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大帝-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骏必定一事无成。

他只是个农业研究员,甚至连专家都算不上,在机关里,他做的工作大多数是给专家们打打下手,做一些数据的收集。他不懂如何炼出精钢,唯一懂的只是大跃进时期那种粗劣的土窑炼钢法,他更不懂得如何制造各种机器,如何造船,如何改良火枪,他唯一所能倚仗的就是这瓶水稻种子了,如果在缅甸的土壤里能够试种成功,那么他有绝对的信心来改变这段黑暗的历史。

----------------------------

不得不说两句了,自昨天开书以来我一直保证两更六七千字的速度,也会一直保持下去。

关于穿越回古代我是有另外一种看法的,许多人穿越回去之后直接发展工商业,从而挽救了明朝,但是小弟倒是有一些浅见,其实大家看看史书就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任何王朝的更迭都是缺粮引起的,本书所讲的是明朝,就从明朝的灭亡来讲讲吧。

明朝的灭亡很多人认为是满人导致的,小弟认为其实还是缺粮的缘故,先是缺粮,接着是农民造反,接着被镇压,但是还是缺粮,没有饭吃就要饿死,你反不反?于是继续有农民造反,接着又被镇压,明军只管杀反贼,却不会造粮食,最后还是造反,就这样折腾了十几年,终于,被李自成打进了北京,最后满清入关。

所以小弟认为,一个国家不解决第一产业的粮食问题,而去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这样只会导致更多的饥荒,更多的人流离失所成为流民。所以小弟就开了个金手指,带了一瓶水稻种子回去。

也许有人会说,发展工业之后,可以用工业产品替代人力,甚至可以使农业获得很大的增收,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这需要时间积累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第六章:信心

曙光初现,微弱的阳光越过远处的青山照射出来,村后的谷口被围的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议论起来,自从入缅之后,所有人都在为前途和大明的覆灭而担忧惋惜,还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热闹过,谷口有几百名提着木棍的士兵把守,几名挥洒着汗水的百户不断的吼着那些蜂拥着要入谷的人群。

“大家都整好队,一个个进去,这成什么样子了?哎,那个娃子,你挤什么,快退回去。”

与兴奋的百姓成鲜明对比的是聚拢在谷口一旁的官员,他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相互议论,每个人都是义愤填膺,甚至有的官员已经卷起了袖子,像一只好斗的公鸡一般却找不到发泄的对象。

在士大夫的心目中,皇帝敬天地只是向鬼神表示敬畏而已,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根本不具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君子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些先贤的哲理名言早已铭入了他们的骨血,世间根本没有鬼神,这是他们的所达成的共识。

现在倒好了,好端端的一个皇帝,不求奋发图强,不思考如何去夺回应该属于他的一切,却搞些神怪的把戏来愚弄百姓,也难怪这些苦读圣贤之书的官员们生气。

“我观陛下比先皇万历还要荒唐呢。”一个官员小声的嘀咕,许多人点头附和,万历是明朝官员们最痛恨的一个皇帝,不但荒废朝政,而且每日只呆在宫里炼丹求仙,将整个朝堂折腾的乌烟瘴气。

“诸位同僚,国难如此,陛下尚不醒悟,玩弄此等低劣把戏,只可怜大明三百年江山尽入了满贼之手,大明遗臣张孝全身无它物,今日纵是粉身碎骨也要让皇上回心转意。”说话的是南京吏部给事中张孝全,他挑出这个话头,就已经决心要死谏了。

“张事中敢去,王某为什么不敢,今日算我一个。”立即便有人随声附和。

犹如仓库中的火药遇见了明火一般,官员们情群激愤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打断了所有人的话头:“诸位听我一言。”

官员们惊愕的抬头,来人正是黔国公沐天波,所有人立即闭上了嘴,黔国公不但位高权重,为人也令官员们敬服,隐隐之中,进入缅甸的南明小朝廷都已把黔国公沐天波当作了首领,不为别的,只因为永历帝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顾得别人,每日只觉得身后隐有清兵来抓他,想当初为了登船逃命,永历帝居然把太后都推下了舢板,所以入缅之后,一切事务都由沐天波操持,事无巨细,都安排的妥妥贴贴。

“此次祭天。关乎我大明运数。谁也不可以有异议。太常寺卿何在?”沐天波精亮地眼眸横扫四周。厉声道。

一名官员从人群中出来:“下官在。国公爷有什么吩咐?”

“你是主管祭祀地官员。还楞在这里做什么。快去尽量准备。”沐天波地语气缓和了一些。

“是。”

正午。

精神奕奕地朱骏姗姗来迟终于出现在谷口。他脸色微微泛着红光。大摇大摆地在八名士兵地护卫下进入了谷内。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会用神棍地方式来拉拢人心。

永历帝的名声已经扫地了,当无数人欢喜的将他推上皇位的开始,就有无数人为他失望。朱骏对此深有感受,如果没有沐天波的拥护,他恐怕真正的变成孤家寡人了,所有人忠诚的是大明,而不是他。

现在他必须确定自己的威信,让所有人都忘记他的过去,给所有人一个重新的认识。让所有人重新聚拢到他的周围。

前方是一方铺着黄凌的香案,烟雾缭绕,地上铺了一层红毯,香烛的气味在空气中慢慢的化开,让远在十几米外的朱骏都能闻到。

朱骏神色庄重的踏入红毯,漫步到香案前拿起案上准备好的三只拈香放在火烛上点燃,小心的用双手将它们供起,朝着天空遥遥三拜之后,朱骏开始念起祷词。

“皇天在上,今大明遭此蒙难………”

