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长弃,群臣不可以失主,万机不可以无统,丕抵承皇象,敢不钦承?”的告天文,便堂而皇之地做起大魏的皇帝来。
关于禅让,忠武公在此后的多个场合都说到过。按照他的观点,中国的历史上就没有一次真正的禅让,没有一次禅让不是充满着血腥,没有一张禅位诏书不是用鲜血写成的。那些逊位的皇帝的高级秘书可怜呀,一听说皇上要禅让,便个个请病假不肯上班。更聪明的就干脆装疯卖傻。脾气犟的就愤而辞职或干脆抹脖子上吊以身殉国。有倒霉的被捉住了,都是一边拟诏一边哭。说是刘裕夺晋的时候,逼着恭帝的秘书拟写禅位诏书。这个秘书哭着请求另择他人拟诏,来办事的武将便捉住他的左手按在办公桌上问:拟是不拟?一分钟没答应便挥刀剁去一指,这样一共问了八遍便剁掉了八个指头。最后这个秘书只好一边痛哭流涕一边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两个指头捏着笔来拟禅位诏书,滴滴答答的鲜血把禅位诏书浸得透湿。陈霸先要萧方智禅位的时候,更是惨绝人寰,办事的人把拟诏秘书的六个儿子捉来,按长幼顺序一字排开站在办公桌前,十分钟杀一个,这么干效率真是高,才杀了三个,一份三百字的禅位诏书便大功告成。
按照正史的记载,尧是禅让制的第一个实践者。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都是自觉自愿将权力授予贤能之人,毫无暴力与血腥。但是,据忠武公说,西晋太康年间,有一批所谓的清淡雅士穷困潦倒,但他们鸡公屙屎头皮硬,又抹不下面子出仕做官,最后连酒店里赊欠的酒钱都没有能力偿还。酒店老板便请街上的混混提着刀上门讨要。他们被逼得走投无路,便铤而走险不要读书人的脸面,去挖古坟,想挖几个古董去换钱喝酒还债,结果在一个魏国的古墓里挖出一批竹简。竹简上清楚地写着“尧之末年,为舜所囚”。这是唯一的一批未遭秦暴焚书和儒生篡改的纪年史籍。它深刻地说明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禅让并非“让”而是“夺”。这些竹简还载明,舜也不是自愿让位于禹,而是禹夺了舜的帝位,还将舜流放南蛮,所以才“崩于苍梧之野,就地为陵”。最后只落得娥皇、女英“双美哭陵”的悲惨结局。这些所谓的清雅之士得了这批稀世珍宝便到处招摇,还在大报小报和一些考古刊物上发表许多论文来揭露皇权禅让的血腥,以显摆自己不羡权贵的清高,也想顺便赚些稿费搞几个酒钱。当时全国上下都是司马家说了算,而司马家的皇位也是曹奂“禅让”给他们的先祖司马炎的。这样一来,这帮所谓清雅之士的命运就不言而喻了。最终,他们都被当局以盗挖古墓罪判处死刑,砍头示众。那批稀世竹简也被当局没收并付之一炬。忠武公实在是舍不得,在监督执行的过程中,私藏了几枝在袖管里。想不到,如今却成了这些罪孽的有力证据。
可见,所谓的择贤禅让,并非真的历史,而只是一朵朵娇艳惑人的罂栗花,一篇篇为维护当权者利益所杜撰的政治谎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就真的没有一次完美的禅让吗?我持十分怀疑的态度问忠武公。
没有。真的没有。忠武公肯定的说。尧舜二帝,德之典范,不过如此,此后帝王,谁可与之比肩?面对皇权,个个都是明火执仗,借禅让之名,行豪夺之实。就说孺子刘婴禅位于莽贼吧,一个四岁的孩子,还在他娘的怀里吃奶,他知道谁忠谁奸谁贤谁愚?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刚刚只会叫爹娘,还能写出禅让诏书来禅位于一个就要退居二线的老头子?更何况莽贼为了欺世盗名,毒杀亲子,诛灭卫氏一族,提携朋党,废黜刘氏宗亲侯王,可谓无恶不作,要禅让也不可能禅让给这样一个独夫民贼啊。
