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神色凝重,遂又谏道。此时在一侧的审配,皱着眉头,起身接话说道。
“文不凡此时已占东川半壁之地,要其撤军,岂会那般容易。若是主公一味逼紧,只会反得其所。更何况,郭祭酒当下尚在河间治病,若是惹怒了文不凡,曹、文两家撕破脸皮,郭祭酒必遭牵连。”
曹操一听,顿时脸色一紧,颔首而道。
“正南所言是理。不知你又有何计教我?”
“文不凡与张姑义正于东川安汉陷入僵局。两军久战,兵士皆是疲惫,皆望能以休战。依我之见,主公何不下令,让两方以安汉为界平分东川。对于两方来说,并无大害,到时主公只要多赏文不凡麾下将士,以作表彰安抚便是了。”
“嗯。正南所言正合我之心意。诸位可有异议?”
“我等皆无异议!”
曹操听言,凝重的神色稍稍褪去。随后众谋臣亦纷纷附和。曹操抉择一定,议席便是散去。次日,曹操召张松来见,告之其议定之事,张松亦无异议。曹操遂入宫觐见汉献帝,让其颁令休战文书。汉献帝被曹操操控在手,岂敢反抗,当即文书拟定,按下奏章,发与曹操。
曹操遂令刘晔为使者与张松一同赶往东川。刘晔领命,收拾行装,和张松连夜出城,星夜赶路,直望东川而去。
而就在刘晔离开不久,曹操又召来麾下一众谋臣,商议南下之事。文翰势力扩展之快,令曹操不觉有几分紧迫之感。
“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新野乃荆州门户,要取荆州,必要先除刘备,诸位可有计策?”
曹操话音刚落,程昱便露笑而起,原来程昱与徐庶相熟,遂告之曹操其名字、事迹。曹操一听徐庶少时为友报仇,忠肝义胆,又是喜了几分,便是又向程昱问道。
“徐元直之才,比君何如?”
程昱双眼烁烁,字字铮铮而道。
“此人十倍于昱!!!”
曹操听言又是一惊,程昱为人严明从不打诳语,他对徐庶如此重视,徐庶必有惊天之才。曹操听罢,眉头皱得更紧了几分。这徐庶如此了得,辅佐于刘备麾下,刘备如虎生双翼,更为恐怖。
“刘玄德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徐元直,乃天下奇才也。今在新野,受人蛊惑,助逆臣刘备,背叛朝廷,挡我义师之路,正犹美玉落于汙泥之中,诚为可惜呐!”
曹操反言一叹,眉宇间,不觉流露浓浓地忧虑之色。
程昱似乎看出曹操忧虑,笑声而道。
“徐庶虽在刘备麾下,但丞相要用,召来不难。”
“如何得此人来归?!”
曹操细目一瞪,脸起狂喜之色,速速问道。程昱回言。
“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由其弟徐康一直侍养。丞相可给予徐康一官半职,使人命徐康赶来洛阳,令徐康劝其老母作书召徐庶归来,徐庶必至矣!”
“哈哈哈!!此计甚妙,好!就依仲德之言!”
第七百五十二章 刘备恶心
曹操遂差人带上入仕文书,星夜赶去颍川去请徐康与其老母。可惜待曹操来使刚至颍川徐康住址,却早已人去楼空。四处打探才得知,一年前徐康与在中原一带甚是有名的李大善人结识,受其征召去了河东。曹操来使听闻大惊,即日赶回洛阳,回禀曹操。
“什么!这徐康竟然去了河东!?”
曹操轰然震怒,心中顿时又是急了起来。程昱却是平静,又献一计,曹操听毕,急意即下甚是欣喜。原来,程昱与徐庶少时交好,常在徐家做客。徐母虽是女流之辈,但却颇有学识,家中有其不少字画。程昱曾见过其笔迹,献计曹操,他可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差一心腹人,去召徐庶。
曹操依计行事,待程昱书信写毕,便差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去见徐庶。徐庶见过家书,得知老母落入曹操手中,唯恐受其所害,踌躇不定,寝食难安。次日徐庶寻见刘备,奉上家书,哭言而道。
“怎奈老母今被曹操奸计赚至洛阳囚禁,将欲加害。老母手书来唤,庶身为人子,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马之劳,以报使君,奈慈亲被执,危在旦夕,不得尽力。今当告归,容图后会。还望使君容庶尽孝!”
徐庶说毕,双膝一跪,对着刘备便拜。刘备脸色连连剧变,心中激荡不止,他刚见时势终有所转,正欲大展手脚,建造一番大业。此时徐庶却是要走,这如同要断他双臂!更何况,徐庶要投的,更是他的死敌曹操!
刘备双眼一丝杀意一闪而过,忽然脸色又变,竟然想哭就哭,泪涌而出,当场大哭起来。
“子母乃至亲,骨肉不离。元直身为人子,岂能见母受害,而无动于衷!元直不必顾虑于我,快快赶去洛阳。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
“主公大义,若能救回老母,无论天涯海角,元直必回主公麾下效命!”
徐庶听得感动异常,拱手拜谢,便欲辞行。不过刘备却是说道。
“此番一别,你我君臣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
徐庶虽救母心切,但却不忍拒绝,便是应诺。随后刘备命人准备宴席,徐庶先归收拾行装。徐庶刚走,孙乾便在刘备耳畔低声而道。
“元直乃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若将我军虚实尽报。新野危矣。主公宜苦心强留之,切勿放去。曹操见元直多日不去,心怀怨恨,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尽心尽力,力攻曹操,与其不死不休!”
