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大帝国-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要损害别人地利益以扩充自己的利益。这就是霸权主义,是“霸道”。

孟子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还要看是否能得到老百姓地拥护。“得道多助”,这个“道”就是“王道”。“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之”。为一个得不到大多数人拥护地领导者(连亲戚都背叛他),指挥打仗是肯定会失败地。

“陛下乃欲行王道?”谭嗣同的心念电转。已经想明白了赵刚地想法,不由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实在不是后退的时候呀。目下的形式好比两军对垒,已经摆开了阵势,任何一方想要后退,都会导致崩溃,这是万万不可的。“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谭先生请说,赵某洗耳恭听!”

“陛下自草莽起事之后,奋长缨……”赵刚有点尴尬,好像不管谁,跟自己说话之前都要来上一大段歌功颂德的,否则就不敢说话“不过,陛下对于开疆扩土过于热衷,对于守城治国则有所不足,所以国内的势力才有机会抬头,这不可不见。古人云好战必亡,希望陛下息刀兵,行仁政,则万世之基可成,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好战必亡………………………”赵刚默默念了一遍,这句话是那么的熟悉”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法》》,是古代著名的一部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又称,

其“仁本第一”有云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过话,被硬生生的砍掉了半截,只剩下上面半句。中国好施仁政,五千年前的祖宗就已经是这样了,因为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管你国家是多么的强大,时常发动战争必定走向灭亡。汉武帝如何,天纵英才打的匈奴望风而逃,可是文景之治所积累的财富被他消耗一空,到了晚年人口少了一半,后来知天命的汉武帝亦感到自己晚年政治决策的失误带来的恶果,安抚流民的同时遂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天下也因此又逐渐归于和谐。为昭宣中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所以,历朝历代所铭记的好战必亡也有点道理,可是时移世易,到了二十世纪初,在三千年大变局面前,以往的那些经验都成为了荒谬的东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决定了,只有好战才能长盛不衰,而且战之后还要大量的掠夺物资,这样才能以战养战,资本主义的强大工业注意让最荒芜的土地都具备价值,而之前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赵刚对对二战以后美国战事所知甚多,作为“世界警察”这个贬义称谓的拥有者,美国四处驻军,到处挑起事端,不惜牺牲本国公民的生命来维护“世界平衡”。但二战之后60年来,美国衰败了吗?没有!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颠覆了中国的祖训。所谓“好战必亡”,全在于不懂得取利,估计一方面是恪守“以仁为本”,另一方面古时物资缺乏,除了人力资源外没有可掳掠之物、补充之物,但俘虏了敌方人员后,还要考虑如何分流并负责吃喝拉睡等等,简直是得不偿失。所以一旦有了战事,不仅使国库空虚,还使富裕的国力迅速消失,以至“国虽大,好战必亡”。

但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可不这样,除了尽力搜括外,带不走的,尽数毀坏,不给被害者生存之机。百多年来,英国从中国掳掠了多少财富?俄国是多少?日本是多少?八国联军又是多少?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又从伊拉克拿走了多少?“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是日本鬼子发明的,但到了列强身上,有那一个不是这样呢?

所以在赵刚上台之后,所奉行的政策就是疯狂掠夺,在列强眼中中国最强悍的不是可怕的陆军,而是数量列世界第一的陆军工程兵,虽然也是野战军序列中的一员,但是工程兵的任务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疯狂的拆卸大型工厂,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工程兵部队都表现出了凶猛的拆装能力,一战的时候三天拆卸三百五十万吨物资,二战的时候更是达到了每天最高二百三十万吨的可怕记录。可谓是蝗虫过境,寸草不生。所以虽然经常打仗,可是国库从来都没有空虚过,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盈利的。

听了谭嗣同的话,在刚才清醒的认识到,不管这些人有多高的见识,他么与自己比起来,还差得多呢。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时代,又有谁比自己更知道时代的潮流,想到这里,赵刚倒不好反驳,就顺着谭嗣同的话头应了一句:“谭先生说的不错。”

谭嗣同人老成精,也看出赵刚有些不以为然,也不多说两人闲聊了一会,赵刚还好些,谭嗣同年已花甲,实在有些支撑不住,勉强支撑着不睡,眼皮已经有点睁不开。赵刚已经看的不忍心,就说道:“谭先生,夜深了,不如留在我家住一晚上吧。”

谭嗣同大惊,瞌睡也跑得差不多了,站起来整理衣冠:“陛下不可,臣等岂可居帝王之家,罪过罪过!万万不可。”

赵刚只得作罢,谭嗣同这样的历史伟人,在你面前提示你,不要乱了君臣辈分,这还真是讽刺!郁闷得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赵刚发下旨意,鉴于陕甘回汉动乱严重,特命北方野战军五虎之首秦宝川上将率军出征,平定叛乱。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三十九章 … 拖刀

于宋兵策,赵刚温勉有加,“国之栋梁不可轻出,跳将出兵平之即可!“

接到赵刚的圣旨之后,宋兵策呆坐半响,连日来,宋兵策卧不安席,食不甘味,眉头紧锁,愁绪万端。自去年上疏以后那种忧喜掺半,举棋不定的心情完全被绝望和恼羞成怒所取代。

宋兵策坐在后花园偏殿中闭目养神,下人送上来一盅盖碗茶,他顺手端起,轻掀泥盖,眼睁睁地看着那飘飘的热气;皇帝登基以来,对自己的照顾一件件地浮上心头。他那颗烦乱的心,就像被无数个满刺的松球滚扎着一般。

他怔怔地捧盅半晌,才又轻软地吹开漂在水面上的茶梗,微微啜了一口。他的眉头倏然皱成一团,竟觉得这茶比起往日业似有云泥之差的苦涩。

宋兵策曾长期驻守北方,他对岩味的乌龙、水仙,溪味的极品毛尖、山青峰等名贵的山茶,全无兴趣。这些清苦的浓汁,实令他难以下咽,那如北国的香片使人提神。他以为是下人搞错了,正欲发火,忽有一偻馥郁的香气钻进鼻中,他才悟到是自己口苦舌干之故。

陛下的这手棋,下的好妙呀!

