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园惊梦(古风,虐,温柔,腹黑)作者:徐笙-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花历史悠久,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为五大古梅。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芝士青瓜班戟(Chapter8 绮惑下)
  源自师太的小说,笔者最爱的是芒果班戟。
  班戟就是pancake,灵格斯的翻译是薄煎饼。
  下面是摘抄自贴吧的制法。
  材料:青瓜茸,两杯;鸡蛋,两只;牛油,三汤匙;面粉,四分之三杯;黑胡椒,适量;蕃茄,两、三块;
  制法:(一)榨干青瓜茸的水分,放入碗内,与鸡蛋、牛油、面粉、芝士、黑胡椒混和。(二)以中火烧热平底锅,加入班戟混合物、每面煎约两分钟,直至呈金黄色。(三)在班戟上涂上牛油,伴以烤蕃茄即成。
  
  东坡肉(Chapter9 幽媾上)
  主要用猪肉、酒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肥瘦相间,肥而不腻,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相传是大诗人苏轼所创,以其号“东坡”名之。宋代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如今是杭州名菜之一,深受笔者喜爱,也是笔者就读的大学食堂之一绝。
  
  蟹粉小笼(Chapter9 幽媾中)
  “蟹粉小笼”原是江浙一带的产品,尤以上海城隍庙的“蟹粉小笼”最为出名。其特色就是皮薄透明,馅多汁重,滋鲜味美。亦是笔者之最爱。
  一般制作方法在此(感谢网友)
  材料:蟹粉 2两半,碎猪肉 4两,猪皮冻 2两,葱姜 半两,面粉(高筋中筋) 4两,黄酒 1汤匙 。
  做法:(一)大闸蟹蒸熟后,拆出蟹肉蟹膏。(二)将蟹粉加少许猪肉及黄酒炒匀,放入雪柜雪冻。(三)面粉加水搓成面团,用棍开圆形薄皮。(要中间厚,四边薄) 4蟹粉加碎猪肉、猪皮冻、葱姜及少许胡椒粉捞匀。5慢慢用皮包入配料,蒸约6…7分钟即成。
  
  鲜奶炖蛋(Chapter9 幽媾中)
  牛奶香浓,炖蛋滑腻。
  材料:鸡蛋和牛奶的比例一般为1:1。5,小盒光明纯牛奶一盒,鸡蛋两个,少许炼乳
  做法:(一)将鸡蛋打匀(可加适量白糖),缓缓倒入纯牛奶,根据个人口味,加适当炼乳,拌匀。(二)用网状过滤器过滤掉蛋液里的气泡。(三)将蛋液倒入容器中,封上保鲜膜,在锅中隔水加热,一般6~8分钟即可。
  
  鸭汁云吞(Chapter9 幽媾中)
  先用老鸭加火腿煲出浓汤,再加云吞一同煮,鲜香味美。
  
  阿姐鼓(Chapter9 幽媾下)
  知道这个词源自一张专辑,朱哲琴的《阿姐鼓》。
  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阿姐鼓”是一面用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这名少女必须是心甘情愿地为之献身方可。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的酷刑。
  第一次听《阿姐鼓》,就有一种无可言明的震撼。这首歌讲了一个“生死轮回”“死亡之美”的故事:一个孤单的女孩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她不明白阿姐为何离家,在天边传来的鼓声之后,日日夜夜想着她,日日夜夜寻找她。终于有一天,她突然明白了那鼓声是阿姐在说话,是信仰带走了阿姐。
  歌词: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玛尼堆前坐着一位老人
  反反复复念着一句话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
  那是阿姐对我说话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徐笙总会想起戏班里的那一张清代紫檀条桌。罚跪的时候,徐笙总盯着那回纹马蹄的桌脚。其形如同书法中的‘垂露’笔势,自然流畅,典雅沉稳,与明代的马蹄相比,却不如其雄健明快,外柔内刚,显得有些呆板无趣,落了俗套。”(Chapter10 心系上)
  马蹄足,是明清家具术语,或称“翻马蹄”;足头向外的称“外翻马蹄”。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它是反映明清古典家具风格特点的典型式样之一。
  王世襄在其巨著《明式家具珍赏》——传统家具造型渊源里的叙述马蹄足时有如下一段话:唐代壸门床和须弥座都四面见方,垂直不带侧脚。有束腰高桌的腿足也多用方材,不带侧脚。壸门从床上消失蜕化之后,只剩下歧出的牙脚,它就是有束腰家具足端的马蹄。由此可知马蹄是壸门蜕化后的产物。可以说成型的马蹄足即滥觞于此。唐宋家具旧物今已不可见,有实物佐证、马蹄足逐渐变化有迹可循只在明清两代。(多谢网友)
  
  翠榴石(Chapter10 心系下)
  翠绿色的石榴石,是一种钙铁榴石,主要产自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产量较少。翠绿色以其高达0。057的色散,被称为世界上最为闪耀的宝石。
  特此将乌露丽叶和歌德以石榴石传情的故事整理,奉献给大家。
  年仅19岁的乌露丽叶第一次看见年近八十岁的歌德时,便深深地爱上了他。由于两人年龄差距太大,她的爱情受到了家族的坚决反对。她拥有一块石榴石,那是家族的传承之物,她深信石榴石的传说,即能传递恋人之间的爱。于是,她每次和歌德约会,都要戴上石榴石,她要让石榴石见证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也许真的是石榴石显灵,把乌露丽叶近乎疯狂的爱传递给了歌德,歌德深深被乌露丽叶跨越年龄的爱打动了,因而一部伟大的传世诗篇《玛丽茵巴托的悲歌》由此诞生。
  现在这一枚石榴石被珍藏在欧洲波希米亚石榴石博物馆里。 
  
