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淬中华-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微有一点儿拘禁地站了一会儿,他又对周天宇说:“周老师,如果没什么事情我就去河滩了。”说完,冲冯华也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轻轻地退了出去。

周天宇向冯华介绍说:“华哥,刚才那个小伙子叫陈五阳,是我新收的弟子。”

冯华一听,乐了:“你小子,什么时候开的山门呀?还收了徒弟,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周天宇解释着:“五阳曾在吉林的俄罗斯教堂呆过三年,去年因母亲生病才回到龙口街。他在教堂里学过一些俄语,对西方的科技也有所了解。我看这孩子对机械有一定的认识,人又机灵,就让他当了我的助手。只是他非得叫我师父,我拧不过他,只好让他喊我周老师。”

听了天宇一番啰里啰唆的解释,冯华总算明白了这徒弟的来龙去脉,连连点头:“小宇啊,这弟子收得好!当前咱们的技术人材缺乏的厉害,我们不仅要从外部吸收,还必须要自己培养,我今天来就是找你商量这个事情。”

“好啊!华哥,咱们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正想跟你探讨建立科技学校的事呢!你不知道,自从兵工厂成立以来,武器的研制与生产就一直受困于人材极度匮乏。虽然无名洞中的那些武器都有图纸,而且原材料也相对齐全,可是因为缺少机械专家和能熟练操作机床的技术工人,目前对马克沁重机枪的研制已经陷入了困境。”天宇说着,把手中的那几页纸递到冯华的手里:“华哥,你先看看我写的计划。”

首页上“关于成立科技学校和培养技术工人的建议”一行字非常醒目,其内容主要是:鉴于根据地各方面的人材匮乏,没有科研人员,没有技术工人的现状,建议成立科技学校和在兵工厂培养技术工人……

天宇补充说:“兵工厂的工人都是手艺很出色的工匠,可是让他们去操作无名洞的那几台旋床、刨床、铣床就勉为其难了。要想让这几台车床动起来,发挥它们的作用,必须培养新一代的技术工人。”他的建议中另外两点是:设立科技学校,尽快培养自己的科研技术人才;充分利用挥发河的水力资源和研制蒸汽机,解决将来机器的动力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说:“咱们无名洞里储存的那一点柴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让那两台柴油发电机喝光的;还有原材料的问题,107所留下的那点儿东西,做做实验还可以,一旦形成了生产能力,很快就会出现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天宇的一番话得到了冯华的赞同:“嗯,这些问题提得好!我看,不但要设立科技学校,还要有财贸学校、军事学校,医护学校。”

停了一下,冯华对天宇说:“待会儿我回去先与贺大哥商量一下,如果没问题,咱们明天开个会,专门研究一下这些问题。”

“好吧……”天宇回答着,好像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

看着天宇欲说不说的样子,冯华问道:“小宇,还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华哥。本来我是想完成后再请你来参观的,可是又一想,你那么忙,来我这里一次也不容易,还是先让你过过目吧!”天宇解释着。

冯华笑了:“什么事情嘛,神秘兮兮的。”

周天宇领着冯华来到河边,只见河滩上放着两个类似水车似的大木轮,几个工人正在陈五阳的指挥下为木轮的立轴安装连接装置和皮带轮。看到冯华二人到来,陈五阳站了起来,指着大木轮说道:“这就是周老师发明的水车式动力传送机,一旦试制成功,咱们的几台机床就可以真正运转起来了。”

周天宇说道:“华哥,你别听他的,这个水车式动力传送机完全是五阳的思路,我只不过给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你想,我什么时候见过这种水车呀!”

听着这师徒二人的对话,冯华点点头说道:“嗯,不错!这种水车式动力传送机制造简便、造价不高,我看今后可以优先发展。”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冯华看着浑身脏兮兮的天宇,心里很是欣慰:真想不到一向爱干净的小宇,现在脏成这个样子,竟然还毫不在意。看来环境真的很锻炼人,小宇比原来可成熟多了。

顺手捏下天宇头上的一小段儿杂草,冯华怜惜地说:“小宇,别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今后要多注意呀!”

“我知道的。华哥,你也要注意身体啊!你比我可辛苦多了!”天宇也关切的说道。

一时间兄弟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心中都涌起了一股暖暖的热流……

第十七章育才建新学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公元1894年秋天,相比中国其他地方人们的愁云惨淡,处在长白山脚下“龙口街”一带的老百姓,却显得异乎寻常的安宁与祥和。农业的丰收,给了人们一种富足感,虽然每日里仍然紧张忙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笑意盈盈,衬托得今年的秋天也似乎异常的美丽。

此时,在“龙口街”贺府西院召开的义勇军指挥部联席会议热闹非凡,为了成立新式学堂的事情,与会者争论得非常激烈。会上主要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以周天宇、邢亮为代表的“必须”派,认为这是关乎义勇军和根据地兴旺发展的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决;另一种是以张立三和镇上一些士绅为代表的“缓办”派,觉得“龙口街”当前应以发展军力和经济为第一位,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暂缓。

虽然义勇军在进驻“龙口街”以后,为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异,镇上许多保守的士绅仍然对义勇军的一些做法不甚赞同。他们认为:国家动荡、土匪猖獗,壮大军队保卫乡土,甚至买枪添炮那都是必须的;兴办工厂、发展经济,让众人得利,都有钱赚,自然也是应该的;但是开办新式学堂,说什么还要请西洋人,学习一些奇技淫巧的洋玩意儿,可是即坏了祖宗的规矩,又丢了国人的脸面。再说办学堂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是只赔不赚的买卖,有什么用处?他们虽然表面上是赞同张立三的“缓办”说,其实内心里根本就不同意办,只是嘴上不敢明说罢了。

