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夫-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司马一族是河内大姓,曹丞相有生之年……不会用我……)

司马懿!

真是个可怕的人呐……

然而有别于前者,每次曹操议政,曹信倒没有去过,那是因为,曹信在曹营的身份已然比较特殊,手头下有着八十二营将士,总计八万人,加上两队自己亲自培养的精锐之师,还有一些俘虏来的降卒。

但这些曹操似乎都没有太过过问。

八十二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日常开销上报、日常军备、管束、操练、典籍、放农、制束斗殴,很多很多方面这几天虽有贾诩、庞统、刘晔这群人管理,但主要的事情还需要曹信亲自定夺。

故此曹操恩准了曹信可以不用来议政厅议事,当然这也是在没有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不过就算如此,这也在许昌是一件足以让人羡慕的特权。

可以看出,曹信的地位已经有了不临朝议政的特殊性,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这样的。

一直到现在,虽然过了三天,但曹信还是弄不明白,当天曹操与郭嘉那对金樽的解释,大雕和猛虎,暗藏着什么道理?不过曹信也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或许只是他们跟自己开的一个小玩笑吧。

“怎么?你要走了?”

当下见曹信站起身来,陈嫱儿与蔡琰不禁同时疑问道。

“哦,到军中看看,跟刘晔他们讨论一下一些事情。”曹信拍了拍身上的轻甲,道。

蔡琰此刻当即上前,不禁为曹信整了整衣领口,“你也是的,都当上一军主将了,衣服都不好好穿上,要是冻紧了,我们可照顾过来你……”

陈嫱儿也笑道:“你今晨刚从军营回来,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看到这里,曹信不禁嘿嘿傻笑,颇为怜爱般的望着二女,“军事重要,军事重要,不打紧,我马上回来,晚上再来陪你们。”

蔡琰一边给曹信整理者衣领,当即听到这话,却是美腮泛红,不禁娇嗔起来,“不正经,什么叫曹大将军大战温柔乡,昨天你还……你好不容易回来,就饶了我们姐妹吧。”

“额……”听完,曹信顿时露出尴尬的笑容,当即想要转移视线,但还是被面前这两个女人给盯得死死的。

不过玩笑过后,一旁的陈嫱儿也正色的说:“对了,甄宓妹妹的事情怎么处理?”

“处理?”曹信再次哑然。

蔡琰这时略带一丝责怪的道:“人家也算是大家闺秀,堂堂大户人家出身,如此背井离乡来投你,你还不明白?”

“我看这事情呀,这段时间你还得想办法负责!”

“好好好,两位娘子,晚上别过!别过。”当下忍受不了这两个女人的唠叨,曹信连忙脱身,不忙求饶起来。

却是二女当即听到后一句话,同时羞涩的捂着脸,半晌,旋即相视着笑而不语。

走出了淮南侯府,曹信觉得最近几天天气开始回暖了一些,但过冬时节毕竟还远得很。

女人啊女人,真是一个麻烦的生物,不过这也让曹信多了几分自在和轻松,不似在军中那般的费神,至少这三个月来的邪火算是发泄了个干干净净了。

实在的,曹信也是人,对付女人还真没有太多的方法,要知道军队的那套可在家里不怎么管用。

“也不知这子扬找自己什么事情?”三天的时间,曹信大部分还是在府里待着,直到昨天才去军营看了一眼,但第三天了,也该料理一些事情。

脚步略微的加快一些,从侯府一路上到军营只走了不一会的功夫,一般走出所谓的内城就到达了军营。

“君侯,庞军师与贾军师、刘主簿他们已经等候多时了。是否要去看看。”

当先在营地门口,潘璋早早的便等候在此,这个身高年龄与自己相仿,并且从苦城之战就被曹信一举提拔的将领,除了急躁外,倒是处事方法特别的干净利落,为人也很忠义,这自然是后者看中的重点。

