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了谁也不会拒绝,共产党向来会利用契机大做文章,咱们又不是不知道,只怪咱们自己没做到位,达令,这件事上,你我都有做得不到的地方,如果上将的遗属都得不到照顾,普通士兵的家眷可想而知,这不是一件普通的案子,而是关系到整体抗战的大局。”
夫人语重心长一番话让蒋介石顿时明白了,他在屋里踱了两步道:“依你之见,如何处置?”
宋美龄道:“姚依蕾坚持要那所房子,看似得理不饶人,其实我很明白她,她争得不是房子,而是一口气,孤儿寡母们经历浩劫,伤痕累累,需要一次胜利来振作精神,这关系到很多人的下半生,所以,我支持她。”
“可是,杨森那边怎么办?”
宋美龄嫣然一笑:“达令,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对杨森来说,是房子重要,还是委员长的态度重要,他自己御下不严,纵容小舅子做出此等事来,已经有错在先了,还敢说什么,他要是觉得亏,房款差价我来出。”
……
事件在最高当局的介入下顺利解决,杨森哪敢要宋美龄的钱,表示愿意将一万元退还,房子白送。
姚依蕾才不受嗟来之食,这栋别墅比起自家在省城枫林路和北泰江湾的房子差远了,纯粹是为了争一口气才非要不可的,于是,假房契换成了真房契,一万块捡了个大便宜。
当大家从周公馆搬走的时候,竟然有些依依不舍,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们热情厚道,待他们就像亲人一样,周恩来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孤儿寡母,怕饮食口味不习惯,特地请了江东籍的厨子,怕小孩子们失学,还给联系了家庭教师。
“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欢迎你们随时回八路军办事处做客。”周恩来和每一个人握手道别,几个孩子都掉了眼泪。
一群孤儿寡母坐着八路军办事处的卡车浩浩荡荡来到新家,一个个全惊呆了。
门口围了大群的记者,镁光灯闪个不停,还有宪兵和警察在维持秩序,别墅装修一新,佣人厨子一字排开,正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
众人小心翼翼的进了别墅,发现四下装饰一新,木地板重新打蜡抛光,地毯、窗帘、沙发罩子全换了新的,电灯电话电扇收音机一应俱全,厨房里锅碗瓢盆齐备,卧室里床单洁白,连女孩子玩的洋娃娃都预备好了。
记者们一拥而上,自报家门:“我是中央通讯社的记者,请问你们住进新家有什么感想?”
“我是大公报记者,陈夫人您对党国的烈士遗孤照顾政策怎么看?”
“我是美联社记者,请问陈夫人……”
姚依蕾一头雾水,心说杨森怎么会如此好心,把佣人仆妇家具家电都配齐,还找来一帮记者给自己脸上贴金,这手笔,看起来倒像是宋美龄的风格。
一阵汽车喇叭响,插着青天白日旗的雪弗兰轿车驶来,车上下来的是蒋夫人美龄女士,记者们立马一窝蜂的转过去采访她,把姚依蕾给晾在门口。
宋美龄仪态万方,应付自如,先几句话稳住记者们,然后走到姚依蕾面前,和她亲切握手,嘘寒问暖,继而走进客厅,慰问每一个烈士遗孀和孩子,中央社和美联社的记者被特批入内,跟随采访。
