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吾左卫中郎将张戈向大将军黄延庆急报:事态快控制不住了,请主官马上下发指示命令!不然,恐怕就不仅仅是贡院前、如意坊一带的事情了,这样的暴动,说不定会蔓延整个京兆!
黄延庆急得想骂娘,赶紧找来魏晋度和龚如熙,大吼着说道:“金吾卫快支撑不住了?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快点想办法啊!再不想办法,贡院的大门就保不住了!”
魏晋度和龚如熙等人没有办法,硬着皮头来到贡院前,作出应对的姿势。面对愤怒的举子和百姓,这几个官员保证:必定彻查徐、唐事情,若是真有泄题事件,必定对给大家一个交代!请大家先行散去,三日,保证三日之内给大家一个答复!
“我们凭什么信你们?说不定这是在拖延时间,就是为了赶我们走!”人群中有举子喊道,显然并不相信这几个人的保证。
魏晋度心里将这说话的人的祖宗都问候了一遍,脸上却还和蔼地笑道:“不然你们认为怎么办?你们在这里几天了,这么在贡院门外也不是办法啊。大家寒窗十载,就是为了春闱,如果春闱都不能进行下去了,那么这十载,大家不是白费了吗?”
魏晋度的声音还是很亲切的,举子们也想起了自己确实在这里好长时间了,有不少人都快支持不住了,又想到寒窗苦读的艰辛,都心有感慨。现在又有礼部主官出来表态,不少人也想顺着台阶下来,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我们不信你!我们信皇上!若是皇上有旨,我们马上就散去!”不料又有一个声音传来,再次挑动起举子和百姓的情绪,刚刚缓和不少的气氛马上又变得紧张起来!
这下任凭魏晋度怎样游说怎样保证,举子和百姓都不信了,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信皇上,我们信皇上!”“我们不信你!”坚决要求看到皇上的旨意才肯散去。
龚如熙的目光闪了闪,示意监察御史许中、邓正、徐允等人缓慢接近那几个叫得最响亮的人,一定要盯紧了,他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煽动这些举子和百姓,引起这样的暴动!
龚如熙心里也涌起了重重怒火,不管是谁,利用了这些无知的举子和无辜的百姓,其心可诛!
魏晋度无奈。只得向长泰帝请旨。迫于形势,长泰帝将徐世进、唐安淮和姜选三人再次下狱,因为事未明朗。华英卓也下狱。
长泰帝同时令礼部尚书魏晋度、御史大夫龚如熙和大理寺卿何克难组成临时稽查组,带领礼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处官员调查春闱之事。务必查清来龙去脉,还原事情真相,给举子和百姓一个交代。
直到亲眼看见那明黄的圣旨,举子和百姓才肯陆续散去,等待三天后的结果。许中和邓正等人,也紧紧缀在那几个人后面,直到看见他们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又在附近查探了一番,直到过了一日,才返回御史台,将情况报告给龚如熙。
“瘪三?周家、卞家和五皇子府?”听了属下的汇报。龚如熙的觉得非但没有理清线索,反而多添了迷雾。
那几个人原是京兆不务正业的瘪三,从人群里散去之后,分别和周家、卞家和五皇子府的人有过接触,难道这几个人就是受这三家指使?可是卞家都已经折了十皇子。怎么会有他们的事情?龚如熙想不通,和魏晋度等人通过气之后,加紧了对徐、唐、姜等三人的审查。
审讯期间,徐世进招认,他的确没见过姜选。不过也的确向姜选贿赂了,姜选收受了他的重金,给他泄露了试题,中间人就是姜选的姨娘顾氏!他是把钱交到顾氏手中的,顾氏给了他试题,正和春闱试题差不多,至于唐安淮和姜选之间有无联系,他就不清楚了。
魏晋度和龚如熙等人却疑惑徐世进怎么这么快就转变了说法,原先还说华英卓是“挟私诬指”,这才多长时间啊?就和原先的证词不一样了!
