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若是世家小姐,就可以大方地向刘太夫人道明自己的身份,可她只是一个犯官之女,又如何当着满屋的勋贵夫人小姐们说出自己那低微的身份?
这些思绪在冯静宜心里飞快转动,她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好让别人看不见她,忽然耳边传来一个清亮温和的声音,“这位是我姨母林夫人的女儿冯小姐,与我三妹身材倒差不多……也怪不得太夫人会认错认成我三妹了。”
是苏玉妍的声音,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小石子,荡起层层涟漪。
有心人不免会多想。这位冯小姐虽然生得美貌,却与沈三小姐的相貌完全不同,仅仅只是身材相差无几,刘太夫人又怎么会轻易认错?难道说,这是刘太夫人故意要给定远侯府的人难堪不成?
不管别人怎么想,但在冯静宜听来,这声音就犹如天籁之音,顿时平息了她心里的焦躁,让她的心不由自主地变得平静下来。
林姨母在看到女儿那副略显窘迫的模样时,也不由得心生悔意,正恨自己急功求进之时,忽听苏玉妍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屋里响起,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兀自后悔自己错信了宋德书,对苏玉妍却开始重新衡量了。
而刘太夫人在听了苏玉妍的解释之后,并没有露出什么诧异的表情,只淡淡地“哦”了一声,就让人给宋德书一行人看座。
至于那些准备看好戏的夫人小姐们,此时微微有些失望。与定远侯府交好的夫人小姐们,则悄悄松了口气。
毕竟,汾阳侯夫人古怪的脾气,是少见的,也是多数人惧怕的。当然,并不是因为惧怕汾阳侯夫人本人,而是因为她有一个威名远扬的丈夫和两个功勋昭著的儿子,这样的老太太,一般人是不敢轻易得罪的。所以,久而久之就让汾阳侯夫人形成了古怪的脾气。这古怪,也并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骄横跋戾罢了。
虽然此刻刘太夫人并没有流露出对定远侯府众人的敌意,但苏玉妍心里清楚,其实,数年不曾往来的汾阳侯府突然给定远侯府送请柬,兴许就是个鸿门宴。所以,在沈珂提醒了她之后,她不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坐下之前,苏玉妍转身微笑着跟几位熟识的老熟人颔首致意,还接到许太夫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虽不知她老人家要暗示什么,但总归是要提醒她,她报以感激的一笑,继而回身落坐。
不过是略略扫了一眼,苏玉妍还是发现,冯静宜坐在这一群莺莺燕燕之中,的确显得出几分鹤立鸡群的架式。风头盖过了今日的主角,也怪不得这刘太夫人看她不顺眼了。苏玉妍心里暗忖。
以往参加这种盛会,无外乎都是说些昌宁的八卦消息,比如哪家娶了媳妇,哪家生了儿子,哪家的女儿又要出阁……今天自然也不能例外,因为主角尚在打扮还没有出来,大家便有一句没一句地天南海北地闲聊着打发时间,只不过因着刘太夫人那有名的泼辣脾气,众人多是应和着她的话题。
而刘太夫人似乎有意针对定远侯府,又把话题绕到了宋德书身上,“沈夫人真是有福气,不仅继子孝顺,还得了个天仙似的继子媳妇儿,更难得的是,这媳妇儿也是个孝顺贤惠的……也不知沈夫人是如何调教的……”
