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章所言,虽有为自己开脱之嫌,但也道破了诸多事实真相。他就真的像一个“裱糊匠”,哪里出了漏洞,都要他去糊去补。而狂风暴雨一旦袭来,表面的华饰被揭破,旧屋变得更其千孔百疮,“裱糊匠”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

甲午战争失败,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李鸿章一人头上,因为是他创建的北洋海军与日本舰队作战失利,是他的北洋陆军弃守平壤一败再败,致使日军深入东北三省及山东境内。可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可看到中日甲午之败,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全面性大溃败——不仅是清政府的失败,也是固步自封的传统文化与顽冥不化的国民性的失败。

李鸿章苦心经营,好不容易建成了一支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八的近代化海军。可当时执掌清廷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翁同龢因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时起草奏章,弹劾弃城逃跑的兄长翁同书,便长期记恨在心,结果私仇公报,以部款支绌为由,奏请停购海军船械,裁减海军人员。而慈禧修建颐和园花银三千万两,其中前后挪用的海军经费,最保守的统计数字也超过了四百万两。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清廷不仅不允许北洋海军添购新船,就连弹药也限制购买。以致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海军最大的铁甲舰定远舰上配置的十寸巨炮仅只一枚,镇远舰只有两枚,其他小口径炮弹也十分奇缺。与之相反的是,居安思危的日本不仅皇室拿出积蓄,普通百姓也节衣缩食地积极捐款购买军舰。至光绪二十年,双方的海军实力发生逆转,结果日本后来居上。

武器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北洋海军战败,可以归咎于战舰陈旧、弹药不足,而北洋陆军则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新式大炮,武器装备一点也不逊于日军,而失败则甚于海军。两军稍一交锋,就一败再败,什么都不顾及地溃退逃命。

1896年李鸿章访问德国,德皇请他阅兵,当他见到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德军缓急有序地变化阵式时,情不自禁地说道:“我如果能有这样的十个营,甲午一战就不会败给日本。”

可是,李鸿章做得到吗?

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努力,北洋海军建军之初,在聘请的中国海军总教习、英人琅威理的操演训练下,很快就与国际接轨,变得整齐可观。醇亲王视察北洋海军后很是满意,赏琅威理提督军衔。可是,琅威理那不留情面的西方式严格要求与管理,遭来了海军官兵的普遍不满与非难,在一次升旗事件中遭排挤,琅威理不得不愤而辞职。琅威理一走,督责训练无人,北洋海军顿时纪律涣散,不事操练,慵懒堕落,以致中日黄海海战爆发,连一个编队都无法完成。

士兵整体素质低下,缺少忠勇血性,缺乏战斗力,并非操练所能解决。而战争的胜负,更是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

在甲午战争最为紧要的关键时刻——辽东半岛沦陷,奉天告急之时,清廷却在庆祝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下令大赦天下放假三天。上上下下,到处都是一派歌舞升平,哪来半点战争影子?原来,慈禧太后五十寿诞正值中法越南战争没能好好庆贺,这次要特别加补,凡令“老佛爷”不高兴的事情一律不准奏报!

就在李鸿章以北洋海军、淮系陆军与日军作殊死之战时,清廷的其他两支海军——南洋舰队与粤洋舰队,还有全国各地的其他陆军部队都作壁上观,不仅没有参与其中,部分同僚还暗中掣肘,一个劲地攻击李鸿章。李鸿章曾催调南北两路援军,或因故意拖延,或因交通受阻,都没有按时到达。他还奏请调拨南洋四舰相援,连光绪皇帝都准旨了,一向与李鸿章不和的张之洞却以船朽人庸为由不肯派船。李鸿章知道他“不肯为北洋一臂之助”,只好长叹一声作罢。对此,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中犹愤愤不平地写道:“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既有之,亦空言而已。”也就难怪西人说“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作为政敌的梁启超走笔至此,情不自禁地赞道:“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对日本的后来居上,李鸿章自然心知肚明,战争一开,不仅是军事之争,也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大比拼,日本经过明治维新,锐意改革,方方面面已领先中国。因此,他极不愿意与日本开战,先是通过英俄两国出面交涉未果,后想通过谈判作出一定的让步避开这场战争。然而,光绪皇帝与主战派不允,他只好由“避战求和”变为“以战求和”。

开战之初,世界舆论普遍看好中国。有备而来的日本围绕制海权制定了可攻可守、可进可退的三种作战方案:消灭北洋舰队与清军在直隶平原决战,无法歼灭北洋海军只以陆军进攻朝鲜,海战失败则以陆军主力守卫日本本岛以防清军登陆来袭。相较而言,因李鸿章一味主和,未能作好相应的战争准备,连一个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都未成立,没有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与作战计划,没有近代化战争必备的后勤运输保障,基本是因应于日军的进攻而穷于应付、被动作战。

战争中,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陆兵一退千里,不仅没有保住藩属国朝鲜,就连本土也受到了日军的大举侵犯,大连、旅顺相继失守。仗如果再打下去,只能是丧失更多的土地,连京城也难以自保,绝不可能出现转败为胜,将日军赶出中国、赶出朝鲜、赶回本岛的奇迹。一贯高调的主战派建议清廷迁都再战,如果真的那样,爆发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八年抗战将提前近半个世纪打响,那该出现一种怎样的局面?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与轴心国的背景,日本侵占中国大片国土,西方列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但谁也不会给予中国以任何实质性的援助,如有行动,也只能是趁火打劫从中分一杯羹而已。如此一来,近代中国也许早就四分五裂、亡种亡国了。

