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书’。”
“当年,满清统一天下,本来就满汉语言共用。清朝末年,满清已经被汉族同化的差不多了,八旗子弟也早已荒废、堕落,认识字的就不多了。到了民国,满清皇帝退位,为了避免被汉人迫害,满族人把姓都改了,更不敢说满语。文革时,有人把满语说成是”黑话“或”落后语言“,甚至有人还把听不懂汉语、不会说汉语、只会说本民族语的满族人说成是”黑五类“。满族人根本不敢讲本民族语言。最终使满族人逐渐放弃了满语,改用汉语。现在要找懂满语的人,谈何容易。”
“好在我收藏了一本‘满汉通译’,相当于一本‘满汉字典’,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落破秀才编撰的,是蝇头小楷的手抄本。就放在我的松涛轩。”
“走,今儿晚上我们就到你那儿,把这‘天书’给破译出来。”鬼子说。
“好,反正今儿晚上谁也睡不觉了,走吧。”
半仙到前台结了账。三个人叫辆出租车直奔潘家园。
半仙的松涛轩在潘家园古玩市场的正中位置。晚上10点多钟的潘家园,早已没有了白天的喧嚣热闹景象,似换下华丽戏装的演员。冷冷清清的街上,路灯发生惨淡的光,秋风吹起地上的落叶,偶尔窜出条野猫,更是凭添了一种惊悚的感觉。
我和鬼子、半仙,怀着几许兴奋、几许担心、几许期待、几许惊恐,还有一丝说不清的复杂心情,迈进了松涛轩的大门。
“嗨,半仙,你店里那个小姑娘呐?我说胜哥,你是没见过,那小姑娘那叫一个好身段。半仙,让你藏到哪去了?”鬼子说。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我说。
“呵呵,都几点了,人家早就下班了。鬼子,你那双色迷迷的眼睛,早晚把人家小姑娘吓跑了。改明儿,我雇个大妈来,省得你天天来我这勾搭良家妇女。”王半仙说着,搬过一付梯子,靠在一面墙地书柜上。“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鬼子,你替我上去取吧。”
“还是我来吧。鬼子今儿没少喝。”我说完,顺着梯子往上爬。
“最高的一排,中间位置,对,对,有一本《中国年鉴史》,对,就这本。”王半仙在下面指挥着说。
我捧着几个砖头厚的年鉴史爬下梯子,打开封面一瞧,2008年出版。
“靠,半仙,你……”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半仙接过我手中厚厚的《中国年鉴史》,掀开一半,中间露出一本古旧的线装书。
原来,半仙把厚厚的《中国年鉴史》中间挖空,旁边再用胶带封好,再将他视若珍宝的孤本藏在其中。移花接木,够隐蔽的。王半仙若是不说,任凭谁去找,也难于上青天。
王半仙拿过藏宝图、翻开“满汉通译”,静静地坐在那里对照查看。
估计今晚不要睡了。我找出了半仙的茶具,烧水,沏茶。
鬼子则顺着梯子,爬上爬下,专找厚厚的书翻腾。
“我说鬼子,你就别掂记半仙那几个孤本了。像半仙这么精的人,会把命根子重要的东西,藏在一个地方吗?!你就是把这屋里面的厚书都翻遍了也找不到另外几本滴。”我说。“你就消停消停吧,别折腾了。”
听了我的话,鬼子和我对坐在红木椅上,品着茶,有一搭没有一搭地说着话。半仙则聚精会神地翻看宝图和“满汉通译”,不时地用笔记着什么。
过了大约三个多小时,坐我对面的鬼子已响起了隆隆的鼾声,我也昏昏欲睡。
“醒醒,醒醒了。”半仙推了推我和鬼子,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终于搞清楚了。”
“真的是藏宝图?!”我和鬼子异口同声的问。
“哈哈哈,中了头彩!!!我可以确定,就是满清的藏宝图!!!”王半仙说。
☆、第一章 第一章第三节 藏宝图中蛛丝马迹的密秘
感谢各位书友的厚爱,新书需要大家的大力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的源泉。求点击、求评论、求推荐、求指正。多谢!多谢!
“真的?”鬼子惊喜地问。
“半仙你再说一遍。”我还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然,心里早就有感觉、有准备。可当半仙确认这半张羊皮纸就是藏宝图时,我和鬼子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惊喜。
王半仙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我可以肯定,是满清当年埋藏在关外的藏宝图!虽然只有半张。”
“来,看看我破译的成果。”半仙把图平摊在桌子上,图的边角用镇纸压好。又拿过自己做了标记几张纸以对照了一下。
“你们看,这里的两个字。”半仙用手指着图中上方靠右的两个字。
“这两个字,满语是‘图’、‘宝’两个字。按古代人从右向左书写的习惯顺序,就应该念‘宝图’。我猜测,另一半藏宝图上方,写的应该是‘大、清、藏’三个字,加在一起就是‘大清藏宝图’。”
“再来看图里面写的字。”半仙的指接着指向图内的小字和图画。我和鬼子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半仙手指指的地方,就像看见了传说中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一般。
“这道关隘上写的字是‘山海关’。关隘靠近左边的小字写的是‘第十峰’。”
“什么意思呐?”鬼子问。
“不知道。”半仙干脆地回答,“这些细节,短时间内,我也不能参详透。留着以后再慢慢研究吧!”
