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秀田家女+番外 作者:不爱钱只爱财(潇湘vip2014.7.26正文完结)-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甜点心是可以做烤蛋糕的。只是烤盘是铜的,造价比较高,所以姜暖没有定制多少,这次她在两处铺子里一走动,发现还是烤制的蜂蜜蛋糕销路更好,于是决定回去就赶紧再定制一些烤盘去,这样才能扩大产量。

    在逍遥王府住了些日子,姜暖发现那里集中住的都是高门大户,房子一处连着一处,其实买东西并不高方便。她盘算着在靠近王府的地方也开一处甜点心试试水,先租房子,看看销路如何再决定买不买铺子。

    要做的事情太多,一件一件的堆在姜暖心里,因此她在城里巡视了一圈后就租了辆马车回了尚武庄,手里还提着不少采买的平日生活用的杂物。

    坚持着走了一半路,实在是提不动了,姜暖只好把手里的东西都先放到了地上,她甩着两条酸痛的手臂活动着,龇牙咧嘴地说道:“这道还是得修!”

    ------题外话------

    564851910廿良人感谢您投出的宝贵月票!鞠躬!

    这一章字数不多,不算~

    七点才回,先写这么多。请谅解!俺不是故意偷懒忽悠~

    先吃饭去,今夜无论如何不欠债~

 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好如初

    又换了两次手才把那一大堆零七八碎的东西提回尚武庄。还没有到家门口,远远地姜暖就看见有好几个人围在一起往庄子口张望,她才一露头,那些人就迎了上来。

    “东家,进皇城了?”

    “这买的啥啊,死沉死沉的。”

    “来来来。您松手,让我家二小子帮您提着……”

    姜暖脸上挂着笑,也不客气,把手里的东西都递给了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男人女人们……乡下人相对实在,有事儿都挂在脸上,只看他们的脸色姜暖就知道这些人是有事儿来求自己的。

    口中打着招呼,姜暖开了院门把大家都让了进去,只是这些人看到姜暖家屋里屋外都是纤尘不染的样子,谁也没敢往她家正房里迈步。

    从厨房里提着那柄‘保温壶’出来,见到那几个人都坐在了槐树下的石凳上,大冬天的坐这个石凳子?姜暖只觉得自己屁股下面一阵发凉。不过,她还是一手端着放了茶杯的托盘走了过去。

    “嫂子,有事吧?”姜暖一边给大家倒水,一边对着这堆人里唯一的熟人问道。

    这个妇人现在也在姜暖的点心作坊里帮工。娘家姓张,夫家姓刘,这个刘张氏人极干净爽利,娘家穷,姊妹四个,嫁到尚武庄三年,如今一个儿子才两岁,原本两口子是包租了娇娇娘的三亩地,可自打添了孩子,在加上刚成亲的时候婆婆生了一场大病,看病吃药再加上补身子,两口子一下就落下了饥荒,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吧。好在这两口子都是手脚麻利的,再加上岁数不大心眼儿活泛,去年农忙一过,刘张氏就把家丢给丈夫和婆婆,她自己求了姜暖进了她的点心作坊。现在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银子拿,欠人家的钱都是亲戚朋友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银子,拖了三年终于还上了一半,这让刘张氏对姜暖是格外的感恩戴德!她是个要脸面的人,因为欠了钱还不上,嫌寒颤,她都两年没有回娘家了……

    “是有。”刘张氏接过姜暖手中‘穿着衣服’的保温茶壶看看了,接着把余下的茶杯里倒上水:“东家,您是净鼓捣这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您是长了个啥脑袋啊。”她佩服姜暖,同样是女人,姜暖也是自己过日子,还带着个兄弟。看看人家把日子过得是有多滋润!同样有手有脚,自己就没东家的那个灵便的脑袋瓜子,所以只好踏踏实实地跟着人家好好干了。

