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一,他决定让关羽战黄忠以攻取长沙,临行前对关羽介绍了黄忠的厉害。并说: “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军去……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关羽觉得军师的话把自己放在了赵云、张飞之下,于是慨然表示: “关某不需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来献麾下。”(第五十三回)于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领五百军马前往长沙。

例二,刘备在攻取益州的关键时刻,张鲁派马超兵犯葭萌关,进攻刘备,张飞欲战马超,前来请战。孔明假装未听到张飞之言,对刘备说: “今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张飞一听,大声喊道: “军师何故小觑吾!吾曾独拒曹操百万之兵,岂愁马超一匹夫乎!”“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第六十五回)然后率兵赴关,大战马超。

例三,刘备争夺汉中时,曹操大将张郃来攻葭萌关,孔明聚众将于堂上,说道: “张郃乃魏之名将,非等闲可及,除非翼德,无人可当。〃奇〃书〃网…Q'i's'u'u'。'C'o'm〃”老将黄忠厉声喊道: “军师何轻众人耶!吾虽不才,愿斩张郃首级,献于麾下。”孔明对黄忠劝阻说: “汉升虽勇,怎奈年老,恐非张郃对手。”黄忠听罢,白发倒竖,下堂拿起大刀,舞动如飞,对孔明说: “如有疏虞,先纳下这白头。”黄忠遂与严颜率兵离去。孔明对众人说: “吾料汉中必于此二人手内可得。”(第七十回)后来黄忠用骄兵之计大胜曹兵。

例四,刘备夺定军山时,孔明又对黄忠讲: “今将军虽胜张郃,未必能胜夏侯渊,吾欲酌量着一人去荆州,替回关将军,方可敌之。”黄忠奋然答道: “军师言吾老。吾今并不用副将,只将本部兵三千人去,立斩夏侯渊首级,纳于麾下。”(第七十回)黄忠在法正的协助下,设计斩杀夏侯渊,夺取了定军山。

例五,孔明南征孟获时,欲派将深入重地破敌,遂唤赵云、魏延近前,却都不吩咐,又唤王平、马忠至前,对他们讲: “今蛮兵三路而来,吾欲令子龙、文长去,此二人不识地理,未敢用之。你俩可如此如此。”二人领命去后。又唤张嶷、张翼吩咐说: “你二人可如此如此。——吾欲令子龙、文长去,奈二人不识地理,故未敢用之。”(第八十七回)二人亦领命而去,赵云、魏延见孔明不用自己,各有不平之色,孔明对他们讲: “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险,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二人怏怏而退,私下作了商议,生擒了几个敌兵,让其带路,深入敌军重地,立了大功。

看来孔明是善于对部将使用激将法的,激将法的适用对象一般是有傲气、好胜心强的忠诚将士,因为忠诚,所以部将不会因为领导人对自己的贬损而产生怨情;因为好胜,因而能使部将发挥出他的最大能量。由于运用激将法时,上级事先可以直接指出部将的弱点,这就提醒或逼使部将用心仔细,提防自己的弱点,避免疏忽大意。

激将法的使用场合一般是在至关重要的战场上,在遇到劲敌的时候。这种方法对部将的心理刺激大,应掌握“适度”的原则。

上篇:《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二部分》

妙计源于长期缜密的统筹计划

孔明是一位处事精细、虑事长远的领导人,由于他对许多问题考虑深远,准备较早,所以临事不慌,应付自如。彝陵战役后。吴国大将陆逊欲乘胜进攻蜀国,却在夔关不远处误入石头阵,石头阵是孔明入川时所布,他自己说可顶十万兵,陆逊陷入阵中后被其迷惑,几乎走不出去。我们无法知道这一事实的真相,若真有其事,那可以说孔明对防止吴兵入川的准备工作做得很早了。孔明南征,在对付木鹿大王的虎豹时,从随军柜车中搬出了喷火假兽,对众人说: “吾未出茅庐之时,先知南蛮有驱虎豹之法,吾在蜀中已办下破此阵之物也。”(第九十回)

而火烧藤甲兵的“火炮”、“地雷”,也是在蜀中早先准备的。孔明在一出祁山,招降了姜维后,即拉着姜维的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第九十三回)他临终时,又单独对姜维叮咛了许多事情,可见,他对自己的事业继承人的问题考虑较早,这使他有机会能在长期的征战中考察选拔,并加以培养。在孔明临终前,后主派尚书李福急往军营看望,征询他对身后相位继承人的考虑意见,他提出了蒋琬,又提出了蒋琬之后费祎可以继承。我们不认为在人事问题上这样细致而长远的安排十分恰当,但孔明作出这样的提议,说明他对这一问题早有久远的考虑,作为一位实际主持全盘工作的领导人,这样的深谋远虑却是必需的。

孔明在安排刘备去东吴招亲时,事先准备了三条锦囊妙计,这些计策均显示了孔明对各种事情细致而长远的考虑。孙权、周瑜让刘备来招亲,本不是实心,是想以此诱骗刘备至东吴,加以扣留,孔明交给随刘备前去的赵云三个锦囊,让他一到南徐,打开第一个;年终打开第二个;临到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

刘备到了南徐,赵云依第一计而行,让刘备去牵羊担酒,前去拜见极有声望的国戚乔国老,说知此事,又让随行五百兵士披红挂彩,到处买办物品,宣传此事,在城中大造舆论。孙权之母吴国太从乔国老那里闻知此事,急招孙权相问,当知道这是孙权拘囚刘备的计策时,她担心女儿的名声,坚持不答应,大骂孙权与周瑜。但因此事也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已经欲止不能,因而在吴国太见面看中了刘备后,就一口答应了亲事,弄假成真。孔明这一计策是利用了舆论的压力,它得以成功的条件,一是吴国太爱护珍惜女儿的名声;二是孙权对母亲孝敬,不违拗母亲;三是刘备仪表非凡,能被吴国太看中。刘备结亲后,孙权为刘备安排声色玩好,欲丧其心志,将其软困于吴。

