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淬中华-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华稍微停了一下,然后缓缓的叙说起当前的战局及发展的形势来:“日军攻陷海城后,鉴于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将暂时搁置原来制定的‘直隶平原决战’方案。代之以进攻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为尔后的直隶平原登陆决战进一步提供安全保证的新计划。日军将会以陆军第二集团军为基础,组织以大山岩大将为司令官,共计2。5万余人的“山东作战军”。而且联合舰队也会协同“山东作战军”作战,并以陆军第一集团军在辽东战场进行佯攻,继续吸引清军主力。清政府对日军的主攻方向,也将再次判断失误,误以为日军第一、第二集团军将会并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海湾登陆的部队会攻北京。因此,清廷屯重兵10万多人驻守奉天、辽阳及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在日军的主攻方向——山东半岛则仅部署守卫部队3万余人,其中驻守荣成(今旧荣成)的仅1400余人。至于北洋舰队,则根据李鸿章‘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

一口气将大的战局态势说完,冯华话锋一转将话题转到了辽东战场上:“历史上清军曾于1895年1月至2月集中兵力四次攻打海城,足足围困了海城七十六天。可是由于将官指挥保守,各部队配合失调,虽然使日军受到了较大的挫折,但最后还是在敌人的反扑下无功而返。辽东虽然不是日军的主攻方向,但对战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在此给日军以重大打击,将会最终影响甲午战争的结果。”

邢亮听完后没有马上答话,而是怔怔的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华哥,山东那边咱们是顾不过来了,可是眼下海城战役即将打响,如果没有咱们的帮助,结果肯定是不会有什么改变,咱们就这么在一边儿看着吗?”

叹了一口气,冯华说道:“没有命令,私自调动军队可是重罪。不过昨天晚上我已经连夜写了一份请战书,咱们待会儿开个会议一议。”

邢亮点点头:“是呀,当了朝廷的官儿,杀小鬼子就受到了限制。”看了看冯华,又补充了一句:“华哥,你别多想啊!我是想,咱们不能完全被这个官儿限制住;应该变个法子,找个合法的借口。”

冯华赞同的点点头:“嗯,确实不能太死板;顾忌太多了反而什么都干不成。”

邢亮听了这句话,身形突然猛的一挺,重重的呼出胸中的一口浊气,大声说道:“杀小鬼子,保家卫国,就是脑袋掉了又如何?”

冯华心里突地一震,胸中的血亦热了起来:“是呀!真的要能让中华崛起掉脑袋又如何?”

山海关,奉锦山海关道衙门西院——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临时住所内,已经六十五岁,须发皆白、身材瘦小的刘坤一,此时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一份儿奏折。下手坐着他的两个副手,颇有学者风度的湖南巡抚吴大澂和同样须发皆白却老当益壮的四川提督宋庆。

放下手中的奏折,刘坤一问二人道:“海城之战准备的如何了?”

“大人,各部人马都已经部署完毕,随时可以展开进攻。”宋庆在旁答道。

满意地点点头,刘坤一又问道:“这次可有把握取胜?”宋庆慨然应道:“倭寇入侵,我们是只能进不能退。既然大人委我以重任,我自当弹竭血诚,以翼仰酬知遇了!”

看着年逾古稀的老将军,明知任务艰巨难期必胜,仍毅然不顾。文官出身的吴大澂不由赞道:“祝三(宋庆表字)兄血诚忠勇,小弟佩服之至1

刘坤一转过话题:“今早收到了一份儿长顺转来的吉军统领冯华的请战书,要求参加此战,你们怎么看?”

