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快斗地主 作者:赵岷(晋江银编推荐vip2013.06.01完结,欢乐、种田)-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O悴菀彩且涣侈限危皇辈恢邮裁春谩�
    汪老太脸色也不禁一沉,轻咳了一声,制止朱汪氏。
    香草娘赵氏赶紧打圆场把话转到别的方面,方宁本想立即以牙还牙,又怕香草一家人为难。但她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忍的人,有仇尽量当场就报。她隐约知道朱汪氏嫁到县城其实过得并不太好,不得婆婆欢心,生了个儿子身体弱,丈夫也花心不顾家。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她在一群乡下人面显示优越感,或者说,她也只能在他们面前摆。
    这个话头岔过去,众人继续吃饭。香草不停的给方宁方氏两人夹肉夹鱼,她生怕朱红玉多心,就笑道:“红玉,吃什么自己夹,我胳膊伸不到你那儿。”
    朱红玉用手帕擦了擦嘴,慢悠悠说道:“这鱼啊肉啊,我都吃够了。”
    朱汪氏忙接道:“这孩子胃口小。”
    方宁清脆地接道:“红玉,你胃口小,身体还长那么壮,肯定在家吃的都是好东西,你奶奶一定很喜欢你,对吧?”
    朱红玉的脸一耷拉正要回应,朱汪氏悄悄拽了她一下,制止住了。
    朱汪氏脸上的笑有些僵硬,随口应付一句:“当祖母的哪有不喜欢孙女的。”
    方宁接着又问:“大姑,今天天气这么好,你怎么不带玉宝弟弟出来啊?还有我大姑父咋也没来?”玉宝就是朱汪氏的儿子,因为体弱多病很少出来。而她的丈夫此时正在跟那个寡妇鬼混呢。方氏的话句句是关切,却句句像刀一样戳在朱汪氏的心窝上。她心痛得不得了,表面上还得笑着敷衍应付。
    朱汪氏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言不由衷的夸道:“这孩子一点都不怕生,大姑大姑叫得怪亲热的。”
    方氏不及接话,方宁就顺着杆子往上爬,甜甜地笑道:“我一见着大姑就觉得亲切,咱们毕竟是一个村的嘛。村里人都说大姑嫁进了城里也不改本分,每年都不忘回来看我老太。不像有的人似的,一离了家就忘了自己是谁。”
    “呵呵。”朱汪氏干涩的笑着,其他人也陪着一起笑。香草看了一眼方宁,觉得这小丫头的嘴真利落。方氏看女儿笑呵呵的替自己把仇就报了,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方宁见好就收,不想打落水狗打得太过了。众人吃完饭,又寒暄了一会儿,方氏就提出告辞。汪老太生怕她们再和朱汪氏母女发生矛盾,客套的挽留了一下就让她们回去了。
    ……
    过完元宵,年就算彻底过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春耕、种菜、上肥,锄地,一样样都得做。
    大人忙碌,方宁也没闲着,她每天都要放鸭子,割草,整理菜地,给屋后的小花园浇水松土。    杜朝南忙完地里的活就开始清里池塘引活水,准备养鱼。至于果树的事,方氏也托了方牛子帮着打听。
    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岸上的柳树梢头挂着一抹抹惹眼的新绿。白色的荠菜花,嫩黄的迎春花早早的开了。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方宁家的鸭鹅们被圈了一冬,此时早就迫不及待的下河扑腾去了。她家的鸭子养够了四个月,已经开始产蛋了。她们姐妹三人每天都争着早起,好到鸭圈去捡鸭蛋。方宁一般情况都抢不过两个勤快的姐姐。
    宋乔有时找狗有时找小木头有时是散心,总三五不时的路过这里。
    有一次方宁好奇地问:“你不是快县试了,怎么那么闲?”
