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春-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至于在终于把这份计划书看完了之后,李曦都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果然不愧是是杨崇礼那个老妖精的儿子

尽管在此之前李曦就知道,杨慎馀作为杨崇礼这样一个经济大能的长子,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且最近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事实上执掌整个杨家的家务,无论是经验还是眼光,都肯定是已经积淀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让他来草拟一份计划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这份计划书真的拿到手里,李曦还是忍住想要给予赞美。

虽然在李曦这个经过后世教育的人看来,这份计划书仍然有很多漏洞,而且是一些思维上的明显漏洞,但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唐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是整个社会和整个时代所给他的,所以,这已经足够完美了。

当然,李曦并不会把这份感慨和这份赞美表现到脸上。

看完了计划书,李曦把文案整理了一下,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却是好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这个时候,杨慎馀虽然已经五十多岁,早已经远离了年轻这两个字,但是面对这样一次考核的时候,尤其是当他的试卷交了上去,作为顶头上司的李曦看完之后久久无语,他却还是忍不住微微的有些紧张。

是的,他的老爹无比的厉害,而且他也觉得,自己完全不比老爹差到哪里去,但是,此前他施展身手的舞台,只是杨家的一些内部事务而已,而眼下,坐在杨江淮转运使司衙门里的他,尽管已经年近花甲,却仍然只是一个官场新丁。

所以对他来说,李曦这个上官对这份计划书的评价,无比重要

要说没时间写东西,那纯属是扯淡,自从大唐春开书以来,我已经远离了一切的消遣和娱乐,所以,除了睡觉、吃饭和工作,我只有码字。

但是事情往往很操蛋,巅峰的时候,我可以六个小时就写一万字,可要是状态不好,我会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都写不出来一个字

坦白讲,真的是很想请一天假自我调整一下,因为眼下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了。但是到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写了一千多字,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想做一个不断更的作者。

就这一千六百字,花了我三个小时,真的是只能苦笑了。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六章议论纷纷(三)

第六章议论纷纷(三)

咳嗽了一声,李曦看着杨慎馀,问:“慎馀公以为应当以民运为主?”

李曦这一问,一直低着头微带紧张的杨慎馀这才突然的精神一振,抬起了头来。

“大人实在是不必如此客气,如此一来,实在叫下官无以自处矣。大人还是唤下官做慎馀最好……”顿了顿,他道:“不瞒大人,关于此事,下官曾多次同家父商议,期间多有争辩,不过到最后,下官和家父的意见还是趋于一致的,下官以为,要想转运江淮漕米入长安,最好最便捷,也是见效最快的,毫无疑问就是官督民运。”

李曦闻言不置可否,只是点点头,道:“继续说下去。”

杨慎馀逐渐的挺直了腰杆,道:“若官运,一来滋扰地方,二来么……耗费巨大。家父任太府寺卿多年,他一直强调一点,庶民之力,乃天下最大亦最不可测度之力,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使之以利,则万民为之所动,如此一来,官府只需要善加调度,则不需造一船,无需扰一地,亦勿用动一民,则事可谐矣,岂不为上策耶?”

李曦闻言微微点头。

刚才在看这份文案的时候,这就是最让李曦啧啧称赞的地方了。

要知道,自古以往,朝廷治理天下税赋钱粮的主流思想都是官府积蓄和征调为主,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以官府为主的,究其思想根源,毫无疑问就是认为,朝廷的力量大过一切。

当然,这里面自然不会简单的只是一个治理税赋的问题,这里面还包括了复杂的治国思想,而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每朝每代都会再三强调的“重农抑商”政策。

也就是说,官府不希望出现什么太过强大的民间力量,不希望老百姓整天想着赚钱,不希望老百姓全国到处跑。

无论是汉代的编户齐民,还是大唐的租庸调制,其实都是一种把老百姓禁锢在土地上的一种政策。

老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归根到底,这是一种愚民政策,也是一种困民政策。

一旦商潮涌动,万民逐利,则民心思动,一旦民心思动,整个国家都运动起来,那么……对于任何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都将是一场巨大的无法阻止的灾难。

但是呢,虽然自古以往这种控制天下的方式都是主流,却并不是没有异类。

孟子曾经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自不待言,而且早在战国末年,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太后赵威后,也曾经留下过赵威后答齐王使的著名问答,再次提出了这一思想。而到了大唐,先太宗皇帝陛下也曾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

所以,尽管延续千年的统治办法并不曾发生过根本的改变,但是明白人却是一直都有的,历朝历代,总会有一些明白人知道,老百姓的力量,才是最为强大而不可控制的力量。

而如果抛开其他的不论,单只说杨慎馀在面对漕运问题时居然能想到这个思路,其实是一件很好,也很了不起的做法。

但问题是,这件事显然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定定地看着他良久,李曦笑了笑,伸手按在那厚厚的一沓文案上,身子突然前倾,目光炯炯地盯着杨慎馀,顿时就让他下意识的身子微微后仰,同时眼珠也猛地一缩。

突然有一种威压感袭来,而且李曦的眼神雪亮雪亮,让人几乎不敢对视。

“敢问慎馀公,若官督民运,则谁运?若官督民运,慎馀公有望将长安城内的粮价降到多少?若官督民运,一旦到了某一天,民不运了,奈何?”

