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幅忠心奴才的模样,此时背叛她,更让慈禧心恨。
李莲英见慈禧发怒,连忙用手抚着她的后背,帮她顺气道:“老佛爷放心,这些个逆贼都活不长了。”
“哼,和哀家作对的,能够活得久吗?”慈禧冷哼一声,心中开始思忖起魏季尘、李鸿章等人死了之后,怎么收拾各省督抚来。
各省督抚静观其变,慈禧心中能不恨吗,只是她没有表露出来而已,如果大事定了,她首先就要夺下各省督抚的兵权。
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每日早朝的时候,慈禧便派几个太监让他上殿充充门面,其他时间,他都是无聊的呆在这里。
光绪身边原先几名心腹太监早都已经人间蒸发,换上了慈禧的人马。
他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随着慈禧对他的恨意越来越大,光绪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以前一日三餐还能吃个饱,最近几天想吃个饱都难啊。
慈禧之所以对他越来越恨,一方面是洋人不允许慈禧废了光绪,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光绪提拔的魏季尘,魏季尘那笔帐当然也被算到了光绪身上了。
光绪坐在涵无殿内,看着哟黑的夜色,看“冷气入窗户”,听“清露滴梧桐”。
他一生勤劳,兢兢业业,有抱负,有理想,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他想不通,理不清。
这个苦命天子,身不由己登上皇位,亲情、爱情、政治抱负……
通通被剥夺,如果不是慈禧政治野心,如果当初他没有被抱进宫即皇位,说不定他的人生要比当皇帝幸福得多……
“皇上,夜深了,加件衣服吧。”
旁边的伺候他的一个老太监见昔日的九五之尊,沦为今日的阶下之囚,并且一脸文艺青年落寞萧素的样子,不禁心生可怜,悄悄叹了一口气,递过一件衣服来。
“你说?朕这一生,到底做错了什么?”光绪像是问老太监,也像是问自己。
“皇上,要奴才来说,您最不应该就是和太后作对。”老太监既然是慈禧的人,当然站在慈禧一边了。
“是吗?可是我大清已经到了危机四伏之地,非变法能救国,非维新能强国,为何?为何那些朝中大臣都不支持,阴奉阳违,为何那些老百姓都不懂朕,称呼朕为二毛子。”
老太监只知道一日三餐,吃饭睡觉,那里明白如此深奥的问题,不过他有他的智慧。
老太监试探着回答道:“皇上,可能大家只在乎自己的衣食饭足,皇上的维新变法不能让他们看到这些。”
第五百一十六章 天下瞩目
光绪低头沉思,半响才问道:“外面的魏季尘大军如何了?”
老太监一脸警惕的看看左右,才轻声回道:“老佛爷有洋人的帮助,魏季尘不日就要败亡,他已经暂时不敢进攻。”
“洋人啊洋人,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光绪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哽咽道:“想不到,到头来,只有一个魏季尘对朕忠心耿耿,若朕能够重新问政,必将重用于他。”
光绪想到近日的遭遇,看着朝中众臣想躲瘟疫一样躲着他,不由得他不这么想,要知道载漪经常在朝会的时候冷言冷语,对他百般羞辱,而朝臣却无一人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在光绪的心中,自然把‘清君侧、肃宫廷’的魏季尘看成了忠臣了,即便魏季尘不是,他也宁愿相信是,他的心中,只剩下那一片美好了。
老太监不以为然的撇撇嘴,您这都自身难保了,还做着千秋大梦,你不知道外面几位王爷一直想着怎么废除你吧。
光绪想到自己心爱的妃子,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的问道:“珍妃,她还好吧?”
“她被老佛爷打入冷宫,一时间倒是没有性命之忧。”
光绪想到往事种种,不再说话,老太监见此知趣的退下。
金陵,两江总督署内,刘坤一同样是一脸肃穆,紧紧抿着嘴唇,嘴里全是苦涩:魏季尘啊魏季尘,你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辈苦苦维持的均势,已经被你一举打破。
洋人岂会坐视你操控中国局势,更何况你素来对外强硬呢?洋人非但插手不了东三省之事,你通过在东三省与洋人商战,更是让他们损失惨重,想必洋人早就想这个机会干掉你了吧。
唉,甲午之后,我中国练的精兵难道要在这一次中损失殆尽,好不容易带来的一丝希望,就要这样破灭了吗?
