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子外面又传来小包子和小胖墩他们的吵闹声及虎娃的吼叫、狗崽的狂吠声。今天族学放假,孩子们正领着一虎一狗在外面疯跑。
陈之航一家已经搬来东河村两个多月了。小胖墩也进了林家族学。他跟小包子的基础不同,所以和亮子、三柱子一个班,由王先生教导。
由于小胖墩是冲着孙先生来乡下的,而且陈家跟江家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孙先生时常给他吃小灶。因为孙先生因材施教,而且育人非常得法,对小胖墩的将来起了关键作用,同时又有小包子时常的鼓舞激励,小胖墩的进步可以说是神速。这也是陈之航之后极其得意自己阶段性的从城里人变成乡下人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
江又梅画完最后一笔后,搁下笔。很没形象地转转脑袋、弯弯脖子。春杏知道主子这是画完了,便过来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好。
江又梅走出去,小丸子看见娘亲出来了。伸着手“哦、哦”地大叫起来,她的声音很大,哈哈打得也极其清脆,一点没有古代淑女的温婉和含蓄。而且,她的手力很重,不注意被她打一下,可是极疼的。典型的将门虎女风范。
江又梅笑着抱起了女儿,小包子和小胖墩及二春、小刀、小喜也满头大汗灰扑扑地跑了进来。
小胖墩问着江又梅,“婶子。今天我好饿,咱们晌午饭吃啥?”
江又梅笑着说。“刚才栓子来说二舅舅回来了,今天晌午咱们都去江外公家吃饭。你们几个泥猴子也快去洗洗干净。咱们过会儿就走。”
小包子一听二舅舅回来了,高兴地拉着小胖墩去净室洗澡。三个小小厮则去南园后院洗澡,一虎一狗也非常爱干净地已经在外面洗了澡回来了。
虎娃现在的身量已经快赶上他娘了,只是性格还像小时候一样可爱讨喜。它一回来就往江又梅身上爬,想跟小丸子玩。江又梅吓得后退一步躲开了它,说道,“你现在的份量江妈妈可是受不住的,千万别往我身上爬,不然可是要把江妈妈压倒,还要压成一块肉饼。”
江又梅的话引来一片笑声,虎娃听了还很受伤,江又梅只得蹲下身让小丸子跟它面对面地说了几句火星话才算罢。
小包子和小胖墩洗了澡,江又梅便抱着小丸子领着他们及跟屁虫虎娃出了门。点点不干了,也要撵路,被花花叼在了嘴里,狗崽其实也想去,但看到媳妇警告的脸色,就只有垂头丧气地呆在家里了。
他们来到江家,江老爷子正和陈老爷子坐在在院子里晒太阳,陈老爷子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江家吃饭。
江又梅很少跟陈之航有正面接触,偶尔几次,也是因为有生意方面的事情。而他不在家的时候,江又梅及江家则经常帮着照顾陈家的一老一小。
自从搬来了乡下,小胖墩便成了南山居的常客,一大半的时间都跟小包子住在东厢,他的理由是要跟林念一起学习,共同进益。
陈老爷子也不寂寞了,而且身体也更加硬朗了,七十几岁的人就像六十几岁。每天都跟江老爷子或是溜溜山路,或是在江大富家蹭顿饭吃,过得很是乐呵。江又梅只要做了好吃的,都会让春桃他们拿些到江大富家,请江老爷子和陈老爷子及孙先生去吃饭。
她倒不是不愿意请两个老爷子来南山居吃饭,是南山居离得偏远,而江大富家正好在碧水桥附近,离他们三家都近。
如今,陈之航又去了江南,他们这一老一少更是不愿意在东河村的那所大宅子里了。
小胖墩和小包子先跟两个老爷子及外公江大富行了礼,便同从房里出来的江又有闹在了一起,虎娃也极其兴奋地加入了进去。
江又梅抱着小丸子进了正房西屋,卫氏、李氏正在里面说着枣子定亲的事情。