接连三个排比式的问题,一下子就问得杨慎馀汗流浃背。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六章议论纷纷(下)

第六章议论纷纷(下)

李曦一连抛出三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比一个更加犀利,顿时就让杨慎馀感觉有些难以招架。因为李曦这三个问题,几乎是直接就砸在了他这份漕运计划最大的漏洞上。

官督民运,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在李林甫刚刚提到长安粮食问题的时候,这也是李曦下意识之间第一个想到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固然有着见效快、投入小等等优点,他的致命缺点,却也是根本就遮掩不住的。

既然是官督民运,那么其实说白了,就是政府出面调控市场,利用市场的差价杠杆,促使民间的商人们为了赚取差价而自发的运粮至长安。

一直到几百年之后的明清时代,还有着商人们运粮至边关以换取盐引的办法,并且应用了极长的时间,而这,其实也是一种发展了的官督民运。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民间的商人们肯运粮,毫无疑问是为利润,所以,要想让他们千辛万苦的把粮食运到长安来,那就必须在他们要付出的成本之外,还要许以较高的利润。那么,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政府高价收购,第二,继续让长安的粮价保持在一个相对非常高的价位上,甚至于……要比现在还高

这两个办法,无论是采用哪一条,都会必然的导致一个结果——商人要赚到钱,长安的粮价继续居高不下。

一旦政府出的价钱让商人们感觉无利可图,或者是长安的粮价让他们感觉到无利可图,那么,除非政府继续大量的往里头贴钱,否则民运将立刻断绝。

但是,让大唐政府持续的往里面贴钱,一年两年的没问题,时间一长,必将发展成为朝廷财政的一个大包袱,便如人体血管的一个大肿瘤一般,如果大唐一直这么富庶太平下去,或许还不显眼,可要是一旦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动,大唐政府的财政吃紧了,那么,这个肿瘤将会立刻爆发,将一举阻断大唐帝都的粮食供给。

而就历朝历代的情况来看,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若单只是这些情况,其实还不算太严重,毕竟只要调控得当,政府完全可以借用市场的杠杆灵活调整,使得至少在几十年内,长安城不需要为粮食发愁。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只需要官督一下,只要给钱,民就能运了吗?

众所周知,商人的鼻子是最灵敏的,只要发现利润,只要感觉有利可图,那么他们就会立刻一拥而上。但是,长安缺粮已经几十年了,粮价居高不下也已经几十年了,全国的商人们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可时至今日,长安依旧缺粮,长安的粮价依旧居高不下。

为何?

答案只有一个,运粮至长安的代价,实在太高

早在当初与裴耀卿一番探讨之后,李曦就已经明白,导致长安粮价居高不下的,不是方法问题,也不是价格问题,而是道路问题。

抛开扬州至洛阳这么长一段水运不说,单单只是在三门峡这个地方,陆路运输的话运费几乎等于粮价,而如果是水路,三门之险天下闻名,根本就不利于大规模运输,每年都要有许多船只在这里出事,损失的船只和粮食还是小事,每年都死那么多人……这是江淮转运使司衙门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无论是民运还是官运,这个瓶颈不解决,谁运都得死人,谁运都无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表面上来看,杨慎馀这份计划十分的让人眼亮,但是如果仔细一计较就会发现,他的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已,根本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

所以,李曦的问题一出口,杨慎馀顿时就感觉无法招架。

支支吾吾了好大一会子,杨慎馀毕竟已经是五十多岁年近六十了,一来心境沉稳,二来人生阅历也是丰富之极,所以他很快就调整了一下,稳定了自己的心神。

这时,他抬起头来与李曦对视了一眼,不答反问,道:“莫非大人想要官运?”

“为何不可?”李曦反问。

“呃……”顿了顿,杨慎馀站起来拱手道:“大人,请恕下官直言,若是咱们江淮转运使司亲自承运的话,非但运费降不下来,将要极大的加大朝廷的开支,而且,从征集漕粮,一直到组织船队,再到一路北来,一直到三门之险……这个,这个……怕非是易事啊”

在提到三门之险的时候,他的语气明显有些停顿,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显然,他也知道三门峡那里每年都会有不少的船只出事,甚至他也知道,只要一出事,肯定要死人。

因此在他看来,即便官运,也省不下几个钱,所以,政府只需要花钱买些高价粮食就是了,大不了就是往里头多贴一点儿,好歹眼不见心不烦,总比自己去运粮食,每年都要面对好多次这种船沉人亡的事情要好。

要知道,在当下这种运粮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死那么多人,一旦扩大到每年至少一百万石粮食,这死的人,毫无疑问会更多……这些人死在民间商人手上,顶多就是把抚恤啊赔偿啊之类的摊入粮价里就是了,民不报,官不究,朝廷完全可以掩耳盗铃的认为自己到手的这是干净粮食,不需要为这种事情背负什么压力和责任。

但若是官府自己运粮,出了这种事情,为了漕运,不敢如实上报,只能压下来,但是压得时间长了,谁敢保证能一直压住?而动辄死几十个人的事情,一旦捅出来,那就是惊天大案,说不得整个江淮转运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