“冯华?就是那个前些日子取得浪子山大捷的冯华。哼!上次长顺和冯华白捡了功亭(聂士成)一个便宜,他们还打上瘾来了。这种好大喜功之人还是不来的好,谁知他们又想来捡什么现成的功劳?”对长顺畏葸避战颇有看法的宋庆,因不明真相而迁怒于冯华,忿忿不平地说道。

“浪子山大捷!真的有那么大的战果吗?长顺确是捡了个大便宜,他自己未动一刀一枪不说,还谎报战果,平白得了许多的赏赐。这次如果再让长顺插上一腿,不定他又会弄出些什么东西来?我看冯华所部虽然能打,但他那点儿人马未必能起多大的作用,再说摩天岭一线也确需得力之人镇守!”吴大澂在一边不紧不慢地插嘴道,让人有点摸不清他的真实用意。

刘坤一沉吟了一下,郑重地向二人道:“好吧!收复海城,为圣上分忧,一切都仰仗二位大人了。”宋、吴二人听到“圣上”二字,赶紧站了起来。刘坤一送二人出厅时又加上一句:“这次咱们也打它个‘海城大捷’。”说罢,与宋庆和吴大澂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1月15日,桂太郎中将会同侵占岫岩的日军大举进攻奉天南部重镇辽阳,并叫嚣要在奉天辞旧岁过大年。在辽阳知州徐庆璋的支持下,辽阳及附近地区民众组织民团,与依克唐阿的黑龙江镇边军联手共同御敌,浴血奋战。徐庆璋、吴凤柱亲率辽阳军民昼张旗帜,夜燃火把,出没往来,虚实兼用,四处骚扰打击侵略军。依克唐阿等部在辽阳军民的支持下,先后四次击退来犯之敌,接连在棘楼堡子、韩家岭、潜家岭、梨宝沟重创日军。使得进攻辽阳的日军如同迈进泥潭,寸步难行,粉碎了日军妄图在奉天过年的企图。

1月17日,吴大澂、宋庆亲自到了海城附近,清军在二人的指挥下,开始大规模反攻海城。同日,清政府由于各国的调停无望,只得向日本直接求和,曾任驻俄代办的湖南巡抚邵友濂和曾任驻美公使的户部侍郎张荫桓被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这些日子,冯华虽然忙着整编、训练,但内心却焦虑异常。海城战役已经开始了,他报给钦差大臣刘坤一的请战书,犹如石沉大海,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熟知甲午战争进程的他,当然知道时间与形势是如何的紧迫:日军发动的威海战役就要开始了,如果清军不能在海城给予日军以重创,这场战争也就输掉了大半儿。

人能够洞悉历史,有时候也是一种痛苦,冯华现在就被这种痛苦深深的折磨着。虽然他自己也对义勇军能否改变历史心存疑虑,但作为中华儿女,当此国难当头之时,他无论如何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报上自己的这颗赤子之心!可是现在,明知时间紧迫、形势危急,义勇军早一步参战就早一点影响甚至改变辽东形势,他却只能在一边袖手旁观,真是令人烦恼。

1月18日(农历腊月23,北方人俗称“过小年”)的晚上,开过碰头会,冯华送走邢亮、李九杲和连顺等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灯下,他不禁又考虑起这些天一直想着的一个问题:自己洞悉历史,也知道小日本的狼子野心,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事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呢?可是自己人微言轻,就是说出来又有谁会相信?又有谁会听你的?

左思右想了半天,冯华最后还是决定尽人事而听天命,连夜写一份奏章,请吉林将军长顺转奏钦差大臣刘坤一和光绪皇帝。

夜已经深了,冯华还在那昏暗的豆油灯下奋笔疾书。他从对战局的分析谈起,提醒当局防备日军对山东方面用兵,加强对威海卫的防卫;继而写到伊藤博文提出的“进攻威海,掠取台湾”的战略,揭露了日本妄图通过扩大战争捞取更大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又指出了日本侵略者虽然占领了朝鲜和我国的辽东地区,但它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几乎消耗了全国的兵力和财力。日本发动战争虽然是图谋已久,但也带有军事冒险性质。大清国地大人多,只要我们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引导战争向持久战方向发展,战争形势和国际形势都会向着有利于大清国的方向转化……

