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宁营最为重要的对手,还是鞑子。

队伍有些庞大,但行进的速度很。

走出十里地之后,苏天成看见了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

“苏大人,老夫和刘大人、黄大人来送你,为你践行,老夫在京城等候你的好消息,老夫相信,你到了陕西省,一定能够剿灭流寇,让陕西省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晚辈一定尽力的。”

“呵呵,老夫知道,你从来不爱说大话,历来都是低调的,此次你到陕西省去上任,看见这个阵势,显得很是高调,朝廷里面的有些大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老夫为你高兴啊,看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时候应该高调,你放心,老夫和刘大人、黄大人是你的后盾,我们在京城里面,时时刻刻关注陕西的情况。”

“鹿大人那里,老夫也去信了,剿灭流寇的事宜,他要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老夫知道,要剿灭流寇,还是要依靠江宁营啊。”

刘宗周和黄道周没有说话,但两人的眼神说明了一切。

第四百七十九章 流寇的态度

路过山西,要进入陕西省的时候,苏天成终于和江宁营大部队会合了。

苏天成的心情是复杂的,到一个落后的地方去上任,肩负重任,他没有休闲的时光。

和洛阳比较起来,西安的名气大,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大都市,周、秦、汉、隋、唐等朝代,都建都在西安,这几个朝代,也是中华明辉煌的时刻,史记描述西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西安的繁华和重要。

这样的地方,经过几百年之后,却频临贫困的境地,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

苏天成出任陕西省巡抚,引发的轰动是很大的。

朝廷中间的轰动,不需要多说了,关键是在陕西省,引发了各方的骚动。

邸报到达陕西省的西安府,消息迅速传开,短短几天时间,陕西所辖的府州县,几乎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这在信息很是落后的明朝,是很罕见的情况。

苏天成到达陕西出任巡抚,江宁营随之进驻陕西,这一切预示着什么,谁都是清楚的。

最先引发警觉的,还是陕西境内的流寇。

流寇主要集中在汉中府和凤翔府,他们的首领加的明确,号称有三十万大军的流寇,最高首领是闯王高迎祥,接下来是罗汝才,之后就是闯将李自成了,至于说其余的首领,一年多时间以来,慢慢的沉寂下去了,因为处境的艰难,流寇必须要抱成团。

张献忠带领大军离开陕西,进入山西,遭遇到了江宁营的阻击。导致全军覆没,张献忠人被生擒,押赴京城斩杀,这件事情在流寇中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江宁营进入北直隶,抗击鞑子,高迎祥认为振兴士气的时刻到了。命令大军出击,准备趁着这个时机,再一次的拓展活动的空间,想不到孙承宗带领大军,牢牢的防守住了各处的关隘,没有与他们正面交战。这令高迎祥很是苦恼。

北直隶传来消息,江宁营剿灭了三万鞑子,牢固的护卫了京城,这个消息,令高迎祥等人,加的心焦,感觉到自身的活动空间。不断的被压缩。

流寇队伍里面,主张投降的人也慢慢开始增多了,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迎祥与罗汝才、李自成等人商议之后,没有采取强压的态度,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算是稳住了队伍,没有导致崩溃。

高迎祥能够稳住局势。与陕西省各级官府和官吏有着很大的关系。

多年以来,因为陕西的流寇猖獗,官府和官吏早就形成了固定的认识,视老百姓为洪水猛兽,他们的眼里,任何的一个农民,都是流寇潜在的发展对象。官府和官吏对老百姓的态度是恶劣的,这也导致了百姓与官府长时间的对抗。

陕西当地流传的民谣,也很好的说明了高迎祥的地位,“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高迎祥能够坚持,与这种态势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苏天成来到了陕西,这种坚持,面临了再一次的危机。

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在李自成等人的支持之下,高迎祥下定了决心,采取继续对抗的方式,就算是苏天成到陕西来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还是在于坚持,江宁营确实厉害,骁勇善战,苏天成也有着不一般的事,但高迎祥起兵已经好多年了,得到了陕西境内老百姓的支持,陕西境内的各级官府和官吏,认识是不会改变的。

高迎祥甚至想到了,也许苏天成在江宁县与河南府能够好好的做事情,但到了陕西省来了,会碰钉子,会栽倒在自己的脚下。

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高迎祥召集流寇的大小首领,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

这样的会议,先后举行过两次,分别在崇祯四年和七年的时候,一次是在山西平阳,一次是在河南荥阳,那两次的会议,声势很是浩大,可不长时间过去,这样的声势不存在了。

紫金梁、老回回、张献忠等人,先后命丧江宁营之手,这些重要的首领,在义军中间,有着不一般的影响,不过,他们先后遭遇了江宁营,结果都是一样。

如此的关键时刻,再次召开这样的会议,目的是统一思想。

军队中间,对于江宁营,有着不小的恐惧思想,这是很不利的形势,必须要扭转,否则,苏天成和江宁营到达陕西之后,队伍很自行的垮掉的。

高迎祥、罗汝才和李自成自然是为首的,余者扫地王、革里眼、左金王、过天星、闯塌天、射塌天、革里眼、左金王、治世王、争世王、满天星、混十万、改世王等等,基都成为了陪衬。