宋德书早知定远侯府与汾阳侯府的过节,此前之所以没有替冯静宜解围,也是存心想看林姨母出丑,不料苏玉妍竟挺身而出,自然让她心中不虞。此时被刘太夫人这么一问,心知这老太太是处处针对定远侯府,要不然,明知道自己是继室,明知道苏玉妍是个厉害泼辣的……怎么会处处揭人短处?此时她再也躲不过,只得勉强笑道,“太夫人过誉了……比起太夫人您,我这些许福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她说这话,原是恭维刘太夫人上有威名赫赫的夫君,下有权倾朝野的儿子,这样的福气,也是非同寻常的。
212、盛宴(下)
哪知这刘太夫人并不领情,竟淡淡笑道,“你现在还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福气,不仅有做了皇太妃的妹子,还有做了皇帝左膀右臂的儿子……你这样的齐天洪福,又哪是老身我比得上的?”竟是暗示宋德书将来贵不可言。若不是赵宥身为皇帝,说不定也会让她拿来说嘴——名义来说,赵宥也算是宋德书的外甥。
此言一出,不仅宋德书心惊,在座众位贵妇们也都暗自思量刘太夫人这话,更有那心无城府之辈不时拿眼扫向定远侯府几人,仿佛在忖度刘太夫人话里的真实性。
苏玉妍听着,也觉心里一沉。
难怪沈珂说要先为她压惊,这刘太夫人,果然是个狠角色。这等居心叵测的挑拨之言竟说得这般轻描淡写,只怕今天果真是场鸿门宴。
就是冯静宜这个来自乡下的小姑娘,也听出了刘太夫人话中另有所指,不由得用胳膊轻轻碰了碰苏玉妍。
林姨母既然敢随宋德书前来赴宴,自是早将汾阳侯府的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就连两家的恩怨也有所闻,之前被刘太夫人吓了一回,此时又见刘太夫人处处针对定远侯府,心里便有万分悔意,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装出一副镇定的模样。
宋德书到底是经过大场面的,虽然被刘太夫人暗藏机锋的话吓了一跳,但还是从容应对,“……我这样的福气,却是托了我姐姐的福,她本该是世子的继妻,却奈何红颜薄命……”四两拨千斤地把话题转到了已经死去的宋德诗身上。
定远侯世子的婚姻之波折,昌宁的贵妇们自是没有不知道的。
沈松年元配逝世之后,沈家原本定的是武贤伯府的嫡长女宋德诗,后因宋德诗在上香还愿之际受到歹徒玷污而自尽。宋家为挽回这段良缘,便让小女儿宋德书代嫁,这才有了宋德书今日的荣耀。
宋德书这番不轻不重的话说来,却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汾阳侯府那个到现在都还守寡的嫡长女身上。谁不知道这位刘大小姐曾经与定远侯府的次子沈柏年定过亲呢?只是这位刘大小姐福薄,与别人私相授受被定远侯府退亲,后来便草草嫁了人,丈夫在新婚之夜突然暴毙而亡,后来又曾相过数次亲,却都没有成功,所以守寡至今。而沈柏年虽然不及沈松年风光。却也是个性情温良之人,家中不纳妾,所娶赵家宗室女赵佩环为其生了一女二子。夫妻相敬如宾,为昌宁模范丈夫之楷模。
屋里所有人几乎都把目光投到了刘太夫人身侧那位年约三旬的女子身上,这位女子,正是宋德书言下暗喻的刘家嫡长小姐刘文秀。
刘文秀虽然已到中年,却因保养得宜。看起来还十分年轻,想是生性肖母,眸光显得有些阴沉,令她原本端庄的容貌打了几分折扣。此时听出宋德书言外之意,眸光闪了几闪,终是忍住没有开口反击。毕竟。人家没有指名道姓,就算指桑骂槐,她也不好主动做那棵被骂的槐树。
刘太夫人想不到宋德书竟丝毫不惧。这实在出乎她的意料。据她所知,这位定远侯世子夫人素来就是个胆小怯懦的,之所以能嫁给沈松年为继妻,也是因为她的嫡母暗中使了手段。此时刘太夫人听她暗有所指,不禁勃然大怒。碍于屋中众位夫人在场,不能当场发作。便也强自忍住满腹怒气,佯作惋惜地叹息了一声,又缓缓说道,“这人的福气呀,都是命中早就注定的,你姐姐注定没有那样的福气,才成了薄命红颜……”却是将这个话题轻轻揭过。话里话外的意思不过是我女儿命不好,那都是上天注定的,错不在她。