    刘张氏觉得自己是跟对了人了,东家心眼好心不黑。即便是过年停工的日子作坊里的银子也是按月照发,这是作坊里的帮工的人谁都没有想到的。那次从青山手里接过银子的时候,她只觉得烫手!心里早就做了决定:以后只有好好干,才能对得起这么仁义的东家。而跟着这样的东家早晚也能把家里的小日子过起来。

    姜暖笑了笑。她来自现代社会,这些东西都不是她想出来的,只不过是被她拿来用一用罢了,所以她也没啥好谦虚的。

    “这……”刘张氏把茶壶放到了石桌上,用手指着围坐的一圈人,还有立在在姜暖家门口不敢过来的几个女人说道:“这几个都是我娘家的亲戚和街坊。”

    姜暖笑着对客人点头,然后招呼远远立在门口的那几个女人过来喝茶:“过来坐,我再去拿几把凳子出来。”

    “东家您别忙活。”刘张氏拉住姜暖一下把她按到空着的一张石凳上:“她们是怕您家这个狗子。”

    一阵冰凉的感觉这回是真的从屁股上一直窜到了脑袋顶,姜暖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她受不了凉,冬天的石凳已经在院子里冻的透透的,她这么毫无准备的坐上去已经是隐隐地觉得肚子疼了。咬牙忍了,才没被激得一下子弹起来。姜暖强忍着没有动。一桌子人围坐着,她要是龇牙咧嘴的起来,会显得太娇气。

    好汉脖子上被拴着链子,虎视眈眈地望着这一院子陌生人,全神戒备着。这么膘肥体胖地一只大狗凶巴巴地卧在那里,不怕的人少。

    接受了昨天的教训,姜暖决定除了夜里,还是把这个太爱兴奋的东西给拴起来,它现在这体重要是发起疯来,扑倒姜暖这样的绝对是小菜一碟!

    “我娘家在坡头村,那里靠着山,山下平整的田地都是那些兵老爷们的,而山又是石头山,要想开出块巴掌大的地方都难。村子里的壮劳力大多在跑马镇上打零工,村里闲着的女人劳力还是不少。初二的时候我和孩子他爹回了娘家。这是我出嫁以后第二次回去。”说到这里刘张氏眨巴眨巴眼睛,似是在稳定着自己的情绪。

    “我们欠了亲戚朋友二两多银子的外债,今年才有钱还上一些,真还多亏了在东家您这里挣下了几个钱。要不我没脸回娘家。”刘张氏对着姜暖说道。

    “那是你自己该得的。”姜暖知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道理,没钱的时候你便是再有志气又能怎样?欠钱还不上,对那些有良心的人是一种煎熬。现在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嗐!看我这是扯到哪里去了!”刘张氏一拍自己的脑门,又指指众人说道:“他们都是坡头村的,有我娘家亲戚还有街坊邻居,这个是我外甥,亲外甥啊!”她指着方才帮着姜暖提东西的一个半大孩子说道:“今年都十六了,还在家里呢。”

    一句话说得靠着老槐树站着的憨厚孩子脸腾地红了。

    “嫂子!”姜暖赶紧拉了她一下,这些庄户人家的孩子面皮薄,让刘张氏这么一说,那孩子站在那里明显地有些手足无措了。

    “嗐!东子,咱东家不会笑话你的。”意识到自己说的话让外甥难堪,刘张氏倒是觉得没啥:“东家,我就照直了说了,我回娘家的时候喝了几口烧酒,这脑子就懵了。给人家吹牛说我和东家您是说的上话的,还说东家您有多能干,谁跟着您都能过上好日子……总之当时越说越高兴,也不知道自己这嘴里到底都说了些啥呢,这不,今儿人家都过来了……我……”她有咽了口口水,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原来是这样。这些人都是来自己这里找活儿干的。姜暖笑眯眯地望了大伙儿一圈,然后拉着刘张氏的手热络地站了起来。她可是不能再坐这个石凳子了,现在她觉得屁股已经冻成了一块钢板了!