“委员长嘱咐我给你们带好,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这是我的号码。”宋美龄将写着电话号码的卡片发给每一个人,并且说中央有统一安排,为烈士家属安排住屋和工作,如果太太们愿意,可以随时到遗孤学校或者医院之类的地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抗战尽一份力。
众人欣喜万分的交换着眼神,宋美龄顿了顿道:“委员长说了,事务繁忙,对你们关心不够,他非常内疚,为你们安排了合适的住房,每一家都有单独的房子,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卧室。”
姚依蕾这才明白,这栋别墅只是给自家住的,阎肃陈寿陈启麟等人的老婆孩子,另外安排住处,看来蒋夫人出手果然不凡。
大家感激涕零,都激动的滴下了眼泪,中央社记者及时捕捉了这个瞬间,估计明天中央日报头版又要大做文章了。
蒋夫人坐了一个小时才离去,太太们终于从丧夫的阴影中逐渐走出,脸上带了笑容,集体逃难的日子要告一段落了,大家各自前往住宅,但薛斌留下的两个男孩,薛文薛武却无人照料,姚依蕾当家作主道:“我们家孩子多,就留下来和嫣儿小南做伴吧。”
第二天,姚依蕾正在客厅里听收音机里广播的前线战况,忽然佣人引进来两人。她抬头一看,眼泪就下来了,奔过去哭道:“爹地,妈咪。”
原来是姚启桢夫妇从香港坐飞机赶来了,两人带着大包袱小行李,俨然要长住的架势,安抚了女儿一阵后,姚启桢感慨道:“女婿英年早逝,咱家的资产都在敌占区,损失了九成以上,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姚依蕾道:“北泰的机器不是运到后方来了么,我要把厂子建起来。”
姚太太道:“开工厂是男人的事情,牵扯方方面面太多了,你一个人根本来不了,还不如跟妈咪做点小生意,赚的可不比开工厂少。”
姚依蕾奇道:“妈咪,你能做什么生意?”
姚太太嘴巴努了努:“瞧见没,那些包裹里都是从香港捎来的紧俏物资,转手就翻个两三倍不成问题。”
姚依蕾道:“合着您是跑单帮,发国难财啊。”
姚太太道:“可不敢乱说,跑单帮的可不止我一个,重庆这帮官太太们,哪个礼拜都不飞一趟香港带点东西过来啊。”
第四十六章 烽火连城
姚太太说的是实情,兵荒马乱,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达官贵人们有的是门路。囤积居奇的大有人在,跑单帮实在算不上发国难财,尤其是从香港倒腾紧俏的洋货,绝对是来钱的买卖。
“蕾蕾,坐吃山空不是办法,子锟不在,咱们总得活下去啊。”姚太太抚着女儿的头发,怜爱无比,昔日风光无限的北洋交通次长太太,鬓边已有不少白发。
忽然门口传来一声尖叫:“外婆!”
鉴冰带着嫣儿和小南回来了,现在姐弟俩都在一家烈士遗孤学校读书,每天由鉴冰负责接送。
姚启桢夫妇看到外孙女归来,顿时老泪纵横,心肝宝贝叫了一通,抱着眼泪淋漓,小南呆呆在一旁看着,他的外公外婆都留在敌占区了,没法享受祖辈的爱抚。
“小南,看外公给你带的礼物。”姚启桢想的很周到,没拉下小南那一份,那包里拿出玩具和零食把两个孩子哄到一旁,大人们继续谈正事。
姚启桢说:“子锟牺牲,小青下落不明,你们有没有打电报告诉小北?”