秦宝川虽然兵力只有三十万,在数量上说并不多,可是那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打起仗来做刀刃的好钢。可以说北方野战军要是少了秦宝川的人马,水平至少下降两成半。现在陛下居然要一下子划去秦宝川的三十万钢军。陛下地胃口真是好呀,竟敢打起自己心腹的主意来了。

宋兵策岂能让他的算盘滴溜溜地如意转动!不派吗?这是陛下的圣旨。抗旨罪名已不轻,何况当此非常变故之际、民乱沸腾之时之时,抗旨不发兵,你宋兵策之前说的那个为民请命的心思到哪里去了,岂不都是假话?

皇上的话都不听,你的几百万北方野战军意欲何为?国家花费千万,养这样一只虎贲之师又有何用处?倘若陛下这样质问,定然激起天下共责。不待杀头灭族,便早已身败名裂,死有余辜了。宋兵策真的进退不是,左右为难!

可秦宝川这个莽夫。偏偏不知内中奥妙,以为率师南下平乱,正是取悦皇上、立功受赏地大好时机,几次三番地催促:“元帅大人。钢军全体将士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皇帝陛下的调兵领了,好多兄弟都急得不行了。元帅大人,救兵如救火。还有啥子要想的?快下令吧!”

面对着这个头脑简单的秦宝川上将,宋兵策哭笑不得。想说北方野战军不能离开他,又怕他因此昏头昏脑。居功自傲。钢军本就依仗常打胜仗地资本跋扈嚣张。不把其他军队看在眼里。就是那种两头冒尖的队伍,要是这句话一说。这尾巴不还翘到天上去,可能会连他这个统帅的话都不听了。

想告诉他陛下欲借此挖空北方野战军的实力,壮大自己地私人势力,又怕这个心里不能藏话的直汉子,将此话捅出去,与陛下撕破了脸皮。要是更坏的结果就是秦宝川选择陛下,这种可能性对于宋兵策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一旦秦宝川出现反水,宋兵策地手下几员大将都会跟着反水。无奈,只得用几句话敷衍着秦宝川,心里急得如同火烧油煎,终日绕室

这天妻子宋刘氏提醒道:“夫君,三人行必有我师,何不广招贤人,找到解决的办法呢。”

宋兵策觉得有道理,立即派人到大伯处,征求大伯的意见。几天后,回信来了。“不可去,不可不去,贤侄速决“

宋兵策决定广泛征求幕僚地意见,命他们每人就此事写一个条陈。条陈送来了,大部分人地意见主张立即遵旨出兵;也有几个条陈说按理当剿贼,不过也要兼顾国防,如何取舍,由元帅独裁。几十张意见书阅罢,宋兵策深感失望。

正在宋兵策苦恼之际,一个人敲响了书房地门,宋兵策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首席幕僚段瑞“元帅,我没有写条陈。”段瑞进来了,一眼望见桌上散开地一大叠纸,知宋兵策仍在为此事发愁。宋兵策这才想起,人人都上了条陈,唯独段瑞一人没上。

“你为什么没有写?”

“有

便写在纸上,我想和元帅面谈。”段瑞回答,眼的光芒,段瑞,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生于18653月6日(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段瑞的父亲段从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种田。1872年,7岁的段瑞被祖父段佩带往江苏宿迁任所(段佩时统“铭军”直属马队三营驻防于此),少年段瑞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军营生活。1881年,段瑞在祖父病故后只身徒步前往山东,投在威海驻军中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被安排在营中当司书。1885年岁的段瑞考入天津武备学堂,为一期预备生,旋分入炮兵科。

在天津武备学堂,段瑞先后学习了兵法、地利、军器、炮台、算法、测绘等新式课程。1887年,他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业。1889年春,段瑞等5到德国,以官费入柏林军校。在用一年半时间系统学习理论课程后,段瑞又单独奉派入克虏伯炮厂学习半年(其他4先期回国)。虏伯炮厂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兵工厂,他在这里耳濡目染,有了实践的机会,获益匪浅。1890年底,段瑞学归国,任职北洋军械局。次年,调往威海,任随营学堂教习。

之后他来到了袁世凯的手下,眼看着前程似锦,结果甲午战争打过,袁世凯死了,接着大清王朝轰然倒塌,接下来赵刚上台,他这个外系的武将竟然没办法坐上晋升的快车,被彻底闲置了,那个年头讲究的是一个嫡系,他这样的宿敌手下是没办法得到重用了,一直到了现在他才混到了一个幕僚,而不是元帅,段瑞的心气难平!

“好吧,坐下慢慢谈。”宋兵策素来喜欢和人谈话。在与朋友、幕僚的谈话中,他能从对方的言谈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获得多种知识。虽然闲谈耽搁了时间,但总的来说,所得大于所失。

“元帅,我为此事想了很久。”段瑞在宋兵策的对面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