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可是八字军的弟兄?”
“正是!”赵朴回答道。
“吾等奉命迎接陛下!”战马整齐划一的停下,一个男子下马道,“不知陛下在何处?“
“我就是赵朴!”赵朴平静的道。
“你就是…………”领头的男子眼神中闪过惊讶,然后明白了过来,赵朴不就是皇帝陛下的名讳吗?想来没有人敢于冒称,连忙跪倒在地,道,“末将岳飞拜见陛下!”
“你叫什么?”赵朴眼神中闪过惊讶,可还是问道。
“末将岳飞!”
“你叫什么?”
“岳飞!”
“那个岳,那个飞?”赵朴继续问道。
“山岳的岳,飞鸟的飞!”年轻将领道。
“好名字,好名字,好名字!”赵朴连续说了三个好字,道,“我记住你了!”
“我家中排行老三,军中称呼我为岳小三!”年轻将领道。
赵朴点点头道:“岳小三,我记住你了!”
虽然这个世界上,同名同姓的很多,不过这个岳飞大概就是历史上那个“岳爷爷”吧!只是仔细看了几眼,这个岳飞很是平常,没有英俊的外表,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智慧的眼睛,也没有其他出入意表之处,只是小伙子看起来很是精神,有种昂扬的精气神。
他就是岳飞,岳鹏举吗?那个流芳千古,成为文人楷模的武圣吗?
第169章名将养成中
一个关羽,一个岳飞,是后世武将楷模。
在靖康之耻,宋金交战的这段历史中,岳飞是当之无愧的猪脚,似乎一切人和物都是他的配角,似乎都是为了衬托他的伟大而存在。
此时,见着这位传说中的偶像,赵朴却没有激动,有的只是平静和好奇。
“童贯将军手下有个将军,叫韩破五;张所手下有个将军,叫岳小三!我记住了。”赵朴道。一个岳飞,一个韩世忠,托起了大宋的社稷,未来这两位将会展现出他们惊世的才华。不过此时韩世忠仅仅是一个团长,而岳飞也仅仅是一个连长。
距离成为一代名将,还有很长的路,此时他们还在养成阶段。
一路之上,赵朴不断的向岳飞询问着汴梁守军的情况。比如城防如何,守军多少,编制有多少,城内百姓过的如何,黄河防线如何,还有军内情况等等。而岳飞从容的应答着,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
在短暂的交谈中,赵朴了解着岳飞。
而岳飞也在了解这这位皇帝,张所的介绍中,这位皇帝简朴、自律、尚武,重实际,轻空谈,性格坚毅果敢,有太祖之风。不过相较于他人的介绍,他更喜欢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身为至尊,亲自前来,身边的侍卫不过百人,没有华丽的御驾,奢华的摆设,只是简单起着马而来,可见其简朴;交谈中,没有虚华的东西,都是一些军中琐事,可见陛下是精细之人;大战将至,亲自前来犒劳三军,足见尚武,重军…………
总之,这位皇上留给岳飞的印象很好,有一代明君的风范。
而在一旁书记拿着炭笔,刷刷点点的快熟记录着。
很快的到了汴梁城外,此时的汴梁已经残破,再也不复之前的繁华,有些外城已经被金军拆毁,后来经过修补,总算是恢复了一点样子,可是看起来也难看至极,好似一个大病刚愈,有气无力。
“汴梁到了!”
“陛下不回汴梁看望一下吗?”岳飞问道。
“不去了!”赵朴有些伤心的道,汴梁的沉沦,代表一个世纪的沉沦,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属于他的时代,正在缓缓的展开,未来的画卷,需要他一一涂写。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陛下,为何不还都汴梁?”岳飞忽然问道。
“还都汴梁,能洗去靖康之耻吗?”赵朴冷冷的问道,“就好似一个女子,被一个恶霸欺凌,丧失了名节。世人不会同情这位女子,不会为这位女子悲惨经历而感伤,只会讽刺、嘲笑她,没有气节,为何当时不以死保全贞洁?”
岳飞沉默了,细细的品味着话中的意思。
“去大营看一下!“赵朴道。
如今汴梁分为三座大营,一座设置在城内,两座设置在城外,分别为东大营与南大营。彼此之间,互为犄角,彼此依靠,相互防御。城外的营垒,沟壑纵横,各种栅栏设计的密集,各种陷阱其妙,武器储备存足,显然是花费了较长的时间。这样的营垒,可以说是小型的马其诺防线,想要攻陷除非是用死人添,或是长期围困。
而为了防止长期围困,在营垒内储存了半年的粮食,营内有专门的水井。
行走在大营内,赵朴不仅感叹古人的智慧,一个小小的营垒,变出了这样多的花样,将“墨守“发挥到了极致。不过缺点,也是极为明显,防御有余,而攻击不足,一旦敌人挖掘壕沟,构建营垒,以营垒围困营垒,最后可能被活活困死。
世界上,没有难以攻破的城池,只有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历史上,君士坦丁堡防御无双,可是久攻之下,还是被攻破了;南宋的襄阳城,防御无双,各种防御体系密集,可照样是被攻破了。赵朴可以想象到,一旦金军渡过黄河,一旦发动汴梁攻坚战,那时汴梁还会守住吗?绝度不会!