战而不胜,无法“以战迫和”,李鸿章只有再次求助国际调停。他对清廷官场及国民性了解得越深,就觉得应该尽早求取和平,早和一天就会少一分损失。在美国的斡旋下,日本同意谈判,但地点“必须在日本国内选定”。后为了扩大军事成果以便获得更多的勒索,借故中方派遣的和谈代表不过局长级人物,以全权不足不合国际谈判惯例而予以拒绝。并有意透出口风,希望恭亲王或李鸿章前往日本谈判。

战也不成,和也不成。此时,主战派不知所措,光绪帝更是急得声泪俱下:国家社稷怎么办啦?军机大想商议,除了派李鸿章赴日求和外,别无他法。当然,也可派恭亲王前往,可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求和历来就是一件屈辱的差使,一桩不光彩的事情,作为皇族重要成员的恭亲王,清廷自然不会让他前往日本承担骂名。

在谈判中,李鸿章据理力争,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早日达成和议。而日方一方面在北塘、大沽一带展开军事行动施加压力,一方面盛气凌人地刁难以获取最大利益。就在双手相持不下之时,一位刺客帮了日本的倒忙,使得李鸿章在谈判中多少占据了一点主动。李鸿章在第三次会议结束后与随员们一同返回行馆时,日本青年小三丰太郎趁机对准他的左脸开了一枪。李鸿章当即昏倒在地,鲜血从面颊流下染红了衣襟。

李鸿章被紧急送往医院,醒来后表现极为镇定,而内心却是百感交集。他年已七十有三,如果就此壮烈死去,倒也能够博得一个以身殉国的美誉。可是,命运却安排他活着,继续面对无尽的屈辱与灾难。他嘱咐随员将那件染有斑斑血迹的衣服保存下来:“此血可以报国矣。”并占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征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既然大难不死,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因为自己遇刺而延误和谈。医生当时未能找出子弹位置,后知嵌入左眼下的骨头缝中,打算开刀取出。李鸿章担心取出枪弹需静养多日,不由得坚决反对道:“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我焉能延宕以误国乎?死生有命,我宁死无割。”一颗子弹,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他的身上。而比子弹更为寒心的则是误解,是“卖国贼”之类的骂名永远刻在他的心头。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中国政治家与外交家,李鸿章在日本遇刺,招来国际舆论一片谴责。天皇极为恼怒,谕旨痛斥凶手“下贱无礼,极为可恨”。日本首席谈判代表伊藤博文与副代表陆奥宗光更是担心李鸿章以负伤为借口中途归国,引来欧洲列强干预,这才迫不得已地无条件停战。

据美国公使田贝所言,李鸿章赴日之前,就料到可能遭到暗杀。面对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日本帝国,他以生命为代价,抱伤继续谈判,寸步不让,寸土必争,尽管使赔款减少三分之一,割地减少近二分之一,算得上不辱使命,也只是签订了一个被国人视为卖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弱国无外交,败国更是不存在平等外交!痛苦与屈辱深深地刺伤了李鸿章,他发誓今后一辈子也不踏上日本土地。签约第二年,李鸿章访美归国途经日本,须在横滨港换乘轮船。船抵横滨,日方已于岸上为他设好供品行馆,欲以上宾礼热情款待,虽经多次邀请,他坚辞不就,并自锁其门以示拒绝。日本外务部派人看望,他也只在船舱予以接见。可要换船,就得踏上码头,或以日本小船搭渡,为践行“终生不履日地”的诺言,李鸿章既不上岸,也不愿借助日本小船。随员百般劝解,他就是犟着一股牛劲不肯依从,最后只好采取权宜之计,在两艘轮船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失足掉落大海的危险将他从美轮扶上招商局的轮船。

在情势逼迫之下,光绪帝不得不违心议和,无奈地签下马关和约,便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在李鸿章身上。先是让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作为副使一同赴日谈判,后又让李经方办理台湾割让日本事宜。李鸿章自然不愿儿子与他一同绑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上,就像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为他这个弟子推卸责任一样,于是恳请朝廷收回成命。光绪帝上谕不仅不准,而且严加申饬,迫令立即前往。李经方只得启程赴台,办完交接手续,便于当天匆匆离开台湾,避居上海,不再进京复命。

曾国藩在世时,一切责任与骂名都有他给李鸿章这位后继者担着顶着。当他一旦长逝,李鸿章便如断奶的婴儿,尽管政治、事业仍不断攀升,可个人声誉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断跌落了,且越跌越深,最后几几乎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所谓“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1895年4月,当李鸿章脸上绑着绷带,带着未愈的枪伤回到国内,他发现自己成了举国公愤的历史罪人:光绪帝怨恨不满,大臣说他丧权辱国,有人参奏他遭受枪击“非真中枪也,恐人议与倭通,故假捏之耳”,民间说他收受日人大量贿赂,连儿子李经方也成了日本收买的密探,更有人伺机而动欲杀掉他一雪国耻……以此为出发点,出于某种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