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剿灭紫金梁的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早就被百姓描绘为关公再生了。

不少的百姓,看见了长相英俊年轻的苏天成,都是发出来了感慨,看见了略显平凡的紫金梁,也是有些失望。

不少的人,跑出城外去了,外面看押的,有五千俘虏,这些都是流寇啊。

府衙大堂。

唐世济终于拿出来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唐世济,南京守备勋臣张泰宁,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江宁县主薄渠清泽,江宁县巡检司巡检孙元坤、副巡检刘实亮、副巡检罗昌,功臣刘铁汉、邓辉,押解匪首紫金梁,速到京城。”

苏天成马上苦着脸了。

这一下好了,要到京城去了,回到江宁县的日子,拖到牛年马月去了,估计回到江宁县,正月已经过去了。

不过,众人能够跟着到京城去,那一定是有奖赏的,这也不亏。

隐隐的,苏天成有些担心,江宁县只有那么大,该怎么来安排这么多的功臣啊,要是将这些人扯散了,可不是好事情啊。

宣旨之后,苏天成和渠清泽两人,跟随唐世济和张泰宁,来到了三堂。

“苏大人,渠大人,本官和张将军商议过了,江宁县巡检司的将士,征战辛苦,可以直接回到江宁县去,也好与家人团聚,至于这五千俘虏,两大营军士具体负责,暂时押解到南京京营,等候皇上圣旨,其中流寇的主要将领,遴选出来,一并押解到京城,此番到京城去,江宁县巡检司挑选两百名护卫,加上骁骑营所有的军士。”

“唐大人,张将军,下官有些担心,马上就要开始春耕生产了,下官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出来安排的。”

“呵呵,苏大人想到的可真是多啊,这些事情,江宁县不是还有官吏吗,你做好安排就可以了,皇上的圣旨,已经到了两天了,可不能继续耽误了,准备一下,明日我们从太平府直接出发,前往京城。”

吃饭安排在酒楼。

经过了这一次的征战,苏天成感觉到,自己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到过酒楼了,几乎习惯了行军打仗的生活了,贸然回到这和平的环境里面,还有一些不适应。

城外的军士,早有人专门安排了,府衙和县衙的所有官吏,几乎都动员起来了,加上府城的各大酒楼、客栈,连续不断的往城外运送酒肉。

巡检司和骁骑营的将士,依旧不敢饮酒,这可是军规,没有得到军令之前,谁也不敢违反。

南京两大营的三千军士,正式接手了对俘虏的看押,孙元坤亲自来下达命令,众位兄弟可以放开来痛饮美酒的时候,大家才开始兴高采烈的饮酒。

这一切的情况,唐世济和张泰宁都知道了,唐世济微微点头认可,张泰宁很是高兴,拍着苏天成的肩膀,极力赞誉。

第二百一十章 廷议

正月十六,大朝的日子。

紧赶慢赶,苏天成一行,正月十五到达了京城,住进了官驿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喘气,立刻得到了通知,正月十六卯时参加大朝。

大朝在太和殿举行,每年也就是那么几次,京城七品以上的官员,悉数都要参加的,人数多了,太和殿里面,当然是站不下的,文武官员,按照各自的级别,在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之下,站在大殿的外面。

这样的滋味可不好受,正月十六,正是严冬季节,北京的气温本来就低,站在大殿的外面,没有一副好身体,还真的有些扛不住。

可见这当官,虽然说威风,但也要遭受一些折磨的,也难怪官吏都有着不一般的承受能力。

朱由检心血来潮,居然要唐世济等人,带着紫金梁等人,到太和殿来献俘。

自崇祯四年西澳大捷以来,朝廷面对流寇,屡屡围剿不利,流寇的声势,越来越大,后金也是蠢蠢欲动,攻占了新修建的大凌城之后,愈发显得嚣张了,两相夹击,朱由检显得疲惫不堪了。

看着银子如同水一般的流出去,各地都是叫苦连天的,包括南方诸省,什么遭遇了灾荒,什么恳请免去多少的田赋,还不是看着府库的银子有些多了,就想着自家的小金库了。

征伐和赈灾,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可效果依旧不是很好,朱由检也知道。有些官吏,看见银子了。什么都不顾了,也不怕掉脑袋了,上下串通,贪墨银子。可这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他也没有办法。

春节的时候,出现了英山大捷,苏天成带领江宁县巡检司、南京骁骑营和安庆卫的军士。凭借着不足五千的军士,居然歼灭了紫金梁率领的一万一千多的流寇,活捉了紫金梁,这是巨大的胜利,可以最大限度的鼓舞军心士气。

要知道,紫金梁是三十六营流寇的组织者,流寇最大的首领啊。

接到了奏折之后。朱由检兴奋的几乎一夜未睡,如此的大捷,当然要大张旗鼓的宣扬。

苏天成等人半夜起身,跟随者唐世济、张泰宁,来到了紫禁城外。

他们一行是特殊的待遇,从官驿出发。就有京营的军士,严密守护,一千人看护着紫金梁,以及紫金梁的五十多个兄弟,沿路也是五步一岗。三步一哨,估计苍蝇都飞不进去。

来到紫禁城外。众多的大臣都在等候,他们却可以跟随内阁大臣,进入到紫禁城里面,在建极殿外面候着。

终于到了卯时三刻,苏天成感觉到,自己都要被冻僵了,凌晨是最冷的时候了,偏偏他还要老老实实的站着等候。

熊子健等人,心情不同了,能够来到这紫禁城,见到皇上,他们早忘记了寒冷了。

苏天成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见不见皇上,都是一样,今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鸿胪寺的官员过来了,带着众人,朝着太和殿的方向走去。

