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懿吃三国-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迫煌鲁鲆豢诔て矗骸昂靡慌刹ɡ阶忱钠螅∩窳诖讼稚硐粤椋嗫晌健》昙亍玻 

然后,他朝那青衣文吏肃容下令道:“韦祥,你既然亲眼目睹神龙显灵呈祥,亦堪称是有福之人了——孤王便封你为‘逢龙侯’,食邑八百户!”

他此令一宣,辇边那个下马而立的张昭不禁微微皱了皱眉,正欲开口而言——他背后不知何时已然趋近过来的吴国丞相顾雍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袍角,暗暗止住了他。

那边,青衣文吏韦祥一听,立刻从马背上滚下地来,满脸堆欢,眉梢间喜色四溢,连连叩头道:“微臣叩谢大王隆恩!微臣恭祝大王洪福齐天、大吉开泰!”

瞧着他那一副欣喜若狂、小人得志的模样,张昭在鼻孔里低低“哧”了一声:这等捏造事实、谎报祥瑞的嗜利之徒,只凭一篇花言巧语便换得孙权的加官赐爵,实在是有违朝纲、有损礼法啊!从今之后,大家都可以乱报祥瑞以邀宠领赏,则浮伪之风渐长,此势岂可持久?

他正在思虑之际,却见一个青年侍卫长分开众人上了前来,“扑通”一头拜倒,向孙权奏道:“启奏大王,微臣在此恭贺大王了——《易经》有云,‘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黄龙升天,白日呈祥,远近瞩目,灵异罕见,实乃大王您应天受命、开泰称帝之吉兆!”

他此奏一出,周围的吴国臣僚们顿时微微泛起了一片轰动。

孙权在辇上转头一看,见得那青年侍卫长正是征北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他的目光从诸葛恪脸上一扫而过,神色仍是一片淡然:“爱卿越众而出,便是为了进献这一篇谄媚之词吗?孤王若不是念在你父亲诸葛谨征北忠谨有功的份儿上,定然是让虎贲力士拖你下去杖责四十了!孤王岂能如你所言?何德何能堪当‘开泰称帝’之天命?”

到了这时,张昭这才瞧出孙权、韦祥、诸葛恪等三人表演的是一出“连环戏”。他唇角禁不住掠过一丝轻蔑的微笑,闭住了口不言不语。

当张昭凌厉的目光盯过来时,诸葛恪只觉自己的脸庞似被一块烙铁“吱”地一响灼痛了一般,急忙很不自然地低下头来,慌忙避了开去。

然而,臭蛋一旦裂缝,苍蝇自会闻味蜂拥而来。这时,侍立在孙权辇侧的黄门侍郎孙峻是孙权的同族后生,与诸葛恪年龄相仿,也探身上前奏道:“大王,微臣幼时在吴郡富春县老家,便记得乡里之间流传着一首童谣,‘黄金车,班兰耳;辏Р牛鎏熳印!フ撸颂熘髡鬃孕《谛褂谌思湟玻〔豢刹簧魈玻∫牢⒊伎蠢矗艘ケ闶歉玫庇ρ樵诖笸跎砩稀

“对!对!对!这些吉兆都是应验在大王您身上的……”随辇臣僚中有些人士也七嘴八舌地争相说道。

孙权用眼角余光偷偷瞥了一下张昭,见到身为百官师长的他仍是一副漠然无动于衷的模样,眉头不禁暗暗一蹙,心道:这个张子布(张昭的字为“子布”)看来也要当阻遏自己称帝改号的吴国“荀彧”了么?他心念一转,便假意向孙峻等厉声叱道:“汝等无知小儿,懂得什么‘天之征兆宣于童谣’?休要在此瞎说!”然后袍袖一挥,让他们退到了一边去。

静默了片刻,孙权又一挥手,示意身旁的侍女们捧出一方长长的锦匣来,直送到张昭面前。他迎着张昭有些惊疑莫名的目光,缓声而道:“张师傅,这是汉相诸葛亮让他的使臣邓芝从成都带过来的一件奇物,孤王有请张师傅您垂目一览。”

