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里缓缓而吟-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钌菁蓿囊薅取=⒆ü┗适蚁碛玫奈锲吩熳骶帧S炙拇λ压纹婊ㄒ焓么酥量猓莆富ㄊ佟梗杂煅痈9汪拊馈K欧畹澜蹋猿啤附讨鞯谰实邸梗蠼ü郏⑸璧拦俣祝⒏朗抠郝弧T谖黄诩洌⒎嚼啊⑺谓攘斓嫉拿癖洹P投辏�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中国北宋皇帝,画家
  ,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宋徽宗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真不知道这样一堆充满赞美的词汇,是南宋的礼官们如何想出来的。乍一看这堆谥号,不知历史的人,也许出色的皇帝,但他虽然在做皇帝上没有什么成就,去在艺术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宋徽宗赵佶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名的昏君。他的品行,正如《水浒传》里所描述的那样:〃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在治国上,他昏庸腐朽,重用奸邪,实属庸碌之才;在外交上,他软弱无能,屈辱忍让,最后当了俘虏;在生活上,他挥霍无度,穷奢极欲,他笃信神灵,多次向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光问道,以求长生不老之术,还自号为〃教主道君皇帝〃。身为国君,还偷鸡摸狗,从皇宫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妓院,去私会名妓李师师。宋徽宗还喜欢踢球,爱好古玩玉器等等。这些在《水浒传》里都是有所表述的。
  其实,宋徽宗赵佶倒也不完全像《水浒传》里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他是个颇为有名的画家、书法家。在发展美术事业方面,他是有成就和贡献的。他创造的〃瘦金书〃,颇得书法家重视,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珍品。《书史会要》评价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画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据说,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落下的荔枝。赵佶一看心血来潮,命画师们画一幅荔枝孔雀图给他评赏。他看完画师的作品后不满的说:〃你们虽画得不错,可惜都画错了,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举左脚,而你们却画成了先抬右脚。〃起初画师们不信,反复观察后,果如赵佶所言。还有一次他去龙德宫品画,看到一幅月季花连连叫好,众画师莫名其妙,请万岁爷赐教,宋徽宗说,百花之中,唯月季花少人画,其原因是此花每月开一次,一年四季以及清晨黄昏,它的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很难掌握得准确,此画上之花是春季正午时分盛开的月季花,画得准确同真花一样。众画师不信,找来画作者一问,画作者道:此画画的正是春季正午盛开之花。可见其观察之真之细。故此他的传世作品《芙蓉锦鸡》、《池圹秋晚》、《四禽》及《雪江归棹》等画,都可称为珍品。他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春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楼主'  '28楼'  作者:一步两搭桥 发表时间: 2008/03/12 19:15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  【卷二六】叶梦德


  【派别】豪放派
  【文集】《石林词》
  笑谈独在千峰上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叶梦德,虽然当时朝廷局势动荡,但在仕途上他经历地比较平稳。年仅二十岁便进士及第,可谓是少年得志。他一生致力于儒学经术,文章受到当时文人的称颂,被人称为〃大儒者〃。叶梦德对子女的教育尽心尽力,每夜都会召集诸子诸妇听他说春秋,从不间断,致使后来有些子弟听得非常厌烦,背着他小声得嘀咕:〃翁又说春秋耶。〃
  叶梦德不仅在学问上很有成就,为官上也有一番作为。北宋朝廷南渡后,叶梦德被任命为江东安抚大使,并兼知建康府。建康遭到金兵洗劫后,一片荒芜,民不聊生。叶梦德通过安抚黎民政策,使建康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当时前方战事仍然紧张,粮食方面急需,叶梦德及时给予军事补给,大大地支援了前线。很多方面上,叶梦德很像词人辛弃疾,但他比辛弃疾要幸运很多。南宋朝廷的一味求和,辛弃疾不被重用,常年赋闲在家。
  叶梦德词风有很明显的界线,以南渡为界。前期以〃婉丽〃著称,南宋后词作洗尽铅华,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那种纤婉,尽是豪放之音。有宋人评他的词说:〃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宋人把他的前期词同温庭筠、李煜相比,后期词同苏轼、辛弃疾相比,这是经过世事后流露出来的沧桑。词作显得更是凝重。见他的一首早期词《贺新郎》: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频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关于这首词有一番来历,叶梦德为丹徒县尉的时候,郡守非常器重他,让他担任监察征税事务。一天叶梦德去西津,西津河边有一座亭子,他凭栏远眺,看到江中有一座画舫,画舫上满载的是妇人,属下告诉他说这些妇人都来自富贵之家。他看见画舫要靠近水边,正要避开,不料船已泊岸,十几个穿着绚丽衣服的美妇急忙下船来到亭中,问小吏说:〃叶学士安在?〃梦德不得已出来相见,妇人见他便躬身垂拜自报说:〃学士隽声满江表,妾乃真州妓也。〃原来是一些风尘之人,追慕叶梦德到此,自古佳人便是爱极才子。后来诸妓从船中取来美酒为叶梦德贺寿,笙歌曼舞,一片欢声笑语。叶梦德心情舒畅,在酒宴中作下了这首词。
  午睡初醒,听到碎碎的莺声婉转,他推开小窗,不觉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帘栊上,显得一片肃穆。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屋里,临窗看着院宅中静静的景。偶然发现小径上有了青苔点点,和着无数的落花,原来是到了春暮。花开花落无人知晓,见证这一切只是随风而舞的柳条,可是柳条依依,也是无人怜惜呐。春去夏来,天气渐渐暖人了,想到被捐弃的团扇,经久不用,上面的鸾女图该是染尽纤尘了吧。乘鸾女系着一个美丽的传说,《龙城录》里说唐明皇九月十五夜游月宫时,见到素娥千余人,都是穿着皓衣,乘着白鸾徐徐而行。乘鸾女的远去,勾起了他的旧恨,昔日的才子佳人之景不再复来,剩下的只是无穷的烦愁。梦魂中出现多少次与昔日江南女子相欢,却一次又一次被江渚的波涛惊醒。春水如新酿的葡萄绿酒,飞向半空,化作迷迷茫茫的烟雨。想起那女子,此刻正在楼前凝眸眺望吧,她会采摘江边的白频,寄赠一束晚春的相思么。他怅惘着,何时她会乘着一叶木兰舟前来相会呢,可是隔着千山万水,她又如何前来。看着天上的征鸿,在天边渐行渐消,音书不来,让人黯然伤神。此时,谁能婉转歌喉,唱一曲《金缕衣》,为他消去心中的烦恼。杜秋娘曾唱过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听了这曲子真的能荡尽他心中的烦忧么,恐怕只会引来更多的伤感。
  叶梦德南渡后词风变得峻朗起来,不再写柔情蜜语,国破家亡让他尝到了世事的艰辛,大体来说后期作品价值要高于前期作品,他的词存在毛病,音韵上稍有不足,所以人读了以后并不能留下深刻的映象。不过意境还是很大。看他的一首《点绛唇》: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读到此词觉得与欧阳修的那首《朝中措》很相像,〃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盅。行乐还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嘉佑年间,欧阳修送好友刘原甫出守维扬,触景生情,回忆当年在平山堂上的见闻而作下此词。叶梦德作这首词时是他第二次登上吴山西北卞山的绝顶亭,第一次来的时候正逢出任江东安抚使,正值壮年,而今告老还乡,岁月苒苒,让他平生了几分感慨,登高而望,遂吟出了此词。
  隐没在重山间的亭阁,笼罩在烟雾中,若明若暗,山顶中笑谈的声音回荡在山谷,幽邃空灵。可叹的是有了如此美景却无人来赏。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