他们都看向何克难,意思是:没刑求吧?见到何克难摇头,两个人只好根据徐世进的供词,派大理寺官员去姜家调查。
结果查出姜选最宠的姨娘顾氏确实来自江南,有不少仆人指认曾见过徐世进在姜家出现过。大理寺的官员还查出,那顾氏并非良家子,而是扬州瘦马!更重要的是,这个顾氏,和二皇子侧妃姜氏的关系不错!
有姜家的仆人指认到,姜氏曾私见过顾氏,两个人看起来还相当亲密。大理寺官员还在顾氏的引导下找到了徐世进行贿的十万两银票,那银票上的印鉴是江南开元票号的,经查那银票的确是江阴徐家提取的!
这样的勾连,这样的人证,涉及了春闱试题,涉及了姜家内宅阴私,还涉及了二皇子府,事情似乎清楚了很清楚了!那就是二皇子府和姜家确实是接受了行贿,泄露了试题!
二皇子侧妃姜氏也哭称见顾氏只是为了叙家事,还因为激动太过动了胎气,早产了,产下了一个男婴!而姜选在狱中连称冤枉,认为必定是大理寺刑求,徐世进才会翻供,他根本就不知道那十万两银票的事情,没有将试题泄露过,要求和徐世进、顾氏当廷对质!
二皇子侧妃姜氏产下了男婴,那是长泰帝的长孙,长泰帝自然高兴不已。看在长孙的面上,长泰帝准许了姜选的请求,让他和徐世进、顾氏在朝堂对质,这次,他将亲自审讯,务必要使这一件事情在此了断。
可是那顾氏趁着官员不注意的时候撞墙身亡,口称做了那等事良心受责无颜苟活!这个,姜选和顾氏无法对质了!
廷鞫之时,徐世进又翻供,称初来京兆,只是羡慕姜选的学问,曾在姜家远远地徘徊过,并无贿赂事。至于他先前的供状,乃是大理狱卒对他刑求过甚,他抵挡不过,才按照狱卒的吩咐去说的,顾氏的事也是狱卒告诉他的,他只能按照狱卒的话去做,不然,那些人就要把他打死了!说罢,他还拉高了自己的囚衣,于是在场的官员都看见了他身上累累的鞭痕烙印,触目惊心!
大理寺卿何克难一见徐世进身上的伤痕就连忙跪下,口称不可能!他指徐世进这伤痕是新的,先前作供之时,身上并无伤痕,实在难以理解!
这点魏晋度和龚如熙也是知道的,同样是在大理寺狱,唐安淮身上就一点伤痕都没有,,所以绝不存在大理寺刑求逼供之举。在廷鞫之前,徐世进的亲属曾经进入过大理狱探望,这其中有什么关联,他定然会查清楚,说不定这是徐世进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徐世进辩称那狱卒手法极巧,当时打得他痛至欲死,身上也不见半点伤痕。那大理狱长时昏暗,他没有看清那狱卒的样子,至于为什么先前没有留伤痕,后来又在他身上制造那么多伤痕,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诸官更多的是想哭了,不是姜选和徐世进对质的吗?最后怎么变成大理寺和徐世进之间的事了?这廷鞫,明显是偏离主题了啊……
第一百零一章 春闱案四(一更)
高坐在金銮殿之上的长泰帝也很头疼,原本是让姜选和徐世进对质的,结果徐世进翻供,现在将大理寺也圈进来了!
到目前为止,除了中书、门下两省尚算平静之外,有多少官员牵涉进来了?尚书省下有多少个部是和徐世进一事有关联的?看这情况,似乎有席卷朝中上下的趋势了!