枣子的未婚夫婿是江又山帮着找的,是汉平县县丞陆占东的堂弟。陆占东是个举人,没考上进士,但有个当官的亲戚帮着走了路子弄了个县丞当,现在是江又有的直接下属。
这位未婚夫婿大名陆占和,十八岁,是个秀才,本人长得也不错。家住青华县城,家里有几间铺子,乡下还有百亩良田。他的好条件得到了江家所有人的喜欢,连心高的小卫氏和受过感情打击的江又枣都满意得不得了。
已经在半个月前下了定,明年三月就成亲。
“这回你大伯娘可是高兴了,到处说她找了个官家子弟当女婿,这个女婿后年铁定能考上举人,到时枣子就是官夫人,她就是官夫人的娘了。”李氏笑着对江又梅说。
江又梅暗笑,李氏现在对小卫氏是极其不满,逮到机会就要在领导面前给她上眼药。
果不其然,一说到小卫氏最近的癫狂状卫氏就肝疼,“那个书子娘真是越老越没样,到处敞着大嘴吹牛,看来又得让我大儿紧紧她的皮才是。”卫氏气哼哼地说道。
看到江又梅来了,先逗了一会儿小丸子,又问道,“听说书子找你借了不少钱?”卫氏很疼爱江又书,生怕大孙子借多钱了还不起。
江又梅点头道,“嗯,借了五百两银子。”
“老天,他咋借那么多!”卫氏和李氏都吓了一大跳。
“他的东家崔老板在京里长住不回金州府了,也不想在这么偏远的县城开铺子。所以他要把紫衣阁打出去,书子哥想把铺子顶下来,再把那个铺面也买了。”江又梅解释道,看卫氏一副担心样,又说,“奶放心,书子哥的脑袋很是灵光,他应该做得好的。”
江又梅对江又书的印象很好,所以也愿意借钱帮他一帮。
听到院子里江又有和两个孩子的笑闹声,卫氏又发愁了,“山子娘,有子都十八岁了,别的后生这个岁数儿子都抱上了,他咋还不找媳妇?你们也该帮他操持操持才是。再是当了官,爹娘老子的话还是要听吧。”
一说到小儿子的亲事李氏就发愁,“哎哟娘,我们咋没操持?找了不下五家的好姑娘,可他一个都不干,只说让我们不要管,多说两句他还不高兴。”
江又梅早就看出了江又有的那一点小心思,原来觉得那个姑娘对他来说就是天上的月亮,离他太遥远了,他的一腔痴情怕是要付诸东流。
只是现在的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自己也帮他使点劲,希望虽说不大,但努力了没成也不后悔不是。而且,她一直觉得那个单纯的姑娘不适合找门当户对的大家族。找自己的弟弟正合适,弟弟责任心强,又有前途,家事简单,最主要的是真心喜欢她。成亲后还可以自己单过,简单快乐一辈子,多好。(未完待续)
ps:谢谢445921872、吉祥牛牛、tom94的粉红票。谢谢445921872的更新票,只是清泉最近没有存稿,只有说对不起了。清泉一定继续努力,多多存稿,为喜爱这本书的读者朋友多加更。
☆、第一百七十四章 把关
江又梅劝着卫氏和李氏,“姻缘不能强求,你们看大哥,都二十六了才找到大嫂。有子才十八岁,不着急,再慢慢找找,总得找个他满意的才行啊。”
现在江又梅的话在江家可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她这么一说,卫氏和李氏就不纠结有子找媳妇的问题了。
院子里又热闹起来,江又梅听见小包子和小胖墩在喊着先生,原来是孙先生一家来了。李氏和江又梅忙出去迎孙莹莹和她娘亲朱氏,李氏上前和朱氏热情地打着招呼,江又梅则拉着孙莹莹的手一起来到西屋。
孙先生和朱氏有一子两女,大女儿孙芊芊已经出嫁,夫家在绵城,儿子孙珏行二,现在金州鹿鸣书院读书,家里就只有一个小女儿孙莹莹。
别看孙莹莹岁数不大,又是家里的老小,却是年少老成,行事也大方得体,不会像大多数这个时代的女子那样,见到未来婆家人就扭捏不堪,她跟二十几岁的江又梅很是谈得来。
她一来就把小丸子抱了过去,小丸子也很是喜欢这位端庄貌美的大舅娘,老老实实地坐在她怀里玩着她胸前的一绺黑发。
朱氏今天眼睛有些红肿,像是刚哭过的样子。李氏问道,“哟,亲家,你这是咋了?”