听着两种不同意见的辩论,李九杲和黄德贵二人互相看了看对方,谁也没有表态。他们虽然不反对成立学堂,但也认为张立三等人提出的优先发展军队的想法很有道理。但他们也知道,三哥(周天宇)提出成立学堂的建议,肯定是经过大哥同意的,因此虽然心里认可张立三等人的想法,却丝毫都没有不同的表示,他们宁肯私下里与大哥沟通交流,也不愿意把兄弟之间的不同看法暴露在大庭广众面前。

李九杲、黄德贵当初与冯华三人结拜金兰,一来是他们曾救过自己两人的性命,又报了九杲的杀父大仇,对他们有天高地厚之恩;二来是觉得他们言语新颖独特、振聋发聩;行事光明磊落、豪爽过人。且言谈举止间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概。

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看法的正确。自从“铲不平”改编为中华义勇军以来,他们在冯华的策划下连战连胜,现在已经光明正大的成为了“龙口街”的团练,摆脱了土匪的身份。尤其是冯华,不仅性格坚毅果敢,而且为人襟怀坦白,待他们就象亲兄弟一样。现在他们对冯华,可以说是发自肺腑的信任、钦佩和敬服,对冯华提出的事情,他们也都是毫无保留的支持、执行。但李九杲、黄德贵也并不是无知盲从的人,他们的态度表面上看似与文革时代流行的“理解的要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他们这么做只是基于对冯华的绝对信任。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他们都要找到冯华问个清楚,弄个明白。

下午散会后,周天宇和邢亮都因为手头的事太多,没有吃饭就各自赶回了自己的驻地,而李九杲、黄德贵却跟着冯华来到了他的房间。对于李九杲他们的来意,冯华早就心里有数,还未坐定他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咱们兄弟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地聊一聊了,办学堂的事我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呢?。”

李九杲笑了:“得了吧,大哥!你早就知道我们要说什么。今天开会的内容,你也不提前给我通个气儿,弄得人想问不敢问,想说不敢说,把我的尿都快给憋出来了!”一句话说得冯华和黄德贵也都笑了起来。

三人聊了几句部队训练和各地情报站的事,冯华站起身向着门外喊道:“小董,今天多给准备两份儿客饭!”

话声刚落,就见贺菱和警卫员小董端着几碟清淡的小菜走了进来。摆好小菜,贺菱又返回去拿来了一小坛烧酒,边斟着酒,嘴里还说着:“谁也不准多喝,每人一杯。”

李九杲一听就乐了:“这丫头,一人一杯,你勾我的馋虫子啊!”

贺菱寸步不让:“不行,冯大哥说了,喝酒贪杯会误事。”

李九杲一再哀求:“好妹子,你冯大哥轻易也不请客,好不容易留我们吃饭,还不给点儿特殊照顾,两杯行不行?”

看到冯华点头,贺菱才故作大方地说道:“好吧,那就把我的那一杯给李大哥吧。”

李九杲眉开眼笑地夸奖着:“这才是好妹子。”并连声道谢,二人一唱一和的表演,引得冯华和黄德贵“哈哈”大笑。

其实冯华自己平时很少喝酒,菱儿这坛子酒还真是为李九杲和黄德贵端上来的。刚才菱儿看到李、黄二人这个时候过来,就知道这哥儿仨准得在一起用饭,打过招呼后,就拽着小董准备饭菜去了。

自进了龙口街以后,兄弟们也不同于以前,可以天天相聚,畅所欲言。常常是各忙各自的一摊工作,三、五天难得一见,兄弟之间这样的小聚也很难得了。

对于自己的兄弟,说话用不着兜圈子,冯华一边吃饭一边对他们说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在咱们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根据地还没有富裕起来的时候,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那么,根据地的刀是什么呢?”

不等他们回答,冯华接着说道:“根据地的刀就是咱们义勇军,刀刃呢?就是战士们手中的枪和炮。我们的武器确实很先进,可是它数量有限,而且弹药的储备也不很多。目前我们还能应付一阵,但等子弹打光了呢?我们就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兵工厂虽然成立了,但是由于缺少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现在只能生产一些地雷、手榴弹。再先进的机器设备如果开动不了,也是一堆废铁。”

看到李九杲和黄德贵听得入神,忘记了吃饭,冯华忙停下来让他们:“别耽误吃饭,来,吃菜,吃菜!”

吃了几口饭后,冯华接着说:“你们和立三的意思我都明白,发展经济和壮大力量确实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但是如果你们能将这两件事与办学校联系起来,看得再深些、再远些,就会知道孰轻孰重了。那些士绅考虑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他们看不到办学和培养各种人材才是能让龙口街和义勇军获得更大发展的最好投资。也只有尽快培养出各种有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才能赚更多的钱。另外,别看他们表面上也都打着“当前应把精力放在发展军力和经济上”的旗号,其实这些人就是觉得办学没有钱赚,有些得不偿失,只不过并不敢明着唱对台戏。”

看到李、黄二人频频点头,冯华加重了说话的语气:“要记住,‘教育兴,科技兴,国家才能兴旺’。成立学校培养各种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