长泰帝年已老,心不复当年的冷硬,也不复当年的无惧有勇,可以用血腥的手段来解决朝中纷争的事情。现在他只是想着如何平衡朝中的势力,想着如何将这件事情压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他怕越审查下去就越严重,最后只得匆匆结束了这次廷鞫,将徐世进、姜选等押回大理狱,容后再说。
没想到却没有“容后”了!第二天,何克难面色墨黑地跪下请罪,道是徐世进在狱中暴毙,至于暴毙的原因,刑部检尸官认为是胸内淤血堆积,显然是先前的伤势迅猛爆发,他没熬过去,才死了!
随着徐世进的暴毙和刑部验尸官的检验,先前徐世进所说的大理狱有狱卒刑求一事,就是真实的了。他一死,春闱泄题案就只剩下唐安淮了,那唐安淮两次进出大理狱,无论何克难等官员如何审讯,他都是一致的说辞:冤枉!
冤枉!……何克难说着唐安淮的供词,最后这两个字在朝臣心里震了一震。
而何克难是最为惊恐而无辜的,他真的没有想到徐世进竟然会在狱中暴毙,也没有想到真的会有狱卒对徐世进刑求。现在,人已经死了,但是这个事情还没有结束,皇上会怎么想呢?不管怎么想,他作为大理寺的主官,监管不力这个罪名是脱不了的了……
听着何克难的请罪,看着他惊恐的样子,长泰帝忽而笑了。他觉得自己真是老了,怎么就会如此迷惑了呢?怎么就让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以致难以收拾了呢?原本不过是京兆流言而已,拿到朝堂来说,才会有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啊,既如此,那么就让给它止于流言吧!
长泰帝下旨。旨曰“姜选不避嫌疑,内闱不端,偏招物议;及华英卓言事不察实;徐世进、唐安淮等夤缘求进”,于是扰攘多时的春闱泄题案就这样草草结案。
长泰帝的旨意已下,诸官自然没有反对意见的,只是这个旨意实在让人寻味,不少官员私底下都在揣测。这个旨意究竟是什么意思。
姜选不避嫌疑偏招物议,不避嫌疑,说的是泄题,偏招物议,这就是说他泄题一事就是流言,那么那么他是泄题了还是没有泄题呢?还有华英卓,只是事不察实,说他只是捕风捉影不细究真相,完全没有朝堂势力互相攻讦的事情;至于徐世进、唐安淮,夤缘求进。即是攀附权贵以求高升,那么是怎么个攀附法?是不是重金贿赂?有没有买题?根本就不知道啊。
至于几个皇子,哪有他们什么事情?!不都是好好的在各皇子府呆着嘛,历职的历职,养身体的养身体,根本就不曾接触过春闱啊。
所以这所谓的春闱案以“捕风捉影”开始,就以“莫名其妙”结束!也就是说,皇上根本就不对此事置一词。朝臣认为事情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且随各人想象去!
有回过神来的官员不禁暗暗佩服长泰帝这一和稀泥的手法做得漂亮!
韦景曜和申科眼神互相对望了一下,面色更沉静了。本来所谓春闱泄题就是从流言开始。现在长泰帝的处置结果就是“莫须有”!长泰帝没有明说春闱案有弊,也没有明说姜选没有泄题,而是各打五十大板,了结此事,不让这个事情再占据朝堂讨论的重心。
果然,长泰帝接下来对各人的处置,还是让朝臣回忆了一下长泰十六年的科场冤案。有不少官员感叹:相比之下,皇上果然是仁慈了许多啊,终归,除了徐世进,再没有人在这次春闱中流血了。
根据长泰帝的旨意,姜选致仕,和他联系紧密的礼部官员随后也遭到了处置,调离礼部或者贬职出京,还有他的外甥二皇子府的主簿魏辅通下职,二皇子一脉的势力受到重创。
吏部郎中华英卓、户部郎中张段调离京兆,贬职剑南道。说起来,这结果还是长泰帝手下留情了的,没有将他们罢官,这两个人也都很懂眼色,知道事情到此也就结束了,他们很快就卷了包袱前去剑南道。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