    借着与刘张氏亲热的姿势站起身,姜暖拉着她坐到了自己方才坐的凳子上,用手按住她要起来的身子,很热情的说道:“嫂子这么说不算吹牛,咱们就是能说的上话儿的。”

    一句话立时让刘张氏感动地愣住了,半天不知道说啥好。

    “既然都是嫂子您介绍来的,我虽然对大家不熟悉,但我信您的人品。你们都到庄子头上青山家去找青山登记一下,报报年岁名字。”

    昨天她就和青山粗粗地讲了一些自己今年的新想法。要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招进些新人来。他们分了工,姜暖主外青山主内。所有招人记账收银子以及每个月给大家发月份银子这些零七八碎的杂事都交给青山处理。而姜暖将集中精力‘开疆扩土’,主持大局!

    “都收下了?”刘张氏带来了七个人,只有她外甥是男的。点心作坊那边能收下这么多人么?

    姜暖示意大家先安静的坐下,因为有人已经心急火燎的奔着院门去了,唯恐登记的慢了东家就不要她们了。

    “坡头村离咱们这里有多远?你们每天上工来方便么?我这里倒是有个院子可以住,问题是这些嫂子婶子们有几个家里是离得了的?”姜暖看着她们问道。

    女人不挣钱,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里甚至还认为生女儿是赔钱货,可大多数女人,尤其是农村的女人在家里要干的活儿比男人还多。她们都要挑起家里所有的家务以及养育孩子的任务。没日没夜地如此操劳一生,很难有几个身体没有病痛的。大多在壮年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果然,姜暖这么一问,便有两三个人僵在了那里。今早天才亮她们是凑了钱包了一辆驴车来的尚武庄,当时脑子一热只想了这里有银子挣,可人家说的是实情啊,来回一趟要两个时辰!天天包驴车可是包不起的……

    “嫂子,您把咱作坊里的规矩和大伙都说说,愿意来的,身体没有病患的,就到青山那里去登记。暂时来不了的,也不急。啥时家里脱得开身了再过来也不迟。我这里帮工不是坐牢,每个月都是有两天休息时间。大伙儿想好了再决定。”

    人员的稳定是经营的基础,不管现代古代都是如此。姜暖这里也是需要稳定的人手。总不能才教会了做点心,家里这事儿那事儿的耽误了工作吧?

    亲自到旁边的院子里包了几包点心,姜暖给每位坡头村的人都带上一份。人家是冲着刘张氏的那张嘴来的,自己不能扫了她的面子。

    刘张氏平日和姜暖说话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两个人充其量也就算是半熟而已,她实在没有想到东家能对她这样,真是太让她长脸了!在同伴面前洋洋得意的同时她心里的那份感激已是溢于言表。

    七个人留下了五个。他们都坐着包的驴车又回了坡头村。先回去收拾好了再来。

    这一趟在姜暖的作坊里他们也是开了眼界的,再加上东家送的村子里的人谁都没有吃过的点心,以及姜暖给出的比镇子上任何一家打零工都要高出不少的工钱,可以想象这次出行对这个山村的震动会有多么巨大。

    送走了刘张氏众人,姜暖关了院门一头扎进屋里写写画画起来。半个时辰后,案几上铺着的一张宣纸被她写的满满堂堂的,上面都是她罗列出来的需要做的工作计划。

    好脑袋抵不过一个烂笔头。这是姜暖养成的为数不多的好习惯之一。她善于记录和整理文字,如此按照计划一条条地按照轻重缓急来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的有条不紊和从容。

    拿着那张纸,姜暖从头到尾又仔细的看过一遍后,才在那些文字的前面编起了先后顺序,落到第一位的还是那个一直无法解决的修路问题。

    “娇娇娘可是个硬骨头啊!这女人一天到晚大门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