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8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王妃见礼!”

一家人跪地磕头,裴敏秋连忙扶起老人,安慰道:“两位老人家请起,不用行此大礼,大家都请起吧!”

士兵们摆上了几张坐榻,裴敏秋请他们坐下,她又看见了两口棺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柔声问道:“墓地可找好了?”

老人黯然道:“官府已经给了两块墓地,只是我们想回西河郡老家安葬,准备明天动身。”

“那棺木是自己运去,还是官府帮忙运去?”裴敏秋又关心问道。

“官府答应帮我们运送,明天会有人来帮忙,多谢王妃能专门来探望,多谢王妃!”

老夫妻心中感动,用袖子擦了擦泪水,裴敏秋回头打了招呼,一名女兵将二十枚银钱放在桌上,裴敏秋笑道:“过年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东西相赠,这些银钱是我和楚王殿下的心意,请你们收下!”

老夫妻愣了一下,吓得慌忙摆手,“官府已经给了抚恤,我们不能再要王妃和楚王的钱。”

裴敏秋把钱塞进老妇人手中,笑道:“每个阵亡将士都有,钱虽然不多,只是我和楚王的一点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见独孤

下午,杨元庆离开了军营,但他并没有急着回府,只是命手下护卫世子回府,他本人来到了离军营约三里外的静云寺,静云寺是一座小寺院,在佛教兴盛的南北朝及隋朝时期,各大城市周围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寺院,大多是权贵私人兴建,由权贵各自供奉,同时也对民众开放。

像杨元庆的王府中也有一座观音堂,供养着十几名尼姑,是他的师母以及婶娘静心修行之地,那就属于私人庵庙,不对外接受香火。

这座静云寺也是大隋权贵所修,有三十余名僧人,寺院不大,占地约十亩,平时香火还算旺盛,不过今天却关闭了寺院,所有的僧人都各自回避,寺院里空空荡荡。

杨元庆带着骑兵队风驰电掣般来到了寺庙门前,激烈的马蹄声早惊动了寺庙内等待的人,旁边小门开了,一名官员奔了出来,正是军器监令张雷,也是独孤雷,他已等待多时?

杨元庆翻身下马问道:“人已经到了吗?”

“回禀殿下,早已经到了。”

十几名贴身侍卫跟着杨元庆快步进了寺院大门,杨元庆见寺院里格外安静,看不见一个僧人,便问道:“僧人在哪里去了?”

“回禀殿下,他们都回避了。”

杨元庆点点头,他这才知道原来静云寺是独孤家供奉,竟然在就他眼皮底下,他忽然想起西城的慈安寺,据说也是权贵供奉,那又会是谁?如果有时间,倒是要梳理一下这些大大小小寺院的背景。

“殿下,这边走!”

张雷带着杨元庆走进一座幽静的小院,这是方丈的禅院,小院里站着几名下人,见杨元庆进来,他们都纷纷退了下去,“长伯,殿下来了!”张雷小声喊道。

屋子里立刻走出来一名中年男子,正是独孤家族的第二号人物,独孤良,他认识杨元庆,慌忙上前跪下,“长安罪臣独孤良参见楚王殿下!”

“独孤使君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杨元庆连忙上前将独孤良扶了起来,歉然笑道:“听说使君已经来了好几天,元庆一直公务繁忙,让使君久等了。”

“是我打扰殿下了。”

两人说着,走进了房间,房间收拾得清爽雅致,靠墙摆放着一张两人坐榻,中间放有小桌子,墙角有香炉焚香,禅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杨元庆的十几名亲卫迅速查看了两边房间,没有异常,便靠墙而立。

“殿下请坐!”

独孤良请杨元庆坐下,片刻,张雷端了两杯茶进来,亲兵也迅速试探了一下,张雷这才把茶杯端上桌子,杨元庆端起茶杯笑道:“使君屡次离开长安,唐廷没有怀疑吗?”