还有那曹丕,一副道貌岸然的作派,其实他爹在世的时候,就推波助澜,鼓噪着要他爹夺权。只是他爹老曹因为人前人后总是口口声声自诩为大汉天朝的忠臣,而且他是汉献帝的亚父。亚父是个什么角色,我一说大家都知道。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亚父,王莽是汉平帝刘箕子的亚父。你说亚父是个什么角色?尽管当时什么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但老曹总算还把那张老脸当回事。但小丕可没有他爹那么老成务实。老曹死了没一年,他自己还在丁忧守制期间,就迫不及待地逼着献帝禅位于他,夺了亲姐夫的皇位不说,还要纳两个亲外甥女做妾,真是要遭雷劈啊。但历史总是那么幽默,仅仅只过去四十五年,他的侄子曹奂又被迫禅位于司马炎。这次禅让同样血腥,三十岁的司马炎直接指着二十岁的曹奂的鼻子说,无能之辈,理应禅位于贤德之人,这个人就是我。满朝文武皆同声附和。但世上又总不乏节义之士,就又有一个叫张节的小秘书,毫不畏惧地指着司马炎骂道:天子有德无过,何故禅位他人?司马三世拿的国家的俸禄,享的是大魏的荣华富贵,却要皇上禅位,是要做篡国之贼吗?司马炎被张节揭了短处,恼羞成怒,竟在朝堂之上当着皇上的面,喝令武士将张节乱棍杖毙。附势的小人贾允还拔剑指着曹奂喝道:你难道想学曹髦吗?可怜曹奂面对直指咽喉的利剑,只得交出玉玺忍气吞声地去做陈留王。
历史就是那样令人卒不忍睹,又过了五十年,司马炎的孙子司马邺被前赵的刘聪困在京城,穷得只靠挖坟度日(这是不是受到那几个盗墓贼的启发呢?)。终于,在深冬的一天,饿得皮包骨头两眼放绿光的司马邺只得开城纳降。那一天,北风鬼哭一样呜呜地吹,鹅毛大雪遮天蔽日,司马邺自袒负荆,自缚双臂,口叼玉玺坐在羊车上,车上还拉着一具给自己准备的棺材。高傲的刘聪面对浑身冻得乌紫的司马邺,连一件破棉袄都不肯赏赐给他。随行的群臣送丧一般放声大哭,鼻涕眼泪当时都结成了冰棱。又有忠烈之士吉朗不能自控,嚎啕大哭,吾智不能谋,勇不能死,何忍事贼?说完便一头撞在城门上,真正的肝脑涂地。在禅让的仪式上,麹允代表司马邺宣诏,读着读着悲从中来,咬舌自尽。刘聪还不过瘾,封司马邺为怀安侯,出门打猎就要他揽辔牵马,宴请来宾就要他执壶斟酒,要拉尿了还要他提着夜壶扶着家伙。最后,羞辱够了才把他一刀砍了。你说这个司马邺不是给他爷爷司马炎顶缸吗?
难道就连一次心平气和的假禅让也没有吗?
没有。绝对没有。忠武公说。司马炎夺魏,刘聪夺晋,我那段时间在太白山上做隐士,但山下送来的快递都是这么说的。此后,我也亲历了几次刀架在脖子上的禅让。东晋末年,建武将军刘裕平定桓氏之乱,迎安帝复位,自此掌握朝政。在他的领导下,西灭后蜀,南枭卢循,定南燕,平刘毅,两伐中原,收复洛阳,攻克长安,功高盖主野心勃发,依“昌明之后有二帝”之谶,鸠杀安帝,改立恭帝,不到两年就逼其禅位。再往后,萧宝融禅位于萧衍。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元善见禅位于高洋。元廓禅位于宇文觉。宇文衍禅位于杨坚。杨侑禅位于李渊。柴宗训禅位于赵匡胤。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那么两个招式:一是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连写三次禅位申请书;二是还要三次假惺惺回答你这事不能干,最后勉为其难,但这都是天意民愿。这就是所谓的谦谦禅让。就连唐高祖李渊与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与肃宗李亨之间的父子相禅,不也是血溅宣武门、玉陨马嵬坡吗?你说哪里还有真正的和平的禅让呢?