沦陷是必然的,区别也仅仅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而已。
而在守城战中,唯有一种情况会胜利…………
“你说,汴梁防御战的重点在什么?”赵朴问道。
“守城重点不在城墙,而在两座大营。两座大营不丢失,便可以减缓汴梁城墙的压力;一旦两座大营丢失,汴梁必然危险!”说着,岳飞来了兴致,蹲下身子,摆弄起地上的几块石头,形成了简单的攻防形式对比图,然后细致的见解了起来。
“在外行看来在,自古是攻难守易,攻城的艰难,守城的容易。有时攻城一方花费十倍于敌人的兵力,也未必能攻破敌人城池。可实际中也有种情况是,攻易守难。”
“比如太原围困战,金军靠着围点打援,一举将我朝救援的大军消灭在半路上,失去了救援的太原,陷落是必然的。又比如,两次围攻汴梁,第一次是守城一方正规军二十多万,民夫三十多万,可是外面的金军仅仅七万,最后的结果是七万金军差些将近乎五十万的我朝军队围困而死。而第二次,也是我朝军队数量上还超出金军,可照样是被围困,最后完败。”
“攻难守易,指为了较快的攻陷城池,使大量的精锐损耗在攻城上,这种情况对攻城一方极为不利,即便是攻下城池,损失也必然惨重。多数是指一些险要的城池,要塞等地,只需要极少的兵力,就能让攻城一方付出惨重的代价。主要是指潼关,剑阁之类的险要关口!”
“守难攻易,指的是攻城一方野战占据优势,甚至是压倒性优势。这时迫不得已,只能是守城为主。这类战役,多是发生在一些平原城市,如太原、汴梁等。此时处在守势的一方,可能兵力上是攻击方的几倍,十几倍,但是却因为某些原因处在不利局面。这时身为攻击方,最需要做的不是攻下城池,而是围点打援,消灭援军,然后困死城内的百姓。”
“秋天,两次金军南下,围攻汴梁。不需要长途运送粮草,只需要就地收割我朝的麦子,就可以轻易获得军需补给。而我朝汴梁有百万百姓,人口稠密,粮食消耗巨大,又被断掉来了外来的粮食供给。金军进攻汴梁,并不需要攻占城门,进而攻占汴梁,只需要看住城门,断掉粮食补给,又击败路上的勤王之师,便是稳赚不赔,立于不败之地!”
“攻占西北一些地势险要的关口,需要强攻,必须用死人不断往上堆,最后攻破城池。可是一些平原大城市,人口密集城市,不以强攻为主,而是以围困为主!“
赵朴点了点头,汴梁真的不是一个定都的好地方,太平年月还好说,一到了战乱时期,就是必死的局面,“继续说!”
岳飞鼓气勇气道:“西北一些险要关隘,守城重在守城郭,只要城郭不丢,就是胜利。可是在平原守城,若是只守城郭,则是必死无疑。一旦敌人施展锁城之法,堡垒围困法,最后必然陷落!”
“而汴梁守城,重在外围营建堡垒,形成犬牙交错之势力,内外相互呼应,城池必可保全。即便是要攻下,也死伤惨重!”
赵朴问道:“这是你想到的吗?”
“是!”
“不错!”赵朴点点头,“敌人在变化,我们也在变化,没有万年不变之兵法,正如没有万年不变之大局!”
第170章再见张所
“我朝不同于汉唐,汉唐也不同于我朝!”
“汉唐时代,定都主要在关中,洛阳一带,那里有险要的地势,进攻一国帝都,必然要攻击潼关、武关、虎牢关一类险要城池。这些险要的关口,多数是险要的地势上,只需要少量的兵力,就可让敌人无可奈何。锁城法,堡垒围困,根本无尽于事,长期围困根本不划算。可能围困一方粮食耗尽了,关隘上的守军粮食依旧充足,攻克这样的城池,只能是用死人不断往上添,或是绕道而攻。”
“而我朝都城汴梁,位于平原地带,没有险要的关隘,又是人口密集的大城,这注定了守城之法也要随之而变,不然要吃亏的!“
赵朴说着,眼神中有些没落。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局在变化,对敌策略也要变化,不然会吃大亏的。宋朝的形式,已经与汉唐大为不同,守城之法,也要相应变化。不过在轻践武人思想作祟之下,守城思想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还停留在汉唐模式上,于是一次次惨败出现了。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交学费,代价是惨重的,在惨重的失败中,开始总结失败经验,开始反省,觉悟,总算是有一些进步了。
“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兵力多少,而在于合理利用兵力。比如第一次汴梁守卫战。我军守城人数多,金军攻城人数少,这时将大量的兵力撤回城内,守维城墙,只是浪费兵力。这时最需要做到不是冒险式的进攻,也不是被动的防守,而应该是以攻代守…………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御!“
恍然间,赵朴也蹲下身子,摆动着地上的石子,开始讲述、分析起汴梁攻防战,太原攻防战!
在名将手中,从来不会兵力不足,也从来不会兵力过剩,总能够合理安排好兵力。
李纲只是文臣,而王禀也只是爱国将领,他们不是名将,在第一次汴梁保卫战,太原保卫战中,他们将兵力撤回城内,都是依托城墙防守,却忽略了金军人少,又不善于攻城,每次攻城的面积有限,只需要一部分兵力便可,安然无忧,而城内大部分兵力处在闲置状态。
也便是说,第一次汴梁保卫战中,宋军一方兵力多大几十万,可是在城墙上与金军争夺的,不足两万,剩下的十几万部队全数是打酱油,充数的,这是其一。
其二,城墙具有双面效果,有时是乌龟壳,有时则是石瓮。利用恰当,则是乌龟壳,可以用极少的兵力,强制大量的敌军;可是利用不恰当,则是石瓮,足以将自己活活困死。
而在宋金交战过程中,往往都是兵马撤到城内,致使城外无一点兵力牵制,金军可以安然的施展锁城法,将之困死。
此刻,赵朴与岳飞两人相互的谈论着,有时激烈的争辩,有时又彼此认同,渐渐的进入佳境。
………………
夜色降临,终于见到了张所。
“拜见陛下!”此时的张所风尘仆仆而回,神色中有些疲倦,可还是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