宋德书想着沈松年的嘱咐,也不欲与汾阳侯夫人树敌,故此也就顺着台阶下来了,“太夫人所说甚是,一切都是天意。”
屋里的几位贵妇人都是经过大风浪的,先前见刘太夫人话里暗藏机锋,便知她还在为二十年前的那桩往事心存怨恨,不料宋德书表面看起来温柔可亲,内里却也是个绵里藏针的,刘太夫人并没有讨了好去。几位贵妇人便在心里各自思量起来。
刘太夫人想也意识到自己对定远侯府的人流露出来的敌意太过浓重,当下便吩咐贴身丫头去请今天的主角刘翠微。待大丫头脚步轻盈地出去了,她这才转过头来夸起了宋德书今天的衣着。
剑拔弩张的气氛刹时便缓和了下来。
苏玉妍原本不是十分活泼的人,又得了沈珂的嘱咐,自是循规蹈矩,比平日里都要沉静;坐在她身边的冯静宜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地静坐不动,她在家里素来深得兄长们的溺爱,就算家境不好,家人待她也有如公主一般娇养,只有母亲对她稍微严格一些,除了亲事上头管束着,别的都是百依百顺的,方才被刘太夫人唬了一跳,顿生自卑之感,不免微垂着眼睑,暗自后悔自己不该生出嫁入豪门的妄想。
宋德书倒没什么异样,依旧谈笑风生,仿佛刚才的一幕并没有发生过。
与苏玉妍隔了两个位子的许太夫人瞧见方才这一幕,不由得想起临出门时许恒的叮嘱,自是更加留意。她与刘太夫人是手帕交,小时感情笃深,后来各自嫁人,为了各自丈夫的不同政见而分道扬镳,虽然平日里往来不多,但两家的喜丧大事,双方还是礼尚往来的,这次刘太夫人的嫡长孙女及笄,许家得了请柬,她自不好推辞不来,虽然来了,却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淡泊了许多,两人之间再没有从前那般随意亲近,她便想着早早完了礼回去歇息。不料竟看到了刘太夫人针对宋德书婆媳这一幕,顿时令她想起了许恒跟她说的话,“……朝廷时势风云变幻,今上虽说是正统承袭,但朝中任有少数顽固重臣处处与其暗暗作对,汾阳侯就是其中翘首,由于其在兵部、工部等部都其心腹出任要职,故此令今上颇受掣肘,区区一个嫡长孙女的及笄礼,他竟大宴三日,办得比别的郡公的寿宴都要隆重,这更说明他心里有恃有恐……您在内院,也要小心留意才是。”
许太夫人原本是个淡泊名利之人,行事也十分谨慎,就连许恒娶了赵容这个金枝玉叶,她也并没有为此生出半分与有荣焉之心,在出席各种宴会之时,反而比之前更显谦逊。所以,对于因为其夫和儿子们的功勋就变得不可一世的刘太夫人,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此番看到刘太夫人刻意戳人痛处,她只觉十分反感,加上苏玉妍与赵容交好,她更是不忍看到苏玉妍遭到刘太夫人的抨击。于是乎,她便接了刘太夫人的话,把话题岔到今年流行服饰、头饰上去。
好在她身边的几位贵妇个个都是聪明伶俐的,见许太夫人搭了话,便也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插进话来,屋里的气氛就显得融洽起来了。
少时,刘翠微在两个丫头的搀扶下缓缓进屋。也难怪她走得慢,因为她身上能镶能戴能插的地方全都被金玉翡翠占领,头上的钗环珠宝更是晃得满屋人的眼睛发花。
刘太夫人对于浑身珠光宝气的刘翠微却十分满意,连连向她招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而屋里的贵妇们更是满面笑容地夸赞刘翠微,生得好看、仪态端庄诸如此类常用在大家闺秀身上的赞美之词如潮水一般往她身上招呼着。
恭维话听起来格外让人舒服,刘太夫人想也如此,她面带微笑地拉着孙女儿的手,任她被人夸赞着,直到刘翠微被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