亲爱的读者,你好!因星期六有事无法加更,今特补一更,希望谅解!
正文二十五
按照忠武公自己的总结,在他的一生中,前五十年是他人生中有滋有味的五十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是他自由自在的五十年。特别重要的是那五十年包涵着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时代。对一个人而言,在那些时代,没有多事的人对你指手画脚、品头论足,要求你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说白了,你是打算当官也好、做贼也罢,都没有人去关心。但是,等你真的做了官了,就有人要求你一定要做个好官,而究竟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又往往是一类人一个标准。比你狠的大佬认为你什么都按他的指示办就是好官。就算是坐在主席台上讲话,你也只能说,我先讲几点意见,最后以某大佬讲的为准。那种时候,你完全就是一具没有正义不辨真伪无谓是非的躯壳。而比你小的虾米们却都认为你金口玉言、舌灿兰花,一句能顶一万句。还有,缺钱的想你发钱。求官的望你封官。经商的要你免税。总而言之,只有等到你不堪重负被痛苦的绳索绞杀之后,大家才一齐放松一口气,给你开个追悼会,用一篇溢美之词去糊弄你的老婆孩子,然后再意气风发地去捕杀你的后任。就算你成了一个江洋大盗,也难逃伐鞑,这家偷的好,那家不该偷,各执己见。等你金盆洗手时,大家才心满意足一轰而散。
忠武公这么说,是有切身感受的。建武三十年以前,他过的才是真正的人过的日子,等他被封为“忠武公”之后,真正的痛苦也随之而来。造成这种痛苦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自认为实要符名,县长有全县人民看着,省长有全省人民看着,忠武公自然是全国人民都关注,你必须要自觉。外因就比较刻毒,谁叫你是“忠武公”呢?那对不起,你老老实实地按“忠武公”的框框来,如果你敢踩线,那就用口水淹死你。
口水也是一种刑具,用口水溺毙囚犯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刑具就是口水加一口杀猪盆。当然,这种刑罚在《汉律》《唐律》中是找不到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刑罚,有一个逐级审批的程序。这种刑罚细分为清水溺毙、海水溺毙、苦水溺毙和口水溺毙四种。但不管用哪种水,囚犯的家属都是要交行刑的水费的。据历代刑事法学专家们考证,在被溺毙的囚徒中,被处以海水溺毙是最幸福的,因为那个时候有饱饭吃的人并不多,海水咸咸的、口感好。被处以口水溺毙是最痛苦的,因为行刑的口水都是无数的苦大仇深的闲人自愿捐献的。捐献口水的人都有一种气冲霄汉的正义感,一听说是用于行刑便十分踊跃。而且,出于对刑法的敬畏和对犯罪分子的憎恨,只要是广播里播刑部接受口水捐献的通知,他们便激动万分彻夜难眠,天还没有亮就跑到刑部门口排队,不约而同地要把没漱口、没刷牙的第一口口水捐献出来。还有些人举着“我是肺痨患者”或“我是胃糜烂患者”的牌子,有这种牌子的可以插队优先。因而,一般情况下,囚徒接到溺毙判决书后,都会带条子给家属,让家里给刑部送钱好用海水行刑。但如果你是重刑犯或钦犯,判决书上就会加一个括号,括号里特别注明“口水溺毙”,这就没有办法了。
因为忠武公不想受口水溺毙之刑,更不想辱没“忠武公”的封号,所以他的生活在五十岁之后便十分地痛苦。首先应怪罪于秀哥的那份封公诏书。封公诏书上是这么写的:
兹有太学毕业生余最,少有大志。卧底长安,为革命倾尽家财;不畏艰苦,勇挑重担,宣抚西域,垂败不馁,未费兵卒而拓疆域万里;临危受命,深入不毛,履职武陵,恩威并举,敦睦南蛮而解民众倒悬;天下甫定,洞若观火,破解土地革命难题,实现中兴,功勋盖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