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日进攻无果,板亘征四郎大为恼怒,在其策划下,津浦线禹城之山下奉文旅团两联队于1日夜,一部沿公路进犯荏平,一路旧黄河堤坝南岸向守军南岸旅团以及炮兵阵地进击。同时三浦敏事部在板亘征四郎严令下,驱赶大量民众对抗游击第四旅之游击、地雷战术,向聊城西北萃县、峪口方向攻击。企图由此渡过旧黄河包抄守军后路,截断聊城至黄河的通途对谢部守军完成合围。
板亘征四郎想要在聊城一口将谢部完全吞下。在他眼中旧黄河堤坝守军只要断了后路,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日军的调动,很快自谢晋Y手中传至孙定方手中。孙定方当即将集团军预备第一旅调拨给谢晋Y指挥,兼有军预备旅,谢晋Y手中共计有两个旅地预备兵力,兵力已经宽裕,随即立刻对日军展开积极的机动反击。
十三日夜,在谢晋Y的直接指挥下,集团军属预备一旅对山下奉文进攻荏平之联队展开密集攻势,同时吴克在得到通告后,将直升机大队趁着夜色派出协助攻击。对日军不死心,仍旧将已被自己歼灭的“中国驻屯军”旅团,吴克听着名字总觉特别别扭,因此命令直升机大队对其要“狠狠”打击。
山下奉文步兵第一联队在吴克此命令下几乎陷入灭顶之灾。
虽然因扩军需要,各步兵旅已经取消装甲营,但破甲枪榴弹弥补了此点不足。山下奉文第一联队面对预备旅全力攻击,虽出动装甲车20辆助阵,但很快就在破甲枪榴弹地打击下,迅速被摧毁大半,余部匆忙丢下防守步兵撤离战场。
随后20架直升飞机更是在日防守阵地上空低空盘旋,对地面敌火力猛力扫射的同时,还投下一个又一个燃烧弹,为进攻部队快速扫清攻击障碍,使得日军第十一联队自进攻开始在3个小时之内就面临被全部分割包围之困境。其联队长根据情况,觉得进攻荏平之任务已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连忙冒着直升飞机的低空密集打击,努力收集兵力向禹城方向撤退。
然而即使是撤退也非常困难,直升飞机始终在他们头顶盘旋打击,并不断以闪光弹为攻击部队提供指引,预备旅旋即对其留下的阻击部队仅以少量部队应付,主力绕过敌阻击部队猛力追击。直至天明,山下奉文旅团第一联队仅以千人逃回禹城,余部不是被消灭就是零散“流浪”在这一片新旧黄河的河套之间。
随后其第二步兵联队也在十四日夜遭到致命打击,第二步兵师团虽在正面做好迎战准备,但是因第一步兵联队几乎失去战力,预备旅在直升飞机的协助下,直接自禹城边向就黄河南岸切入,随后一路向西迅猛进击,遇有日军顽强抵抗则立刻呼叫飞机以凌空扫射或投掷燃烧弹进行大力支援。
于此同时,谢部军预备旅也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东对攻,致使山下奉文第二步兵联队不得不极速收缩兵力,趁着黑暗向南分散迂回突围。至十五日,山下奉文旅团仅以3000余战斗非战斗兵力困守禹城等待援助,第四旅也在冠县境内奇袭敌三浦敏事部辎重部队,迫其进攻乏力,所部均退回冠县待命。至此,板亘征四郎之合围计划完全粉碎,日军第一波围绕黄河的一个星期的攻势就此停止。