    宋乔振振有词地答道:“‘学而不思则惘’,我看似悠闲,可脑子还在动着。”
    方宁有时也会鼓励他几句,诸如叫他不要紧张怯场什么的。越跟她说话,宋乔赵觉得她懂得多,心里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他路过这里的次数也就愈来愈多了,虽则如此倒也没影响他的功课。
    宋乔的这种变化很快便引起了宋老财的警觉。经过多方查探,宋老财得出了一个结论:他儿子春心发了,情窦开了。这让他十分为难,他不是不让开,只是觉得不该这时候开。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有必要敲打敲打他,让他迷途知返。
    这天宋乔像前几次那样,从河边散心归来。宋老财正在客厅守株待兔。
    宋乔看父亲这架式,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忐忑地问道:“爹,您有事?”
    宋老财用跟查帐时一样的精确而锐利的目光盯着宋乔看,盯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问道:“你最近总往村南头跑,这是咋回事?”
    宋乔理直气壮地答道:“您不是让我多动动吗?我就动了。”
    宋老财摆了一下手,“别紧张,爹是关心你,跟你聊几句。”接着,他很自然的将话题转到核心处。
    “那你觉得河洼的杜老三家的人咋样?”
    “很好。”
    “那杜家二丫头夏宁怎么样?”
    “她也挺好的。”
    宋老财盯着儿子的神色,见他脸不红气不喘,心头闪过一丝疑云。说实话,夏宁长生得好又跟宋乔年纪相当,原本是宋老财的头号怀疑对象。可是看儿子这种神态,似乎不像是她。宋老财眨眨眼睛继续审问:“那老三秋宁呢?”
    “她,也挺好。”宋乔想了一会儿才说出对秋宁的印象。宋老财更疑惑了,难道是他多想了?宋老财捋着几缕稀疏的胡须,停止了追问,他之所以没问到方宁,那是因为在他眼里,方宁跟宋柳差不多,都是没长开的黄毛丫头。根本不是能让人情窦初开的对象。
    “爹,您什么意思?”宋乔这会儿也揣摩出来了父亲的别有用心。
    宋老财语重心长的教诲儿子:“荷生啊,这个时候你可别分心了。咱宋家就靠着你光耀门楣,重振家风。”
    宋乔点点头,这话听得太多了,都能背下来了。
    宋老财一脸憧憬地晃头说道:“等你中了举,成了亲,我就抱着我的大胖孙子带着你和你的大胖媳妇,回老家显摆显摆,让那些当年笑话你爷爷的人都眼红咱们。”
    宋乔忍不住提醒父亲:“爹,当年笑话爷爷的人都该作古了。”
    宋老财一脸坚决:“不,他们的儿孙还在。哪怕都死了,我也要去他们坟前说明白。”
    宋乔一脸无奈,没再接话。
    宋老财继续憧憬:“我的大胖孙子,大胖儿媳妇,让他们眼红死。想当初,村东头的黄二皮家里娶了一个眼里带萝卜花的儿媳妇都带到你爷面前显摆,还笑话你大伯说不上媳妇。咱要跟他家好好比比,我就不信黄二皮那歪脖子儿子和萝卜花儿媳妇能生出好儿子来,生不出好儿子他就娶不到好媳妇……”
    宋乔几次三番的听到“媳妇”二字,不由得略红了脸,讷讷地问:“爹,为什么非要胖媳妇呢?”他还是觉得不胖不瘦的挺好。
    宋老财很鄙视大儿子看女人的眼光,他决定提前把压箱底的绝活告诉他:“没听老人说吗?富不富看媳妇,发不发看娃娃,我的孙子儿媳妇当然得胖。这样才显得咱家有钱。懂不懂?”
