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元帅来了!”

众人慌忙迎接,张迈道:“不用管我,你们继续。”就站在了一边。

这几年来,火器的研发张迈虽然投入了巨大的投资,但是产出的成果却少得可怜,若不是张迈还在坚持着,只怕早就被一些老派的将领否决掉了——他们算过一笔账,已经花费的“莫须有”的费用,已经足以建立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了!

但偏偏张迈却在这个方向上乐此不疲,这让许多老成持重的将领与大臣忍不住暗中摇头,甚至背地里说:“秦始皇汉武帝有多么的英明神武,照样迷信神仙和不死药,元帅毕竟不是完人,有个小缺点也正常。”

全军之中唯有薛复与郭洛能够继续支持张迈的这个决定。

这时张迈让在一旁,包括他在内,所有人都离那尊“大炮”远远的,用火药连了引信连到三丈之外,然后由一个工事兵去点燃,那个工事兵点燃之后也赶紧跑开。

火药嗤嗤嗤地燃烧着,离大炮越来越近,终于抵达了……

“会怎么样呢?”张迈想,哪怕这大炮很笨拙,但只要……

他忽然中止了这想法,因为引信燃烧进去以后,那“大炮”没动静!

“又死火了!”哈立德皱紧了眉头,指着萨迪说:“那个引火药的小孔,你是不是设计得不通风?”

萨迪听哈立德将失误怪错在自己头上,忍不住大怒,可他还没回口,猛地轰隆一声巨响!那尊巨大的铁筒炸了开来,许多铁碎都被炸裂了飞射出去,旁边早有准备的工事兵赶紧躲在盾牌之后,又有人竖起那种可以挡箭的毛毡来遮挡,以免流飞的碎片伤到张迈。

张迈看得颇为失望,想想大炮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啊,但要真的做出来,怎么就这样难?这还是投入了天策军的国家力量,集结了当世第一流的器械大师以及炼金术师呢!

然而要想在西域长远立足,热兵器又是必须的,唐骑纵然厉害,但冷兵器时代依靠的更多是体力而不是智力,单靠刀马又能让这个民族对异族保持多久的优势呢?

“坚持下去吧,这才多久!”张迈对自己说。他晓得,科技的事情有时候就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继续努力!”他给众工事兵已经器械学者、炼金术师们打气。

这时候哈立德走了过来,道:“元帅,我看啊,还是开发炼油弹吧。”

炼油弹是哈立德的一个学生叫菲尔斯的所改善的一种抛掷武器,就原理来说是将石油提炼到极端易燃的程度,然后装在一个酒瓶大小的圆筒之中,设计了引信点燃,跟着抛射而出,在着地或者撞到敌人时会炸开,溅开了的炼油在瞬间会变成无孔不入的火焰将敌人吞噬。

这炼油弹的雏形——黑火水瓶子在疏勒时就已经用过了,不过那只是一种临时装置,要在战前由妇女在瓶子里灌黑火水,哈立德的学生却进行改善,从引信的管道到制作的工艺都改良了许多,让此弹更加便于仓储、携带。并且他还将制作工序分开,让这种炼油弹可以在流水线上生产。

此武器的出现非在张迈的预期之内,但郭洛却看出了它的威力,所以特地在疏勒、宁远两地建立了工坊生产,西域有些地方石油丰富,制作炼油弹正是物美价廉的选择,开坊两年来已经生产了将十几万枚,如今运到北庭的也有数万枚,乃是唐军的守城利器,有时候野战也用得上,而且为了配合炼油弹的使用,萨迪手下的一个器械学者又开发了一种小型的投掷机,这种投掷机只是板凳般大小,十分轻便,一个人就能使用,甚至可以绑在马臀上,这种投掷机抛射出去的物体穿透力不大,但若配合炼油弹的话,可以将物体抛射到数十步外,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战斗器具。

然而张迈一直都不很看好这些很明显是工艺改进的武器,尽管知道它们在现阶段有用,但他根据已有的经验,觉得这些武器似乎并不能指引向主流热兵器的方向去,其战斗理念仍然必须配合步骑,而无法取代步骑,现阶段他也不否认这些武器的作用,然而他所期待的重心却不在这里。

“呼呼——”

空中喷出了火龙,那是用铁管装上了火药和石油,点燃之后喷射出火焰来,这种火焰管如果用在守城将十分有用,不过离张迈的预想——火枪却还差距很远。

“用火药的迸射力量,将铁弹弹射出去……”萨迪觉得张迈的这个想法很不错,他也带领学生制作了一个,但做出来的那个东西简直就是大炮的缩小版,用于点燃火药的地方是一个拳头大的大圆球,而且最后铁弹虽然被迸射出来,但只是射出了十几步,且丝毫不具有穿透力。

“与其射出铁弹,不如射出火焰来!”当时萨迪总结道,于是有了眼下的这种火龙枪。

那是半年前就已经失败了的实验,这时看到火龙枪张迈又想起了火枪。

看来这半年来萨迪等又有了新的改进,只不过方向仍然与张迈想的不一致,而且看起来新式的火器是没希望在这次北庭大战中使用了。

“炼油弹……火龙枪……”这些当然也是可以用的,不过这些武器不像张迈所设想的真枪实炮,真要发挥其威力,在应用的场合上需要有很大的限制。

“不过,如果能成功的话,应该也会大大激励工事兵们的士气吧。”张迈想道。

第057章 揭罗大战前夕

当北庭已经进入严寒天气时,天竺的炎热却还没有结束。彼此相距万里,尤其是山路阻隔,信息的传递总是迟延的。

七月时随着第二拨进入天竺的天策官派商人的抵达,已经升为副都尉的郭汴才知道北庭发生战争的事情,他恨不得马上插翅飞到北面去,但心里却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一拨官派商人中还有来自宁远的使者,他带来了新的任命:任杨涿为都尉,主管天竺到小勃律地区的所有防务,全权代表天策军在大天竺地区的一切行动。

天竺相对于宁远来说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被委派到这里的将官必须有全权处事的权力。

“那么,”郭汴问使者:“大哥……郭都督进兵亦黑了么?”