朱氏一听,眼眶里又泛出了泪水,说道,“不怕亲家笑话,我那大女婿忒不是个东西。嫌弃我家芊芊生了个女儿,家里已经纳了三个小妾,前段时间,又娶了个平妻。”
“那可真不是个东西,他们成亲也不过三年多,芊芊还那么年轻。再生就是了。”卫氏说道。
“可不是嘛,那人就是看我家老爷没当官,才敢如此放肆。”朱氏忿忿地说道。
原来孙王两家是定的娃娃亲。还是男方家先提出的。十几年前,孙举人已经是举人了。而且学问极好。他的同窗王举人觉得他中进士十拿九稳,所以为自家六岁的儿子王知明求了孙家三岁的女儿孙芊芊。孙举人觉得王举人学问、人品都不错,就同意了。
哪想到,学问好的孙举人运气不好,连考几届都没中,也就歇了求功名的心思,开始教书育人。而学问一般的王举人却考上了同进士,如今还爬上了绵州知府的位置。
王知府还不错。认了这门亲,让王知明把孙芊芊娶过了门。但王夫人及儿子却不喜欢芊芊,觉得孙家高攀了他们王家。
婚后,王夫人没事就往儿子房里塞人,这回又以芊芊没生下儿子为名,让王知明娶了自己的外甥女为平妻。
江又梅曾经在去年过年的时候见过一次回娘家的孙芊芊,真是一个温柔美丽又知礼的女子。她和妹妹莹莹个性正好相反,莹莹一看便是有主见快人快语的,而芊芊却是内向婉约型的。这么好的女子都不知道疼惜,那男人也真是可恶。
卫氏和李氏听了。骂了一阵那个势利眼王夫人及王知明,又劝解了一番朱氏。都觉得,孙芊芊还是要想办法生个儿子才是。不管能不能把王知明的心挽回来,自己总要有个依靠才行啊。
江又梅心里却想,那男人都这样了,还过着有什么意思,趁早合离。但只敢想,却不好说出来。
孙莹莹红着眼圈低声跟江又梅说,“我说让我姐姐合离,可我娘听了还骂了我一顿。”
江又梅点着头低声说,“这样的男人就能不要。是该合离。”
孙莹莹说道,“你也觉得该合离?等我见到姐姐就劝劝她。不过姐姐的性子太柔弱。凡事都想着逆来顺受,也不知道听不听得进去。”
要开饭了。庆大嫂来问在哪摆桌。今天的太阳正好,江又梅就提出干脆在院子里吃,大家都说好,连续半个月的秋雨,人身上都快长霉了。
就在院子里开了两桌,男人们一桌,女人、孩子们一桌。
秋日的农家院落里,房檐下挂着一溜排的金色玉米,灿烂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影子,鸡鸣狗吠,旁边还有蹲着只老虎,在这样的氛围中品尝美食真是一种享受,也让孙先生一家原本抑郁的心情好了起来。
桌上仍然有外酥里嫩的脆皮鱼、鲜香的鱼丸汤及肥而不腻的红烧肉,这是孙先生、陈老爷子及江老爷子的最爱,他们是百吃不厌。
为了让江家的厨娘庆大嫂把这几道菜做好,江又梅及周氏专门对她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食材都用去了不少。
饭后,孙先生又拉着小包子和小胖墩考校了一番功课后,一家三口才走了。
小胖墩很懂事地要把太爷爷送回家睡午觉,小包子也跟着他去送。出门的时候,李氏还嘱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