“你为何如此心急?”刘坤一满脸萧瑟的喃喃自语道。
各省督抚,除了那些昏庸无能,碌碌无为之辈外,大多都已经看出洋人的企图来了,那就是腰斩中国的复兴,不给中国人崛起的机会。
然而,他们虽然看出来了,但是除了自怨自艾、埋怨魏季尘之外,一个个都是束手无策、苟且偷生。
此时不比后世,后世你不喜欢这个国家了,你还可以弄张绿卡去国外潇洒的过日子,此时,即便你抛弃了这个国家,在外国依然是四等之民,地位比起黑人来还要不如。
所以,全中国上下,无论有没有良知的官员,只要有点见识,就不希望魏季尘被击败,可是,希望是一回事,却没有一个人看好魏季尘。
非洲。
这块地方,再过几十年,会称之为南非,有一种很有名的特产——血腥钻石。
而此时,各种势力在这里交锋,英国人、布尔人等,当然,还有早有预谋的魏季尘的人。
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的总统府内,在等待了三天之后,魏季尘派来的使者团公关成功,得到了德兰士瓦总统保罗·克鲁格的接见。
领队这支中国辽东使团的是曾经大清官员宋育仁。
宋育仁是谁呢?是魏季尘比较欣赏的一个人。
此人在甲午年异想天开从外国购买军舰,进而从海外直接进攻日本本土长崎、东京,他是原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
这位宋参赞天马行空的思想虽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却得到了魏季尘的赞赏,认为他比较有大局观,此后,经过一翻游说,宋育仁成为辽东方面的人了。
魏季尘先是请求宋育仁将他在外国这么多年来的所得,像是列强之间的关系和他自己的大致经历编纂成书,对鹰眼以及辽东外交人员进行培训。
随后,因形势需要,宋育仁成为出使布尔国家使团的领导者之一,这位宋参赞不但才38岁,正当壮年,更重要的是他的思路足够的广阔,能跟得上魏季尘的想法。
因此,与布尔人结盟,一道对付英国佬的重担就当仁不让的交给他了。
宋育仁也是欣然答应,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他带领着使者团偷偷搭乘一艘商船,终于踏上了已经被魏季尘弄得有些动荡的非洲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
魏季尘以暗杀手段激化了布尔国家与英国之间的矛盾,布尔人虽然想与英国开战,却迟迟下不了决心。
宋育仁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力促布尔人与英国佬的全面开战。
他坐在客位上,轻饮了一口热气腾腾的咖啡,脑中正在思量着接下来的谈话。
英美纠集多国部队,对中国进行外科式手术,消灭讨逆大军,企图维护清廷统治的消息在国际上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宋育仁此时不得不佩服魏季尘的先见之明,在列强还没有对中国动武之前,就派自己过来了。
任务是艰巨的,但是无论如何,也得完成啊,宋育仁坐直了身子,深吸一口气。
片刻之后,德兰士瓦总统保罗·克鲁格慢悠悠的走了进来,在他的身后跟着布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以及有‘西德兰士瓦之狮’之称的德拉瑞将军和其他几位军方人员。
“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朋友,我代表德兰士瓦欢迎你们的到来。”保罗疾步走至宋育仁身前,笑容满面的微微张开双手。
宋育仁不慌不忙的站起身子,然后热情的和他拥抱了一下,接着双方分别介绍了一下其他人员。
“宋,中国人都是我们的朋友,中国是我们的盟友,感谢贵国将军魏季尘对我们布尔人的同情。只是这段时间我们正在与英国强盗进行谈判,不能及时与你见面,如果让你感觉到了被冷落,还请原谅。”双方落座之后,保罗真诚的表达歉意说道。
在宋育仁到来之前,魏季尘的人已经和德兰士瓦有过接触了,保罗虽然是德兰士瓦的总统,但对中国所知也是有限,更是不大清楚魏季尘在中国的地位,还以为他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司令之类的。
“总统先生,请不要这么说,我们还要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了时间来接见我。”宋育仁微微一笑,轻轻的摆了摆手。
想与英国人和谈,我们岂能如你所愿,即便谈判不破裂,也会让你破裂,
保罗正是在与英国人谈判破裂了之后,才接见宋育仁的,他听到宋育仁自谦的话语,心情不知不觉好了起来,笑道:“宋先生,不知你这么着急见我,是否有什么急事?”
宋育仁看了一眼坐在保罗旁边的几位布尔人军方人员,点点头说道:“总统先生,是这样的,上次答应支援你们的一批军火已经到达,而且我们还准备了一批华夏式轻机枪作为双方缔结盟约,一起对付英国人的厚礼。”
保罗等人对中国军火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不要白不要,别人的一片好意怎么能够辜负呢。
更何况由于谈判的破裂,他们也害怕英国人出兵报复,而且英国对欧洲各国至南非来往的船只检查得非常严格,已经查获了几起布尔人从欧洲购买的军火,这使得布尔人从欧洲进口武器已经变得困难无比。
蚊子再小也是肉,能够得打中国人援助,也是意外之喜了。
“华夏式轻机枪,不知与马克辛重机枪比较起来如何?”德拉瑞皱着眉头好奇的问道,轻机枪,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他对中国自造的机枪质量还是有些不大相信。
宋育仁轻轻喝了一口咖啡,淡淡一笑,引以为傲的说道:“我们自行研究制造的华夏式轻机枪,比起马克辛重机枪来,要先进得多,轻机枪之所以叫轻机枪,是因为是因为它的威力有重机枪的大,它的重量却小的多,能够在进攻冲锋的时候自由携带,你们尽可以先试射一下,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魏季尘之所以要赠送布尔人十挺轻机枪,自然是想打响它在国际上的名声,为今后的军火生意铺路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英布战争开局了
听到宋育仁如此自夸的话,几人更是不怎么相信,只是也不好意思开口直言怀疑了。
保罗手指放桌上轻轻敲了敲,轻声问道:“宋先生,贵国派遣你出使我国,不光是送军火这么简单吧,我们双方是为盟友,还请你有话直说无妨。”
保罗身为欧洲人后裔,也保持了欧洲人喜欢说话直来直去的性格。
宋育仁先是微微点了点头,接着不疾不徐的说道:“尊敬的总统先生,你是知道的,前不久,英国人率领舰队已经向我国出发,中英之间一场大战将不可避免了,英国自持是世界霸主,到处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各正义国家的反感,作为同时遭受到英国人欺压的贵我两国,正是携手互助,共抗英军的时候,英国即便是世界霸主,但是只要贵我两国互为援助,想必击败他们,也是可以预见的,否则等到我们中国战败,英国人便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贵国。”
宋育仁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看了保罗一眼。
宋育仁淡化了其他侵略中国的列强国家,仅仅提出英国人,此举引起了在场布尔人的共鸣。
“英国人确实是强盗!”保罗附和的赞同了一句,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