他问得急切,使者却道:“没有,都督没有向北动兵,却向西南解苏增派了兵马。”

“什么啊!”郭汴的声调变得有些大:“北庭的战事,如今应该已如火如荼了吧!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却还分兵力前往解苏!”

这个问题,使者却无法回答,他只是说道:“还有,刘司马也要南下了。”

“南下?来天竺?”

“不是,是要到俱密巡边。”

“俱密?”

俱密位于解苏(今杜尚别)与马鞍山口之间,当初郭汴到了马鞍山口之后南下不远,向东南就是天竺,向西南就是俱密了,所以他知道这一片的地理,愕然道:“为什么会是俱密?大哥究竟要做什么?”

刘岸的职位是天策府司马,是在西面职位最高之人,其实应属于中枢官僚,但一直活动在疏勒、宁远之间,郭洛也无法节制他,这次前往俱密,那规格是相当的高,几乎可以代表张迈,而不是代表郭洛了。

“此外,在大雪封山之前,于阗、疏勒、莎车和宁远可能会有商人来到。”使者说:“而到了来春,来自河西甚至中原的商人都可能会到达。”

“来自河西和中原?”郭汴更加惊奇:“怎么会这样?”

“大概是由于萨曼的内乱吧。”旁边何春山说道:“萨曼内乱,丝路到了西鞬一带就断绝,而我们安陇一线的境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商流,如果找不到个销口,商流一窒息安陇只怕得有巨大内患!”

这两年天策大唐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快的发展势头,单靠内部的积累开发是不可能的,商人家庭出身的何春山很清楚,安陇眼线商业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丝绸之路商业贸易的推动,整个天策军的领土,几乎就是沿着丝绸之路作蛇形状,这虽然加大了天策大军内部的沟通成本与防务成本,在商业上却有很大的好处。

何春山继续说道:“之前我听说安陇有几个州都获得了丰收,可以想见今年粮食方面应该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打仗是要钱的!为了支持北庭,丝路就不能被切断。现在萨曼内乱,郭都督自然着急开通解苏作为布哈拉到西鞬这一线路的补充,但萨曼内乱的本身乃是天方教两大派别起纷争的一部分,所以解苏这条支线只怕也不足以完全替代布哈拉一线,所以又必须有进入天竺的商道来做补充——我想,这大概就是都督派遣我们进入天竺的原因吧。”

郭汴听得有些怔了,他当初对郭洛派他入天竺显得很不理解,这时候才有些惊讶兄长会想得这么远。

“何参军说得没错,”使者道:“都督也是这样对我说的,如今郭都尉虽然人在天竺,但北庭的成败你也负有巨责,请无论如何要确保小勃律到揭罗的商道,同时希望在明年开春之时,当我们安陇以及中原的商人从马鞍山口南下时,能够顺利进入天竺各地。此事影响到安陇的稳定,如果无法完成,就算打赢了北庭之战,我们也会因为虚耗太多的国力而产生内乱的。”

“这个……”何春山道:“只怕很难啊。揭罗如今只是勉强站住脚跟,还有许多的隐患未曾消除,本地的土豪、国王对我们还不信任……”

“难也得办!”郭汴忽然间变得豪气起来,“没法去北庭参战已经是我的终身憾事,如果连大哥交给我的这一点事情都做不好,那我就实在太没用了!”

何春山心道:“这个恐怕不是‘一点事情’吧。”

除了唐军之外,天竺商人与外界也保持着联系,他们对唐人进入俱密、解苏地区充满了警惕,在健驮罗地区,一些改信了天方教的波斯人已经动摇,这让天方城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眼看大唐进一步,天方政权就退一步,难道有一天真的要拱手让出所有的世俗权力,变为纯粹的宗教组织么?

在北庭,随着天气的转冷,战士们的活动已经变得没有之前那么利索了,可以想见到了三九严冬几乎所有人都无法作战,但在天竺,一年中作战的时间却要长得多。

健驮罗虽然位于大天竺世界的西北,但这个时代的健驮罗地区,比现代来还要更炎热些,虽然进入了八月,但酷暑仍为消散,九月以后才偶有凉风——这阵凉风,对来自北方的唐军来说却是绝妙的佳音!

在北庭,将士们怕的是寒冷,而在天竺,将士们怕的却是那可怕的炎热。

因此进入深秋以后,天竺唐军的活动力反而增强了。

“会有办法的!”郭汴道:“而且我有预感,这一天会很快就到来!”

何春山看着郭汴,这个蓄须了的年轻将领是越来越有独当一面的风范了。

……

大唐境内接连而来的商旅,带来了许多丝绸和精美瓷器,以及来自远西的刺毡,来自于阗的美玉,这些都是大天竺地区婆罗门阶级与刹帝利阶级所渴望的奢侈品,天竺虽然四分五裂,但婆罗门仍然能用黄金来为数丈高的神像装身,刹帝利仍然能建造酒池肉林,由此可见这个地区统治阶层的富庶,从宁远和马鞍山口转口过来的货物,真是来多少销多少,许多中转商人都渴盼着能预先订到这些货物,不少人听到消息后从恒河流域不远千里赶来,带着无数的黄金、珍珠、红宝石、蓝宝石与象牙,用以交换丝瓷。

健驮罗地区的其他国家也因此而对唐军转变了态度,许多国王与僧侣都向揭罗城派出了使者,以往备受藐视的揭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