“好,我这就去。”曹信当下点了点头,迈步走进了营地内。

八十二营营地,得亏是帝都许昌,否则其他的城池还真就容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在城池外扎营训练,不过比邻着内城而建,也方便一些,至少很多时候往来搬运一些物资或者其他粮草不必走太多的路,而且更为安全。

即便是许昌附近不会有太多的危险,自从收复豫州后,基本上兖州、豫州范围内已经不会有向袁术之前那样危害到许昌的安危了。

“君侯,好像军中还来了一个人。”

“一个人?”走在军营的路上,听到潘璋突然这么说,曹信有些意外。

“好像是,还听说此人与庞军师有旧,故慕名来投,好像贾军师和刘主簿见了都对此人赞不绝口?”

“真有此事?”

脸上不禁猛地泛起一丝精芒来,曹信的步伐不经意间加快了几步,向着不远处的中军帐快步跑去……

在这个时候。

与庞统有旧的这个人?难道是……

第二百九十六章 废察举制(二)

诸葛亮,或许不是诸葛亮。

曹信原本以为,听到是庞统的旧友,那铁定就是诸葛孔明一人莫属,但回过神才记得,这个时候的孔明先生,应该还是未成年人,离出师还有一定的时间。

毕竟庞统比诸葛亮要大那么几岁,诸葛亮还没有到真正出道的年纪也算吻合,历史上貌似诸葛亮还是24岁出山的,而那一年离现在可还有七年的时间。

为什么曹信对这件事情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在那一年曹信也知道,一代鬼才郭奉孝病逝,但如今虽然郭嘉的身体时好时坏,可毕竟离死期还太远,不过或许有些人不知道的是,其实郭嘉的寿命,可要比周瑜的寿命要长一些。

然而这些都是题外话了,谁让提到诸葛亮就想起周瑜这个人。

“君侯来得正好,士元正好为你引荐一人。”

刚走入了中军帐,与贾诩、刘晔、庞统三人不同,一个高高瘦瘦的陌生身影,就站在了军帐角落,当即看到曹信进来,同时面容肃然,起身作揖。

“这位是?”曹信同样露出了笑意。

作为乱世如今的曹信,惜才爱才几乎成了前者的代名词,而很多人都知道,曹信这样地位的人,对于人才仍然是有莫大的渴望。

“哈哈哈哈,久闻君侯大名,早就听闻君侯面对敌军降将,依然吐哺忘履,今得见!真是在下三生之幸,颍川人姓石,名韬,拜见君侯。”

此人看似颇为稳重,举手投足间很有一种山间隐士的风范,而更重要的是,对方是个文士,而且还是曹信现阶段最缺乏的谋士力量。

虽然此刻曹信有贾诩、有庞统、更有刘晔,加上毛玠、刘翊、袁涣这些人,但手下八十二营可不是这六个人就能管得过来的,再加上曹信还有很多措施和未来的建设等等要与这些人商量,但更重要的是,自先前的南下寿春,三个月的时间让曹信深深感觉到谋士的重要性,而这一切的一切,如今自然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这也是为什么曹信会听到是庞统旧友的时候会那么高兴了。

不过这……

石韬?石韬又是何许人也?不能怪曹信历史没有补好,他也不是历史学家,三国时代群雄并起,他不能把每一个人物的名字都记得。

可庞统的旧友,那就是诸葛亮的朋友了?那这石韬为什么自己就没听说过呢?

但显然曹信是不敢怠慢的,毕竟能和诸葛亮与庞统做朋友的人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石者,姬姓也,春秋卫国之后裔,泱泱大族,韬为略,亦为晦,又有弓剑之意,一般普通家庭不可能起得了这个名字,或许这个叫石韬的人还真是自己历史上忽略的一个人呢?

想来想去,曹信简单笑道:“不知先生,此来要投靠与我?可不知是否先生一人前来?”