看护紫金梁等人的护卫,早就换成了锦衣卫了。

就算是立功了,可按照品秩,苏天成依旧是站在太和殿的外面,隔着老远,至于说渠清泽等人,站到了最后面去了。

伴随着太监高呼皇上驾到,所有人都跪下了,跟着前面的官员,三拜九叩,其实连朱由检的人毛都没有看见。

半个时辰之后,内阁首辅周延儒走到了大殿的门口。

“皇上有旨,英山大捷,令南京户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唐世济,南京守备勋臣张泰宁,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江宁县主薄渠清泽,江宁县巡检司巡检孙元坤、副巡检刘实亮、罗昌,有功将士熊子健、刘铁汉、邓辉献俘。”

马上有鸿胪寺的官员,带着众人,朝着太和殿走去。

锦衣卫押解紫金梁等人,跟在后面。

当然了,俘虏也是讲资格的,紫金梁才有资格进入太和殿,其余的都是看押在大殿的外面,等候处置。

苏天成再次见到了朱由检。

他有些不敢相信的是,朱由检居然将英山县一战,定为大捷。这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紫金梁不过是遭遇了诸多的挫折,走投无路之下,想着劫掠英山县城,被自己算准了,所以遭遇大败的,和那些两军对垒的搏杀,不是一个档次的。

奏折是由唐世济宣读的,这不关苏天成什么事情。

接下来的廷议,就是关于如何处置紫金梁等人了。

这是献俘的程序之一,彰显朝廷的威严。

处死紫金梁,众人没有异议,毕竟是流寇最大的首领,不可能赦免,但在处理紫金梁下属的问题上面,出现了问题。

唐世济率先发言了。

“皇上,臣以为,流寇大多是驿卒、饥黎、难民,本是良民,只不过因为饥寒交迫,食不果腹,故而造反,为体现我大明怀柔之心,臣建议,仅处死匪首紫金梁,余者可赦免,以此来分化瓦解诸多流寇,让他们明白皇上之苦心。”

朱由检赞许的点头,接着,周延儒和温体仁,都发表意见,表示赞同了。

苏天成感觉到了不对,按照这样的处置方式,有重大问题,若是紫金梁手下的五十余骨干,都赦免了,无异于放虎归山,留下了巨大的后患,这些人,绝不会做良民,出去以后,一样会造反的,他们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不愿意过平静的生活了。

而且,这些人都是有号召力的,若是南京羁押的五千俘虏,也一律赦免了,可以预计,不就之后,另外的一个紫金梁,马上就出现了。

苏天成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的情况出现,当初就应该斩杀这些骨干。

眼看着众人都是赞成了,朱由检准发话了,苏天成顾不上许多,开口说话了。

“臣不赞同如此的处置意见,臣以为,不能够赦免,紫金梁以及紫金梁的骨干,悉数应该斩首,不可姑息,否则就是养虎为患,为害我大明。”

在太和殿里面,苏天成是没有资格发言的,他说出来这番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有给事中准备出来弹劾。

傅友亮率先出列了。

“臣以为,苏大人说的有道理,虽然在大殿之上,不该随意开口,可苏大人是为了朝廷,臣赞同苏大人的意见。”

众人再次感觉到吃惊了,不久之前,傅友亮曾经弹劾苏天成,现在又支持苏天成了,这是什么道理啊。

苏天成看了看傅友亮,接着看了看周延儒,若有所思的低下头了。

看着辩论即将开始,朱由检终于发话了。

“苏爱卿,你为何出此言啊?”

“臣有两条理由,第一,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流寇确实是驿卒、饥黎、难民,本是良民,造反之初,因为饥寒交迫,无法生活了,这可以理解,可一旦他们形成了势力,习惯了四处劫掠的生活,他们的心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平静的生活,时时刻刻渴望获得权力,甚至想着自立为王,威胁我大明的江山,若是有机会,他们必将再次造反,朝廷的赦免,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必将再次成为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如此情况下,再和他们谈论朝廷的恩惠,无异于对牛弹琴。”

“第二,对待敌对势力,依靠的是铁血手腕,绝非怀柔政策,如今我大明,外有后金的骚扰,内有流寇作乱,朝廷应该用不一般的手腕,降服内乱,臣的建议是,对那些作乱的流寇首领,以及他们的骨干成员,格杀勿论,绝非用怀柔的政策。近些年灾荒连连,皇上仁慈,认为流寇都是我大明的子民,饥寒交迫,无奈之下造反的,臣深切体会皇上仁慈之心,但流寇已成气候,他们攻破城池的时候,可否想到了皇上的苦心,可否愿意释放我大明的官吏,没有,他们都是赶尽杀绝,连家眷都不放过,此等的贼子,绝非善类,不可轻饶。”

“综上所述,臣以为,对紫金梁以及其骨干成员,全部斩杀,南京羁押的五千流寇,视情况区别对待,那些贼心不改之徒,照样是格杀勿论。”

大殿里面,引发了嗡嗡的议论声。

朱由检陷入了沉思之中,的确,朝廷采取怀柔政策,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效果很不好,杨鹤就是因为贯彻这样的思路,结果致使流寇降而复反,被免去三边总督。

“臣以为,苏大人的理由是成立的,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本是皇上仁慈,可流寇贼心不死,不体谅皇上的苦心,拿了朝廷的银子,转过身后,依旧造反,我大明的官吏,惨遭他们的杀戮,我大明的子民,遭遇他们的蛊惑,如今的灾荒,依旧存在,若是放虎归山,这些人继续造反,必将给朝廷带来更大的麻烦。”

周延儒居然站出来了,赞成苏天成的意见。

见到这样的情景,温体仁不甘示弱,也开口说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