姚依蕾答道:“暂时还没有,怕影响他的学业,小北这孩子随他爹,一腔热血,万一非要吵着回国,岂不是往火坑里跳,重庆还不知道能支撑多久呢,相对来说还是美国最安全。”
姚太太眼睛一亮:“那不如想办法把嫣儿和小南也送到美国去念书。”
姚依蕾似乎不是很热心,道:“再说吧。”
姚太太不死心,又提到跑单帮的事情:“子锟生前是航空委的官员,开飞机的都认识他,蕾蕾你跑香港重庆这条线,绝对最合适,别人只能带小包裹,行李都限制重量,你出马肯定不一样。”
姚依蕾依然不感兴趣,一心要重振先夫的事业,鉴冰听了倒是深以为然,主动请缨道:“我来吧,我放得下面子,家里没有进账可不行,一大家人要吃饭要上学,开销太大了,钱也不断在贬值,再不弄点生意干干,日子过不下去。”
于是就这么决定了,鉴冰负责跑单帮赚钱,姚依蕾主持大局,姚启桢两口子留在重庆帮忙带孩子,日子虽然比不得当年,但也要一天天过下去。
……
北泰,江滩上堆着小山般的木柴,几十具裹着白布的尸体等着火化,这些士兵是在南泰扫荡的时候遭遇伏击被打死的,援军赶到的时候战斗早已结束,士兵们的武器弹药装备全被拿走,尸体整齐的码放在路边。
战死的士兵通常就近火化,骨灰装坛送回国内安葬,一个军曹浇了汽油,点燃了木柴,尸体烧完之后,捡一些大块的骨头,扫些渣子装进坛子,贴上名字就算完成任务,在清扫骨灰的时候,遗骸内往往残留着弹头,这些东西是要单门清理出来的。
一堆弹头被挑了出来,竹下联队长感慨的弯腰查看,却发现了端倪,这些子弹和中国军队常用的七九步枪弹以及762毛瑟手枪弹不同,好像是四五口径的美式手枪弹。
这是陈子锟的北泰军常用的子弹,他们大量装备美式汤普森手提机枪,这种速射武器在遭遇战和埋伏战中占尽优势,四五口径的子弹更是威力巨大,挨上一发驳壳枪子弹还能保持战斗力,挨上一颗四五口径子弹,意志力再坚强的士兵也得倒下,所以皇军对这种子弹印象非常深刻。
竹下大佐不由得忧虑起来,难道说北泰最后的中国军队并未死在市政大楼下面,而是金蝉脱壳了?
竹下大佐当即下令,开挖市政大厅废墟。
此时北泰重建工作已经开展,在日军的刺刀下,强征来的百姓清理废墟,修建炮楼,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动作慢一点都要被日军鞭打,百姓们苦不堪言,大佐一声令下,他们又被驱赶到市政厅,硬生生将数十吨水泥砖瓦搬开,终于露出地下防空洞的进口。
日军下去搜查,果然没有发现陈寿陈启麟薛斌等人的遗体,而且防空洞连着下水道,四通八达,他们肯定从这儿逃走了。
“八嘎!”竹下大佐大怒,他有些明白了,上次有人混进城来杀了一名少佐两个伙夫,皇军全城戒严四下搜捕却无功而返,刺客肯定也是从下水道遁走的。
他派人进入下水道,用铁篦子将各主要闸口焊死,防止敌人再次渗透。
回到办公室,竹下大佐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参谋本部编纂的《支那江东省兵要地志概述》。自从甲午战争后,皇军就一直致力于经略大陆,派出间谍绘制支那各处地图,研究民俗,参谋本部绘制的军用地图,甚至比支那人自己绘制的还要精确。
翻开这本兵要地志,上面清楚的写到,江东省被淮江分为南北地区,南方人民风朴实,性懦弱,与长江三角地区百姓有类似之处,而江北地区民风彪悍狂野,性坚韧,吃苦耐劳,山河地理也较为复杂,大青山茫茫百里,深不可测,连军用地图上也只粗略标注了几座山峰的海拔而已。
竹下大佐拧起了眉头,四十五联队本来是一线野战部队,现在用于守备任务,已经是一种惩戒,如果在辖区内的游击队都无法肃清的话,只怕就没有将来了。
副官进来报告:“大佐,夏桑求见。”
“让他进来。”竹下大佐有些不悦,这个夏景琦办事不利,要不是碍着情报机关的面子,早枪毙他了。
夏景琦昂首阔步进来,上穿西装,下穿马裤皮靴,头戴一顶皇军帽,打扮的不伦不类,进门就敬礼:“大佐阁下,我有重要情报,陈子锟还活着!”
“纳尼!”竹下大佐忽地跳了起来,这可是爆炸性的消息,派遣军司令部都确认了陈子锟的死讯,重庆方面也举行了国葬,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你的,详细的说说!”
夏景琦不敢卖关子,一五一十把情报叙述一遍,夏大龙死后,夏家一蹶不振,但还有一些远亲住在苦水井一带,十几年来饱受陈家的欺凌,这次夏景琦杀回老家,首先和他们取得了联络,借他们的耳目侦查乡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