住在西厢屋的贺菱儿一觉醒来,发现正房冯华办公的那一间屋子还亮着灯,心中埋怨:哼,一点也不知道爱惜身体!翻了个身,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看了看正在熟睡的龚芳,穿起衣服,蹑手蹑脚地溜出了房门。

夜,万籁俱寂。静得可以听到大门外哨兵轻轻的脚步和马棚里战马吃草的悉索声。

警卫大队部和孙宝礼(已经担任冯华的警卫员)等人的几个房间都是黑乎乎的,院子里的黑暗,使冯华那被灯光映射在窗纸上的身影更加分明。

贺菱儿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向亮着灯光的房间走去,轻轻地扣了几下窗棂。

“谁呀?”屋里传出冯华那熟悉的男中音。

“我,贺菱儿。都几更天了?冯大哥你还不睡呀!”

“你不是也没有睡吗?”

“谁说的?人家都睡醒一觉了!”

“那就接着睡去,大冷的天,看冻着!”

“哼,让你搅和得睡不着了!”

冯华心中奇怪:我招谁惹谁了?嘴上却说:“菱儿,你要是真的睡不着,就进来帮我抄写个东西。”

说起写字,冯华的硬笔字还算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可是毛笔字以前却很少练习过。用他那硬笔书法写出的毛笔字,虽然分不出是什么“颜体”、“欧体”,倒也不怎么难看,就是写起来的速度太慢了。菱儿自幼功习书法,练就了一手娟秀的“柳体”,从来到龙口街,所有需要用毛笔书写的一应文件(特别机密的除外),就都由菱儿代劳了。

冯华本想转过天来再让贺菱儿誊写的,现在既然她也睡不着,那就干脆连夜写出来,争取早一天送出去。

在女孩子的眼里,只要觉得你好,你的一切都是无可挑剔的。贺菱儿夫在桌岸上,专心致志地抄写着,越写心中的敬爱佩服越深:无怪乎父亲说冯大哥不是平常之人!看冯大哥分析得多透彻,多精辟!冯大哥要是当了大将军,小日本就别想再沾到便宜!数千字的奏章,让菱儿一直写到了公鸡打鸣,东方发亮。

第二十六章悠悠儿女情

1895年1月20日,为了迫使清政府投降和避免列强为保护各自在华权益而对日本进行联合干预,日军联合舰队和陆军第二军发动了威海战役。

20日中午,首批1。5万名日军在成山角登陆,当天日军侵占荣成。由于滩多水浅,军舰不能靠岸,运兵及辎重上岸均靠驳力,第一批日军直到21日才登陆完毕;21日至23日,日军运送船又先后运送两批日军登陆。

21日至23日,清廷命北洋海军承间出击,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守港待援,未予执行。(当时威海卫港内的北洋舰队共有大小兵舰十五艘和鱼雷艇十三只)。

25日,日军大山岩大将到达荣成,设立山东作战军司令部,然后兵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卫进犯。

冯华和远征军也在这种大地雪虐风饕,神州动荡飘摇之中迎来了乙未年(1895年)的农历新年。这是冯华、邢亮来到清朝的第一个春节,也是远征军战士(除了浪子山地区的战士)在异乡过的第一个大年。

因为有了义勇军,不必担心凶煞似的鬼子兵,更不用害怕杀人绑票的土匪,更奇怪的是也没有看到那些催征税捐的官府衙役。从小年开始,一直到灯节,柳树湾和周围的大小村镇的百姓们第一次过了一个踏踏实实的大年。

义勇军中,对过年最热心的人就要属贺菱儿和龚芳这两个小丫头了。也别说,自从远征军出发以来,她们两个人每天穿着合身的迷彩服,忙前跑后为大家服务帮忙,还经常和战士们一样摸爬滚打,一点儿也没有娇生惯养大小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