朱骏晕乎乎的念了一大堆,围拢在四周的百姓听的云里雾里,别说他们,就连朱骏也不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这些祷词是一名老太监书写的,这老太监整整活了七十一岁,九岁时便入了宫,那个时候正是万历年间,太监们为了巴结万历,都下了苦功夫研究祷词、炼丹之类的东西,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后还能派上用场。

晕乎乎的念了一大堆,朱骏话锋一转,声音变的凄厉起来:“现今我大明遗臣已断了粮草,若上天怜悯,仍眷顾我大明,便拨下粮草若干,让我等度过难关,否则我等君臣九千余人尽皆饿死异乡矣。”

这一句大家听明白了,原来要断粮啦!所有人的面色都苍白起来,这事原本大家都还蒙在鼓里,这时听到朱骏说出,都显得大惊失色,没了粮食就要饿死,拜天有什么用。许多意志不坚的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早知道今日,当初为什么要跟着这个荒唐的皇帝跑到这穷山峻岭来呢。可是现在要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可怎么办哪。

原来大家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观看祭祀,这时候却也跟着祈祷上天能够恩赐一点粮食来救命了,这时突然听到朱骏咦了一声,大家都紧盯向他,可惜香案那里烟雾缭绕,大家隔的又远,根本就看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接着又听到朱骏的声音:“上苍不忍大明覆灭,朕代天下百姓谢过,得此稻种,朕与千万臣民无忧矣。”

大家都伸起脖子,看着朱骏模糊的身影,犹如梦中一般,最后听到朱骏喊:“快来人,将这些稻种就地埋入土中,让人日夜看守,若七天内长出青苗,立即通报。”

“啊呀,还真有老天赐给皇上稻种啊,哎,只可惜皇上不懂耕种,有了稻种也得先犁田、再施些草灰,最后才能播种插秧,岂能将稻种直接埋入土中。”有人摇头叹息。

“你懂什么,这可是上天赐予的稻种,自然与众不同,不过你说的也有些道理,随意将它埋入荒地上就能长出粮食,这还叫稻种吗?”

“是啊,就算能在荒地上耕种,又怎么能七天内长出青苗来?需知这稻米一年一熟,要长出青苗来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在荒地上,几名士兵扛着锄头在地上挖了几十个小坑,最后小心翼翼的从朱骏手中接过稻种,一粒粒的撒入坑中,在朱骏的指挥下填土将小坑埋了。

朱骏略有得意的看着这一切,明末的稻米大部分都是一年一熟,一亩的收成差不多在两百斤左右,比起自己这一年三熟,每亩收成就有近千斤的产量整整相差了五倍,这片谷地方圆有三十多里,如果全部栽种这种新品种水稻的话就算养个六、七万人也没有问题,

这次装神弄鬼虽然让朱骏感觉怪怪的,但是收获却大的很,七天之后,朱骏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授命于天,什么叫天佑大明。

不过现在嘛。朱骏眼光一扫,看到人群的前头,一帮子官员们聚拢在一起投射来的杀人目光,不禁打了个冷颤。

忍过七天就没事了,朱骏不断的给自己打气,他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七天,这些大臣们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自己。

一哭二闹三上吊,朱骏最怕的就是这个,而明朝的大臣们对付皇帝最拿手的武器也是这个。

祭天的仪式在人们的担忧中散去了,在朱骏眼里,这或许只是一个闹剧,但是对于大明的起复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之后,永历帝在遗民们心中笼罩了神圣的光环,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回复了信心,所有人都充满了朝气,因为朱骏给他们画了一个饼,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

申明:现在的最新水稻新技术能达到每亩1283公斤,相当于2500斤。

第七章:三段合击

村里的房屋并不多,朱骏一人便占了七间,除了一小部分尚书级别的大臣之外,大部分人连个挡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好在缅甸的气候炎热,现在已到了春夏之交,晚上并不寒冷,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在沐天波的统筹下,所有的遗民们开始大兴土木,修建简单的房屋。

无所事事的只有朱骏和一干年纪较大的官员,朱骏是堂堂大明皇帝,虽然名声不好,但这种粗活是绝对轮不上他的,而那些年岁大的官员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去了那里也是添乱,说不准扭伤了筋骨就麻烦了。

朱骏开始思考起关于军队的问题了,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光复大明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军队,张有德那一支两千人的卫所军朱骏是检阅过的,在他眼里,这些人也就是比扛着木棍的农民要好一些,最大的弊病是这些人都是世代袭承的军户,年纪大的有五十多岁的老汉,年纪小的居然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让这些人去和自小弓马娴熟的满洲人打仗基本上和送死没有区别。

朱骏很坚决的在自己的计划中将三十岁以上的中年和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划了出来,他要的是一支朝气蓬勃的精兵,绝不需要滥竽充数的老弱。

这样一算,朱骏估计两千人的卫军最多只能剩下一千人,人数虽少,但是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下战力或许能够提升几倍,那些老弱如果参与高强度的训练反而会成为累赘,所以朱骏清除的很彻底。

接下来是定军规,原先的军规显然是不能用了,大明卫所军制的弊病很多,每一个卫所几乎都是指挥使一个人说的算,简直比土皇帝还土皇帝,指挥使要是看你不顺眼,你就是随便吐个痰都要挨二十军棍,如果他看得起你,就算你出去打劫,指挥使也可以将你从地方官那里保回来,所以朱骏打算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