张昭不知孙权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听他这么一讲,便注目看去:但见那锦盒轻轻打了开来,里面竟是粗粗的一大卷绢帛拓图。它铺展开来足有六尺来长、四尺多宽,几乎如同半个坐辇般大。拓图上边,清清晰晰地显现着八匹骏马凌空奔腾之象,当中一圈隶书大字,内容是:“天命有革,大讨曹焉;金马出世,奋蹄凌云;大吉开泰,典午则变。”

“诸葛亮前几日给孤王送来了这幅绢帛拓图,声称是他的‘暗探’从伪魏凉州张掖郡玄川河中溢水而出的一座‘灵龟玄石’背上拓印下来的。他认为这是天降凶兆于伪魏,并解析说这‘大讨曹焉’四个字已明明白白显示出曹氏已为天之所弃、民之所离,希望能和孤王联手结盟,东西并进,大举兴师讨伐伪魏……”

静静地听着孙权的话,张昭双手托着那幅绢帛拓图,泪水泫然而下,两肩也抽动得厉害,久久不能自抑。这二十多年来,他作为侨居江东的汉室孤臣,胸中所怀的兴复炎汉之志始终未懈,今日被这谶文拓图一激,更是令他情不自禁慨然动容!隔了半晌,他才终于慢慢定下心神,抬眼正视着孙权,缓缓而道:“伪魏篡汉自立,神人共愤,为天之所弃亦已久矣!如今上天垂象以明,老臣实在是喜不自胜啊!倘若老臣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伪魏之土崩瓦解,也亦是死而无憾了!”

说着,他脸色一肃,郑重之极地向孙权说道:“大王,《黄石公三略》有云,‘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大王若能举兵讨灭魏贼,而为四百年炎汉复仇于一夕之间,则届时顺天应人、开泰称帝,虽汉高祖、光武帝重生而不敢复居其上矣!老臣衷心之深意,恳请大王体察之。”

孙权等的就是张昭这番表态。这二十多年来,孙权从年近而立的青壮小伙儿在江东一直打拼到如今这鬓角染霜的半百老者,终于据有了江南四千里疆域,安安稳稳地当上了“土皇帝”。他眼见得曹丕废汉称帝、刘备自立正位,心头也痒痒的,着实想过一把被人山呼万岁的“皇帝瘾”了!但他知道自己若想由王晋帝、大吉开泰,就非取得像张昭这样的士族元老之支持不可!所以,他才煞费苦心地利用了汉魏之矛盾来牵引他们推戴自己——而自己亦可顺水推舟地与蜀汉结盟,共讨伪魏!毕竟,倘若自己开泰称帝,伪魏自诩为中原正统,是一定会向自己极力发难的!这个时候,自己也只有借助蜀汉的力量来化解伪魏的重压了。他此刻听罢张昭之话,脸上不禁露出深深的笑意,亲切地说道:“张师傅之言,寄望于孤王者何其之高也!孤王心意已决,定与西蜀联手结盟,共讨伪魏,为汉复仇!”

“大王若有此意,老臣愿遣犬子张承为讨魏先锋大将,誓灭曹贼!”张昭须髯俱张,欠身毅然而道。

成都东郊外北伐军营的练兵场上,到处人马喧哗,杀声震天!

“誓灭魏贼,肃清中原,共匡汉室,功在不朽!”

一阵阵响遏行云的口号呐喊之声此起彼伏,震得栅门外拥挤观望的蜀国士庶们为之耳鼓发麻!一队队蜀军战士列着方阵层叠如山,齐齐持矛向前劈刺而出,动作之整齐如同“合万众而为一人”!

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蜀相诸葛亮顶着炎炎烈日,左手握着鹅羽扇,右手搭着眼篷,正向场中静静而观。

他手下的侍卫统领、越骑校尉刘诺在一旁看到诸葛亮鬓角微微见汗,不禁轻声提醒道:“丞相,您在这里已经观训大半个时辰了,眼下这日头太毒,您还是去后帐稍事休息吧!”

