时,听老同志回忆说,七十年代公安系统大部分人都喜欢加夜班,借口就是晚上比白天思路清晰。但实际上晚上加班有三角钱的加班费,三角钱在那年代,是一包好一点的香烟钱。有人算过细帐,假如加班多几天,烟瘾不大的话,一个月的烟钱不用管老婆要了。想到这,文静笑了笑,睁开眼睛说:〃我想祁局长昨晚也没睡好吧?〃

    〃岂止是没睡好,简直就是一夜未眠。〃说罢,还证实般地揉了揉腰。

    〃可以理解。毕竟死了三个人都是你的部下,一定是关系很铁的部下?〃

    〃张威和王若珍是很铁, 瞿奇谈不上。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要把瞿奇留下来?我本来打算安排纪委的人星期一找他谈话的,哪里想到他会自杀。〃

    〃纪委?你是指的你局里的纪律检察委员会?〃

    〃是啊。 上个月有人举报瞿奇挪用了移民资金,而且数量惊人,高达千万元。这些人,手里一有钱,眼睛都会绿,想着法子往自己腰包里揣。他就不想想,那是能挪用的钱吗?〃

    〃有证据吗?〃

    〃纪委的人还没有查, 不过我想拿到证据轻而易举。物质不灭吗,那么一大笔钱,总得有个来龙去脉。〃

    〃那纪委的人准备找瞿奇谈什么?〃

    〃具体谈什么, 我还没有听汇报。不过我的意思已经跟他们讲了,先谈一次,给他一个主动交待的机会,对干部还是要以教育为主吗。〃

    〃那祁局长的意思,瞿奇是畏罪自杀了?〃

    祁梅表情惊诧地盯着文静,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是:除了自杀,还会是别的什么吗?

    〃假如瞿奇是畏罪自杀,那么张威和王若珍也是畏罪自杀吗?〃

    祁梅的表情越发惊异了。

    〃张威和王若珍是自杀?〃

    这回轮到文静表情惊异了。

    〃你是说张威和王若珍是被杀?被谁杀?〃

    〃文警官,你昨晚想了一夜,就想出这些结论?〃

    〃结论不是靠想能想出来的。〃

    〃据我看, 张威和王若珍是被瞿奇毒杀的,杀死这两人后,瞿奇再上吊自杀。当然这仅仅是我的猜测。〃

    〃那瞿奇为什么要杀张威和王若珍呢?〃

    〃这我可猜不出来了。〃

    〃但你猜得出来瞿奇杀死了张威和王若珍?〃

    〃这不是明摆着吗? 当时二楼只住着他们三个人,没有外人进入,也没有外人投毒,张威和王若珍又没有自杀的动机,除了瞿奇还会是谁干的?〃

    〃那怎么解释张威和王若珍手机包里的毒药瓶子呢?〃

    祁梅好象耐住性子般地说:〃那不会是瞿奇放进去的吗?〃

    文静没有再意祁梅的语气中的轻视。

    〃按照祁局长的思路, 瞿奇先设法进入张威和王若珍的房间,将毒药放进茶杯里以后,又出了房间。等到估计毒药毒死那两人之后,再次进入房间,将毒药瓶放进两人的手机包里,清除自己进入的痕迹,制造两人服毒自杀的伪造现场。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上吊自杀?〃

    〃大致如此。〃

    〃可是为什么要放两瓶毒药呢?〃

    〃不知道,也许是想伪装得像一点儿吧?〃

    〃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另外哪种可能?〃

    〃张威和王若珍杀死瞿奇后服毒自杀?〃

    祁梅像是被谁触到痒处一般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欢畅自然,笑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文静不动声色地等待祁梅从失态中恢复过来。

    〃文警官,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瞿奇怎么会俯首帖耳地让别人勒住脖子吊死呢?〃

    〃若是先行麻醉呢?〃

    〃但现场没有发现麻醉品呀?〃

    文静淡淡一笑。

    〃我看另外的可能还真有。〃

    〃请讲。〃

    〃三个人兴许都是自杀。〃

    文静默默无声地陷入沉思。

    五

    中午祁梅坐东请文静在这家农舍吃了一顿便饭。

    祁梅讲了许多三个死者的情况,特别是张威与王若珍的关系,给文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说到最后,文静与祁梅对案情分析始终无法一致。

    祁梅认定可能只有两种:三个人自杀或瞿奇杀人后自杀。而文静却在这两种可能之后认定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张威与王若珍杀死瞿奇后自杀。

    下午向局领导汇报时,文静特意附带着将这一分歧述说了一遍,刘副局长说:〃祁梅其实是肯定瞿奇的死不可能是他杀?有更多的依据吗?〃

    文静在与刘副局长探讨时,同来的杜局长没有说一句话,这让文静忐忑不安。

    杜局长也是刑警出身,他的左腮下长着一颗痔,又黑又大,更奇的是痔上稀疏长着又长又软的胡须。他思索时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垂着眼皮用手摩挲着痔上的胡须,跟他处久的人,都知道接下来十有八九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果不其然, 杜局长突然打断了文静与刘副局长的探讨,双臂叠抱胸前说:〃你们先别说那么多。我问你文静,自杀或他杀的二种可能中,你倾向哪种可能?〃

    〃他杀。〃

    〃说说看?〃

    文静将昨夜假设的过程述说了一遍。杜局长显然对风扇钩上拴绳索的顺序独有兴趣。他站起身来问文静:〃我的身材与瞿奇差不多吧?〃

    文静笑着说:〃不知道,反正你和瞿奇都比我高。〃

    杜局长没有笑,只是说:〃那就行了。〃说罢也站在那张凳子上,抬起手在风扇吊钩上比划着。

    〃文静想的有道理。个子高的人,最顺手的顺序是由外往里绕四圈,然后打结,个子矮的人,最顺手的顺序是由里往外绕四圈,然后打结。拴绳索的人,是瞿奇自己也好,是别人也罢,都不会考虑到顺序的区别,没有刻意为之的必要,怎么顺手怎么来。文静你想到这一点,是不是想证明拴绳索的有可能不是瞿奇自己?〃