随后寺内寿一根据战报,急派独立第五旅团增援禹城,稳固前线阵地,同时命令第十五师团向前抵近,准备发起第二轮攻势,而日军自本国增派之116师团也在通过天津港口向华北方面军输送,第102师团向上海方面集结。第一波攻势失败,日军参谋本部在激进分子的叫嚣下,再次决心扩大战争,务必使中国折服。
此战在谢部的两个德国军事观察员在对破甲枪榴弹以及阔面地雷地观察中,意外发现谢部士兵的半自动步枪在使用中的优秀表现,起初他们认为也就是一种冲锋枪,然而经过实战发现,这种枪竟然比其本国生产地冲锋枪战斗性能优良很多,两名急忙将这种枪的参数写下,通过电报发回本国。
随后直升飞机在谢部反击战中地表现,更是让这两个家伙激动不已。此时的德国已经有直升机诞生,但那仅仅是一些个人的实验用机,木结构如飞艇一般缓慢迟钝,不仅简陋无比,更无任何军事使用价值。德国军部也在现有螺旋浆飞机优势地位下,对直升飞机并未投入多少研究,然而通过连续两夜地反击战,两名观察员充分感觉到那种悬停在敌军上空的恐怖打击威力。
任何暴露目标对其来说都是被打击对象,比起装甲部队来说,其更有空中以及速度上的优势,而且不受道路限制,可以随意进击任何敌军集结目标,可以随意在敌军指挥阵地上空,寻找火力点,指挥官进行重点打击。这种精确的打击方式不仅是装甲部队不能拥有,连螺旋桨飞机也无法实行达到,在往深一点层次想,在无空中威胁的前提下,此飞机还可搭载战斗人员进行蛙跳战术,抢夺战术高地,甚至对敌后方进行渗透,截断敌军类如桥梁之类的关键通途等。
虽然后几种战术在这两夜的战斗中,两名观察员并未实际见到,但是通过他们过硬的军事素质,还是逐渐推测出来。
其实不仅是这两名观察员素质奇高,其他几名同样具有相当强的分析能力。这次德国军部在吴克这里发现连续发现三种新式武器,推翻了一直以来他们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认识,使得他们对中日战局未来开始迷惑起来。
希特勒与日本签订协约,很大部分是因为日本战据中国东三省,直接对苏军西伯利亚地区构成威胁,可以牵制苏军大量兵力,对德国未来战略计划非常有利。因此在日本对中国开战后,希特勒立刻决定牺牲在中国的利益,以换取日军的支持。
毕竟在当时,希特勒认为日本获胜的可能非常大,且已经具有占据东三省形成逼迫苏联的势态,而中国国民政府工业、军工、普遍士兵战术素质均非常低下,虽经德国一度大力帮助,终因底子过于薄弱,且国内陷于内战而不能在日军进攻之前完成改变。淞沪一战,国民政府部队虽顽强抵抗,终究使得德国军情人员得出非常不妙的判断。
第四卷 大战 第157章 一丝转机
然而,吴克部如同横空出世般,在南京、广德一线一举聚歼日军华中方面军20万主力,带给他们无比震撼,随着磁性水雷、阔面杀伤地雷、破甲枪榴弹三样均需具备极强军事装备研究能力的武器出现,希特勒面前立刻画了大大的问好。
迷一样的吴克!迷一样的中国!迷一样的中日未来战争局势!