独孤良也微微欠身道:“回禀殿下,我没有出任实职,没有人过问我,不过上次独孤家向关北送粮,确实引起了朝廷怀疑,我们只能放缓进度,请殿下见谅,答应的三十万石粮食,一定会送到。”

独孤家族半年前答应的三十万石粮食,已经陆陆续续送了一半,还差十五万石,杨元庆也知道独孤家送粮不易,所以也没有催促他们,他见独孤良特地向自己表态,便笑了笑,“这次独孤使君特地来太原,就是为了向我解释这件事吗?”

“这只是一方面,另外还有重要事情向殿下禀报。”

说着,独孤良取出了家主独孤震的信,放在桌上,慢慢推给了杨元庆,“这是我们家主给殿下的一封信,家主要说的话都在信中。”

杨元庆拾起信拆看了一遍,绝大多数都是独孤震在表达对隋朝的支持,这个杨元庆不感兴趣,他要看的实际的东西,很快在信的最后,他看到了独孤震的明确表态,愿意将独孤家族在关陇的六成土地献给隋朝。

这个表态使杨元庆的眉毛挑了一下,六成土地,这个独孤震果然大手笔啊!但也很聪明,如果他们不及时表态,隋军入关中,是不会承认他们对土地的占有,那时就不止是六成了。

独孤良心中很紧张,如果杨元庆肯表态答应,那独孤家族至少还能保住四成的土地,那也是数量惊人,那独孤家族至少还有三百年的富贵,杨元庆沉思片刻,这才缓缓道:“从上次送粮食,到这次让土地,我能感受到独孤家族对隋朝的支持,看在独孤家族一片诚意的份上,那我就表个态吧!”

独孤良的心悬了起来,紧张得浑身发抖,他干咽一口吐沫道:“请殿下赐教!”

“嗯!”

杨元庆的语速很慢,但他的每一句话都不容商量,“独孤家族是前朝第一巨富,不仅在关陇,在江南和中原也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资产,资产和店铺之类,我可以留给独孤家族,但土地不行,土地事关大隋社稷,事关均田制是否能顺利推行,所以关陇以外的土地,官府会全部收回,而关陇土地,官府收走九成,留一成给独孤家族。”

“九……成!”

独孤良惊得脸色惨白,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元庆会这么狠,居然收走九成的土地,“殿下……这太多了吧!”

杨元庆脸一沉,“上次的三十万石粮食,只是你们要赎独孤怀恩,赎金而已,到现在还只付了一半,既然你们嫌我要得太多,那好,剩下的粮食,你们不用再给了,这封信,我也不接受!”

说完,杨元庆把信扔在桌上,起身便走,独孤良惊得心都快停止跳动了,上前连连作揖,“殿下息怒!殿下息怒!”

“还有什么可商量吗?”杨元庆回头冷冷道。

独孤良心中叹了口气,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商量了,杨元庆根本不给他们讨价还价,他万般无奈,只得躬身道:“独孤家族愿意接受殿下的方案。”

杨元庆这才脸色稍稍好一点,他看了一眼独孤良,意味深长道:“相对于别的关陇贵族,孤独家族恐怕是最幸运了,知足吧!”

独孤良心中苦笑一声,他忽然想起一事,连忙从怀里取出一只纸卷,递给杨元庆,“这是家主送来的鹰信,刚刚收到,家主让我转交给殿下。”

杨元庆接过鹰信,也不急着打开,拱手道:“那我就先告辞了。”

“殿下走好!”

独孤良也没有远送,一直望着杨元庆走远,一回头见信还在桌上,不由长长叹了口气,自言自语:“九成的土地,这回去怎么向家主交代?”

……

杨元庆出了寺院,翻身上马,策马向北奔去,快奔至城门时,这才慢慢停下,他取出纸卷展开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却使他微微一怔,杨嵘欠赌债五万贯,后面有神秘人替他付帐。

这句话说得无头无脑,但杨元庆却知道,如果事情不重要,独孤震那条老狐狸不会把这件事告诉自己,这里面必然有很深的水,杨元庆略一沉吟,便渐渐品到了一丝味道,这个神秘付帐人,难道是秦王?

