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咄的脸色又黑了下来,洛甫哼道:“你是在怂恿我们可汗背叛毗伽大汗么?”

“背叛?”黄老同失笑道:“可汗与毗伽既非同部,又非同国,只不过暂时寄居其下而已,怎么叫背叛呢?当前的形势,我安西弱而毗伽强,可汗继续依附毗伽,他根本不会重视,只怕还会想着如何吞并可汗的部众,但若可汗与我安西结盟,不但我安西必然倚重可汗,誓同生死——因为可汗将是我们抵御毗伽进攻的最强盾牌,就是沙州方面也将全力扶植可汗——因为可汗是他们平衡安西、高昌的一颗妙棋。这样的结局虽然不算顶好,但比起当前贵军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却是强了太多了。”

洛甫冷笑道:“说来说去,原来你是要我们做你们的马前卒!”

黄老同笑道:“能做棋子,总好过连做棋子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张大都护只是给骨咄可汗指出了一条明路,至于该怎么做,请可汗和相爷自己决定。可汗不见张怀忠与我们也有大仇,但如今不是化仇寇为盟友了么?他在怛罗斯的日子虽然过得不好,但总算也站稳了脚跟,我们安西也未曾负他。但如果骨咄可汗没胆量与毗伽大汗对抗,那么就杀了我去讨好同罗,等毗伽大汗到达焉耆以后,或许会在鹰娑川之类的地方划个牧场,让可汗安安稳稳过一生呢。”

毗伽心中一凛:“安西军怎么连这个都知道!”心中更加动摇了。

黄老同背后的高人显然对骨咄了解得十分透彻,尽管提出来的条件并不算最优厚的,但一字一句都打到了骨咄的心里去。

看看骨咄和洛甫都缄默无言,黄老同又说道:“以上我只是转述张大都护的话,只是个传声筒,张大都护的话我算是传到了,至于该如何办,请可汗尽早决定。大丈夫临事宜果决,如果可汗信不过张大都护,就请杀了我去讨好同罗,但如果可汗对此有意,那么我再继续说结盟的细节。同时也好向龟兹发出消息,好让我军在可汗事成之后来得及增援焉耆。”

骨咄依然沉吟,洛甫且问道:“如果我们夺了焉耆,安西军打算与我们可汗结什么样的盟约?”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黄老同道:“我们张大都护既是真心要与可汗结盟,那么就不会事前天花乱坠夸海口,事后立马翻脸不认帐。我就直说吧:我安西唐军既以宗唐号召西域,则可汗要和我军结盟也仍然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骨咄可汗必须改汉姓,用汉名,得国之后,焉耆邦内也必须行汉礼,改汉俗。同时,我们安西也会和归义军、于阗一起,表可汗为焉耆镇镇守使,爵在沙州曹令公、龟兹张大都护、于阗李国主之下,定下座次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洛甫皱眉道:“你是要我们可汗改做汉人?”

黄老同笑道:“如果可汗割焉耆自立,相爷认为高昌一脉还会承认你们么?可汗他本来就会说汉话,写汉字,且回纥退到西域以后,向我大唐称臣不止百年,据我所知,可汗的祖上也是有唐人血统的,为回纥之可汗固可,为大唐的边藩也无可厚非。”

……

骨咄仍然没有给黄老同确切的答复,等黄老同出去后,他才与洛甫商量:“你看怎么样?”

洛甫道:“张迈要我们夺焉耆自立,为的自然是他自己,不过刚才这个盘算,听来倒也不像诡计。如果我们能够割焉耆立国,确实可能邀得沙州、安西、于阗之助,有此后援也足以抵挡毗伽了。焉耆虽不如龟兹,却也是安西四镇之一,眼下我们要夺回龟兹已属渺茫,夺取焉耆虽然不是上上之策,可也确实是个机会。”

骨咄也动心了,却还是摇头道:“难,难。难!”