诸葛亮轻轻摇着鹅羽扇,回望了刘诺一眼,悠然而言:“刘君啊!《黄石公三略》曾经有言,‘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知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因。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古人有言,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故蓄恩不倦,以一取万。’对照这段箴言而观之,战士们烈日当头而本相手操羽扇,已是大大有违诲训!本相只怕更不能擅自下去休息了……”

“丞相大人!您……您真是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刘诺喉头一哽,堂堂八尺男儿险些当场掉下泪来,“您昨夜批文就一直批到了二更时分,今天一早卯时起床后又来到这里观训……哪怕是铁打的身板也熬不住啊!”

诸葛亮脸上掠过一缕淡淡的苦笑,遥遥望向热火朝天的练兵场,没有搭话。他用眼角余光瞧了一下刘诺,心里暗暗想道:本相这么唠唠叨叨地引经据典,这么不厌其烦地言传身教,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加紧学习,快快成长起来,时刻准备着在北伐战场上独当一面、建功立业啊!毕竟,来日光复中原、重振汉室的重任,终究还须得由你们前去奋力拓进哪!你懂得了本相的这番苦心了吗?

他正想之间,一名亲兵侍卫“噔噔噔”快步跑上台来,单膝跪地禀道:“启禀丞相大人,尚书仆射蒋琬、度支尚书杨仪、前将军姜维、谏议大夫费诗、太史令谯周前来求谒。”

诸葛亮听了,徐徐摇着鹅羽扇的右手不禁微微一僵:“哦?费大夫和谯大人也来求见?唉!好吧!且请他们去到中军主帐稍候。”

他一边说着,一边招手喊过刘诺来,吩咐道:“刘君,你稍后传下本相的指令给魏延、王平、马岱三位将军,让他们带领众战士再练习两遍‘八卦阵’之战法,然后就放大家休息了吧!”

前几日,吴国特使赵咨来到成都,向蜀汉朝廷带来了一封孙权的亲笔信函,里面的内容主要如下:东吴已经决定依据种种“天降祥瑞之兆”,顺天应人而开泰称帝,并与伪魏的“青龙”年号相对应而改年号为“黄龙”,他非常希望蜀汉能够以“东西二帝并尊同敬”之务实态度而礼待之,最好还能派出使臣前来庆贺。倘若蜀汉接受了以上这些事实和要求,吴国便与蜀汉结为“兄弟之邦”,联手结盟,以“平分中原”为议定条件,共同举兵讨伐曹魏。

他递上的这道来函,在蜀汉朝廷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谏议大夫费诗、安汉将军李邈、大司农孟光、少府卿陈祗等纷纷愤然反对,理由自然是堂皇正大的:大汉正统之名分乃是万世一系、至高无上,焉能与江东孙吴这样乘时牟利的割据之雄分享?现在,大汉凌驾于四海六合之上的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这道正统名分了——如果咱们自己也把它拱手分送于人,岂不是“汉将不汉、国将不国”了?这怎么能行?

而且,那赵咨在抛出了孙权的这封信函之后,居然厚着脸皮就在成都使馆里怡怡然住了下来,摆出一副“不得结果誓不还”的姿态,每天还跑到蜀宫午门前去催问汉廷的答复。

这一下,更是激得费诗、孟光、陈祗等义愤交加——孟光有一天傍晚就跑到使馆里和赵咨大吵了一场,甚至喊出让他“滚出成都”的重话,那赵咨却仍是含笑受之,仿佛毫不在意。

孟光气得跑去又联合了费诗,急忙上朝向蜀帝刘禅提呈了请求下诏驱逐赵咨的奏疏。然而,他们那些奏疏呈上去之后却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了回音——他们这时才明白:原来刘禅在这个事儿上也是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啊!他既然存有这样的态度,那就只能请出托孤执政大臣、当朝丞相诸葛亮前来决断此事了。

这一回过神来,费诗等人方才发现:身为蜀汉执政大臣、权重朝野的诸葛亮,竟然一直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保持着耐人寻味的沉默!他的表态,也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