刘备一听,脸色连连变化,孙乾的忧虑,他早就想到。刘备眯了眯眼,低声便道。
“元直心思精密,只凭推算,就能猜出人心中所思大概。只怕他得知我等心意,更会怀恨而去。若是如此,我与元直至此便是恩断义绝!”
孙乾目光阴柔,低声又道。
“眼前时势迫急,主公莫要犹豫再三!要不如此,我等派数名精细将校,赶于元直之前,潜入洛阳,打探其母踪迹,然后!”
孙乾说到这,忽然做了一个割首的手势。刘备双眼一瞪,脑念电转,觉得这大可一试。忽大耳一动,听得门外有一丝轻微的动响。刘备这双大耳,极为灵敏,方圆数百米内,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听得清晰。刘备心中一惊,忿然起身,立刻大声喝道。
“万万不可!!!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为不义也。我刘玄德宁死,亦绝不做不仁不义之事!!!”
孙乾闻言,满脸羞愧,不过还是再劝。刘备厉声咆哮,直把孙乾喝退而去。
夜里,宴席摆好。刘备、徐庶纷纷入席。徐庶脸色黯淡,对刘备态度忽然冷淡几分。今日他走在路间,心想刘备如此仁德,实乃救天下黎民之绝世明主。比起天下万万百姓,个人之事,不过是无足轻重。徐庶本回心转意,欲来禀告刘备。但哪知徐庶刚来,正听到孙乾和刘备的暗下之语。刘备虽无害人之言,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是出卖了他。徐庶看得真切,刘备最后呵斥孙乾,虽然说得严正言辞,但他双眼神色慌乱,一看就是违心之语。
刘备、徐庶两人在宴席饮酒,酒过三巡。徐庶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诶,今闻老母被囚恶人之手,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食之无味。”
两人相对而视,口上虽是如此在说,但内里却心怀鬼胎。徐庶欲尽快离开,刘备设法欲留徐庶,但却无计可施。
两人坐以待旦。一日过去。
晌午,刘备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两人告别一番,徐庶欲走,刘备不舍追去,又送一程。徐庶见此,心乱如麻,加鞭而行。刘备又是紧追,诸将劝阻,刘备却是不听,送了一程又一程。
不知为何,徐庶心知刘备之情大多虚假,但还是难免被其感动,叹了一口气后,转身执礼而道。
“某才疏智浅,承蒙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使君不必担忧,还请莫要相送了。”
此时刘备,已泪流满面,痛声呼道。
“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不再过问天下之事!”
徐庶心中激荡,虽不知刘备之言是真是假,但还是出言安抚道。
“某所以与使君共图王霸之业,乃看重使君有明主之风,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乱矣,纵使在此,亦无益处事。使君别求高贤辅佐,共图大业便是,何便灰心如此?”
“天下高贤,无有出先生右者。先生离走,备时运尽去,还有何心图谋大业!”
“某不过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徐庶微微露出痛苦之色,双目一闭,泪水直流。刘备亦在旁痛哭。四周将士见情景悲凉,亦纷纷哭泣。
忽然间,徐庶心中想起一人,既是告道。
“此间有一奇士,乃我之师弟,此人有绝顶之智,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刘备听言大喜,遂执礼求道。徐庶微微摇头,无比慎重地又言。
“此人乃旷世之才,使君当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使君王霸之业,何图不成!”
“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胜我百倍不止。若论治国用人,行兵打战,出谋画策,天下之大,却无人能出他之左右!!!”
“这等绝世大贤,我竟不知!?先生可否告之姓名?”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智多胜妖,无人能及,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霸业不成!?”
刘备听得脸色连变,这诸葛亮得徐庶如此盛赞,其才能必定惊艳超俗。随即刘备还快又想到,昔日司马徽曾有一言,立马向徐庶问道。
“昔水镜先生曾与备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此人如此了得,今所云莫非即是卧龙、凤雏两者之一?”
“凤雏乃襄阳庞士元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
徐庶岂会不知其中所指,当即告之说道。
刘备心中踊跃不止,大喜而道。
“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我却不知!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之后,刘备和徐庶再是谈言一阵,徐庶便是辞去。刘备亦不再相送,眺望其背影远去方归。
徐庶临别告言,推荐卧龙诸葛亮。自从刘备从司马徽那里听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一直对这两人,迫切欲求。
于是,刘备当下放下一切事务,准备去见那才可平定天下的卧龙诸葛亮。
却说徐庶辞别了刘备,直往洛阳赶去。就在路途之间,忽有一队人马从路旁冲出,拦住去路。徐庶脸色一惊,遂将手放在腰间剑柄之上。徐庶曾学过剑术,武艺亦是不俗,一般宵小之辈,并非他的对手。
“不知明公可是徐元直呼?”
徐庶眼眸一眯,还以为是曹操派人迎接之人,顿时脸色冷淡了几分。忽然在那队人马中,有一身穿青色锦袍,与徐庶竟有几分相似的男子走出。徐庶一望那人,顿时大惊,失声呼道。
“康弟!?”
此人正是徐庶之弟徐康。徐康拱手执礼,带着一抹轻笑。
“呵呵,大哥别来无恙。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