这时,杨元庆终于明白独孤震把这张纸条给自己的深意了,他略一沉吟,招手将一名亲兵叫上来,把纸条递给他,又嘱咐他两句,亲兵点点头,转身向静云寺策马奔去。

杨元庆又沉思片刻,这才调转马头返回了太原城。

……

静云寺里,独孤良正向张雷交代一些后续的事情,他要急着返回长安了,这时,一名随从在门口禀报:“长老爷,楚王派人来了,说有事交代。”

独孤良连忙道:“快请进!”

片刻亲兵走了进来,躬身行一礼,把纸卷交给独孤良,“殿下吩咐,就凭这卷情报,独孤家族的土地可以再让一成。”

独孤良和张雷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这一成土地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五千顷土地,本来杨元庆只给独孤家族留五千顷土地,但就因为这个小小的纸卷,又多得了五千顷土地,这让独孤良心中生出了一丝不真实的感觉。

连张雷也忍不住好奇问道:“长伯,这里面是什么?”

独孤良瞪了他一眼,“这件事你不要问,你只要做好独孤家族和杨元庆之间的桥梁便可。”

或许是觉得自己态度有点粗暴了,独孤良便缓和一下口气,拍了拍张雷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是家主最看重的独孤后辈之一,你应该也知道了,你兄长独孤济已经主管独孤家族的账房,成了独孤家族的财神,他是因为沾了你的光,也由此可以看出家主对你的器重,好好在隋朝做事,多替独孤家族分忧,说不定有一天,你会是独孤家主。”

独孤良并没有夸张,独孤震确实有让独孤雷为独孤家主的意思,不过这要看将来独孤雷在隋朝中的地位来决定,就算不是家主,他也将是家族决策者之一。

张雷默默点了点头,“我会做好份内之事,另外有一个消息我要告诉长伯。”

“什么消息?”

张雷有点犹豫该不该说,不过他认为楚王既然告诉自己,必然是有深意,可能就是想让自己转告独孤家,他沉吟一下道:“楚王殿下不久前告诉我,窦家已经秘密和他接触了,是窦抗在延安郡和他秘密见面。”

窦家一直是独孤家在关陇的竞争对手,这个消息令独孤良格外重视,他不敢再耽误了,立刻令道:“收拾东西,我们即刻返回长安!”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墙有耳

直到新年初四,杨元庆才终于喘了一口气,新年对别人或许是一种休息,可对他这样的上位者,却是更加忙碌劳累,各种应酬也是一种劳神伤身之事。

朝廷的元日假有五天,从除夕到正月初四,正月初五是大朝,七品以上官员都要入晋阳殿参加朝会大典,庆祝新年的开始。

所以今天初四便是杨元庆最后一天休息之日,他也坐不住了,一早便稍稍化了妆,来太原北市访察民情、询问物价。

微服私访是任何一个当权者都愿意做的事情,这也是他们都具有平凡之心的一面,渴望能和底层民众交往,亲自了解民生民情,很多时候,这其实也是一种乐趣,如果是积极向上的王朝,更会有一种成就感。

自从杨元庆位高权重后,他和底层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尽管他和普通士兵接触很多,但普通士兵不代表市井民生。

杨元庆穿一身淡紫色的细麻长袍,头戴纱帽,腰束革带,脚穿乌皮靴,这种打扮,十个男人中没有九个,也会有六七个,满街可见,区别只是袍服的颜色和质地。

其实前朝杨广对服饰的颜色有着严格等级规定,比如士卒穿黄衣、屠户商人穿黑衣、胥吏穿青衣,普通庶民穿白衣,只有官员才能着袍,五品以下官员着绿袍,五品以上官员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