一晃到了年终,赵云打开第二个锦囊,对刘备报称荆州战事危急,刘备私下与夫人商量后,于正月元旦借口走脱。孔明的第二个计策是用了刘备的功名心理,它得以成功的条件,一是刘备有以柔克刚、在感情上把握夫人、引其出走的独特才能;二是利用了正月元旦这一有利的节日条件;三是赵云办事精细。刘备与夫人离去已远,孙权酒醒过来,当得知此事后,急派人去追赶捉拿,而周瑜也派人在前面拦截。

赵云在危急无路时打开了第三个锦囊,看后交给了刘备,于是刘备向夫人诉说了招亲一事的真实原委及眼前处境的危难,请夫人出面解救,并表示: “如夫人不允,备请死于车前,以报夫人之德。”(第五十五回)夫人听说后,命人推车直出,卷起车帘,骂退了领兵之将又骂派兵的周瑜,使刘备走脱。二次追兵来后,夫人让刘备先走,自己与赵云在后,追兵受到喝骂,又见赵云怒目相待,准备厮杀,而军中又不见刘备,因此退兵,结果使刘备远走,被孔明接应而回。孔明的第三个计策是利用了当时家族统治的领导体制,它得以成功的因素,一是孙夫人严毅刚正,诸将畏惧,二是赵云武艺高强,追军不敢放肆。

综观孔明的招亲三计,其对事件的预料和对问题的处理是非常周密细致的,三条计策依次而行,是因为三个问题的出现有前有后,前后相接。入吴后首先要成亲,这是实现联吴战略方针的手段,是刘备此去的目的,也是后面一切问题的解决前提,但孙权并非真心招亲,于是有第一个计策对付;招亲目的达到后不能久住于东吴,刘备要回荆州主持军事,要待机入川,实现鼎立之势,但料到孙权不会轻易放走刘备,刘备对安逸生活也难免会有留恋之心,于是有第二个计策解决;刘备偕夫人出走会在路上遇到难以预料的拦截,但困难毕竟发生于孙夫人家族的辖地,于是有第三个计策应付。三条计策互相衔接,排列有序,对预料之中的事与预料之外的事全能解决,保证计划万无一失。

那么,由谁来执行这些计策呢?孔明在刘备临行时对他说: “吾已定下三条计策。非子龙不可行也。”赵云在诸将中的优势在于勇猛与精细集于一身。完成这些计策,单精细不行,单勇猛亦不行,惟有精细兼勇猛的赵云才行。还有,三条计策之后事情如何呢?进了荆州地盘,出了孙氏家族的辖地,再有追兵相至,刘备奈何?对这最后的一环,孔明没有疏忽,他亲自去水路接应,陆上追兵有关羽伏兵以待。这样精细的头脑,这样周密的考虑,这样细致的安排,还有什么诈计不能对付!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难怪孔明在接刘备回荆州的路上,让兵士对率追兵败退而回的周瑜高喊: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上篇:《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二部分》

充分认识到军事秘密的价值

孔明在作战前给部将分配任务,多是附耳低言或付给锦囊妙计,这是最常见的保密方式。除此之外,他还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严守军事机密采取过许多有效措施。

孔明六擒孟获时,兵至三江城,城由朵思大王把守,蜀兵到时城上弓弩齐发,一弩十矢,箭头上有毒,蜀兵不能取胜。孔明令军退后,五天未发号令。黄昏时,孔明传令: “每军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时分应点,无者立斩。”诸将不知其意,依令而行。初更时分,又传下第二道命令: “每人用衣襟包土一包,无者立斩。”众军仍不知其意,依令预备。接着孔明又传下第三道命令: “诸军包土,俱在三江城下交割,先到者有赏。”众军皆包土飞奔城下,孔明遂即传令,让军士积土包为上城的台阶蹬道。先上城者为头功。于是蜀兵十余万及降兵万余将土包弃于城下,霎时积土成山,接连城上,蜀兵争先上城,守兵欲放弓弩时,已被蜀兵登城捉拿,朵思大王亦被斩杀,蜀兵夺了三江城。这里,孔明连下四道命令: 准备衣襟——包土——城下交割——登城,他采取把一道命令分解下达的方式,由于在实施军事行动的前期,没有人知道军事计划的全部内容,因而当兵士们在备衣包土和准备交割的时候,尚不知道他们正在实施一孟获像

项军事行动,这就绝对地保守了军事秘密,当最后一道命令发出时,军士争先上城,敌人已来不及应付。采取将一道命令分解下达的方式,保守了军事秘密,同时,它使指挥员的每一道命令简捷易行,行动容易统一。而且,它的前几道命令由于军士不理解,又似乎与军事行动无关,这就能刺激军士的好奇心,他们急于想知道自己行动的目的,执行起来会干脆利落。这种下命令的方式一般适应于急需保密但因人数杂多又不易保密的场合,也适应于准备工作复杂的保密行动。试设想,孔明如果一开始就将四道命令全部下达,非但不能保证对敌保密,军队的行动也必定杂乱不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孔明二出祁山,陈仓口有魏将郝昭把守,蜀兵使用云梯、冲车等武器均攻陈仓不下,后绕道打了几个胜仗,退回汉中等待战机。后来探子回报说陈仓城中郝昭病重,孔明遂唤魏延、姜维两人带五千兵奔陈仓攻城,并吩咐三日内都要完备,不需辞告,即刻起行。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