    文静点点头。

    〃再加上你的关于本能可能阻止自杀的分析, 由此断定他杀的可能性高于自杀的可能性?〃

    文静又点了点头。

    杜局长又开始摩挲胡须了。

    刘副局长问文静:〃文静,你注意到那根绳子了吗?〃

    文静不解其意地问:〃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那根绳子是用三根细绳编起来的,就像你们女同志编辫子那样。〃

    文静后悔自己的疏忽。

    〃是不是编得又紧又齐整?〃

    这回是刘副局长笑了。

    文静突然想起一件往事。

    在她女儿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文静加夜班,早晨回家时,看见女儿的辫子编得又松又乱,女儿说是爸爸编的。文静不高兴地动手重新编,丈夫在一旁委屈地说:他早上起来编辫子就编了足足有一个多小时。但总是编不好。男人虽然手劲大,但编辫子总是编得又松又散,这是因为不会用巧劲。

    〃刘副局长,你的意思,那根绳子至少不是瞿奇编的?〃

    〃那也不一定。我见过有的男性精于女工,打毛衣打得比女人都要精致。〃

    杜局长说: 〃这就有意思了。你可以查一查瞿奇是不是老刘说的那种精于女工的男人。假如不是,那根绳子就有可能不是瞿奇编的。不是瞿奇编的,就有可能不是他带来的绳子,不是他带来的绳子,就有可能是别人的绳子。别人的绳子吊死了瞿奇,瞿奇自杀可能就又减小了。〃

    文静哈哈笑起来说: 〃杜局长怎么像是说顺口溜,一顺顺出这么多可能。杜局长你到底想说什么?〃

    刘副局长说:〃杜局长的意思,你可以深入查查瞿奇。〃

    文静乐了,试探地问:〃那么两位局长同意立案了?〃

    六

    文静把专案组总部放在了白鹭山庄。

    她把陆续赶到的警员分成了四个组。第一组常驻白鹭山庄,其责一是负责汇总各方调查情况,全面协调调查工作;二是就近在三多桥村范围内深入摸排,以期获得新的线索。

    另外三个组分赴涪陵、万县、长寿三地,针对瞿奇、张威和王若珍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

    涪陵、万县和长寿三地的调查进展很快,到五月十六日下午,基本情况都汇集到白鹭山庄。

    文静似乎已经摸到案情的脉络。

    瞿奇、张威与王若珍都有挪用大笔移民资金的事实,尽管挪用的数额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儿三人惊人地相似,文静断定绝非巧合。

    三个人挪用的移民资金中都有一笔下落不明,瞿奇是200万,张威是500万,王若珍是300万。下落不明意味着性质的不同。

    移民资金的挪用,不管是用于修建宾馆还是盖了宿舍楼,都找得到归处,而下落不明,就有可能是为自己的一已私利而藏匿,挪用是违纪,藏匿是贪污,二者相较,当然贪污是重罪。挪用与贪污的罪行程度,应该是检察机关的业务范围。而从文静办案的角度,文静想弄清楚的是,这三笔下落不明的款项是不是相互独立的。

    从汇集上来的材料看, 瞿奇是在上个月,也就是4月21日,口授县国土局出纳一次性支取出现金200万。 出纳回忆说,当时很为难,担心从银行取不出那么多现金。但瞿奇很强硬,也很急,说是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取出来。至于这笔钱取出来做什么用,瞿奇只字未提。而与瞿奇相似的是,张威与王若珍也都是在瞿奇之前提取过现金。尽管张威与王若珍提取现金时没有表现出瞿奇那般的急迫,但都是现金,都是没有提及用途,到最后都是下落不明,这就是文静断定绝非巧合的初始原因。

    假如说,提取现金是防止事发东窗的预防措施,显然是自欺欺人,这比那种隐蔽性的转帐方式贪污更公开,何况这三个人拿到现金后都在财务上签了字,签了字就等于说自己承认拿到了这笔钱。那么即是说,这是一种公开的行为,暗含着一种说法:我先用这笔钱,以后我会拿回来。

    为什么张威、王若珍与瞿奇都会急于用这么一大笔钱?而且为什么都一定是现金?

    现金最大的便利,就是便于移动。这三个人非现金不可也一定是想避免转帐的周折。而转帐的周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耗费时间。与此看来,这三个人都是想尽快拿到钱,尽快拿到钱还是为了能尽快用钱,什么用途使得他们要尽快拿到,尽快的使用?最有可能的是他们都遇到了突发性的事件,突发性的用钱事件,譬如天灾人祸,譬如商机财运,可是从调查情况看,他们取钱之前没有任何这些突发事件发生的现象,而且从什么地方都没有找到钱的下落。个人没有遇到用钱的突发事件,钱又没有了下落,可是支取时又非现金不可,那么另一种可能是,不是他们自己急于用钱,而是别人急于用钱。

    假如这种可能存在,那么张威、王若珍与瞿奇三人支出的下落不明的现金就不是各不相关的三个独立事件,而是发生在不同地方,由不同的人支取出现金来的相互关联的事件。

    这三笔钱很有可能是三个人死在白鹭山庄的直接原因,不管是自杀还是他杀。文静决定继续按照这个思路推导下去。

    一种可能是,张威、王若珍与瞿奇各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