  巧克力塔(Chapter10 心系下)
  Tart(塔)是一种传统的法式甜品,在烤箱中烘烤而成,带着浓重的麦香和小麦的口感,是法国人最爱的甜点之一。
  巧克力塔做法:(感谢网友)
  材料:
  模具;塔皮需要蛋黄2个,糖65g,盐1/4小勺,融化黄油90g,低粉120g;馅料需要动物性鲜奶油120g,牛奶100g,糖15g,蛋黄2个,黑巧克力85g+牛奶巧克力70g,白兰地1大勺。
  塔皮做法:1、盆里放入蛋黄、盐和糖,用打蛋器打到乳白色,糖溶化即可 2、分3次加入融化的黄油,打匀 3、低粉过筛后筛入,用刮刀轻压拌匀,静置30…40分钟 4、取一小块面团,揉成与模子相匹配的面团,不可揉太久,黄油易化5、案板撒一点面粉,将面团逐个压扁擀开,放入模中 6、用叉子在塔皮上叉满小洞,用于出气 7、烤箱预热180度,中层烤20分钟出炉 8、放凉后轻轻脱模,备用
  馅料做法:1、巧克力混合隔水溶化,备用 2、蛋黄及糖放盆里,隔40度热水打发至乳白色粘稠状 3、鲜奶油及牛奶以中火隔水加热煮开 4、加入打发蛋黄,隔水加热至微开,注意要不停搅拌 5、取出后倒入融化巧克力,用打蛋器拌匀,加入白兰地酒拌匀即可 6、将热的馅料倒入凉透的塔皮中,放冰箱冷藏1…2小时即可食用
  
  并蒂莲(番外茭荷香里鸳鸯浦下)
  也称它“并头莲”。属荷花中的千瓣莲类,花中珍品,集莲荷精华于一身,尤能引人入胜。一茎生两花,花各有蒂,有同心、同根、同福、同生之意思,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青房并蒂莲宋王沂孙
  醉凝眸。是楚天秋晓,湘岸云收。草绿兰红,浅浅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片孤光,棹声伊轧橹声柔。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朗吟,不觉回桡,水花枫叶两悠悠。
  
  “……记得青楼邂逅个晚中秋夜,我共你并肩携手拜月婵娟。我亦记不尽许多情与义,真正缠绵相爱又复相怜……”(Chapter12 栖双下)
  选自粤剧著名唱段《客途秋恨》。最早是由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其内容是叙述当时□们的生活与心境凄婉的情形,据说曲词委婉,且易于传唱,盛传一时。后来南海人叶瑞伯从清代道光年间重编《客途秋恨》为广东地水南音,之后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到了20年代,编剧家黄少拔以这首名曲为故事线索,将男女主角附会为缪仙、麦秋娟,又将其他历史人物牵扯在一起,改编成粤剧《客途秋恨》。该剧由白驹荣首演之後,主题曲《客途秋恨》很快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曲。白驹荣所演唱的南音《客途秋恨》发展了清末粤剧艺人金山炳等人尝试过的平喉唱法,用真嗓代表假嗓唱小生腔,在戏剧舞台演唱的南间苍凉萧瑟的神韵,低回婉转,荡气回肠,具有相当大的感染力。所以,他当时演唱的主题曲《客途秋恨》也就轰动一时。(摘自百度)
  哥哥在《胭脂扣》中唱过,后在演唱会中也再次演唱,笔者挚爱。
  这里是哥哥版的歌词:“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愁绪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缪姓莲仙字,为忆多情(女支)女麦氏秋娟。见渠声色性情人赞羡,更兼才貌的确两相全。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第一触景更添情懊恼,亏你怀人愁对月华圆。”
  
  猪肠粉(Chapter13 耽幸上)
  地道的湛江风味小吃,用大米磨成浆加上佐料蒸熟后,再将粉皮卷起成长条形,因其状如猪肠而得名,以特别嫩滑为著称。猪肠粉的粉皮具有白、薄、滑的特点,可称得上“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感谢百度)
  
  比亚兹莱(Chapter13 耽幸下)
  当世纪末的英国画家们沉溺于在古老传说的纸堆里找寻着美丽与温婉的诠释的时候,比亚兹莱却用一种更新更绝对的方式表达他自己的艺术理念。画家比亚兹莱,这个早逝的天才,只活了26岁。他的作品很简洁,一般只有黑白两色;同时又很繁复,精心的线条细碎的花纹。他的作品结合了伯恩…琼斯,安德里亚。蒙德烈和浮世绘的精神,形成了不可复制的独特风格。他总是画一些表情诡异的妖冶男子女子,充满了嘲讽、颓废,甚至色(情)、邪恶。(感谢百度)
  认识他是通过王尔德的《莎乐美》,这也是笔者最爱的剧本之一,但是让我更为震撼的是比亚兹莱谓之创作的插画,他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黑白两色展现了莎乐美的充满了恶的美艳、纵欲恣意和对权利的渴望,只用寥寥几笔就勾出了莎乐美曼妙的曲线,而花费大量的笔墨在裙摆上,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