洛甫问他什么难,骨咄道:“就算能夺取了焉耆,要挡住毗伽……难!就算能挡住毗伽,眼下要夺取焉耆……也难啊!”

洛甫道:“可汗是担心夺不到城池,反而被同罗所镇压?”

骨咄压低了声音说:“我早看同罗不顺眼了,就算张迈不来,也有心杀他夺城,只是怕被毗伽报复而已,现在若有安西军和归义军为援,这事却就有得考虑了。只是咱们的粮饷捏在对方手里,这是第一个难处;兵营被他们监视住行动不便,这是第二个难处;毗伽随时会回来,我们能够准备的时间不多,这是第三个难处。因事情实在不容易,所以我犹豫难决。”

洛甫也压低了声音,道:“臣却以为,正因为毗伽要来,所以才是最好的时机,黎明之前的天色是最黑的,在大敌已退而大援将至的这段时间,正是焉耆军最松懈的空档。夺城之战只需一夕,粮饷不是问题,也未必要用多少兵马,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情报。”

骨咄颔首称是。

……

焉耆西南七十里,渠离城,薛复主帐。

自归唐以后,薛复的地位节节攀升,好事也接踵而至,在库巴时他虽然名列“库巴四大将”之一,但库巴在西域算得什么?只是萨图克·博格拉汗的一个附属而已。而在“四大将”中,他又屈居其末,且在宗教与政治上显得极没地位。

现如今安西却已经成为西域大邦,比起全盛时的萨图克势力更大,薛复身为唐军中郎将,又手掌兵权,声势之煊赫已可与小国之君主、大族之酋长分庭抗礼,年初更是抱得美人归,在武人里头真可谓大小登科,享尽了风光也享尽了艳福。

虽然如此,薛复却依然保持其一贯的低调作风,对张迈也无比地服从,无论张迈下达什么命令他都毫无违抗地马上执行,其遵从的程度几乎还在石拔之上。

这一刻,龟兹方向来了五人五骑,其中一个是张迈的使者,另外四个是一个都尉,三个校尉,那个都尉竟然是比薛复还早就归附唐军的重要将领——薛苏丁,薛苏丁自归附以来就一直受到张迈的器重,而且在张迈即将传达的命令里头,他将会成为薛复的副将。

安西唐军的内外格局,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

注释一:敌国,意为匹敌之国。孟子的名言“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此处之“敌国”就是匹敌之国,也就是级别相同的挑战者。中国自秦汉以后文明未能产生质的飞跃,无他,便在于虽有军事力量强大的敌对外患,却未能有在经济、文化、政治水平与我中华级别相同的挑战者与交流者,此似大幸,实为大哀。

第023章 我不是杨易

张迈这次派出来的使者是马小春。

马小春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可是有李膑这样一个姐夫,文武各门便都会上一点,箭不太准也射得,字不太漂亮也写得,这一年多来他苦练了几样本事,其中一项就是写字,书法是谈不上的,但却练成了一门速记的本领,在张迈身边听到什么话都能迅速地记录下来,张迈对他练成了这门有用的本事大加赞赏。

这次他奉命来渠离,除带来了两道密令之外,还有另外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却得与薛苏丁一起完成。

原来这段时间郭师庸与奚胜在乌垒城练兵,这次的练兵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因此便派了薛苏丁来与薛复沟通要听听他的意见。马小春本人对兵法不在行,所以就由薛复来转述,再由马小春来记录。

薛复心想:“这等探讨,当面才能说得详细,靠着转述笔录,终究有失简略,若调我回龟兹或者乌垒一议也不费什么事情,但张龙骧却不调我回去,嗯,是了,定是此间另有大事交给我办所以我走不开。”

又想:“练兵之事向来是郭老、奚胜两人负责,如今问到了我,这里头是否另有用意?”