高迎祥也不会想到,这次的会议,令李自成大出风头。

开场白之后,气氛很是压抑,不管怎么说,苏天成和江宁营进入陕西,已经成为事实,江宁营进入陕西,目的是什么,根不需要说的,流寇大小首领中间,近五成的人认为,还是早日投降,不管朝廷怎么处置,至少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高迎祥没有能够说出来慷慨激昂的话语,轮到李自成开口说话了。

李自成站起身来,看了看众人,抱拳开口了。

“各位兄弟,苏天成和江宁营进入到陕西,对于我们来说,的确不是好消息,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承认,要面对,有的兄弟,因为这件事情,想到了投降,投靠朝廷,接受招安,这也是能够理解的想法。”

“不过,我们今日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要打消这等的想法。”

“或许有兄弟认为我狂妄,义军如何能够抵抗江宁营,可我的看法不一样,苏天成也是人,江宁营成立不过几年的时间,就算是他们有着不一般的战斗力,可我们义军也有着自身的优势,至少在陕西省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习惯于流动作战,时分时合,神出鬼没,看看朝廷的军队,虽然说数量上很是庞大,但明军的统帅与武将之间,有着不小的矛盾,都是想到保全自身的实力,而且他们的军纪败坏,军队,根就没有多少的战斗力,这也是我们义军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的原因。”

“江宁营确实厉害,但他们只有五万人,我们义军有三十万之众,只要我们上下齐心,还惧怕江宁营吗。”

“我有一些建议,希望诸位兄弟能够同意,从今日起,我们义军要有着严明的纪律,在每一次征战的过程中,军士不准收藏黄金白银,缴获的所有物品都要归公,大家共同使用,行军的过程中,不准住民房,不准骚扰百姓,所有军士自带帐篷宿营,在平日的生活中,军士不准损害庄稼,若有违反,严惩不贷,我们要坚持公平交易,维护农民利益。”

“我们必须严格坚守操行,不准滥杀人,不准奸淫妇女,我一直都认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

“只要我们能够坚持纪律,我们就一定能够坚持下来,苏天成和江宁营没有什么可怕的。”

……

李自成的话语,引发了很大的震动,众人听得很是仔细,脸上的表情也各不相同。

高迎祥的心情很是复杂,李自成是他的侄子,跟随他多年了,显露出来非同一般的才能,影响力日益巨大,一度超过了张献忠等人,张献忠离开陕西进入山西,现在想来,确实与李自成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今,义军队伍思想混乱,李自成再次出头了,提出来了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在义军中间的威望,加的巨大了,如此的发展下去,他这个义军的首领,地位迟早也是动摇的。

会议的效果很不错,因为李自成的一番话语,激发了众人的斗志。

终于讨论到重要的事情了。

苏天成和江宁营刚刚到陕西省,立足未稳,趁着这个时候,发动一次出乎预料的进攻,打消江宁营的风头,振奋义军的士气,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次的进攻,非常重要,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高迎祥早就想好了,自己亲自领导这一次的进攻。

高迎祥刚刚提出来建议,众人就开始热烈的讨论了,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进攻是很有必要的,必须要进行,但没有人主动请缨。

等到众人讨论完毕之后,高迎祥神情严肃的开口了。

“这一次的进攻,我亲自率军,苏天成和江宁营刚刚到陕西省,他们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进攻的,几年时间以来,义军和江宁营的厮杀情况,很是不好,这一次一定要扭转局势,各部要抽调精兵强将,江宁营有五万人,我们这次出动十万人,打一个大胜仗。”

说完这邪语,高迎祥看向了罗汝才。

“罗兄,我离开汉中府之后,一切的事宜,请你负责,自成,你要协助罗将军,管理好义军。”

罗汝才和李自成都没有开口说话,两人点头表示知道了,不过,会场的气氛有些微妙了,在义军之中,罗汝才的威望比不上李自成,按说高迎祥带兵出去征战,应该是李自成负责所有事宜的,想不到高迎祥会做出来如此的安排。

第四百八十章 内耗

三十万人的队伍,想要领导好,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义军的惯例也损坏了统一领导的设想,高迎祥是深深明白这一点的。

义军活动的时候,都是以营为单位,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有着大大小小十多个首领,高峰时期的时候,首领甚至超过二十人了,这些首领,带领自己的队伍,在各地反对官府,杀富济贫,因为形势的需要,后来联合到一起来了,特别是在江宁营崛起之后,义军的活动陷入低潮,不得不联合起来,为了生存而战斗,但从联合的时候开始,相互之间就是矛盾不断的,这也难怪,以前谁都是老大,说话算数的,联合到一起来了,必须要听从他人的安排,谁都是有些不服气的。

几年时间过去了,自从紫金梁被朝廷斩杀之后,高迎祥就是名义上的义军首领了,可他遭受到的挑战是很多的,来自于方方面面,甚至来自于自己的侄儿李自成。

这一次带兵出去征战,正面碰撞江宁营,也是奈之举。

要求其他的头目出去征战,恐怕没有谁会答应,包括罗汝才和李自成,都是不会同意的,主意虽然是好的,但江宁营的凶悍,大家都清楚,这样的征伐,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谁都不敢肯定,再说了,另外的首领带兵出去征伐,若是真的取得胜利,地位一定是大幅度的上升,甚至会威胁到他这个首领的地位。

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