“下面这个城,写的是‘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这些弯曲的线条,应该指的是河流,但图中并没有明确标记河流的名字。”
“这些石头,是指山脉。图里面画的树,是指树林或是森林。”鬼子接着说,“这棵树还画歪了,树画的比别的树大,树枝还偏斜。”
“这些虚线,应该是代表地界区域,虚线内的字分别是‘建州’、‘叶赫’、‘哈达’、‘乌拉’、‘辉发’、‘野人’。应该是分指满清入关前女真各部。也就是建州女真、叶赫女真、哈达女真、乌拉女真、辉发女真和野人女真各部落。”
在今天俄罗斯远东库页岛一带的女真人被称为‘东海女真’,就是图中说的野人女真。在他们西边的女真人自然也就成了海西女真。叶赫部,因居地接近明镇北关,所以又称北关女真,大约在辽宁省辽源市一带。辉发女真,以居辉发河得名,原居萨哈连乌拉,就是现在的松花江下游地区。哈达部,满语写作Hada,意思是山峰。这个部落活动地区,大约在今天的辽宁省开原市一带。建州女真以及所属的浑河等部,在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一带。抚顺市的新宾县的赫图阿拉城,就是满清所说的‘龙兴之地’。后来,建州女真的势力大力扩展,东至鸭绿江,西抵抚顺市,南有辽宁县桓仁县境,北达图们江的区域,都是建州女真的地盘。
“这幅图的比例不太对呀!我记得野人女真好像是在黑龙江,靠近前苏联的地界。这图里的地方太大,有的地方太小。不成比例。”我说。
“毕竟是古代人,科技还不发达。地图不精准,也属正常。”半仙说,“据记载,明朝时,从贝加尔湖沿岸,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以及库页岛,今天俄罗斯的远东滨海地区都是女真人的地方。这么大地方,能在这半张图里描绘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说的也是。可这里也没有标记出宝藏在哪呀?!”鬼子瞅着图,一脸的忧郁。
“的确,图中除了关隘、城镇、山脉、河流,没有标记宝藏埋藏在哪个地方。”难道说,在另半张图上?那么,这半张藏宝图,画了这么多东西,又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故弄玄虚?我也纳闷起来。
“不是故弄玄虚。我猜测,这半张图是‘藏宝’和‘藏兵’两者兼而有之。”半仙说,“传说,清兵入关后,满清显贵中大多数人在大肆抢掠后,认为可以退兵了。把抢夺来的珍宝送回关内,安心享乐。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提出进兵中原。私下里却偷偷营建宝库。并将抢掠来的宝藏秘密运往关外,以备一旦中原战败,或者几世后如果满清被汉人驱逐出中原,八旗子弟仍能此宝藏东山再起,再度问鼎中原。毕竟,当时的满朝,那时还叫后金,和汉人相比,在人数上的相差太多。”
“多尔衮还比较明智。自古以来,外夷统治中原都没有长久的。元朝是这样,清朝也是这样。”我说。
“从这半张图来看,有宝藏的蛛丝马迹,也有兵力分布,关外战略部署的意味。”半仙说。
“可惜。年代久远,这些区域地界早已经模糊了,今非昔比了。”我说。
“如今,我们手中只有半张藏宝图。只能两步同时走。寻找另一半藏宝图,同时,做好准备,我们去关外寻找宝藏。”半仙说。
“半仙,你说,从满族入关到现在,几百年了,经历了那么多年战争,现在又到处都是城市开发,关外的煤矿、铁矿到处都是,那些宝藏还在吗?”鬼子担心地问道。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深有同感。
现代社会不同于古代,即使在清朝,也是地广人稀,特别是关外,满清也就是当时后金还相当于奴隶社会,当时的野人女真还处于半个刀耕火种时代,大片肥沃的黑土地,根本没有人开垦。即使清兵入关后,也禁止汉人进入关内。直到民国时期,大汉的汉人才涌入关内。而现在的东北和全国一样,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开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据说有着煤都之称的抚顺三分之一的城市下面挖煤都挖空了。
在西安,有人戏称,农民在自家后院随意挖几锹,都会挖出个古玩来。什么建筑工业挖出唐朝古董、建个车库挖出西汉贵族古墓等等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可这么多年,真就没听说在满清的故里、龙兴之地,挖出过什么稀罕物,至于宝藏,连影儿也听到过支言片语。
在清代以前,关外基本上属于蛮荒之地,听戏文里就知道,只有发配的犯人才往关外送,清朝时最著名的流放地是宁古塔,戏文里经常是动不动就发配犯人流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宁古塔就在现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即使没法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比,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挖出个什么象样的墓。过到关外农村的鬼子,也就是从深沟沟里用几管普通的钢笔诳了几个满清时的簪花之类的物件。
记得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具体哪一年记不太清了,听邻居说,河对面挖出了古墓,有多少多少黄金白银,传地神乎其神的。那时也没啥特让人激动的事,赶老远跑去,远远的就见看热闹的人山人海,黑压压地,后来挤进去瞧瞧,什么也没有,据先前来的人说,也就几枚铜钱。九十年代,听说盖楼房挖出了辽国肖太后的墓,金玉宝贝如何如何,据一个正好路过的掘金校尉说,那都是蒙人的,顶多一个土财主的坟。
诺大的宝藏,就这么无声无息地飘散了?!
也许,宝藏越是这样虚无飘渺,越是神秘、诱人。
“据说,关外的这些宝藏,成立满州国时,溥仪曾动过起出宝藏的念头,没有找到。日本人找过,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什么别动队。军阀找过,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动用了一个军找了整整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