石韬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到比庞统要年长,当即听到曹信这么说,却是意料之外的摇了摇头,并且说道:“我与一友共同前来,此人与在下同为颍川人士,只是我这一友性情颇为乖张,好仗剑而任侠,先求武后求文,倒是一方豪杰之士。”

曹信连忙惊讶起来,“哦?还有这样的一个人?”

却是军帐内、庞统当即接过了话茬,“此人名字就叫徐福,也是我的一位兄长……”说到这里当即又看了看石韬,问道:“既然徐福来了,怎么没有跟你一起前来?拜见君侯?”(注:徐福,参看《魏略》。)

石韬道:“徐福兄常年游历天下,这一次也是与我在路中偶然相遇,只是徐福尚无意于仕途,一心要去看望母亲,故只有我一人前来。”

徐福?这人又是谁?他不是秦国时代,早就远渡重洋去东瀛当什么天皇了么?怎么还出现在这里?借尸还魂?

说白了,显然这个名字曹信又没有听说过,而且好像又是诸葛亮和庞统的朋友,只是曹信最多听说过三国大名鼎鼎的单幅先生,但就是没听说过徐福这样的人。

贾诩此时似乎也与刘晔同样感受到了好奇,贾诩先道:“既然是士元的朋友,且不知此人才干如何?”

话是对着石韬说的,但显然其他人都很好奇,包括曹信。

石韬这时道:“呵呵,倒不瞒各位,也不是在下自谦,此人才能远胜在下十倍,乃至百倍,若是君侯得此人相佐,更是如同得千军万马一般。”

听完这句话,却是还没等曹信有任何反应,刘晔却似乎有些不相信的道:“先生恐怕太抬举此人了吧……呵呵,谁都知君侯乃世之韩信,此人既不来投又无天下之志,恐怕也无甚才能。”

“不,恰恰相反,虽在荆州一地,很多人常以我和诸葛亮,称之为卧龙凤雏这等戏言,但徐福此人可不比我二人差多少,甚至在阵法破解之造诣上,犹在我庞统之上。”

“哦?”当即听到庞统最后的一句话,曹信这时有些惊讶,阵法的研究在庞统之上,这个人难道是……

“你们说的……可是单福先生?”曹信不觉脱口而出道。

庞统与石韬当下猛然一愣,似乎有些惊讶的望着曹信,半晌二人似乎甚至一时没了声音。

然而这个反应,曹信觉得自己猜对了,毕竟阵法研究,有一个人曾经大破过八门金锁阵,并且还帮助当时落魄的刘备大败曹军大将曹仁。

除了那个人,曹信还真想不到这个徐福还能和谁有联系。

但是……似乎让曹信出乎意料的。

半晌过后,庞统、石韬二人却异口同声的疑惑道:“单福?单福先生是何许人?”

“什、什么?你们不认识单福?”曹信顿时震惊。

可笑!?庞统不认识单福?

却是当下,庞统摇头,显然他听都没听说过,“我跟君侯说的,是徐福而并非单福啊。”

石韬同时苦思不解起来,“徐福此人,是单家子没错,但非单姓,此人虽……虽本名不姓福,但改换姓氏,徐福他却是绝对不会为之……”(注:单家子,又称独子,独生子女在古代通常称之为单家子。)

似乎石韬二人话语间有些隐晦,不过在曹信此刻听来更是一阵疑惑。

还是那句话,不能怪曹信不太懂这些历史名字,只是这个人……

徐福?单福?

真是好一阵眼花缭乱。

第二百九十七章 废察举制(三)

原来,这一切都是曹信搞错了。

单福这个名字史书上确实没有提及过,只是这也不能怪他,倒是罗贯中的误解,史书上写的是‘庶先名福,本单家子。’这里并不是说单家的儿子,其实是独生子而已。

这就像是三国演义,罗先生把杨弘误读为杨大将姑且是同一个道理吧。

那么……徐福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