为慎重起见,他立刻着令军部借考察武器实战性能之名,对吴克这支武装进行考察,从而评测中日未来战争局势。
几名军事情报人员在对吴克部队进行情报总结时,忽然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这只队伍的通讯能力。德军的军事通讯能力已经非常惊人,但是在几个观察员在最底层进行观察时,竟然发现吴克部队将通讯已经普及至连、排、班,而且使用的那种轻便的“步话机”,也是前所未见。
此时的德军也已经将通讯设备普及至排一级作战单位,但是这种通讯设备体积较大,需要借助车辆携带,而吴克部这种一个人就可以背负的通讯步话设备,令这些观察人员极为向往。有了这样的设备,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作战控制将变得非常容易,尤其是在夜战之中,对阵地的掌握和进攻突袭的节奏,通过这种步话机,掌控将更为容易。
几个观察员还几乎都意识到,这种通讯设备在小分队进行敌后破袭时的重要。有了这种通讯设备。敌后突袭小队可以分散地更为细致,更便于隐藏,同时在需要时也可以在短距离内迅速集合,针对某个特定目标进行集中打击。
再结合已经上报过的半自动步枪以及直升飞机。将更加惊人的观察结果电传至德国,德国参谋部一片哗然,立刻引起希特勒本人立刻对吴克特别注意起来。
情报证明,吴克部虽然海军、空军非常弱小。工业规模也并不强大,但已经在陆军军事装备技术方面以及部分通讯技术方面超过日军许多,只要有一段时间,即可飞快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中国,这场以陆地为主地中日战争、以及其国内纷杂的政治局面和势力团体使得德国军部以及希特勒对这场战争的未来更加迷糊。
但毫无疑问,吴克已经成为中国军事势力的突起之秀,以其拥有地单兵武器、炮火装备以及装甲部队来分析,其军事实力甚至已经超过此前一直与德国政府保持联系的国民政府。。(小说下载网。)。不过,鉴于其部队总数以及势力范围和政治威望,德国军部一时之间不好做出判断。正因如此,其部对日一战结果非常难以预测。不过德国参谋本部相信,连续6种性能优越的装备从这一势力中发现。那么一定还有一些他们还不知道的发明存在。
德国参谋部以及希特勒本人在此情形下,一致决定继续观看。直至双方势态明朗。不过自此开始,为未来战略计划考虑,在希特勒直接授意下。德国政府开始决定秘密与吴克建立联系,希望加强两方面的良好关系。同时德国参谋部、军部命令梅里纳西与吴克再次接洽,洽谈关于自动步枪、步话机技术以及直升飞机的技术引进问题。
特别是直升飞机这种在观察员介绍下,相当于“空中装甲坦克”的武器装备,德国参谋本部现在已经非常感兴趣了。如果战斗机、直升飞机、以及装甲能够进行完美配合,那么参谋部制定的“闪电战”计划将完美无比。
当然步话机和半自动步枪也需要引进,这两种作战设备,一种可以提高部队之间的协同,便于即时控制战局,并适合敌后破袭作战,而另一种则可以大大提高单兵作战效果,点射性能相比冲锋枪又能大大节约子弹开销。
正是在德国参谋本部的这种需求下,梅里纳西再次开始他想像中,艰苦地谈判历程。
参谋本部给他的命令是,不管吴克部以后如何,中日战事结局如何,现在必须与吴克部加强关系,在合适的范围内,答应吴克地要求,尽快将这几件与德国战略相关的武器装备技术积极获取,当然还是必须能够在限制吴克对这些武器对外传播地情况下进行。
梅里纳西正因为如此,赶至泰安再一次约谈吴克,被动的站在了谈判席上。
吴克看着梅里纳西这个刻板的谈判对象,心中感觉有些好笑。梅里纳西并不是一个善于谈判地对手,但是德国军部并没有从大使馆调动其他人员,而是始终让他来与自己进行谈判,这实在有些难为了这位情报校官。
早在德参谋部派出军事观察员时,吴克就对德国的意图做了猜测。那三件杀伤性武器完全可以在其本国内进行试验演示,万里迢迢的派出军事观察员,一看就知道是别有所图。
吴克对政治这东西虽然比较弱智,但是不代表一点没有,同时在将情况通告给巢城的老周、郭清等人后,大家一致得出,德国政府试图对我军战斗力进行观察,以分析中国抗战未来之局势,同时也可能试图在我军作战中,继续选择所需要的武器装备进行引进改良。
正是这一分析结果,让吴克觉得在德日中苏四国关系之间,已经开始出现有利于中国的一点点转变可能。基于这种认识,吴克决定将与德国的关系再次拉近,同意其军事观察员进入前线部队进行观察,而在他的命令下,直升飞机也在德军面前上演了一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