    宋乔:“……”
    作者有话要说:鸣谢:
    1075747扔了一个地雷
    没心没肺的微笑扔了一个地雷

第五十四章春暖花开

  宋乔至此也知道父亲对自己起了疑心,他心里不免有些惴惴不安。他随即又想起父亲对他的期望;暗忖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从这以后;他收起心思,一心一意的读书;累了就在院子里走动一会儿,再没往外跑。同村应考的还有杜朝栋和汪立志两人,汪立志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业;此次考试也只是迫于汪老七的压力走走过场。
  因为明姑被赶走;汪老太身边没人照顾;香草自告奋勇留在家里照顾奶奶。香草得了空便时不时来找方宁家闲坐。两人闲谈时;香草又委婉的提及堂姐朱汪氏的事情;这朱汪氏其实是汪老七大堂伯的孙女;平常跟香草家里也并不太近;半年前,她突然找到香草娘赵氏说要给香草说门好亲事,弄到最后说的却是她的小叔子。
  她这个小叔子已经二十五岁,以前仗着自家有俩小钱,东挑西捡的,最后弄个高不成低不就。眼看年纪越来越大,家里的钱却没增多。他痛定思痛决定放低要求。朱汪氏为讨婆婆欢心就想到了香草这个堂妹。她原以为由自己出面,此事肯定十拿九稳,谁知香草早已心有所属,朱汪氏说大话在前,事没办成,自然少不了婆婆的挂落,本来就不高的地位再降一层。于是,她就这个怨气发到了方牛子身上,方氏和方宁那天刚好被殃及了。
  香草解释了一番后,又向方氏道歉:“嫂子,你可别生气。这事都赖我。”
  方氏大度地笑笑:“这算什么,反正她也没占着便宜,你别把别人的错也往自己身上揽。”此事说开了,香草心里也松了口气。两人便不再提朱汪氏那个晦气精。方氏又关切地问起汪立志参加童子试的事情。  
  香草对弟弟的事十分上心,将自己知道的一一向方氏道来,方宁也从她那儿知道了古代科举的一般程序。童子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本县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并且有本县廪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试期在二月,考四到五场,考试合格后才可应府试。府试考试内容和场次与县试相似,试期在四月。府试合格后就是童生了。童生再考院试,院试合格后称秀才,秀才中名次靠前者叫廪生或增生。廪生由国家发给粮米。
  香草来了几次,每回来时,她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的望向院外的村道,方宁知道她是在盼望着小舅方牛子。她不禁也有些奇怪,小舅怎么不来自已家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正月过去了。二月初五,汪立志宋乔杜朝栋他们连同本镇的其他几名考生一起凑钱买了份厚礼请县里的孔秀才作保参加童子试。何氏以此为借口榨了杜朝南六十文钱,她看到方宁家里的鸭子养得肥实,又说杜朝栋读书辛苦需要进补,非要捉三只鸭子拿走。方氏和杜朝南一脸无奈,稍有不从,何氏又大哭大闹。
  方宁拦着何氏,不慌不忙地说道:“奶,我们不是舍不得这几只鸭子,只是怕不吉利。你听鸭子的叫声,嘎嘎,跟呱呱差不多吧。人们又常说什么呱呱落地,落第啊,奶,你可想好了,到时小叔考不好,你可别后悔。”
  何氏横了方宁一眼,指着她破口大骂:“我知道你就是舍不得这几只鸭子,我今儿还就拿了,我跟你爷补身子不行吗?”
  方宁笑道:“您想补就补,只要别怕嘎嘎落第就行。”何氏骂骂咧咧自己去捉鸭子,方宁早把圈门打开,口哨一吹,鸭子纷纷扑楞着翅膀像饺子一样骨骨碌碌全下了河,何氏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捉着一只。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
  方宁每天放鸭子,外加捉小鱼养蚯蚓捡河蚌剁碎了晚上给鸭子加餐。将一群鸭子养得膘肥体壮,下蛋量逐日增多,一家人喜得合不拢嘴。这些鸭蛋一部分被方氏拿到镇上去买,另一部分被腌了作咸鸭蛋。方宁另外还做了松花蛋。
  方氏受到鼓励,又买了一百只小鸭子。此时,两处池塘也被杜朝南一点点的清理好了,用竹筒从河里引来活水,放入了几千尾鱼苗,另外又在塘底埋上了不少藕种。房前屋后的荒地,能开垦的也全都开了出来。果树一棵棵的种上了。一行行菜畦像图画一整齐好看。姐妹三人种的花儿也开始陆续开放,花明菜绿,蝶舞蜂飞。去年还荒芜冷寂的河洼如今是生机盎然,引人流连。那些来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