但对薛复的问题,却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回答。

从薛苏丁的描述中薛复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次乌垒军训的一万五千名新兵,就兵源素质来说并不是很好。

这一万五千名新兵都是从龟兹降军中挑选出来的,其中五千人薛复带过,所以对这批士兵也有了解,当初薛复领到这五千人之后进行匆促整合,没多久就领着他们上阵,所以主要是要确保他们的忠诚度,即打散其原有组织防止造反,利用连坐法防止逃跑,再有就是让他们熟悉安西唐军的军营制度以及作息规律。当薛复带领他们进攻渠离的时,那五千降军就起到两个作用——人数上的威吓和战斗中的炮灰。所以薛复接掌这批降军之后只限于整编而未深入到训练的层面。

在那之后张迈将这批降军调到了乌垒集训,郭师庸和奚胜真正地训练起这一万五千人来才知道问题很多也很大。

首先是体质方面,由于龟兹乃是西域相对富裕的国邦,所以与安西军在新碎叶城、藏碑谷甚至怛罗斯招募到的士兵相比,龟兹的兵员生活环境更为优渥,士兵在吃苦耐劳方面便大大不如。如石拔等一批从藏碑谷招募的士兵一开始虽然大多营养不良,可在营养改善以后士兵的身体素质便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就郭师庸的判断,龟兹招募来的这批兵员可以挖掘的身体潜力却不大。

其次是勇气,龟兹虽位于天山南麓的四战之地上,但多年来作为高昌的附属国,东面未受侵扰,东南方向沙州曹家也无千里奔袭龟兹的野心,疏勒的统治者萨图克以及其前任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八剌沙衮的斗争上,就算对外扩张也是向于阗或者向河中,而未向龟兹方向攻略,所以数十年中这个国邦竟得以保持长久的和平,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龟兹人,不止无法与新碎叶城、藏碑谷遗民等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安西老军相比,就是与长年累月处于战争威胁中的疏勒士兵相比也有所不如。

再次是斗志,在这个西域最肥沃的绿洲上,在这个崇尚佛教、擅长歌舞的国邦中,就连士兵也缺乏到战场上猎取功名富贵的野心。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才是他们的追求,对歌舞曲艺的琢磨才是他们的享受,至于打仗,则是诚不得已的。

薛复听到这些情况后陷入了长长的沉思,想了许久,才对马小春道:“请转告大都护,就说我以为,这批士兵无法大用,即便有郭老与奚胜的训练,将来也没法作为主力队伍,只能作为辅战部队,此其一。”

马小春没有露出自己的任何判断与评价,就低头将他的话记录好,薛复继续道:“不过事情有弊即有利,这批人剽悍不够,但也暴露出了龟兹地方的土著反抗意识薄弱,民性如羊,有利于我们对他们的统治,将来若再有远征,调用这批人并不合适,但以之守卫本土,却不怕会有后院起火之虞。”

等马小春写完这两点以后,薛复道:“这两点就是我意见的大略了。待我回头想一想,再作补充。”先让马顺、乌力吉带与薛苏丁同来的校尉出去熟悉军营,等帐内连同薛苏丁在内只剩下三个人时,薛复才低声道:“焉耆地方与龟兹相类,民性亦与龟兹相近,龟兹之人不善战,焉耆之人亦然。如今焉耆城内虽有主客两万人马,然请马舍人转告大都护,在毗伽未到之前,若焉耆有事,我手下三府将兵足以弹压其全军,若焉耆有隙,请许我未请命而袭取之。”

马小春一怔,薛苏丁也是一凛,他可没料到薛复竟然会从乌垒训练的事情上联想到焉耆的攻守。马小春飞笔记录好了薛复的意见后,这才拿出左边口袋张迈的密令来宣读道:“大都护张迈将令:着中郎将薛复全面负责焉耆方面战局,见可行事,无须请令。”

跟着摸出两份密函来,说:“薛将军,这是咱们打入焉耆城内的眼线,以后消息会先转到这里,请你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